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文化界,伴隨粉碎四人幫和實行改革開放逐步促成的嶄新而火熱的局面,出現了易經熱,并波及海內外。近20多年來,對易經的研究不論從相關機構的建設和理論研討來看,都取得了巨大成績。這是主流。但是,正如任何事物在其發展中都存在主流和支流乃至逆流一樣,在易經熱中,也同樣如此。尤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某些機構、人員中,這些年來,不是用科學的態度對待易經,而是用非科學乃至反科學的態度對待它;不是發掘和弘揚易經的精華,而是專門挖空心思地去宣傳它的糟粕,甚至別出心裁地打著現代科學預測之類的招牌,欺世盜名,招搖撞騙,制造新的糟粕和迷信,造成相當大的危害。對于這樣的支流、逆流,如果我們至今依然采取漠視和不以為然的態度,那就勢必嚴重影響和阻礙對易經的研究和應用,使之不能正確而充分地發揮其在當今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文化建設中的應有作用。因此,再次呼吁和強調用科學的態度對待易經,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用科學的態度對待易經,就是倡導并堅持客觀的、歷史的態度。
"易經"作為一部中國古代文化典籍,至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內容和形式,觀點和方法等等,都是早已著就、固定了的,客觀而實實在在地存在著的。不管以往、現在和未來的人們怎么對待它,它本身的這個客觀存在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只有正視、承認它的這種客觀存在,而不無視、閹割、篡改,才有科學性可言。但"易經"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上的一部著作,同其它任何一部著作一樣,有其產生的特定的社會背景,歷史必然性和局限性,因而只有把它放到不斷發展中的整個中國文化乃至整個世界文化的鏈條中去探究、評價,才有科學性可言。
對易學來說也是如此。顧名思義,易學是歷代的人們在對"易經"的研究中所形成的學說、學派。這也是一種客觀存在。當然,作為易學研究中的任何一部著作,也與"易經"一樣,是既定的不依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因而理應像對待"易經"那樣去對待它們。但就整個易學而言,它卻與"易經"和相關的研究著作不同,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客觀存在,而是一種伴隨歷史的延續而不斷發展、變化著的客觀存在。就是說,一部著作一旦問世,它就是成型了的,不再變化的東西,而對它的研究所形成的學說、學派及其具體觀點等等,則是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的。這也是任何一種學說、學派與任何一部相關著作之間的根本區別。
不管是"易經"還是圍繞對它的研究所形成的易學中的任何一部著作、任何一種觀點,都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社會條件和具體氛圍,以及作者個人素質上的差異,而就總的發展趨勢而言,不管是中國或整個世界的文化還是個人素質,都是處在上升的、前進的發展過程之中的,因而任何時代任何人的任何著作,不管多么優秀,頂多也只能達到某一特定時代所可能達到的最高程度,而相對于整個中國和世界的不斷發展著的文化而言,它們都必不可免地帶有歷史的局限性。就是說,即使最優秀的著作,也只能代表或體現某一特定時代條件下,人們的認識所有可能達到的最高限度,而這種高度,往回看可能是至高點,但往前看肯定又不是至高點,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具有進步性和局限性,即既具有精華又具有糟粕。最優秀的著作尚且如此,至于其它著作就更不待言了!
從源上講,"易經"本來就是一部用于占卜的著作。"易經"的產生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分不開的。周文王八十多歲被商紂王關在羑里(現屬河南湯陰縣)監獄達7年之久。他之所以推演八卦,有韜光養晦和消愁解憂之意。所謂玩其占,是有根據的。即使如此,文王演易也確有值得后人借鑒和學習之處:第一、作為一個80多歲的老人,在身陷囹圄、肉體和精神備受折磨(他的長子被商紂王烹殺成羹且逼他吃)的困境中仍時刻想著伐紂的義舉,這種一息尚存仍奮斗不止的精神,難道不值得后人學習嗎!第二、在當時別說科學技術,就連文字都極不發達的條件下,他將伏羲八卦加以改造并推演成64卦,這種尊古而不泥古的創新精神,難道不值得后人學習嗎!第三、他在推演八卦的過程中,考察了天、地、人之間及社會關系中各種復雜情況及其區別、聯系等等,既體現出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又體現出樸素的可知論、系統論和全息論等,對以后中國哲學乃至整個思想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第四、八卦及64卦的推演過程及其所表征的人世間的吉兇禍福等等,雖帶有牽強和迷信的色彩,但體現了周文王所代表的一代人杰的聰明才智。通過八卦預測,可以窺知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和科學文化已經和所能達到的高度。
有人說周文王父子是靠八卦預測打敗商紂王的,此說在史料(無論傳世文獻和已有的考古資料)上并無根據。相反,史書上倒是有這樣的記載:周武王在興兵伐紂前舉行隆重的卜筮儀式得到的是兇兆,心生疑慮,而姜子牙則諫道:枯骨死草,何知吉兇!于是打消了周武王的疑慮,毅然果斷出兵,一舉滅商。
至于八卦預測的流中有無合理因素,也要作具體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四柱推命法,看到了人們由于出生年、月、日、時即所謂生辰八字的不同而具有的差別,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人們的體態、相貌、性格、氣質、生理、心理和病理等等,的確與這些差別有一定的關系。這已經為現代科學所證明。比如,即使孿生的兄弟姐妹,由于出生時刻的差異,也會對他(她)們的性格、氣質、生理、心理和病理產生一定的影響。至于不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在這些方面的差別可能就更大些。因此,要是聯系人們在生辰八字上的這些差別,預測他們今后在體質、學業、工作方面可能出現的差別的話,則有一定的道理,但要是據此就斷定他們今后的體質、學業和工作就注定如何如何,注定差別多大,那就沒有道理了。因為決定他們后天在體質、學業和工作等方面的差別的主要因素畢竟是他們個人后天的努力。至于根據生辰八字判定他們一生的命運如何,那就更沒有道理了。而四柱推命法則正是將這種差別加以無限夸大和絕對化,把它與人一生中諸如財運、官運和吉兇禍福等機械地地聯系在一起,走向了極端,所以就大錯特錯了。
人類科學文化是不斷發展著的流,而每個人、每代人所能做的不過是這個流中的一滴。滴是有限的,而流則是無限的。沒有滴固然沒有流,但有限的滴與無限的流相比,永遠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即使最亮麗的滴,也不過是滔滔洪流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已。
我們可以這樣概括一下:同任何人類思想文化的成果一樣,八卦預測無論從其源或從其流來說,都是歷史的產物,故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烙印:既反映著一定時代思想文化之精華,又積淀著一定時代思想文化之糟粕。因此,無論夸大哪一方面,都失之于客觀、全面。
總起來講,以往的八卦預測,有相當一部分是我們的前人為了認識和把握事物的規律,為了預測個人的吉兇禍福和事業的成敗得失,而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所探索、積累出來的東西,既蘊涵一定合理或科學的因素,又帶有大量的臆測、杜撰和迷信等的糟粕,因而不能一概而論,而要作具體分析。至于其中那些為歷代江湖術士純粹是為了騙錢而編造的東西,自然沒有什么合理性或科學性可言!
至于說到命運,當然是有的,但不是先天注定的,而是由后天各種條件、機遇所促成的。命運只是光顧有準備的頭腦。有頭腦、有作為的人不會聽任命運的擺布,而總是與厄運抗爭。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這句名言,可以說是成功者的訣竅。誰要想撐起生活的風帆,那就必須懂得并掌握這個道理。
只有用這樣的態度恰如其分地挖掘、分析"易經"及相關著作中的精華,估價它們在中國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光大;只有用這樣的態度實事求是地辨別、剔除它們的糟粕,看到并消除它們的負面影響,才能使之不至于再對科學文化和人們的生活造成危害。
只有用這樣的態度參與易學的研究,才能使之沿著符合中國和整個世界文化發展之大勢前進,不斷地剔糟汲精,棄陳創新,有利地推動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
以上就是小編給您帶來的科學的態度對待易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指南,請繼續關注紫微府算命專題!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