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20選舉,藍綠兩大黨候選人韓國瑜、蔡英文一路纏斗,留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選舉語言。這些話語不只建構選民對候選人的印象,也成為民眾投票時的重要依據。
臺灣《報導者》搜集2019年韓國瑜、蔡英文兩人的公開談話資料,梳理兩人新聞、政見發表會及辯論會發言、講話,進行文字解析,并訪問學者專家剖析兩人用詞的弦外之音及“圈粉”策略,一步步參透政治語匯是如何驅動支持者向心力、劃分出敵我意識的。
韓國瑜政治語言:自嘲嘲人掌握語言節奏
臺灣《報導者》研究韓國瑜的政治語言,整理出4點分析,發現韓用詞生動,善用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段,制造情境容易讓群眾留下印象。
一、韓國瑜批對手“無德無能、權力中毒”
在與競爭對手攻防方面,韓國瑜常以“無德無能”來形容民進黨或蔡英文的執政表現,范圍涵蓋經濟、內外事務等層面。
例如在2019年6月1日的臺北凱達格蘭大道的誓師大會上,韓國瑜說“民進黨對臺灣民主的傷害,對經濟的無能,對外交的困頓,對兩岸的開展,完全沒有辦法。”
再比如在2019年7月28日國民黨“全代會”上,韓國瑜說“我們要團結起來,讓這個內政外交無能、司法經濟亂搞、廣設東廠、踐踏民主、沒收公投、藐視民意的民進黨下臺,好不好?”
韓國瑜常用來形容民進黨的詞匯則是“權力中毒”,從過去的“謙卑、謙卑、再謙卑”變成“權力、權力、愛權力”,民進黨常常自詡的“清廉、勤政、愛鄉土”的口號,在韓國瑜那里也換成“貪污、腐敗、愛權力”。
韓國瑜在2019年6月22日的臺中造勢大會上說,“(蔡英文)她為了權力,她已經中毒啦!可怕不可怕?”
在12月25日的政見發表會上,韓國瑜說“為什麼人民的心是苦的,(蔡英文)你的團隊根本沒有把心思放在臺灣人民身上。你的領導團隊每天都顧自己口袋的錢夠不夠、權力夠不夠,這需要韓國瑜講嗎?”
針對“無德無能”的說法,從事語藝批評、政治傳播研究的臺灣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溫偉群指出,這樣的論述其實反映臺灣受儒家思想影響,強調為政者必須“有德”,無德、無能往往意味著候選人“壞”和“沒用”。
臺灣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劉正山認為,稱對方無德無能、權力中毒的說法會拉高自身道德制高點,容易吸引群眾。然而,這種道德要求可能面臨“回火”(backfire)風險,當一個候選人以此要求別人時,這也意味著他用很高的道德標準看待自己,也會被以同樣高的角度來檢驗。
劉正山表示,臺灣選舉攻防都圍繞在道德高度,而非政策面,而道德要求也是各陣營各取所需。例如民進黨就指韓國瑜是“落跑”的高雄市長,同樣是用“守信”的道德角度來質疑。
二、韓國瑜不怕被抹黑以自嘲鞏固基本盤
在造勢場合中,韓國瑜常強調自己遭受諸多不平對待,“被抹黑、抹黃、抹紅、抹臭”,還遭控吸毒、包小三,淪為假民調的受害者。他也為支持者打抱不平,表示許多支持者遭批判為非理性,被標簽化。
他在2019年6月12日的“臺灣心云林情,后頭厝來相挺”造勢大會上說,“這一個多月來,我被抹黑抹紅抹黃已經抹到夸張,臺灣政治史上,沒有一個人像韓國瑜連續被抹黑將近兩年半,兩年半。”
在9月8日的新北造勢大會上,韓國瑜說,“未來,從明天開始,假民調、抹黑的、扭曲的、中傷的、打死韓國瑜的,全部都會出來,為什麼會出來?因為支持韓國瑜的聲音跟力量,太強大了對不對?因為廣大的臺灣人民,民心思變了對不對?”“跟大家分享一個小秘密,大家有沒有看到我今天穿白色的襯衫?因為在我的家鄉新北,要被抹黑的太嚴重,所以你愈黑,我就穿得愈白好不好?我們讓黑韓產業鏈,我們讓所有的拿錢的電視名嘴,讓所有的特定媒體,專心一心一意,從早到晚24小時黑韓的,讓他們變全臺灣人、全世界人的笑柄,好不好?讓他們自曝其短,讓他們選擇荒謬。”
劉正山分析,“抹黑”相關論述容易產生同理效應,韓國瑜自嘲的處理方式也發揮關鍵作用,自我調侃、挖苦自己是“最黑的男人”,這樣的幽默式自嘲不僅符合許多選民平時就在笑看政治的胃口,也可以讓群眾產生同理心,如此一來,他的號令也更容易傳達。
專攻語藝學的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退休教授林靜伶則觀察到,韓國瑜在響應抹黑言論時,會強調“我沒變、我不怕”,嘗試鞏固既有基本盤。
三、韓強調社會之苦:失敗經驗激發“韓粉”認同
在韓國瑜的眾多造勢場合中,“苦”是形容臺灣民眾生活的關鍵詞。韓國瑜常強調臺灣庶民生活相當辛苦,他也進一步結合自身經歷,強調自己可以苦民所苦,“莫忘世上苦人多”。
他在7月28日的國民黨“全代會”上說,“過去3年多,民進黨在蔡英文領導的執政之下,我們看到了愛與包容不見了;民進黨的菁英吃香喝辣,他們已經忘記世上苦人多、民進黨執政,臺灣民主在蔡英文的3年執政之下,倒退30年”,“我的前半生,過得也是跌跌撞撞,因此,經過了這麼多的磨難,我真正了解到基層的需要,尤其是庶民的渴求。”
在12月29日的候選人辯論會上,韓國瑜說“(蔡英文)你要怎麼跟臺灣人民交代,臺灣人用4個字表達你的執政“苦、忙、翻、亂”,如果你連任,未來4年,臺灣人民會過得多麼地更辛苦?”
溫偉群分析,韓國瑜的話語之所以有效,其實呼應過去幾年臺灣面臨資源重新分配的狀況,例如在年金改革過程中,軍公教族群覺得自己受到傷害,而兩岸關系急凍下,觀光、服務業也受影響。在這樣的情境下,韓國瑜“高雄又老又窮”的口號也曾被廣大選民認為有說服力、有可信度。
溫偉群指出,過去到現在,社會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分配不到資源的人會產生相對剝奪感,政治人物常會善用“庶民語言”、“苦的出身”來吸引支持者,如陳水扁“出身三級貧戶”、謝長廷“打鐵街少年”等說法都曾發揮類似效果。
溫偉群說,這樣的說法尤其能引發“政治疏離者”——臺灣選舉大約有二到四成選民屬此類——的共鳴,他們的無感往往來自人生挫折,較無投票意愿。溫偉群指出,韓國瑜戲劇化的人生經歷,某個程度上引發“浪子回頭”的感受,對該群體產生強大吸引力,相較過去幾任“模范生”的領導人更能產生共鳴。
四、語言節奏:善用押韻、對比、類迭加強印象
韓國瑜的演說常使用大量修辭技巧,語勢澎湃。溫偉群分析,語言的生動必須來自形式,創造句型的排比,或是聲音的類似,可以產生形式上的美感和愉悅,容易打進基層,特別是原本對選舉沒有這麼關心的人。
除了在音韻上產生形式之美外,韓國瑜還十分擅長使用映襯、對比手法來論述。劉正山表示,在這樣的手法之下,如果民眾第一個詞聽不太懂,第二個詞之后往往就可以跟上,跟一般人互動時,能用簡單方式說明復雜概念,是很有效的溝通方式。
韓國瑜在競選時曾說,“民進黨傻傻的,老是迷惑在得民調得天下,但是我完全不一樣,我認為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所有的造勢場合,大家可以看得到,到蔡英文場合等一個便當,到韓國瑜場合等一個人。”后來又說“得民心,得天下;得民調,得痔瘡。”
他還用“拼外交”對比“拼外銷”,批評蔡英文搞“冤大頭外交”說自己要搞“發財外交”;他還說民進黨人當官是“作威作福”而他要為民眾“做牛做馬”;他說民進黨的官“白白胖胖”而自己是“黑黑瘦瘦”;他形容蔡英文當局的能源政策“缺德比缺電嚴重”;他說政治任務要造福民眾,而不是造孽。
生動比喻易成記憶點也引發各項爭議
韓國瑜許多用語常引發熱議,他說民進黨是打不死的“妖怪”,形容民進黨的選舉資源豐富如“洋槍洋炮”他自己則只有水果刀,他形容“蔡賴配”是“武大郎跟潘金蓮蓋被子頭齊腳不齊”,這些說法都在一時之間攻占媒體版面,抓住了民眾注意力。劉正山分析,韓國瑜本身生活經驗可能夠豐富,累積了夠多的詞匯量,也擅于以好消化、易懂的方式表達,有些說法和用詞會在不同場合靈活使用。
然而,韓國瑜不少話語也曾被認為引喻失當,對特定族群存在歧視,例如喧騰一時的“鳳凰與雞”說、“瑪莉亞變老師”都曾引發爭議。
劉正山表示,韓國瑜算是使用短句的高手,在選舉場合發揮急智,信手拈來就是一句話,不過有些話語帶有的刻板印象,可能會給旁觀者不舒服的感受。林靜伶說,韓國瑜有時使用的涉及性別的比喻,在臺灣性別意識高漲的情況下,可能反而推走部分支持者。
溫偉群強調,比喻過多還是有失分的可能,當一個人講話太過有趣時,在專業度方面可能因此打折扣,部分民眾可能會因此認為候選人花拳繡腿、政見不一定充分。
蔡英文政治語言:強調民主順應時事
有別于韓國瑜說話亮點,劉正山說,蔡英文不是第一次讓人覺得“安靜、熱不起來”,不過蔡英文鮮明的學者特色曾帶領民進黨打贏選戰。他說,每個人的說話風格各異,重點是要看道理講出來之后有多少能傳到受眾的心底。
蔡英文在競選時的特點一是強調“中國威脅”,主打“守護臺灣”。她多次在重要場合強調“中國破壞臺灣民主”,稱自己堅守自由、民主、人權價值,她也多次在造勢等場合強調“臺灣主權不能被侵犯”。她還說“中國”升高兩岸軍事緊張情勢,并限縮臺灣的國際空間;說發現“中國”企圖收買臺灣網軍,假訊息正在挑戰臺灣的民主和自由;她說,任何政黨在民主、自由、主權議題上如果有任何閃躲、曖昧、妥協、模糊,都是拿臺灣年輕人的未來做賭注。
二是借助香港“修例風波”情勢的發展,設定議題。她在競選中不斷強調只有她自己才能守住臺灣的民主和主權,讓臺灣不會成為香港第二。
溫偉群分析,在2019年香港亂局的氛圍下,主權、民主變成最好的“上帝名詞”,而“親中”、“一國兩制”、“九二共識”,在這樣的情境下就成了“魔鬼名詞”,與這些概念靠攏或接近的政黨、候選人,也容易被聯想為負面。
溫偉群認為,這次蔡英文炒作香港議題“撿到槍”、“撿到炮”,掌握了議題設定,情境比較有利。溫偉群評析,蔡英文的表現與過去其實差不多。而韓國瑜未能及時對香港議題做出有力響應,這讓民進黨抓到機會。
話術三階段:政治人物如何透過話語圈粉
候選人的話語無論是生動有趣,吸引注意力、召喚同理心,或是訴諸特定意識形態,都逐步累積出自己的支持群眾。專攻政治心理學研究的臺灣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蒙志成從“群際關系”的角度分析,候選人的圈粉策略可從三個階段來理解。
蒙志成解釋,政治人物建構認同的第一步,往往會善用“共同歷史記憶”,通過各式各樣語言、符號、象征,界定出群體的范圍,把“我群”、“他群”的界線劃分出來。
第二階段,政治人物會在“我群”、“他群”清楚貼上標簽,拉開彼此的好壞、上下、次序,強調“我群”高度榮耀而驕傲,“他群”在打壓我群,是邪惡的。
一旦劃分出敵我的差別,第三步,政治人物可能訴諸“悲情意識”,激起團體成員情緒,進而達到強化認同的效果。
一位不具名受訪的政治學者則分析,韓國瑜常使用的類迭、比喻修辭,正是作為一種符號,可以從精簡語句產生深遠意義,讓對語句概念有不同想象的人,都團結在該符號之下。
他并指出,有很高比例的選民認為自己是“臺灣人”,蔡英文訴諸“國家認同”、自由民主價值,主打“亡國感”、“主權戰”方式,會對這些選民產生投票吸引力。
政治人物通過話語“圈粉”、鞏固支持者的背后,其實反應了當今選民投票文化。蒙志成指出,現今選民投票行為常常不是理性選擇、根據候選人端出的政見來判斷,而是屬于“表意式的支持”,認為某候選人當選與否,就意味著支持者本身能不能贏,能否從中獲得榮耀感。
他進一步指出,“情緒政治”現象其實反映民眾對政治人物的不信任,對政策牛肉不買單,不相信政治人物真的能帶來什麼。在這樣的氛圍下,民眾變成只在乎“候選人當選”所代表的符號,是不是和自己長期信奉的價值符號一致。
劉正山建議,選民可以在投票前思考: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民主社會。他強調,如果臺灣一直以負面選舉作為主軸、造成選后持續撕裂與猜疑,“這是不是你我愿意看到的面貌?”
“臺灣社會目前是一個選舉期間自由情緒釋放,選后卻不易收回情緒的社會。恨意不消,這種東西傷身也傷人”,劉正山認為,政黨意識主導思維與理解的時候,我們多少會變得盲目,一來讓我們見不得別人好,二來會讓我們產生雙重標準。他認為,政黨都應該自省,在選舉之后是否能負起吸納意見、吸納情緒、平復仇恨的責任。想要達到這個格局,平時就需要中性公民及中性媒體的力量,清楚勾勒政黨的角色,以及帶領民眾理性看待、面對自己身上政黨色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6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