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作為理學的開山祖師,他的著作"太極圖說"和"通書"對"周易"做出系統的解釋。他在在"太極圖說"中,依據陰陽哲學原理,立足于儒家文化價值理想,提出一個與佛教相抗衡的宇宙生成論。在"通書"中,他又結合"中庸"論誠的思想,把"周易"推崇為性命之源,為理學建立道德本體論和重新解釋"四書"奠定了一個以易學為依據的理論基礎。周敦頤以誠為性,以神為心,進一步把心性合而為一。他在"通書"中指出: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誠精故明,神應故妙,幾微故幽;誠、神、幾,曰圣人。對于這段膾炙人口的名言,古今眾多文人學士做過許許多多、洋洋大觀的闡釋,其意有相通的,有相近的,也有相左的。現在筆者結合今天的現實也談點思考。
一、誠即誠信為本——寂然自明
易經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于此("易系辭上傳")。意謂,"易經"本身沒有思考,沒有作為,寂然沒有行動。但能夠感應,能夠貫通天下的一切道理。如果不是天下最神奇的道理,又怎能如此呢!世界上沒有什么永恒的東西,永恒的只有變化,在無限的變化中產生的是無限的運動方式。周子對此論的詮釋是:寂然不動者,誠也。那么,誠的核心意義究竟應該如何理解?筆者認為誠的核心意義有三點:
其一,誠的核心意義是無妄,即真實客觀。它指的是事物與生俱來的真實客觀屬性,事物客觀是存在的,即物質第一性原理。這也就是周子"通書"‘大哉干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干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的真實涵義,也是"中庸"中誠者,天之道也、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的基本涵義。
其二,誠的核心意義是人對事物真實客觀屬性的認識和肯定。即在人們思想上的 是其所是、并反對是其不是。就是客觀的物質世界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也是周子"通書"中不善之動,妄也;妄復則無妄矣,無妄則誠矣的意思,與"中庸"中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的意義相同。同時,誠又衍生出靜定的意思。只有我們的心靈處于靜定狀態,或者說純真狀態,才能更好地體察和認知天地萬物客觀世界,尤其是道是其所是的樣子。這也就是周子"通書"所謂的無為、寂然不動、誠精故明的內涵,與"大學"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的意義完全一樣。
其三,在誠(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真(人的認識應是客觀世界的真實反映)和靜(冷靜觀察思考才能做到真)的基礎上,誠的核心意義還衍生出兩種基礎屬性:一是將誠視作化的前提。比如,周子"通書"說:至誠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孟子"中也說: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這里將誠視作運動、變化的前提。二是將誠視作其它各種道德基礎。如周子"通書"曰:誠,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就是儒家常說的仁、義、禮、智、信中 誠是其他四德之本。
綜上,誠的核心意義實際就是以先秦儒學重要典籍為核心,融通、凝煉、建構起的一種神圣的思想境界,用真誠的態度,冷靜周密地觀察世界,真誠地、客觀地反映世界,這才是行動的前提。也就是改造客觀世界,進一步與客觀世界和諧相處的前提。
常言: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個人做到精誠了,你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就明白了,一切問題都難不住你,故才有誠精故明之說。
市場經濟,誠信為本。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誠信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而違背誠信原則者越來越被市場拋棄,被輿論唾棄。誠信競爭儼然成了商業競爭的重要內容。當前的世界,誠信已成大勢所趨,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誠信給了現代市場經濟第一推動力,是市場經濟發展到現在最大的無形資產。沒有誠信,就建構不起神圣的思想境界,其思想境界就是虛偽和貪婪;沒有真誠的態度,就不能冷靜周密地觀察市場,其思想就會被假象所迷惑,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搞的六神無主,那么其決策就不能真誠地、客觀地反映世界,其行動必然是錯誤的或者是罪惡的。這樣的人與客觀世界決不會和諧相處,更不會與天合一。
人以誠信為本。誠信是做人的資本,自古修身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如果一個人不講求誠實、背信毀約,是得不到別人對他的信任的,倘若失去了他人的信任,做人將失去立身之本,前進的路上將會寸步難行。我們生活在社會中,總是要與他人和社會發生聯系的,必須應該時刻牢牢記著:誠信,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生意場里眾生百相,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謀取利益是商人的天性,但根本前提是不能損害第三者的正當權益,不能危害社會,不能搞惡性的、不正當競爭。靠爾虞吾詐、靠欺世盜名、靠損人利己一時占了便宜,最終會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
二、神即靈感思維——感而遂通者
誠指人之本性,神指人的思維能力。本性是誠,是寂然不動的,就是說誠本身沒有活動,沒有思維。當人與外部事物發生接觸,本性便決定思維活動作為反應。誠之性通過神的妙用表現出來。誠為靜,神是動,而精神活動剛剛萌發而尚未明顯時叫做幾,周敦頤提出:無思,本也;思通,用者。幾動于彼,誠動于此,誠而至善的本性無思無為,寂然不動,外來之物對于本性是一種感動,本性通過思維的活動作出反應,這就是感而遂通。
我們知道,人的思維方式一般說來有三類:理性、感性、悟性。科學追求的是真,給人以理性,科學使人理智;藝術追求的是美,給人以感性,藝術讓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人文融理性、感性、悟性于一體,人文中的信仰,給人以悟性,使人虔誠。理性思維主要表現為抽象或邏輯的思維,包括歸納和演繹的思維。它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通過觀察、實驗、調查、統計,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揭示事物的普遍規律,抽象出事物的一般原理,用于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因此,理性思維也叫科學思維。理性并非絕對的。人的感性、情感、情緒、自覺、乃至悟性,在人類的認識和實踐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僅僅有理性是不夠的。所以,理性不是一切。感性思維主要表現為具象思維或形象思維,更強調主觀對客觀的感覺、情感、特殊性;悟性思維則集中于內心世界,強調心靈的感悟,自我的完善;更提倡虔誠。
筆者認為,感性思維和悟性思維可以統稱靈感思維。其思維方式是感悟,心靈的感悟,悟之以道,撫之以心。所謂的感悟性,就是一種對文獻記載與信息的直覺捕捉能力或感悟力。譬如,一個研究者在讀到一篇前人的日記時,能立即聯想出作者的許多意在言外的東西,讀出許多文字中沒有顯示出來的間接信息。他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直覺。說到底,靈感思維就是能通過可見的部分而復原沒有顯露出來的整體的那種能力。這種能力其實一點也不神秘:當你看到事物的一個部分,就會聯想起其他部分。從人類的發展史來看,靈感思維起源最早。中國的"易經",更多的是靈感思維。這種思維帶有神話般的思維方式。因此被周子寫為感而遂通者,神也。古今中國人一般都自覺或不自覺地相信靈感思維,它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這絕不能簡單粗暴地斥之為迷信。它是以為中國哲學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許多重要命題如天人合一為支撐力的。中國哲學心性論的出發點是:心是人的天植靈根,是天之所以與我者,心能虛靈以應萬物,寂而不動,感而遂通。這個通一直通到宇宙萬有,因此中國哲學認定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只有人,猶人之有心。這樣一個過去被有些人認為帶有神秘色彩的命題,現在由于系統哲學的發展而可以得到可靠的解釋。近代腦科學研究說明,腦(心)是宇宙的肖像,它包含了宇宙的一切運動形式,具有整個宇宙的所有事物的一切屬性。在不斷認識客觀世界的漫長歲月里,人們的思維形式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說,凡是有創造經驗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不能創造、不能實踐、不能突破;要創造、要突破得有靈感。錢學森同志還指出:創造性的思維,在開始時是模糊的,到處搜索,但在思維的網絡中,總有一點突然變得清晰了,模糊的概率分布突然變得很集中了,這就是創造,就是智慧,就是智能。靈感的出現常常帶給人們渴求已久的智慧之光。模糊的概率突然變得清晰了這就是靈感來了。他第一次鮮明地把靈感作為人類的一種思維方式提了出來。事實上這種思維方式是自古就有的,只不過沒有人敢象錢學森那樣直言而已。
當然,靈感思維并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它是一種善于對事物進行由表及里、由實及虛的融會貫通的思考和認識的能力,也是不斷地對自身實踐進行總結和升華的結果,是自己的思維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說透了,這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特別是思想素質的反映。靈感思維需要長期的實踐和積累,只有從實踐中去感悟,從積累中去融通。在生活中,我們只要用心去學習、去感悟、去觀察、去應用,達到陰陽不測謂之神的境界也并非高不可攀。研習者一定要打破常規,才能出其不意。學習切忌浮燥,華而不實,基本功一定要扎實,棄大法而研小技只能適得其反。要理論聯系實際,學用結合,平時多觀察、多體會,充分開拓大腦思維,大膽實踐,萬事皆不離陰陽理,一切盡在不言中,以象言道,以道觀象,形成自己知事的獨特風格。萬物皆有它的運動規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變化著,稍顯即逝。要努力培養自己的敏銳觀察力和對事物的悟解能力,將事物的微妙變化與事物固有規律有機地結合起來,便能與大自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真正做到天人合一、感而遂通了。
感而遂通的標志,我認為要主要體現在三通,即:無師自通、融匯貫通、心有靈犀一點通。 這正象中國清代武學家楊炳在他的武學名著"習武序"中說的,成為太極的人就是圣人,圣人之心如明鏡止水,無徹不照,事來隨應,不先事而為之備,不后事而為之留,切契內外之道,深合時措之宜,如天之無不覆,地之無不載。
學識和經歷是靈感思維的基礎,但不是所有的人具備了一定學識和有了一些經歷就能感悟出些什么。單憑自己片面的經驗、跟著感覺走",不去做艱苦細致的調查研究、予以科學的綜合,靈感這位可愛的客人也是不會來拜訪你的。這是一個辯證的過程,你雖然具備了某種基礎,但你不善于思考、總結,或者自我感覺良好、滿足于現狀,也就不可能感悟出什么了。因此,靈感思維只惠顧勤奮上進的人。換句話說,只有勤奮上進、不斷自我加壓、有一些追求的人,才能不斷感悟出新的東西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同志年紀并不大,學歷并不高,但很有成就;而有的同志雖然具有較高的學歷,較長的工作經歷,可是工作長期平平常常。出現這種反差的原因當然比較復雜,但有一個原因,就是缺乏感悟性,不能結合自身的實踐和經歷,去總結經驗,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看來,靈感思維不只需要學識和閱歷。一個領導干部的感悟性,既有別于黨性、原則性、戰斗性、群眾性,又與之有重要關聯。換言之,增強感悟性,需要有堅強的黨性觀念、扎實的理論功底、勤奮的敬業精神和對人生、對群眾的正確態度。如果沒有對事業的負責態度、對人民的深厚情感、對真知的探求精神,很難產生靈感,很難做到明察秋毫, 反映靈敏,當機立斷。將理論與實踐、學識與人格有機結合而感悟出來的見解才真正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我們這個時代、社會和人民,正需要這種感悟性。這樣的東西多起來,對如何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如何建設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就會感而遂通了。
三、幾即研判事理——幾微故幽
誠指人之本性,神指人的思維能力,那么幾又是什么呢?周子"通書"說;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易經系辭上傳"中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能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其意是:"易經"是圣人用來窮極事理的深奧,研判事機的微妙的。由于窮極事理的深奧,所以能貫通天下人的心志;由于研判事機的微妙,所以能成就天下的事務。由于如此神奇,所以,看不到快速,卻能快速,看不到進行,卻能達到目的。
看來,對于幾的理解有兩層意思:
其一,幾指事物的機理。什么是機理?即事物的內部成分、結構、狀態、化學、物理性質、社會功能、運動方式、運動規律,以及同外部世界的聯系等等。譬如,經濟運行機理、社會形態機理、化學反應機理、物理變化機理、疾病機理……宇宙這個事物的機理是極為深奧的。窮極一般事物的機理,是讓人們通觀事物的全貌,從而洞察一個問題的核心要害,抓住解決問題的途徑;窮極宇宙的機理,是要為了把握住世界上極深的道理,以貫通天下人的心志,能成就天下的事務。
其二,幾指微小,即指很微小的地方,或是動念的一剎間。幾 處于動而未形、有無之間,具有可能性,潛在性,還沒有成為有形有相的那么一種存在,還不是必然的。但隨著事物的發展,有可能成為必然。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履霜堅冰至,見微而知著。如果不知幾,就不能擇斷事物。我們平常所搞的預測等,其前提就是要研幾、知幾,要從細微之處予以推理,判斷。只有惟幾,知微知著,才能完成天下的事務。作為一個想貫通天下人的心志政治家,研幾、知幾,知微知著尤其重要。***同志晚年根據變幻莫測的世界風云提出了三個世界理論, 對當時我國制定對外政策、建立國際反霸統一戰線、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發揮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時值今日, 三個世界理論中的許多重要思想, 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在預測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時期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挑戰后做出的正確選擇。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蘊含著深遠的理性思考,彰顯出鮮明的時代特征。改革開放后,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這一戰略決策,并逐步形成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路線。20世紀90年代初,黨中央又制定了快速、協調和持續發展的方針,特別是制定并開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開始注意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和人口的協調問題,開始注意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十五計劃進一步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但是,各地在實踐中大都還是把經濟增長,特別是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作為發展的核心,客觀上對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重視不夠。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知微知著,果斷地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樹立科學發展觀,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發展內涵、發展要義、發展本質的進一步深化和創新,豐富了發展的內涵、創新了發展的觀念、開拓了發展的思路、破解了發展中各個難題。
除了以上兩層意義外,筆者認為還有第三層:
其三,幾指機遇。由于幾處于動而未形、有無之間,所以此時行動的空間很大,從其可能性,潛在性,可以預測其必然性。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人們就要做好防寒準備,作為商家就要進購煤炭、寒衣……在經濟活動中只有能研幾、知幾,才能善于捕捉商機,捕捉戰機,善于識別殺機,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再如,大家都比較熟知諸葛亮的隆中對。諸葛亮為什么在劉備三顧茅廬后毅然出山?那時劉備寄人籬下,沒有什么實力可言,但諸葛亮從劉備的為人,也就是他的誠信上,看出了自己施展才華的機遇。諸葛亮審時度勢,從天下諸侯紛爭的混沌的勢態中見微知著,預知了其后幾十年的走向,從而抓住了機遇,輔佐劉備建立了蜀國,創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四、結 語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