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三義,何謂三義?易有三義,第一個是簡易,第二個是變易,第三個是不易。《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無論是代表儒家的孔子,還是代表道家的老子,他們的哲學理論都來源于《易經》。《系辭下傳》稱:夫干,確然示人易矣;夫坤, 然示人簡矣。干天坤地在化育萬物的過程中,透顯出易簡不繁、順適暢達的品格,真切了悟到這一易簡不繁,才會通透地了悟到天地、宇宙大化之所然與所以然,了悟到宇宙、人生之妙境。
易經三義
易經三義簡單理解
易有三義,第一個是簡易,第二個是變易,第三個是不易。如何理解呢?可用中國人用筷子的習慣來譬喻,我們用筷子吃東西,夾得起來的時候就夾,夾不起來可以用筷子叉,有的食物實在是夾也夾不動,叉也叉不了,就把盤子整個端過來,往自己的碗里撥一點。這樣的三部曲,就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哪有那么復雜?有三位圣人,其中一個是伏羲,然后把周文王跟周公他們父子一家人就算一個,這很合理,然后孔子。伏羲在什么時候?在上古,周文王在中古,而孔子在近古,或者叫下古,都是一樣的,它所經歷的時間非常長,所經歷的圣人也很多,所以應該說起來《易經》是屬于集體創造的。我想我們中國人差不多所有東西都是集體創作的,很少說是一個人把它整個完成的。
易經常道
什么叫常道?用今天科學的話來講叫絕對宇宙,絕對宇宙它是圓的。圓代表圓滿,它是理想狀態。月一圓你就知道馬上要缺了,就在圓的那一剎它就開始缺了。所以人求圓滿是跟自己過不去,但你非求不可。所以孔子才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人要有理想,但理想永遠不可能實現,可是你不能放棄,你還是要盡人力最后聽天命。不懂《易經》很難了解孔子的話。絕對宇宙就是《易經》里所講的不易,它一點都沒有變化,永遠是那樣。絕對圓滿,絕對自由,絕對平等,絕對光明,可那種狀態我們很難接受,就是你我不分。有錢在這里你會不會去拿,就看你有沒有分的觀念。那個錢擺在哪都是一樣的,你不會去拿,你拿它干什么?你會伸手去拿,就是因為這個東西可分的,我據為己有,別人要不到,我就要了。人會伸手去拿東西就是你知道這是可分的,沒有人會去抓月亮,你抓月亮干什么,因為那不可能是你私有的。只有絕對狀態才有100%公有的東西,所以我們一旦生而為人一旦落入這個地球就一定要覺悟,我們只能相對的自由只能相對的平等,只能享受相對的光明,一定有黑暗面的。不管什么柏拉圖的理想國也好陶淵明的桃花園也好,都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現在講我們可以有絕對的自由,答案只有一個,除非你死了,死了就絕對自由了。
人類就是被這種很奇怪的名詞把自己箍得死死的。你會盲目去追求這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存在的事情,那不很冤枉嗎?我們現在已初步認知了世界上有變就有不變,它是同時存在不可分割的,而且變當中就含有不變,不變當中就含有變。現在我們看出易有變易和不易兩種意思,現在要講一句,很多人不相信甚至會很憤怒的說,人類最高的智慧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不變的是原則,萬變的是現象,我用不變的原則來應對萬變的現象。一個人一定要有原則而且要堅持,但外面你要磨成圓的你才有辦法去跟人家妥協協調,最后達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內圓外圓的人是小人,絕對是小人,完全沒有理想沒有目標,唯利是圖,有好處我就來,有洞就鉆,可恥。內方外方不好,內圓外圓更不好。人妥協卻不放棄立場才叫圓通。現在我們得到一個很簡單是結論,只有一句話,站在不變的立場來變才不會亂變。中國人‘有’跟‘沒有’是合在一起不會分的,要和不要合在一起,好跟不好合在一起,善跟惡合在一起,一分開你就完了。不要認為這樣的人好像煳涂,不要認為這樣的人好像不負責任,錯了。在中國社會只要你立場太分明就得不到群眾的支持。明明自己不喜歡的先說好,沒有關系,然后再想辦法一個一個把它否定掉。
不會一開始就說我不喜歡,不可以。所以外國人老看不懂中國人,因為他腦筋很簡單,它對就對錯就錯。這樣各位才知道為什么美國小孩子一做錯事,做爸爸的一定要問誰對誰錯,他只罵錯的不罵對的。中國人不是,我兩個男孩,一吵架統統罰站,先教他‘對’沒有用的,對有什么用,不要以為你對就好,站了五分鐘我把弟弟叫來,說今天你沒錯就是哥哥的錯。既然你沒錯我為什么罰你站。他說這樣比較好,我說‘你拍爸爸馬屁啦,你不高興了就說,’我真的沒不高興。我說‘這怎么可能呢?你沒錯我罰你站你還說你沒不高興。’他說真的,有一次不曉得你為什么只罰哥哥沒罰我,結果我被哥哥打慘了。我說‘哥哥打你你就告訴我好了。’他說還是不告的好,告打得更慘。我說‘那我要怎么樣呢?’他說就這樣就好,不管我有沒有錯,罰我站我就沒事了。外國人一輩子也想不通這種道理,然后我把哥哥叫來,我說‘今天誰錯。’他說我錯。我說‘弟弟有沒有錯?’他說他沒有錯。我說‘你知道得很清楚。’他說當然了,我總是知道是非的。中國人是表面沒非心里一清二楚心知肚明,叫做心中有數。哪個沒有數?我說‘那我問你,為什么我要罰弟弟站。’他說你是給我面子。
我說‘我干嘛給你面子?’他說不是,我以后要更愛護弟弟,我說‘你知道這樣就好了。’中國人考慮事情是考慮得很長遠的。很多正直的人都認為,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應該一致才對,但當我們懂了《易經》的道理就會明白,什么叫難得煳涂,其實煳涂是表面清楚是內心。但現代社會發展變化得很快,我們到底要不要變又該怎么變?要怎么變?對中國人來講是一生一世要面對的難題,我們提出三個原則,我相信你照這三個原則去做就可以應付的非常妥當。第一個叫權不離經。權就是權變的意思,經就是經常的守則不可以變的規矩。你怎么變不能超越這個規矩,用現代話講叫有原則地應變,不可以沒原則地亂變。
一個人變來變去,變到沒原則了那誰都怕你;一個死守原則不知變通的人那大家也怕你。這樣各位就知道為什么我們中國人講外圓內方了。這個外圓內方是非常有道理的,你再怎么變那個規矩不能變掉。用現代話講每個人都可以變通但不能變得太離譜,就這么一句而已。這就叫權不離經。每一種改變都應看它合理不合理,合理是檢驗的標準,你變得合理我們就同意,你變得不合理我們就搖頭。第二個原則叫權不損人。所有的權變不可以損害別人,損人不利己的事不叫變通。使既得利益者受到很大傷害是不公平的。舉一個實實在在的案例。有家公司有位朱小姐希望調到乙部門,我想這是很簡單的事。人事單位首先征求朱小姐的直屬上司,你同意朱小姐離開你的部門嗎?他說沒問題我尊重她的選擇,我們都是同一家公司嘛。人事單位又去問朱小姐要去的那個部門,你同不同意朱小姐調過來,他說歡迎啊我們也很熟。然后總經理一批準,公布就生效了。
可偏偏公布了后本來要接受朱小姐去的那個單位跟人事單位講,我不接受朱小姐。人事單位說,你不能這樣,我事先征求過你的意見,你同意我才簽準的,現在命令發布了你又說不同意。他說,你不要問我理由,我不同意就是不同意,她真要來我就辭職。他是個很好的經理,把他逼走對部門沒好處,可他就是反悔了,你說誰不對?我不覺得誰對誰不對。那個人事部門的主任就問我,怎么辦。我說,怎么辦?你看唐朝有個人叫程咬金,這里面一定有個系統叫程咬金系統,他是半路殺出來的。外國人很少有什么程咬金系統,中國人到處都是,無端端殺出一個人來,就叫程咬金。
我說我告訴你,我們想事情要這樣想,這位原來要接受朱小姐的新單位主管是個太極,他有陰有陽,他平常是講信用還是不講信用呢?他說他平常很講信用。我說那就好了,又問,他答應的事會不會反悔呢?他說從來不反悔。我說那就好了,這次是例外不是通例。那一定有他說不出的苦衷。我說我的判斷是很清楚的,是他太太不同意不是他不同意。他說跟他太太有什么關系?我說你去問好了。他就去問這位主管,是不是你太太不同意?他說你怎么知道的?所以為什么說讀《易經》的會算,其實就是推理。那你太太為什么不讓朱小姐進來?他說我太太不是對朱小姐有意見她根本不認識她,是三年前我擔任主管時我太太就跟我講了一句話,不許沒結婚的女同事到你部門來,你給我記住。
我以為三年過去已解禁了,都忘得一干二凈了,沒想到她還記得。所以那人就給我打電話,問題是出在他太太,任何未婚的女同事都不同意到他部門來。他就問我怎么辦。我說很簡單,有幾條路可走,第一個,請總經理收回成命,行嗎?不行,朝令夕改,整個公信力都沒了。第二個,勉強那個新的單位接受她,那你逼走一個好人才。你兩條路都走不通,唯一的路就是帶著一籃蘋果去見他太太,說我們事先不知道你有這個規矩,如果知道怎么也不會讓朱小姐到你先生的部門去,現在已經弄錯了,所以總經理叫我帶一籃蘋果來特別拜托你幫他一件事,就是他命令已經出來了,馬上收回不妥,最起碼要維持兩個月,兩個月后再把她調走。這兩個月好好看管你先生不要讓他出什么事。她說這個可以商量,兩個月可以商量。你要給人家彈性嘛,兩個月后人事主管再去時說,要不要把朱小姐調走。
她說也沒怎么樣讓她留下好了。就解決了。這個才叫做化。不是解決而是化解。《易經》是講化的,中國這個化它是一切都化到最后沒有了,大事化小小事化到沒有事。
以上就是易經三義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想閱讀更多算命的相關資訊,搜索“紫微府熊掌號”關注并回復“算命”,免費為您解答。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