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府風水網,最專業的易經網站
《易經》的四大功能,就是象、數、理、占。什么是象呢?天文、地理都是象。而《易經》中的數,并不是人們常說的定數,它是活的。理又是什么意思呢?理就是推理,它跟科學最接近。那么,占卜是不是一種迷信呢?
曾仕強教授指出,不管信什么,信到差不多就好,過分相信就是迷信。自古以來,《易經》一直被認為是一部占卜的書,但是占卜對未來的預測為什么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理解占卜的作用呢?
《易經》有象、數、理、占四大功能,這是誰都不會否認的。
第一個功能是象。我們中國人很喜歡看象,是有道理的,因為天文、地理都是象,天文是天的象,地理是地的象,看天文、看地理都是看象。天有天文,地有地理,同樣,人有人相,這個相是假不了的。因為人的相是由心來決定的,心決定相的轉換,叫做相隨心轉。心轉了,人的相就跟著心變了,所以人的相貌是時時刻刻在變的。不要以為自己的舌頭伸出來就一定很直很正,你可以拿鏡子對著自己,伸出舌頭看看,能夠伸得很直就不錯了。很多人一伸出來,不是歪左邊就是歪右邊,這種舌頭伸出來就歪的人,心已經不正了,他已經變了,要靠自己來調正,不可能靠醫生。你要正正心,調一調。正心很重要,心一正,五官就都正了。由這些你就明白,看相不是迷信;不會看相的人亂講,或者會看一點點的人,用它來騙財騙色,那才叫迷信。這個觀念大家要搞清楚。
第二個功能是數。《易經》的數,不是數學。數學是死的,《易經》的數是活的。如果說一切有定數,大多數人聽了會很反感,會說這是宿命論,其實錯了。定數是指最后的結果。比如,考試最后只得60分,那這個60就是定數,老師給的成績定了就是定數,誰也不能改。所以定數是結果,而不是過程。過程怎么會定呢?任何過程都是變化的。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加加減減,總成績及格了,這是最后的定數,不及格也是最后的定數。所以說,定數是講最后,不是講過程。
第三個功能是理。《易經》的理是推理,其實它跟科學最接近。一個人按照道理去推,他就可以未卜先知,不需要占卜就知道結果是什么樣。因為那個理是固定的,所以照著理去做事的結果也應該是固定的,這沒什么神奇,而是理所當然,勢所必然。形勢到這里,結果就一定是這樣的;順著道理去走,最后就是這樣子。這是很容易的事情,并不難。
第四個功能是占卜。《易經》里面有很多吉、兇,那就是占卜的用語,你可能占出來是吉,也可能占出來是兇。所以很多人就認為《易經》主張命定論,其實他們都錯了。《易經》不主張命定論,它里面最常用的字是如。如是假如、如果的意思:如果這樣,你會怎么樣;如果那樣,你會怎么樣。《易經》的吉兇是有條件,是可以變動的。會占卜的人不會鐵口直斷,凡是鐵口直斷的都是不太會占卜的人,可是我們現在就喜歡那種鐵口直斷的人。因為占卜時搞得神神秘秘的,然后鐵口直斷地說結果就是這樣,就可以收錢了。但是你按照《易經》的道理講,如果這樣做結果會是吉,如果那樣做結果會是兇,大家就認為你不過是講道理而已,誰還肯交錢呢?這就是一般人錯誤的觀念。
古人云:不學《詩經》不會說話,不學《易經》不會卜卦。自古以來,《易經》就被定位成一部占卜的書,因為人們對占卜的盲目相信,《易經》不僅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也背上了封建迷信的惡名。那么《易經》為什么會成為一部占卜的書呢?
我們把歷史翻開來看,在夏、商、周的時代,民智未開,《易經》被用來占卜,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當時的占卜是有條件的。
第一,只能占國家的大事。占卜國家要不要戰爭,今年會不會風調雨順,會不會國泰民安,會有什么變故,這個可以。但不能占你的這個股票會不會賺錢,不可以占自己的私利。
第二,沒辦法決定的時候可以卜。古代的時候,當大臣們深思熟慮,想盡一切辦法,最后還是不能下決定的時候,可以占卜。如果有明確的意向和決定的方向,是不可以占卜的。
第三,占卜完以后不一定要聽。如果占卜完了,就完全百分百地聽信占卜的結果,那就是命定論。
姜太公是輔助周朝建國的軍師,當時武王想要伐紂,猶豫不決,就去占卜,結果卜了一個不好的卦。姜太公勸說武王不可以相信那個卦,因為整個情勢對西周是有利的,不能因為占卜的結果而喪失良好的機會。最后周武王出兵,果然把商紂滅掉,建立了周朝。姜太公的時代離現在已經有三千年之久了,他當時就說,占卜是用蓍草,是用龜殼,人不靠自己的腦筋去想,而去相信這些龜殼和蓍草,那不是很奇怪嗎?姜太公當時就明白這個道理。
當秦朝幾乎把所有書都燒掉的時候,我們很慶幸《易經》這本書沒有被燒掉。為什么?因為有人告訴秦始皇,說《易經》這本書不值得燒,因為它是占卜的書,讓老百姓用一用也無妨,何必燒它呢?秦始皇就說,既然是沒有用的書,那就不要燒了。正是因為《易經》逃過了秦火這一大劫,所以更多人就認為《易經》真神,能算到自己可以躲過秦火這一劫。這是后人演繹的說法,在民間流傳得很廣,但是我們勸各位不要相信這些。
漢代以后,《易經》就分成兩派。一派是講易理,就是把《易經》哲學化,把《易經》看成是一種哲學,我們可以把它稱為自然哲學,因為它取法的對象就是自然,是從自然里面歸納出的道理。另一派是講相術,就是專門來算卦或者占卜的。
在中國歷史上,記載了許多關于占卜的故事,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遇到事情總喜歡卜一卦,可是卜的卦有時候靈,有時候就不靈。既然卜卦的結果并不一定正確,人們為什么還要卜卦?卜卦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
占卜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人都會說,占卜就是要知道結果,這就全錯了。
一個人做事情,不能問結果怎樣才去做。一個男人要娶一個太太,可不可以先想一想娶到她就可以得到女方三千萬家產?不可以,決不能動這個腦筋!可不可以考慮娶她是因為將來她會幫你成功?也不可以。這些動機都是不對的。
一個人不能為了結果才去做事情,因為一問結果,做事的動機就不純正了。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就算不能賺到錢,也要去做,這樣才對。如果只是有利可圖才去做,那就已經是小人了。從這點來分析,我們就知道現在社會中的很多觀念,其實是不合乎《易經》的道理的,也就是不合乎自然的道理。
一棵樹,它能長就長,從來沒有想到長大以后會怎么樣。如果樹想到長大以后會怎么樣,那它就寧可不長了,因為長大后一定會被砍掉。任何人只要想到結果,就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了,因為人生的結果是一模一樣,非常平等的,就是一口棺材而已。我們一出生,就有一個共同目標——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歷程,有例外嗎?好像沒有。如果你想得很長遠,想到最后都是死,那就什么都不要做了。這樣是死,那樣也是死,那干脆現在就死了算了,這種觀念顯然是不對的。
我們中國人不以成敗論英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關公。關公沒有成功,但是我們卻拜他。我們中國人崇拜什么樣的人?崇拜做有價值事情的人。關公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忠義的楷模,我們拜關公是拜他的忠義,不是拜他的豐功偉績。所以,會拜關公的人是用自己的忠義跟關公的忠義互動。我們只不過是借由拜關公,激發出自己的忠義,讓自己向忠義的方向去努力。
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但是,不管你信什么,信到差不多就好了,再信下去就是迷信了。迷信是程度問題,而不是說哪個東西是迷信。天底下哪有迷信這種東西?人信得超過了應有的度就是迷信,信到差不多就不叫迷信。
紫微府風水網,最專業的易經網站
以上就是易經告訴我們善易者不卜 (1)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紫微府算命頻道!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