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坐禪修行,坐禪是修身還是修心

解夢佬

坐禪即打坐,在佛教之中還被稱為“跏趺坐”。這是修行人常用的一種修行方法,我們都知道佛教講究內因和外在,即因緣。所以我們要想有所成就,第一要做的就是堅持修行,第二就是堅守戒律,這兩點的作用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戒除一切不良生活習慣,這就是坐禪的作用,那么坐禪到底是修身還是修心?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坐禪本質上是修心,為何這樣說?我們知道,佛教修行修的是內心,清的是自己充滿雜念的內心,所以坐禪是幫助我們去做這一點的,因此我們說它是修內心。當然我們也不可以片面的去理解,那么太膚淺了,從另一方面來講,我們的心和身體其實是相互的,例如我們存在一個合適的環境,那么內心會趨于平靜,讓人歡喜,這一點也對我們的身體有作用,因為我們的心安住在一個非常清凈、光明的狀態會引發我們的身體的健康,身體也得以獲得調整。

所以我們應該這樣說,坐禪修心,但也能夠讓我們的身體得到安撫,也是一種修煉的結果。當然這個修身不是指我們凡夫的肉體,在修行上來看,到了一定的境界,我們的修行是我們禪定的一個身,有些人他修行會修得很好,禪定身出來的話,六道當中的眾生都可以度。因為我們在靜坐的時候,神識產生的意生身是可以出去的,有的高僧大德的這個身體可以到佛陀的清凈剎土,要到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講法都可以,在地獄當中度眾生也可以的,這個是最后修成的功德身。

閱讀推薦:燒香禮佛的意義 佛法修行,應該感謝業障 功德回向是什么

出家修心拜佛坐禪有何用

凈空法師---內不動心稱「坐」;外不受誘惑稱「禪」。我這個說法大家好懂,佛經說:「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個稱作打坐,稱作坐禪。所以說行、住、坐、臥都是禪定,不一定要盤腿面壁,真正做到一切時、一切處,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眼見色,耳聞聲,確實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稱「坐禪」,這是真正的在禪坐。

「定」表示「坐」,因為人坐在那個地方是定的相,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坐是定相,取這個意思。不一定要每天盤腿面壁打坐,這個不一定,坐是取它的意思,心不動叫坐。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里面談到坐禪,他是怎么說?內不動心稱「坐」;外不受誘惑稱「禪」。我這個說法大家好懂,佛經說:「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個稱作打坐,稱作坐禪。所以說行、住、坐、臥都是禪定,不一定要盤腿面壁,真正做到一切時、一切處,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眼見色,耳聞聲,確實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稱「坐禪」,這是真正的在禪坐。你盤腿面壁坐在那里,心里還打妄想,有什么用?一點用處都沒有。所以佛法用形式表法,你看這佛像是坐的,教導我們什么?教我們心不動、念頭不動,決不受外面境界誘惑,表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開經偈講「愿解如來真實義」。初學每天能夠靜坐一段時期,對你修定也有幫助,功夫成熟了,就不在乎形式,道理一定要懂。


凈空法師---拜佛真正的意義,我對佛這種恭敬心,我今天一天當中要應用在生活上,對人、對事、對物就像對佛這么恭敬。

『禮拜、供養、五悔』,我們講「五悔」里面就包括了禮拜、供養。五悔法門是什么?悔是懺悔,懺悔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一個科目,說實在話,所有一切修行法統統是懺悔法。五悔就是普賢菩薩十大愿王。十大愿王第一個「禮敬諸佛」,這個在此地不能細說,細說要講很長的時間。修敬!一切恭敬。假如我們真正想學佛,真正要求生凈土,在這一生當中有成就,一定要努力認真去學,學敬。諸佛是一切佛,一切佛里面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佛。未來佛在哪里?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我們對佛恭敬,對人不恭敬,你錯了,那就是你在佛法里種個種子而已,你這一生怎么修都不能成就。為什么?煩惱習氣不斷。

所以我們每天拜佛,拜佛的用意在哪里?我天天對佛恭敬,佛一定很喜歡我,那就錯了!你拜他,他未必看到你;看到你,他也不理你。拜佛真正的意義,是要我早晨起來禮佛,我對佛這種恭敬心,我今天一天當中要應用在生活上,對人、對事、對物就像對佛這么恭敬。你真的是禮拜了,這么個意思。所以今天我們看到拜佛的人很多,他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像從前寒山、拾得看到,在外面拍手笑話。這個拜佛像什么?像那個碓,舂米一樣,上上下下,不起作用。離開佛堂,這個人喜歡,那個人瞪眼睛,那怎么行?不可以。不曉得那是上課,我們在佛堂作課是上課。上課學什么?學了要會用,學以致用,要用在生活上,那叫真的拜佛。不能用在生活上,你對那個佛像拜,你白拜。拜佛是修行,怎么個修法?原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把不恭敬的心、輕慢的心修正過來,一切恭敬,這是修行。修正我們不恭敬錯誤的行為。所以今天學佛的人很多,得佛受用的人不多。為什么?沒有真學,學的都是皮毛、學的都是形式、樣子,沒有實質、沒有內容。所以真實利益他得不到。這是第一個禮敬。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第九集) 

佛教修心,何為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即人本來固有的德性就是佛性。

關于心的本性與佛的關系,《六祖壇經》有所論述。《六祖壇經》云:“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性不歸,無所依處。”“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

惠能把自性與佛性視為一物,隊為離白性外無別佛。所謂歸依佛者。乃是歸依白性.離開自性.便無著落;而所謂自性,惠能更以人性說之,認為自性即在人性之中,不可離生身而另求佛。

《六祖壇經》又云:“若識眾生,即見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吾與汝說,后代之人.欲求見佛,但識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

這里已不單純用自性說佛,而是有了自心佛性之說,直指眾生本心本體本來是佛。而“本心”與“自性”同為精神意識,是互為表里,二而為一的。

可見禪宗強調性即是佛、心即是佛,離性別無佛,離心別無佛。由于本性是佛說直指眾生自心本是佛,縮小了眾生與佛之間的距離,使佛性人性化,打破了在家與出家、世間與出世間、生死與涅柴之間的界限,使禪宗向世俗化邁開了關鍵的一步。

擴展資料:

通過道家心性中的“心”的概念來理解。

心之兩體,即心的兩重結構、兩個層面之分辨,乃道家心性論的立論基點。《老子》第49章既言“無心”,又言“渾其心”(傅弈本作“渾渾焉”),而“無心”乃“心”的反面(或另一層面),比如“心”是“昭昭察察”而“無心”卻是“若晦若昏” (第20章)。

顯然,“心”和“常心”殊為不同,乃不同層面的概念;這兩個概念也劃分了心之兩體即兩個層面。“常心”即《管子》四篇所說的“心中之心”,乃“心”的深層結構,而“心”乃表層結構,所謂“成心”、“機心”。

“心”的概念意味著理性功能(例如“思”和“知”),它的特征是“動”,即接于物而起意;至于“常心”或“心中之心”,則居于心的深層,乃以“無思無慮,忘知忘覺”為特征的覺解狀態和精神境界,因此虛極靜篤是其特征。

簡單地說,前者相當于心的理智功能,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以一種“馳于萬物而不反”的外向性方式追逐萬物,并且按照自身設定的概念思維(借助于“名”)建構宇宙萬物的知識以及社會秩序和文化模式。

后者則相當于落于理智之外且為理智所不能把握的直覺、靈感和莫名其妙的內心體驗和實踐智慧;在心性論上,它就是成玄英用來與“真常之性”相對應的“真常之心”;在知識論上,它對應著“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而且“莫之能思”的形而上的道的真理。

道家之所以把“心”劃分為“心”和“常心”(即“無心”)兩層結構,是因為系于“心”的理智并不能趨近或把握道的真理,而“體道”(證悟道的真理)雖不由于“心”卻也來源于“心”,所以把靈感、直覺和妙悟歸諸心的深層,那是一個神明澹然靜居的地方。這種劃分與將“意識活動”分為“意識”和“下(潛)意識”相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本性是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心性論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