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周易》的核心思想,《乾卦·彖傳》曾經做了經典的表述:干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務,萬國咸寧。太和即最高的和諧,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 孔子全身畫像
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于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于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保合太和即通過人的主觀努力,加以保合之功,不斷地進行調控使之長久保持,來造就一種符合人所期望的萬物繁庶、天下太平的良好局面。先秦時期,道家強調自然的和諧,儒家強調社會的和諧。比如老子曾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孔子的學生有子指出: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周易》綜合總結了儒道兩家的說法,提出了太和的思想,把自然和社會看做一個整體,適用于自然界的原則同樣也適用于人類社會,其根本主旨在于推天道以明人事,根據對支配著自然界的那種和諧規律的認識和理解,來謀劃一種和諧的、自由的、舒暢的社會發展前景,使得社會領域的君臣、父子、夫婦的人際關系能夠像天地萬物那樣調適暢達,各得其所。因此,就價值理想而言,《周易》的核心思想是追求一種以太和為最高目標的天與人、自然與社會的整體和諧,其思維模式是一個儒道互補的新型的世界觀,代表了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體現了中國思想的共同特征。
《周易》的這個核心思想也叫中和,易道貴中和,中和的實質性的內涵,可以歸結為陰陽協調,剛柔并濟,雙向互補,動態平衡,是事物生生不已持續發展的內在的生機活力,總體上是從陰陽哲學的基本原理自然引申而來。照《周易》看來,整個客觀世界是由陰陽兩大勢力所組成,處于普遍的聯系之中,是個一體化的大系統,表現為大化流行的動態過程,生生不已,變化日新,其內在的動力機制則是陰與陽的協調并濟,相反相成。陽之性為剛健,陰之性為柔順;陽之功能為創生,陰之功能為成全;陽居于領導的地位,陰居于從屬的地位,此二者的關系,既對立,又統一,相互依存,彼此感應,由此而形成天地交泰,這就是宇宙的和諧,自然的和諧。人類社會的組織是效法宇宙自然的組織建立起來的,也相應地區分成為陰陽,既有合理的分工,又有相互之間的協作,從而形成一種上下交而其志同的社會和諧。《系辭》指出: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適用于宇宙自然和人類社會的一條總的原則,統貫天、地、人三才之道,《周易》的哲學體系完全是圍繞著這個命題而展開的,為了切實地把握中和、太和思想的實質性的內涵,應該把自己的思想提升到陰陽哲學的高度來加深理解。
古代的易學家對易道的理解,曾經提出了易一名而含三義的說法,即謂易含有變易、不易、簡易三層意義。所謂變易是指一陰一陽的變化;所謂不易是指變易中自有不易不理,變化的是現象,不變的是規律;所謂簡易是指這種易道簡單平易,易知易從,并不難以掌握。在這三層含義中,簡易之道最為重要。這種簡易之道也叫乾坤之道,天地之道。《系辭》指出:干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同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這是認為乾坤兩卦反映了陽性勢力和陰性勢力在萬物化生過程中所起的兩種不同的作用。陽性勢力主宰萬物的創始,陰性勢力配合完成,此二者既對立,又統一,既相反,又相成,相互依賴,缺一不可,這種乾坤之道就是《周易》陰陽哲學的核心,并不晦澀難懂,而是簡單明了,容易知曉的。因而只要掌握了簡易的原則,理解了乾坤兩卦的底蘊,就可以突出主旨,抓住要領,懂得天地之間的變易無非是一陰一陽的變化。把這種認知運用于行為的實踐,可以使人親近效法,建功立業,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贊天地之化育,確立人在天地之間的合理的定位。
關于這種簡易之道,宋代的易學大家張載在《正蒙·太和篇》中曾經概括成四句話: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就乾坤陰陽兩大勢力在運動的過程中所表現的五光十色,林林總總的法象而言,必然形成相互之間的對立。既然形成了對立,其行為的方式必然相反,陽之性為剛健,陰之性為柔順,彼此排斥。有了排斥,這就免不了產生摩擦、矛盾和沖突。正是由于這種對立面的摩擦、矛盾和沖突,于是有盈有虛,有消有息,有屈有伸,從而形成了萬事萬物的種種衰旺死生之成象。但是,這種對立和斗爭并不以一方消滅另一方作為最終的結局,而是相反相成,協調配合,在一陰一陽相互推移激蕩的過程中,趨向于和解,使整個世界煥發出蓬勃的生機。所謂仇必和而解,是說其最終的結局必然是趨向于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這就是中和,中和的極至就是太和。因而根據張載的這四句話來看《周易》陰陽哲學的基本原理,確實是非常的簡易,總的精神就是以太和作為理想的目標,面對著現實生活中普通存在的對立面的摩擦、矛盾和沖突,從明體以達用的角度探索如何化沖突為和諧、變無序為有序的應對之方。
在當今的世界上,存在著一系列的沖突。就全球范圍而言,有各種文明之間的沖突,也有各個地區之間的沖突。就一個國家的內部而言,有個體與群體之間的沖突,也有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沖突。至于解決這些沖突的方法,可以有兩種不同的選擇。一種是立足于斗爭,把沖突的雙方看成二元對立,采取激烈斗爭的方法,進行強制性的控制,建立單向度的統治與服從的關系。另一種是立足于和諧,一方面清醒地面對現實,對沖突的根源做出理性的分析,同時采取求同存異的方法,進行雙向互動的批判調整,盡可能地化解矛盾,增強共識,把沖突的雙方納入一種相反相成的關系之中,使之并行不悖,協調發展。從中外古今人類所積累的大量實踐經驗來看,前一種方法并不能有效地解決沖突,而只能使之更加激化,而后一種方法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周易》的陰陽哲學圍繞著太和的核心思想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提出了立足于和諧的解決沖突的方法,凝聚了豐富的智慧,雖然形成了古代,在現代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普遍的指導意義。
以上就是《周易》的核心思想的全部內容,更多算命資訊請關注紫微府。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