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解讀易經(第六卦)——訟卦

解夢佬

一、緒論

孔子說過一句話: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孔子說,聽見有爭訟的時候,我的想法也跟別人一樣的,最好不要有什么爭訟才好。可見,在春秋時期,孔子已經意識到,爭訟這樣的事是不斷發生的。孔子的愿望是良好的,但現實卻不是如此,自有人文社會以后,有主奴、有上下,有尊卑關系以來,爭訟就從未斷絕過的。這就是真相。

什么是訟呢?訟,爭也。從言從公。以手為主,就是爭。以言為主,就是訟。有話在里頭,有是非曲折在里頭。到哪里去訟 呢?到大人那里去,到官府那里去,到主人那里去。這說明已經有聽訟的地方了,所謂有司。即使在春秋邦國混亂的時候,也有設立聽訟的地方。這主要針對民間的爭端而言。訟,主要是人民內部矛盾。訴訟于公堂,以求得一個自以為合理的評判和斷決。按照易經序卦說飲食必有訟。爭財曰訟,主要都是因為財貨利益之事而引起的。財貨是人所需養之物,為此而爭,情理所在。

需訟二卦是相應出現的。人生在世,先為需養。需養需要財貨,財貨有限,難見無爭。但是,訟事的出現,只有人的社會才會出現。動物爭食,使用本能之力,不惜廝殺拼搶,而人就要高級一點。因為官府不許民相械斗,而弱勢群體往往不敢直接用暴力去和強勢群體爭長短,于是訴之于有司,以求做主。 爭訟是人事的一個非常常見的事情。為官為政者,不得不加以研究和重視。當有公理和公法以后,訟就開始有地方訴求了。當民間無官時,庶民有爭時,先訴之于鄉村長者,繼而訴之于有司官府。其中所謂大人也。投訴的級別高低,因爭訟之事大小而定。所以,訟者本意是求正。因此,為政之大,其實就是一個正字。若不中立,就會偏倚,就難得其正。因此,中正的內涵是一致的。

春秋時期,周室已衰,各國都沒有一個說理的地方,于是就出現了盟主。自以為受到欺負的小國就會去向盟主投訴,這樣的盟主一定是一個有實力斷是非的霸主。從大到國家,小到一個庶民百姓,都需要一個投訴爭理的地方。情理是相通的。現代國際社會,聯合國扮演一個公正的立場,實際上,有大國在背后操縱。有公理而沒有強權,公理也是無法起作用的。而強權往往會強奸公理。這幾乎是慣例了。當爭訟無法得出一個結果,發展到最后,就一定會有戰爭出現了。這就是后面要講到的師卦。

只要有人存在,就一種有爭訟之事發生。爭訟之事不絕,人文政治就不會停息。訟,言之于公堂,曰訟。這是很形象的。那么,易經是如何推演訟卦的呢 ?

二、釋卦

1、卦名

訟,音同頌。《說文》:訟,爭也。從言公聲。以手曰爭,以言曰訟,爭曲直于官有司的意思。又《易•訟卦疏》:凡訟者,物有不和情乖,爭而致其訟。【注】爭辯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敎而有獄訟者,聽而斷之。【注】爭罪曰獄,爭財曰訟。【后漢•曹褒傳】會禮之家,名為聚訟。【注】言相爭不定也。【論語】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訟,猶責也。又公也。【史記•呂后紀】未敢訟言誅之。訟,公也。猶明言也。訟,也有責的意思。自訟就是自責,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只有圣賢才能做到。

卦名字義,就是到官府公堂去爭論曲折是非的事端。訟卦的本義含有不和的意思。聯想起來,就是人們在公堂上據理以爭,語聲鼎沸的樣子。人與人之間不再以禮相讓,而口舌爭端,體現了人文社會一個非常普遍的景象:官聽訟于公堂,民訴情于階下。這一卦的基本象征就是爭議、不和,還有求公之義。

從卦象看,坎卦在下,乾卦在上,重疊成訟卦之象。坎,象征水急艱險,乾,象征剛健不屈。仿佛天行趨上,水流就下,各行其是,不相其和。

按照傳統卦變理論,這一卦是由遁卦變來,遁卦九三爻與六二爻交換位置而成。即由艮卦而變成坎卦,內卦由原來的艮卦變成了坎卦,和原來的外卦乾,一起合成為了坎在下,乾在上的重卦,于是被稱為訟卦。訟卦,象征了人文社會一個常態,就是人情洶洶,爭端不斷,訴訟不絕,體現了不和的征候。

2、卦占辭

原文:訟,坎下,乾上。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訟的卦象是,坎卦在下,乾卦在上。

首先是有孚窒三個字。有孚的意思,在需卦里已經有解釋,就是有信的意思。上卦為乾,天行有常,就是信。但是,出現了一個窒字。窒是什么意思呢?說文解釋:窒,塞也。從穴至音。塞就是止的意思。窒閡、閉塞、阻隔的意思。好像什么東西被壓制在胸中無法宣泄。這三個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爭訟者的心態。訟的發生,很簡單,就是因為胸中有不平在壓制,不和,不順暢,那么爭訟是不可避免的了。信義已經被阻塞了,胸中有不平事,訟卦的第一個征兆。

其次,惕中吉。惕是什么意思呢 ?說文解釋是敬的意思。就是悚惕的意思,有憂懼的成分在里頭。又【爾雅•釋訓】惕惕,愛也。郭注詩云,心焉惕惕。韓詩以為悅人,故言愛也。實際上,為官愛民,因此才有惕惕之態。所以,惕惕,含有愛的意思。遇見這樣的情形,就要心懷敬懼之心,因為這事關民生,不得不重視的。保持這樣的心態對待爭訟之事,就會獲得吉利。古人以卦告,給與君子以啟示。遇見訟卦,就要采取這樣的態度,敬畏和憂懼于中,就能夠獲得吉利。遇民爭端,不可厭,不可避,畏民如天。為官能如此,就一定是知民善政的。

終兇這一卦占,與惕中吉意思相反。其實,這體現了一卦的征兆不是單一的,是可以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結局的,關鍵是人為態度的問題。這里其實強調了人事的作用,你對爭訟之事采取敬民愛民的態度,一定會以謹慎憂懼的心態去聽訟斷獄,這樣就是公平天下,解民爭端,天下就會獲得太平。這一卦,反映了為政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天下爭端因訟而起。所以孔子說必也使無訟乎,就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愿望。如果天下太平了,那么就說明已經沒有什么爭端了。無訟就是平,平天下,不就是儒家的理想追求嗎?所以這一卦,非常重要。

為什么終兇?爭訟這種事情,終究是一件不祥的事情,最終是會引起兇險之事的,所以,訟的另一個含義就是兇,訟帶來的最終結果就是兇。兇是什么意思?說文解釋說,兇,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徐曰】惡不可居。象地之塹也,惡可陷人也。【爾雅•釋詁】咎也。【疏】謂咎惡也。又【玉篇】短折也。又與忷通。【集韻】憂懼。【晉語】敵入而兇。【注】兇猶兇兇,恐懼。亦作兇。【說文】擾恐也。訟的另一個征象就是人情洶洶,不能善罷甘休。所以說,訟的出現,必然導致許多不吉祥的事情發生。

最后一句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發生這樣的事情,不可避免,那么我們可以采取什么辦法呢?利于去見大人,去訴之公堂,請官審斷。出現這樣的事情,不利于有大動作,也不要出遠門跋涉遷徙。有爭端沒有平息,就不要有什么大動作。利見大人就是一個投訴的過程,凡事有公理,私下是無法解決的,只能公諸于堂,讓大人明斷。制易者不贊成民爭自解,終于采取暴力手段,要訴之公堂。聽訟吾猶人矣,必也使無訟乎。孔子的理想境界啊。人世間什么時候能夠出現無訟的時代,這就是天下真正太平之時了。

翻譯成白話,大意如此:所占訟卦,兆有四義:一則信義塞閡,爭端必起。二則聽訟以敬,事亦得吉。三則人情洶洶,訟終不祥。四則利見大人,訴之公堂。訟事不去,大事不宜。

3、彖辭

原文: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兇,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6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