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小小的嬰孩變成垂垂老者、小樹苗長成蒼大大樹;一百年,堅固的城堡會爬滿青青草藤、曾如雪般閃亮的鋼刀也會銹蝕不堪;一百年,空氣不再有單純的芬香、山野不再是小鳥的天堂,而漫長無邊的海岸,已成了人們游戲的樂園;一百年,長發男人的英武和旗袍女子的溫婉已成了記憶中的畫面。
總角:童年。古時,幼兒把頭發扎成像一對牛角般的小髻,稱總角。后人因此用“總角”代指童年。
垂髫:童年。古代,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發下垂。后因以“垂髫”指童年。
及笄:女子15歲。笄是古代婦女盤頭發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至15歲時,把頭發簪起,表示已成年。
豆蔻:十三、四歲的少女。唐代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后因以“豆蔻年華”喻十三、四歲的少女。
破瓜:女子16歲。古代文人把“瓜”字拆開,成為兩個八字,因稱16歲的女子為“破瓜之年”。
弱冠:男子20歲。古代男子20歲行成年禮,束發戴冠,表示已成年。
而立:三十歲。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后因稱30歲為“而立”之年。
不惑:40歲。《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歲,社會經驗較多,遇事能辨是非,不再疑惑。后稱40歲為“不惑”之年。另外,強仕也指40歲。《禮記·曲禮上》:“四十曰強而仕”。謂男子年40 歲,智慮氣力皆強盛,可以出仕。
天命: 50歲。《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稱50歲為知“天命”之年。《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孔穎達疏:“發花白如艾也。”意謂老年頭發蒼白如艾的顏色,故50歲亦稱“艾”。
花甲: 60歲。以天干地支順序組合為60個錯綜參互的名號而得名。《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故稱60歲為耳順之年。《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指使。”故60歲亦稱耆年、耆歲。
古稀:杜甫詩《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故70歲稱古稀。
耄耋:老年。《禮記·曲禮上》:“八、九十曰耄。”《詩經·秦風·車鄰》:“逝者耋。”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后稱80、90歲為耄耋之年。
期頤:百歲。《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期,需要;頤,調養、照顧。意為百歲老人需要后代養。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6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