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莊肇基
中華文化淵遠流長,光輝燦爛。在中國悠久的歷史傳統思想文化中,始終是全世界最進步的文化。直到清朝中葉以后,因閉關自守政策,才使得科技文化落后,迅致被列強侵凌幾至亡國。
唯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晚年有一個預感,認為中國將成為今后世界歷史的核心,其主要的依據是“中國人民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把握了世界精神”。 為何湯恩比會有這種想法,依日本人池田大作與他多次對話中發現,中國人歷史積累起來的精神遺產中,與歐洲的侵略色彩濃厚的普遍主義完全不同的某種世界的萌芽。這是中國人著眼于對人探索的系統。如"中庸"說:“道不遠人”。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認為,真理不遠離于人,因此,對人始終寄予莫大的關注,并致力于對人的探索。而中華文化源頭活水,就是"易經","周易"它是傳統社會思想主流, 在多樣性統一的中國文化中,從它產生到今天延續時間最長,而且從未間斷過,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比方說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倫文化的歷史比中國要長,但這兩種文化都已經消亡了,而被后起者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所取代。古印度文化雖然與中國文化一樣流傳至今,但古印度文化在歷史中曾有多次亡國,一直至二次大戰后才復國,它們的文化中影響后代最大的是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在印度已名存實亡,代之而起的是印度教文化。佛教到了中國變成中國佛教,其與印度原始佛教已是大不相同。
梁啟超認為世界文化中的哲學,大致可分為三派,印度、猶太、埃及等東方國家,專注重人與神的關系,希臘及現代歐洲專注重人與物的關系;中國專注重人與人的關系,人之所以為人之道,怎樣才算一個人,人與人的相互關系。 以下為了探討中華文化傳統思想之根源,及其對后世之影響。我們試分析敘述如后:
一、中華文化源頭活水的易經
"易經"簡稱"易",也稱"周易"。對于此書之名稱,歷史上歧解很多。只一“易”字,就有三義,鄭玄在"易緯.干鑿度"注中說:"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這是對"干鑿度"開首“孔子曰: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的解釋。"周易"為群經之首,眾道之源,乃中國經典中義理最為深奧者也。至于"易經"成書的過程,依"漢書藝文志"云:“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歷三古。”相傳八卦為伏羲(上古)所畫,而后再經文王(中古)重卦,并作卦辭、爻辭,孔子(近古)作十翼。前后經過三千多年之醞釀,以及三位圣人之智慧累積,始完成此一內容博大精深之"易經"。 十翼為孔子所作之說法,自漢代以來至于宋初,采信者甚多。"易經"由于十翼之輔翼闡釋,才使"易經"由迷信走向理性,由占卜之書而成為儒家講論人生哲理之重要典籍,其價值可見一斑。
"易經"是以符號與數理之邏輯含蓋宇宙人生之萬象與變化之法則。如以陰(- -)陽(-)之符號,組成八卦干()坤()震()巽()坎()離( )艮()兌()的符號,以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海)的現象,而以此八卦為宇宙人生構成的基本因素,舉凡宇宙萬象俱皆歸納于八卦之中。后將此八卦八八相重,而成六十四卦,以象征宇宙人生發展變化的六十四個現象與法則。如震在干上,為大壯卦,以震為雷,干為天,雷在天上,其勢雄壯,故曰大壯。坤在離上為地火明夷卦,以坤為地,離為火為日,地在火上,淹蓋火之光明,故曰明夷,夷者傷也,謂光明損傷而成黑暗也,人世間政治的黑暗,即明夷卦的象征也。凡宇宙所有的現象,易經即有一卦去說明。易經就是以符號邏輯含蓋宇宙萬象的一門學問。
二、影響中華文化深遠的儒家
中華文化到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當時比較有影響力的,依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提到有儒、墨、名、法、道等六家,西漢末年劉歆于"七略"中在六家之外,又加上農、縱橫、雜、小說四家共十家。十家中小說家被視為“小道”,屬于街談巷語之類,不受重視,所以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就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這樣,就有“九流十家”之說。在這一時期,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社會制度激烈的變動,當時王命不出宮門,諸候各自為政,下無方伯,上無天子。所謂“邦無定交,士無定主” 歷史家描述這個時代,有以“圣王不作,諸候放恣,處士橫議”("孟子.滕文公下"或描述為“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之馳說,取合諸侯”("漢書.藝文志")。他們爭論的問題,涉及到世界觀,認識論、名實觀,社會歷史觀等諸多領域,奏響了思想界管弦樂交響曲。然后經過歷史篩選和沉淀,到了漢武帝時代,采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形成以儒家思想為主體,而兼采其他各家思想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奏出了中國二千多年來傳統思維的主旋律。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開創者,他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以愛國愛民為己任,提倡“有教無類”的全民教育,突出了人與社會的關系,重視人的文化修養及倫理道德,他整理六經“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序易傳”被譽為“儒家之宗師,諸子之開祖。”歷代帝王無不崇之,以漢、唐、宋、元尤甚,曾被尊奉為孔圣人及被譽為萬世師表、至圣先師。近代美國"人民年鑒手冊"把孔子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再一次引起了中外對孔子的敬仰。
孔子一生的思想體系,大多被其門人弟子記載于"論語"及"中庸"等書上,他是以“仁”為思想體系的核心,仁學觀是政治思想與倫理道德相融合的準則,是孔子最高道德境界。“仁學”又以“愛人”為核心。“仁”這個名詞,在孔子以前就有人提出來了,但沒有人把它當作一個重要的哲學范疇來使用。孔子大量地使用“仁”這一概念,據"論語"一書中的統計,“仁”字共出現了109次,有105次是單獨出現,有4次和其他字復合出現的。孔子既然是以“仁”作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最高道德標準,又是決定社會生活的普遍原則。"論語"中有兩段話最能說明“仁”的基本精神。一是“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二是“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這兩段話之間并無實質性的矛盾。“愛人”是仁的主要內容,“克己復禮”是實現仁的途徑。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就是“忠恕之道”(〈里仁〉)“忠”要求的是積極為人,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這是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別人站得住。“恕”要求的是推己及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顏淵〉)亦即自己不喜歡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在統治階層人人都貫徹“忠恕之道”,就能做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
在對人的探索方面,孔子說“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他所說的“君子”到底是什么呢?我們加以區分,大概有兩類,即“在位的君子”和“有德的君子”。“在位的君子”,必須在位而有德者,處于理想的社會型態,還要位居政要。但對孔子而言,當然是指“有德的君子”在孔子生存的年代,人心動蕩不安,暴露出人生的悲慘命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天人合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莊肇基的內容,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幫助。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算命,請多多關注紫微府。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來閱讀。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