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易經是西方文化難以入侵的所在?
為什么易經是西方文化難以入侵?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致。以易經為代表的中國文化,以全局思維,以陰陽五行相互作用等系統論、控制論來思考問題,解釋萬物。其是均衡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因而其發展雖然緩慢,但破壞也小,因而可持久,特別適合中國的中庸之道。
易經古有群經之首的論斷,也是文人入士的必考科目。所以說易經是打開中國人內心世界、思維、文化的金鑰匙,西方人也不例外。易經歷來研究者眾多,特別是其和萬物強大的親和力和預測功能是其長久不衰,充滿活力的根基,無論是富翁還是乞丐、是當代還是過去的朝代都一視同仁,就是說其揭示的規律是普遍適用的,即普適性。
易經的普適性規律也是歷來統治者鎖之深宮,皇家獨家享用,并有專門的研究機構發布;但民間仍然流行,就有所謂的官方與民間之分了,官方多研究其大道,社會發展、大災難,朝代更替等。民間則重視個人、家族的生老病死等,互為參照,共同發展。
2.易經為什么是中國文化的屏障?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基礎,體現在各個方面,所以是中國文化的屏障,破譯中國文化必須深研易經。國內能透徹明白的并不多,外國人就更難理解。
易經發展觀,易經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原理,是運動的發展原理,這是易經的基本出發點。深入點說就是任何人、任何階級等都脫離不了發展的關系,總有生死、滅亡的過程。封建統治者總希望自己的通知千秋萬業,自然不希望大眾了解研究,自然限制的就多,以莫須有名義壓制,很多情況并不是易經本身的問題,而是制度、觀念的問題。
五行生克原理 對于事物間的相互聯系,則有五行生克原理。相生就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就是互相排斥即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生克原理遠較現代哲學的普遍聯系原理具體的多,也有據可依。
易經 天人合一原理: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統一起來,考慮人并放在中心地位。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從自然客觀的角度理解,天道就是自然星空的相互引力、電磁力等周期變化或非周期變化對人產生的影響,其代表理論就是三元九運的的周期運轉對人產生的影響。地之道可以歸結為風水部分,就是自然環境包括山水、風、電磁等有形或無形的力或場對人產生的作用。天地人雖各有其道,但又相互對應聯系的。
圖1 易經陰陽
圖2 易經天圓地方先天卦序
3.易經的科學重大發展歷程
1)易經與二進制
在1658年,意大利傳教士衛匡國在德國出版了《中國上考古》,詳細介紹了《易經》、太極八卦的演化過程。此外,萊布尼茨在與友人的通信中也涉及了《易經》的內容。萊布尼茨的二進制可能受到了中國古老《易經》的啟示,在1679年撰寫了《二進制算術》的論文草稿,文中對二進制算術作了相當詳細的討論。而萊布尼茨又以二進制解讀易經的六十四卦。陰爻-- 可以用0表示,陽爻—可以用1表示。
萊布尼茨還進一步附會八卦表示上帝七日創造世界,坤 000:為天地洪荒,萬物皆空;第一日:艮 001 為上帝造天,第二日:坎 010 為天地同在,。。。第七日干 111:乃萬物具備,是為主安息日。
圖3 八卦生成與二進制
2)易經與DNA
1973年法國學者M·申伯格出版了《生命的秘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首次闡明了64個生物遺傳密碼與《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對應。由DNA三聯體組成64個排列順序,64個密碼驚奇地與《周易》六十四卦圓圖相吻合,其中堿基A腺嘌呤對應于少陽,G鳥嘌呤對應于太陽,C胞嘧啶對應于太陰,U/T尿嘧啶對應于少陰。
1988年楊雨善提出了《通用》密碼子八卦圖,以陽爻代表強型核苷C和G,陰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個密碼子正好平均分成8組,與中國古代《易經》八卦相吻合。
1990年日本學者間中喜雄將嘌呤類假定為陰(A和G太陰、少陰),嘧啶類假定為陽(T和C太陽、少陽),應用到遺傳密碼表中解讀易學,結果表示氨基酸的三聯體驚人地與易經八卦相對應。
2002年高德按徐宏達的研究方法重新排列六十四卦序列與64個遺傳密碼一一對應,并按照六十四卦秩序演變規律作五種發展形態排列組合圖,使六十四卦在循環往復過程中,其空間結構呈現雙螺旋式排列組合。
謝文緯在2006年發表兩部天書的對話-易經與DNA一書,六十四卦之間的相生、相克、相合關系以及64個遺傳密碼之間的相促、相抑、反義關系。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