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人歷來言必《四書五經》,實則多系《四書四經》而已。讀書人每臨《易經》(《周易》)多望而卻步,既有潛心披讀者,也是考其文辭者眾而諳其機理者鮮。至于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用當通神者,尤為罕見,既有之,也甚乏理解者。于是,凡有成功記載與傳說,也多將其神話。因而,關于易學──研討《周易》之學,常令世人霧里看花莫名其妙。
況且,凡屬真知識必皆應驗,極有使用價值:助善可以匡扶社稷,福利蒼生;助惡堪使餒虎添翼,貽患無窮!須知古來中國人爭斗從無間斷,各方凡操利戈在手者,誰能授柄于人?因此,真傳難得。常以半部真經行文傳世,而另外半部人們則不立文字,只靠歷代口傳心授以延續。當然,這半部也會有一些片斷披露于歷代多種著述而文字各異。于是,以文字形式傳世的《周易》如無明師指點,就真如看天書一般,難以參悟易理,破譯爻辭,又添上一層神秘色彩!
更有甚者,借其名而欺世謀利,竊其譽而裝飾門面,徒令易學信譽沾污,使世人真偽難分,良莠混雜,尤以弓杯蛇影之心境,聞易而蹙眉搖首。
先父(李苦蟬)素重《周易》,視其為世界最高度文明之一推崇為中國眾經之首,對本人影響頗深。本人抱著參玄探英的心情,于丹青翰墨之余,亦不時涉足《周易》;雖未登堂入室,但胸中民族文化自豪之感已油然而生,愈激發了我對此道的興趣和歷史責任感。因此,覺得很有必要把有關這方面的部分陋見付諸文字。
一、《周易》──從普遍意義上斟酌與把握事物變化規律的經典。
《周易》一書之名,最早見于《左傳》。晉代出土之汲冢竹書,乃戰國中期魏襄王殉葬之物,其中有《易經》……(高亨《周易大傳今注》)專家們一般認為,《周易》最初的成書年代約在商周之際,歷經多人之心血勞動,始形成今天看到的《周易》。其來之久遠無疑矣!系辭即借古代傳說以證明其由來之古: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因此,對于《周易》之名,我認為理應首先按照其占文字之形意,以考其本意為妥。
先看周字,甲骨文作形、金文作形,乃田地園圃之象形,為田疇之意,衍義而為廣野。《周易》乾卦九二又云見龍在田……,龍可游蕩之田,其廣無垠!因而周又有周全、周密之義,如唐人描述疏體由畫為筆不周而意周,并且,周還有周普遍及之義,東漢人鄭玄的《易贊》云《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與系辭的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之義相近。唐人陸德明在《經典釋文》中也認為周字為周至也,遍也,備也,今名書,義取周普,劉大鈞同志《周易概論》早已備引如上典藉,以佐證此義。
那么,易字又作何解呢?易之甲骨文作形,若雙手捧一水器注入另器之形狀。至金文,省作形,郭沫若見此已疑為易字初文云:不見此形則不知其省文為何物!大康則明確指出,甲骨文、金文中字乃皆中截取的一角之形,晚則訛作形,至篆已盡失初形之意象,訛變為。許慎雖漢代文字學之佼佼者,但所見出土古文字的資料并不比今人多,故于一易而望形附會為蜥易,又云秘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實為漢時穿鑿之解,不堪信之。至近代,外國人又從易字上看出了鑰匙之形繼續穿鑿為打開生命奧秘的鑰匙之義了!殊不知,上古中國鑰匙絕無這類簧齒結構,如此考據之談,姑置可矣!當然,漢人以日月而喻陽陰變易,從而論述易理的用心誠可理解,例如魏伯陽《參同契.乾坤設位章》所云日月為易,剛柔相當正是以剛柔對應日月之詞句結構:剛柔者陰陽也,對諸日月之為易,實為變易之義了。至于系辭所說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的日月,亦僅取其陽陰之意。因為它說的象乃《易》者象也,象者像也。像即人眼中感受到的象。須知,古文字日為,月為;在古文字里,日月相合的字只有明──懸象著明(!)──明之甲骨古為或形,恰是日月交輝之狀!由此看來,虞翻注《參同云》談及易時,釋其字從日下月誠然是以遲文之形在附會其意,是不合初文原意的解釋。故此,系辭云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又云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足見易之本義并非日、月,而是雙杯象形所示的斟酌之意。所以,對自漢以來的日月為易的主流觀點,我是不敢茍同的。
綜上所述,《周易》之名應解釋為從普遍意義上進行斟酌并把握事物變化規律之意。至于《易經》乃后人崇之而加上去的尊稱,以昭其經天緯地之功。正如系辭所云: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以上就是易經預測學知識解讀與分析的匯總,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一定的幫助哦!更多資訊信息請繼續關注紫微府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