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所謂“諦”就是真理,如是不顛倒,“圣諦”是圣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圣諦”分別指的是四種真理:苦圣諦、集圣諦、滅圣諦、道圣諦。下面由華人網給大家詳細介紹四圣諦中苦圣諦的內容。
四圣諦中的苦圣諦詳解
一、苦圣諦有八種苦,這八種苦像一條無形的鎖練,緊緊的纏繞著身心,令人煩惱、無助、陷入無法自拔的痛苦深淵。苦諦生命的現象呈現著遷流變化的情形,叫做“諸行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沒有一件事物不會毀壞,也沒有永遠的歡樂,當我們擁有的事物毀壞時,當歡樂遠離悲傷來臨時,自因沮喪、失望而痛苦,所以“無常故苦”。
二、若依照苦的性質來分類,它表現在人生上的可分八類:
(一)生苦
生由無明業相而來,純大苦聚集,是為了承受應受的果報而生,因此生即是苦。人間的生,從受胎開始,在母腹中窄隘不凈,猶如處身地獄。出胎以后,有冷風、熱風吹身,有雷、電、雨、雪襲身,有貧賤富貴、相貌全缺、美丑的分別。另外,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愛取有諸事,種種的七情六欲由是而生,懊喪悔恨,纏綿身心,使人痛苦難堪。
(二)老苦
從少年至壯年,從壯年至老年,氣力逐漸衰羸,形色逐漸枯丑,動止不寧,精神不振,甚至飽受他人的嫌厭,視為生活中的絆腳石。孤獨、饑寒、踽踽而行,心中的苦豈是身強力壯的人所能體會?
(三)病苦
因為業障臨身,或四大不調,造成身心諸般不適,終日輾轉病榻,忽冷忽熱,時痛時昏,人間地獄莫此為甚。
(四)死苦
將死之人,便有無始劫來的業相現前,在那一剎時,令人生起大怖畏。死后,縹縹緲緲投生他處,轉驢胎、墮馬腹,或化作餓鬼,食入成火,或進入地獄,受無盡的刑。
(五)愛別離苦
所喜愛的人事物,因消失、毀滅或離開,朝暮思戀,使得身心交瘁。
(六)怨憎會苦
所嫌怨的人事物,因相遇而憤懣不已,咬牙切齒,常思仇報。
(七)求不得苦
愛樂某事某物,極力求之不可得,受失意喪志的苦。
(八)五陰熾盛苦
前面七苦,都由七情六欲所生,由情欲的執持,表現在身心方面,為色、受、想、行、識五陰的顯現,是苦的總內容。
推薦閱讀:有關傳統節日的詩句 元宵節必備的開運習俗_ 潮汕民俗_
佛教中的四圣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是什么
四圣諦的意義“諦”就是如是不顛倒,既是真理。“圣諦”是圣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
“四圣諦”說四種真理:一者、苦圣諦;二者、集圣諦;三者、滅圣諦;四者、道圣諦。唯有佛陀才能開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隨著佛陀而解說,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圣諦來度化眾生。辟支佛知道世間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知道滅苦的果,但是卻沒辦法講出滅苦的“道”。這個“道”是種種的修行方法,他沒有辦法開示詮釋,所以四圣諦唯有佛陀能圓滿的闡述。在佛陀未出世之前沒有四圣諦,其他的圣者是以觀十二因緣而覺悟的。
佛陀闡釋四圣諦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苦”是指世間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間因;“滅”是苦熄滅的果--出世間的果;“道”是滅苦的方法,通往涅盤的道路--出世間的因。在經典中有這樣的比喻:眾生的身心有種種的生死業以及煩惱,既是有各種的心病,佛陀將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處,告訴眾生,并且指出那些解脫的圣人,沒有病苦
而得到的愉悅,以及解脫病苦的方法。
四圣諦的次序
一、苦諦:說明世間是苦果。我們要知道苦有如病,應該遍知,這是世間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轉。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醫治它。
二、集諦:說明業與煩惱是苦的根源。我們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將之斷除。這是世間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轉,但是它指出我們生死流轉的原因。
三、滅諦:說明解脫與證果。眾生無時無刻不在病苦中,我們要知道沒病苦的快樂是怎樣的?要認識怎樣的人是沒有病苦的?要證知怎樣才是沒有病?這是指出世間的果,就是解脫、清凈的境界--涅盤。
四道諦:說明離苦的道路。我們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藥,應該修學。這是指出世間的因,我們應該學習、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脫生死。
三)、總結:①、在道諦中并沒有祈禱,膜拜與儀規,因為這些不是正道。不過,對于教義不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過優美的習俗與儀式來引導他們走上這條圣道。在小乘經典中注重正見,大乘經典中注重般若,所謂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有人認為正精進不屬于定學,修八正道時,每一道都要精進,然而對修解脫道者來說,八正道中的正精進應該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業、正語、正命此三道中精進。一個修行人如果一直精進的修正語,講好話,那他的心就散亂了②、八正道有時又被解釋為兩種:一者、世間之八正道,既是正確生活之標準。二者、出世間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脫道之修行者所應遵行之生活標準。八正道是任何修學佛法之佛弟子皆應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凈化眾生的身心。它是一條通過德行(戒)、理性(慧)與精神凈化(定)而走向體證世間實相的途徑。
以上摘自:www.unc.edu/~zhaoj/buda/basic/4shengdi.txt
如果想了解佛學知識,建議到以下網站看看:
中國佛教網:www.zgfj.com
中國佛教導航:www.fjdh.com
怎樣學習佛法
佛法的修行次第就是戒定慧,在戒的基礎上修定,在定的基礎上修慧,以此達到解脫。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
1、戒--------在家五戒、八戒、十戒,出家八戒、十戒、比庫227戒2、定--------40種禪定方法-----請看清凈道論;四十種止業處,即是:十遍、十不凈、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一想、一差別。
此中的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為十遍。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涂相、蟲聚相、骸骨相為十不凈。
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隨念、死隨念、身隨念、入出息隨念、寂靜隨念為十隨念。慈、悲、喜、舍為四梵住。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為四無色。食厭想為一想。
四界差別為一差別。3、慧--------十六觀智,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其中,能夠斷除煩惱的是道智。道智生起后即證悟相應的圣果。道智與果智兩種屬于出世間慧。在證悟四果阿拉漢道智的時候,就是解脫了一切煩惱,徹底脫離了輪回。
聽朋友講過智慧茶室,但不知道是什么?有人知道嗎?
有漏皆苦“漏”就是煩惱。
眾生不明白一切法緣生緣滅、無常無我的道理,在無常的法上貪愛追求,在無我的法上執著為“我”,或為“我所有”,這叫“惑”。“惑”使人煩惱,所以又叫做煩惱。煩惱的種類極多。貪(貪欲)、嗔(嗔恨)、癡(不知無常無我之理等第)是三毒,再加上慢(傲慢)、疑(猶疑)、惡見(不正確的見解如常見、斷見等),組成六根本煩惱。由于煩惱造種種業。
業(Kar)就是行為(身業)、言語(口業)、思想(意業)的活動。煩惱和業引生未來或為人,或為地獄、鬼、畜生的身心,于是又起煩惱,又造業,又生身心,生死輪回沒有休歇。而生死輪回是苦的。以人生而論,一般地說有八苦:生苦(嬰兒出生之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與所愛分離之苦)、怨憎會苦(與所怨憎的聚會之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蘊苦。世間有無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來的,也不是造物主給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緣的。
注:五取蘊即五蘊,取就是煩惱,人的色、受、想、行、識因煩惱而生,又能生煩惱,所以叫取蘊。五蘊剎那遷流變壞,為生老病死等苦所集,所以是苦。煩惱
在四圣諦(苦、集、滅、道)的苦圣諦中,苦的生起因是我們過去所做的業及現前的煩惱。過去所做的業已造,現世要受報;而現前的煩惱決定于我們,可
要它生起或不生。那些修行的圣者,證果的圣人,可以把握自己的煩惱,不讓它生起;我們凡夫沒辦法,這其中有多個原因,一般認為這是我們業障深重,但是
根據佛陀說我們的煩惱是從六根接觸外境后,因為迷惑而生起的。煩惱的種類很多,有的分成六根本煩惱、有的稱為三毒;六根本煩惱再分成十惑;再分成小隨
煩惱、中隨煩惱、大隨煩惱等等。現在要講的是根本煩惱,以及大、中、小各種隨煩惱。
一、根本煩惱:最根本的煩惱有貪、嗔、癡,稱為三毒。一般人說某人很貪心,很會發脾氣,
很愚癡,這與佛法中所說的貪、嗔、癡有點不同。一、貪:佛法中說貪是于三有及資具(順境)染著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無
色有。因為眾生貪欲界、的種種事物,及貪無的種種心態,使他們繼續在欲界、、無(三界六道)中受生,再度輪回生死。眾生對欲
界的種種事物有貪愛,則生在欲界;眾生對的種種事物有貪愛,則生在;眾生對無的種種事物有貪愛,則生在無。當一個人無欲界的
種種貪愛,就會生到;對欲界、之種種貪愛已斷除,則在無受生;斷除這三界的種種貪愛,就再也不來三界,叫做不受后有,再也不貪著
這三有了。貪著三有及資具是講貪著三界中的種種事物。我們生長在人間,貪求人間所
享有的物資。比如貪著住富麗堂皇的子,睡高廣的大床,穿華麗的衣服,坐舒適的椅子,此種貪著使我們再來欲界受生。但是此貪心是過去的業習,
它在我們過去業中形成了這種心理,就如一個人他本來沒有抽煙,今生有人叫他抽,慢慢學習,對香煙染著,上了癮,生起貪愛的心,看到香煙就想抽,
以后沒看到香煙也想要抽,我們說他對香煙有貪愛。凡夫對三界的事物也好想染上煙癮一樣,沒有在眼前,內心都想要,所以造成下一世再來三界中的
任何一界受生死輪回,所以貪是三有之貪。二、嗔:一般人對嗔的了解是:發怒,生氣等,但佛法中說嗔是于三苦及資具(
逆境)憎惡不能受。苦有三苦:
①、苦苦:既是身心之苦受。生、老、病、死、怨憎會屬之。②、行苦:東西變化無常,我們做不了主。五蘊熾盛苦屬之。
③、壞苦:既是樂受變壞或得不到。愛別離、求不得苦屬之。對于這三苦,凡夫不能受,不想要它,但業報又是如此這般做不了主,又
丟不掉,所以對這三苦起嗔心,然后對引起三苦的東西也起嗔恨。例如:某人嗔恨某某人,對仇人的東西也起嗔恨心。又如有人駕一輛老爺車,半路拋錨了,不
能準時赴約,結果苦惱起,嗔心生,連那輛老爺車也都被敲、被踢,這就是對此資具也討厭。
貪是對于順境起貪愛之心;嗔是對于逆境起嗔恚之意,它們所對的境是絕然不同的。貪、嗔的心絕對不會同時生起,貪愛那個東西,絕對不會嗔它;嗔那樣
東西也絕對不會貪它。或許有人會這樣認為:我愛某個人,我也恨他。這件事是應該如此理解:比如一對戀愛中的男女,結婚前覺得對方有許多優點與美德,結
婚后卻發現對方有一些缺點,結果有時貪愛他,有時又嗔恨他,但貪愛與嗔恨的部分是不一樣的。兩種心情混在一起時,他就搞糊涂了,到底我是愛那個人呢?
還是恨那個人?所以貪愛與嗔恨之心決不會同時生起,但貪愛與嗔恨之間,取舍不定時,則產生愚癡。
三、癡:既是無明,于諸事理迷惑,是非不明,事理無知。對四圣諦、三寶的實、德、能(真實、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既是說對于真理的實、三寶
的功德、自己與他人能修行解脫,這三件事情迷惑,沒有信心;或是對一件事不知分辨對與錯,這都是愚癡。比如說你愛某人,是愛他的優點與美德;
你嗔某人,是討厭他的缺點。這使你混淆,把兩件事當作一件事,不知是對或是錯,不能明辨是非,就產生愚癡。實際上世間的種種事物是不可能十全
十美的,但你要美滿、美好,好的你要,壞的你不要,好壞在一起時,不能分辨是非,而產生不知取舍,結果不知如何是好,這就是愚癡。
我們對事理不明白,不知曉,這也可說是愚癡。當我們愚癡時,往往會做出各種傻事,比如看到人受病苦的折磨,我們可憐他,認為反正他是要死了,不如
把他人道毀滅,讓他早日解脫,這就是愚癡。因為我們不明白病苦中有因果業報,決不會因為斷了他的命就可以解脫。今生他要受如此病苦,這世逃不掉的,這使
對事理不明白而產生的愚癡。四、慢:把自己和別人相對比,內心產生高傲的心理,稱為慢。慢有許多種,最
普通的一種就是“自尊心”。當你比別人差時,事情做不成功,失敗了,別人嘲笑你,有滿心的你就產生苦惱,認為你與他平等,這就是慢。眾生“慢”
的心理可分三種情況來看:①、你的地位、名譽比他人高,而你也認為比他人高。
②、你的地位、名譽與他人平等,而你卻認為比他人高。③、你的地位、名譽比他人低,而你卻認為與他人平等或比他人高。
慢的產生是把自己與他人作對比而產生的。比如人有汽車,我沒有,認為他人沒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要罷了,這就是慢--與人平等,卻認為自己比他
人了不起。再比如:來這兒聽法的信徒都是平等的,假設這其中有一位是大學生,他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大學生而起慢心--比他人高,自己也認為比他人強。但他
回到家里,進了廚,他的媽媽可能就會說:你這個大學生有什么了不起,不會煮也不會炒,還是我比較行(慢)--比他人低,確認為比他人強。所以慢心的
生起是以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的短處相比,而生起高慢之心。五、疑:對于諸真理常猶豫不決。歷史記載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修道成佛,解
脫生死,你卻認為有煩惱怎么能夠解脫生死呢?對此真理產生不信的心理,稱為疑。此懷疑使我們不能接受真理,并非真理不可讓人懷疑,而是我們對
于任何事物都存有懷疑之心,這是一種煩惱。比如我告訴你們我的俗姓是“蘇”,有人聽了就相信,但有些人聽了就會產生“是不是姓蘇啊?”此懷疑
之心,就是他內心的一種煩惱。有再打個比方:“美國太空人已登上月球。”有人聽了就產生“是不是真的呀?”他根本不想去尋找答案,不去了解,
就直接產生懷疑,這種“疑”的心理狀態,就是煩惱。我們對某些事理,再還沒有真正了解之前是可以持有懷疑的態度。當我們真正徹底明了后,就能
接受、相信它,這種懷疑的態度佛法可接受。在佛經中說:如果一個人沒證悟初果,他對四圣諦、三寶多少會有疑問。這
疑問我們可以保留,但因此而妨礙我們證悟初果。有些人說他對某種修行方法深信不疑,但經過一段長時間的修行后,如果沒有證悟,就會生起疑問,懷疑起來。
這并不表示當初他對某修行法門沒有懷疑,而是他的疑心被信心遮蓋住。“疑心”是一個很深的煩惱,它是根本煩惱之一。例如:有人對“四念處”這個修行法有
信心,他用十多年去修學,但沒有什么成就,就懷疑此修行法;因為沒證悟,更懷疑那些證悟者修行證悟的成果是否是真實的,這就是疑的煩惱。一般很深的“
疑”煩惱凡夫是不容易發現的,除非我們面對修行、煩惱等磨練的時候,才可知道我們對佛法的道理是否是深信不疑。證初果者斷戒禁取見、我見,對世間看得
很清楚,對佛法就毫無懷疑了。六、不:對于因果道理等起不正確之知見。
①、身見:執著世間有個身心是我,稱為“我執”。我執有兩種:在行為方面的我執就是“我慢”;在思想方面的我執稱為“我見”,也叫做“身見”。我
執并非是聽完無我,相信無我,也確定無我的道理是正確后,就無此煩惱,而是放下我見的煩惱罷了。我執中的“我慢”是我們內心中根深蒂固的煩惱,
碰到任何一件事物,我們就有一個心境內、外的對立,外面的是外境,里面的是我。因為有我執就會生起貪生怕死之念頭,就會起貪、嗔、癡等煩惱。
譬如對“無我”的道理深信不疑的人,被人用刀子威脅時,他會怕死,此怕死的行為不是我見,而是我慢。“我慢”不可憑聽講道理來破除,它必須以
修道來斷除;“我見”是一種思想上的煩惱,它可通過明了無我的道理,就可破除之。
②、邊見:由于身見對于我生起斷、常見,稱為“邊見”。先有我見,才有邊見。執著世間有一個永恒的我,認為我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沒了,稱為“斷見”。
③、邪見:謗無因果(業因果)、無作用(轉世、父母),無事實(佛、阿羅漢)。謗無因果,起種種邪見。認為作善無善報,做惡也無惡報,此是無果。
有些人認為人的出生是“無因”的,就是由父母生出來;死后一了百了,既是“無果”。有些人認為殺死雞鴨無需受報,雞鴨是生下來讓人吃的,此屬
于“無果”。世間有三世,既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但他不相信,此既是“無作用”;對佛陀所說的三寶、四圣諦等,以為“無事實”,而加以
毀謗。④、戒禁取見:執持不正確之戒律。有人持牛戒,以為牛吃草沒殺害生命,就認
為也應該吃草;有些人認為牛是干凈的,所以吃牛肉不吃豬肉,這些都是“戒禁取見”。
⑤、見取見:執取諸見為已見,認為此見是最優勝的,最正確的,而生起斗爭,稱為“見取見”。執取前面四個見,認為是最正確的,也是見取見;比如你
認為人死了一了百了,此是“邊見”中的“斷見”,而你卻執著這種見解是正確的,這個執著稱為“見取見”。世間人往往執著自己的思想、知見是正
確的,別人的是錯誤的,乃至執著正確的知見是對的,亦是見取見的煩惱在作怪,并非我見。
這六根本煩惱中的貪、嗔、癡稱為三毒。貪、嗔、癡、慢、疑為“五鈍使”(思惑)要修道才能斷除。不中的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稱
為“五利使”(見惑)要見道才能斷除。五鈍使和五利使合稱為十惑。二、隨煩惱:
隨煩惱就是隨著根本煩惱而生起之煩惱,共有二十個。一、小隨煩惱:行相互違,各別生起。
①、忿:對現前逆境,不能受,起嗔心。②、恨:對過去逆境起嗔心,念念不忘,不舍而起嗔心。比如說,現在人家罵你,
你再做其它事務,不理會他,過后在想起就生起嗔恨之心。脾氣暴躁的人,忿心所容易生起;豪爽粗礦的人,生氣后就沒事了,忿心所比較多,懷恨心
少;城府很深的人,遇到逆境是忿少,他不出生色,但懷恨在心。有些人現在你講他幾句,他若無其事,但過后越想越恨。中國人講女人懷恨三年,意
思就是說女人把事情掛在心上,念念不忘,就是恨的心理。③、惱:有了忿恨后,越想越苦惱,身心煩躁惱熱,心跳加速,熱血沸騰,并以
粗暴言行騷擾他人,或疾言厲色的怒罵別人,使他人也苦惱。④、害:惱后就無悲愍及愛心,常以打殺、恐嚇等侵損逼害眾生。就好像他對我
不仁,我就對他不義。惱與害之差別:有些人“害”的煩惱少,被人欺負,只會在那而“惱”罷了,
即使他很苦,也不敢害人,這種人就是有良知,有慈悲心者,他沒能力反抗,因為不敢害人。反之有一些人,他有害的煩惱,苦惱之后就要去對付別人,這就是
由“惱”轉為“害”;有些人很殘酷,路過見到一些貓、狗等小動物,他都無緣無故地踢一腳,這是沒有惱,但是有害的心理,沒有慈悲心;看到蛇、蟑螂就一
定要打死;看見蟑螂討厭是因為惱、忿、恨,所以打;但是看見青蛙也要打死,那就是害的心。這世間就是有一些沒有慈悲心的人,經常損害別人。
⑤、嫉:即妒忌,不能受他人之成就、優勝而起嗔心。有些人妒忌別人的名譽、地位、財富等。妒忌別人比自己漂亮;別人的孩子比自己的聰明;別人做事
有成就被贊嘆,而令你生起妒忌等等。此煩惱是與他人無關,沒人惹你,是自己不能受別人比你優越,而生起妒忌的心理。
⑥、誑:虛偽的夸大,或是以言行假裝有才德,為求名利來欺騙他人。比如有人問一個問題,你不會,但為了表示你的學問淵博,你就不自量力的亂答;或
是原本你無能力,卻假裝自己有能力辦事。甚至無德之徒以種種虛假的行為表現,讓人家以為他有德行,此亦稱為誑。此煩惱有欺騙他人的心理。
⑦、諂:以言行隱藏過失,并奉承他人,以免名利有損。這是為了取信于別人,拍馬屁也是一種諂。小孩子做錯事后,往往為了怕被打而表現乖,這就是諂
的心態。⑧、覆:覆并不是心的善、惡,而是后悔做錯了事,但隱藏不愿讓人知道,恐怕
損己之名利。例如凡戒后,心想還好沒人知道,這就是覆的煩惱。諂與覆之不同:覆是隱藏自己的過失,不愿人知,他并沒有對他人有特別的
意圖;諂是當你知道某人能給你利益,就隱藏自己的過失,以便對方相信你,希望能從那兒得到好處。
⑨、驕:對自己的成就染著喜悅。漂亮的女人,大多數都是心高氣傲:甚至有些只有幾分姿色的女人打扮的漂漂亮亮后,就高傲起來;或是有些人會縫衣、
理發,事成后,就到處夸耀,對于自己的成就染著,內心歡喜,這就是驕。驕與慢不同,驕是自己做事有了成就,產生高傲的心理;慢是以自己的能力
與別人相比,自己認為比他人高一籌,而心高舉。⑩、慳:不欲施舍所得之物。慳就是慳吝,是因為貪而形成的一種吝嗇,但是慳
與貪不同,“貪”是希求多;“慳”是擁有很多財物,而舍不得施與他人。有些人有貪,沒有慳;但慳的人一定貪,貪的人不一定慳;因為有些貪多的
人,有人來乞求,他愿意施舍;慳的人貪得無厭,那兒愿意給人?所以慳的人對于自己的財物、知識、能力都不愿與人分享。慳的人最容易收藏東西,
見到有人來向他求乞時,苦的要死,因為他認為自己的財物減少了。二、中隨煩惱:與一切不善心俱起。我們心中有不善的大、小隨煩惱生起時,因
為心中無慚愧,令其它的煩惱繼續活動。①、無慚:自己沒自尊,對自己之過失及缺點,不自我反省,不自以為恥。假設
偷東西的人,經過自我反省后,很后悔,稱為慚。②、無愧:對自己之過失及缺點,他人指責非議不以為恥。假設一個人要偷東西,
怕他人知道,而放棄偷盜的念頭,則稱為愧。大、中、小隨煩惱是以它的斷除難易來分類。在一個人的修行過程中,小隨
煩惱更難斷除,中隨煩惱比較難,大隨煩惱更難斷除,根本煩惱最難。一個修行者如果還有忿、恨等煩惱的話,還有下面與修禪定有關的其它煩惱。
三、大隨煩惱:一共有八種,便一切污染心。①、不信:對四圣諦、三寶的實、德、能(真實、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
既是對于真理的實、三寶的功德、自己與他人能修行解脫,這三件事情沒有信心。
②、懈怠:對已做、未做之善業不努力做,既是懶惰。對于好事,不愿意去做;對于壞事,也不愿去斷除。懈怠的人不愿做事,最愛休息;坐禪或念佛人往
往因懈怠而去睡覺。③、放逸:不警覺煩惱之生起,不約束自心,放縱它去造業。與懈怠相似。懈怠
是懶惰不做;放逸是貪、嗔、癡驅使你不做。比如現在叫你,你貪愛要看明天的那場戲,就坐在那兒想,結果因為貪而放逸;又如你嗔恨某人,靜
坐時就想起他,越想越氣,因嗔而放逸,索性不了。放逸的人愛做放逸心所想做的事。
④、昏沉:于所觀境,神志昏暗,不能了知。既是沒有足夠的心力保持所要修的境,這樣會妨礙我們修種種的觀行。例如:有人時修數息觀,從一數到
十,沒一下子就神志昏暗,頻頻點頭,對與剛才所做的事,什么都不知道,好像要睡覺了,稱為昏沉。
⑤、失念:于所觀境,不能明記清楚。對于現前之念,沒辦法掌握,不能記得它。如念頭專注在眉心不久,就跑去想其它地方,而不記得剛才心念是在眉心。
失念與昏沉之差別:失念與昏沉都是不能明記剛才所發生的境界。失念時神志清楚,但東想西想;昏沉是神志混淆,模模糊糊,什么都不知道。
⑥、散亂:內心妄念紛飛,流散雜亂。此種散亂的煩惱是因為失念而引起的。佛說我們的心象猴子般跳來跳去,現在把它放在眉心,結果因為失念而妄念紛
飛,心念流散雜亂起來。散亂不僅是對剛才的境,不能明記,而且心念一直在轉變,思潮起伏,一下子想這,一下子想那;失念則未必如此,例如:靜
坐時原本你是在念佛,忽然間想起還有一件事沒做完,要怎樣安排與處理等,心念就想到那件事去了,這是失念但不散亂。
⑦、掉舉:于所觀境,心不安定,常回憶過去境。比如,今天做了一件樂事,在時一直回味,時不時想到它。當一個人修到初禪后要入二禪時,他一直
會回憶初禪的境,稱為掉舉。⑧、不正知:對于所觀之境,不能正確明了;對自心不知安在何處。例如時
觀察呼吸,對于出入息的進出、粗細不能明了。三、總結:
一、煩惱之生起:內心先有煩惱業習種子為因,現前種種境界為緣,因緣會合煩惱生起,無有煩惱者,隨緣生故無自性。
二、煩惱之滅除:不及疑在見道后即刻不生,其余煩惱必須通過修道一分一分地除去。覺悟后常能以智慧觀照,生起正念、正知,則煩惱業習便無緣生
起;若念念正念分明,則煩惱永不生,既是斷煩惱。三、煩惱是苦,苦不一定有煩惱。證悟有馀涅盤的羅漢還在苦中,在進入無馀涅
盤之前還有行苦。業種子以煩惱為助緣而加速受報,并造新殃。業種子無煩惱為助緣便不得增長,然非斷滅。煩惱雖無自性,空無人我,但因果業報不
虛。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