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遁卦
遁卦是易經下經中的第三卦,總的第三十三卦。本卦為異卦相疊(艮下乾上)。上卦為乾,乾為天;下卦為艮,艮為山。天下有山,天高山遠,恰是賢人君子擺脫桎梏,避免災難,掛冠懸笏,退隱山林的理想境界。所以卦名曰遁。
遁,退避,逃遁,這是遁卦的總體形勢。所謂遁而亨,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這種總體形勢客觀上蘊含著亨通之理,二是指在主觀的行為上應當采取遁世的態度以全身避害,獲致亨通。從卦爻結構看,遁卦二陰在下,四陽在上,陰柔的勢力漸次盛長,陽剛的勢力漸次消退,進一步即將變為三陰在下,三陽在上的否卦,這種發展的勢頭不可阻擋,象征進入了小人性長,君子道消的濁世。
固然如此,這種濁世的局面仍然存在著轉化的契機,正道并沒有完全消失。由于居于君位的九五剛當位而應,與居于臣位的六二結成了剛柔相應的關系,能夠協調并濟,相互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人性長的勢頭,使社會政治得以保持小利貞的狀態,由遁而致亨。
所謂小利貞,是說利于小有作為,從事局部的修正調整,而不利于大有作為,從根本上改變形勢,其所以如此,是由遁之時義所決定的。時義即總攬全局的一時之大義,代表陰陽流轉變化過程所達到的某一個特定的階段,象征社會人際關系的狀況和勢力的消長,從總體上對卦中之六爻起支配作用,除非此卦變為他卦,這種支配作用是不會消失的。因而這種時義是人的行為的背景,決策的依據,順時而動,必獲吉祥,逆時而動,將導致災難。
人與時的關系就是主體與客體的關系,行為與環境的關系,主觀能動性與客觀必然性的關系。既然遁卦的時義是退避,逃遁,人們一方面必須采取遁世的態度以適應這種總體形勢,做到與時行也,另一方面又要守持正道,盡可能地做到小利貞,使之由遁而致亨,如何以清明的理性妥善處理此二者的關系,就面臨著艱難的選擇。說實話,這就是生活在濁世條件下的君子如何選擇出處進退的安身立命之道的問題。
孟子曾經對伯夷,伊尹和孔子三人不同的選擇進行了細致的比較,認為伯夷選擇了治則進,亂則退的處世之道,伊尹選擇了治亦進,亂亦進的處世之道,孔子則是選擇了無可無不可的處世之道,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這種選擇既保持了自己人格的尊嚴和對正道的堅持,又能不拘一格,適應環境的變化順時而動,表現了極大的靈活性,恰是彖傳所謂的與時行也的完美的典范。遁卦六爻依據各自所處的爻位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有的正確而獲吉,有的產生了某種偏差,通過具體的比較分析,可以提到理性自覺的高度更加深刻地領會遁卦之時義,所以說遁之時義大矣哉
33.1
遁:亨。小利貞。
白話
遁卦:通達。小有利之占問。
解讀
遁,卦名。遁,《說文》:遁,逃也。
33.2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小利貞,浸而長也。遁之時義大矣哉。
白話
《彖辭》說:遁、亨,即是退隱則通泰的意思。九二陽爻為剛,居外卦而處中位,六二陰爻為柔,居內卦而處中位,像小人盤踞于內,志自得滿;君子退隱于外,明哲保身,這是時勢造成的局面。君子退隱守貞,有利于自身,而無利于國事。小人之勢漸浸增長,當此時君子及時退隱,意義是重大的。
解讀
剛當位而應,本卦九五陽爻,為剛,居外卦中位(外卦即上卦),是為剛當位。六二陰爻,為柔,居內卦中位(內卦即下卦),同位之爻,剛柔相應。像君子在野,而小人在朝,針鋒相對,激烈斗爭。浸而長,此以初六、六二爻象為據。初六陰爻,升進一位,居于第二爻,像陰柔之勢徐徐生長。沙少海先生說:浸上當有‘柔’字,蓋轉寫誤脫。浸,訓漸。
33.3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白話
《象辭》說:本卦上卦為乾,乾為天,下卦為艮,艮為山,天下有山,天高山遠,是遁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從而不用以惡報惡的方法對付小人,而是采取嚴肅的態度,掛冠懸笏,自甘退隱,闊別小人。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6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