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舞詩畫節目《憶江南》劇照
舞劇《只此青綠》劇照
《千里江山圖》局部
音舞詩畫《憶江南》成為2022年央視春晚的“刷屏”節目。在山水圖景掩映之下,年輕的舞者,身著青綠紗衣,手撐油紙傘,渲染出林巒渾秀、煙波浩渺,把觀眾帶進名畫《富春山居圖》中暢游,引入青山綠水之間。
有人評價說,這是對《富春山居圖》內容的再度激活,也是對江南文化精神的現代詮釋,它得益于科技手段的創新和運用,更源于對文脈傳承的自覺和自信。
不僅如此,舞劇《只此青綠》將傳世經典《千里江山圖》搬上舞臺,“火”到一票難求;北京冬奧會之際,三維動畫“復原”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長卷《冰嬉圖》中160組人物和“運動員”們的冰上動作;故宮門戶網站上的“故宮名畫記”,借助數字繪景和3D復現技術,令一幅幅千年名作從平面變得立體……
江山氣度入澄懷
舞臺上,《只此青綠》舞蹈播出后沒多久,就占據了熱搜榜,一度破圈。
其實,《只此青綠》是一部舞蹈詩劇,有歷史、有故事、有情節,生動演繹了宋朝畫家王希孟創作《千里江山圖》的故事。
提起《只此青綠》的本尊《千里江山圖》,可是藝術精品中的珍品,它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由于太過珍貴,故宮博物院不讓它輕易“見人”,百年間只公開“露面”數次,一旦錯過,有可能就是一生。僅看一眼,便足以令人拜倒折服。
《千里江山圖》是長卷形式,畫面細致入微,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庵草舍、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駕船、游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合恰到好處。人物刻畫精細入微,意態栩栩如生,飛鳥用筆輕輕一點,就具備了展翅翱翔的意態。
從藝術史的角度看,這幅畫不僅代表著青綠山水發展的里程,更是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
這幅畫的作者,一個不世出的天才,用一幅畫作將院體山水推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高度。
這個天才叫王希孟——一生只留下了一幅畫,卻火了一千年。
十幾歲王希孟進宮學習繪畫,但是宋代宮廷畫家人才濟濟,他的作品并不被看好,甚至因為年紀輕,反倒受人冷落。這位躲在角落里的年輕人卻始終在堅持,他從不心急氣躁,只是一心一意傾注在畫畫上。世人不知道他受了多少冷眼與奚落,但是當藝術的光輝灑落在他身上的時候,他的機會到了——宋徽宗在高手如林的畫家群里發現了他,而且有時親自教他怎樣畫畫,“遂誨諭之,親授其法”。
于是,不到半年的時間,王希孟就畫出了流傳千古的《千里江山圖》,這時的他僅僅18歲。這幅畫,則被藝術界稱為千古青綠之杰作。
王希孟以其未被世俗所熏染的心靈,畫出了內心純真又美好的愿望,希望國泰民安、政通人和。其實當時已是北宋末期,中原百姓的生活并非是恬靜美好,反而是水深火熱。年輕的畫家無力改變現狀,只能將其美好的愿景寄托在作品之中。
如果我們從生態的眼光來看這幅畫,就可以發現中國古人早已給出“天人合一”的答案——人與自然和諧共存,追求優美、賞心悅目的自然和人居環境的思想始終包含在山水畫中。
這正是人類理想中的人居環境。
兩年后,王希孟去世,文獻中也沒有更多的記載。但是僅僅這一幅鴻篇杰作《千里江山圖》已經讓他名垂千古——“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
存世最古老的畫卷
提到青綠山水,應該說展子虔的《游春圖》是鼻祖,而且這幅畫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老的畫卷。
《游春圖》描繪了江南二月桃杏爭艷時人們春游情景。全畫以自然景色為主,以濃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機。這幅畫是展子虔傳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年代最早的著名畫家所繪的卷軸山水畫,可謂國之重寶。
北宋《宣和畫譜》稱其“寫江山遠近之勢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
說到《游春圖》,離不開張伯駒。張伯駒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他從30歲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初時出于愛好,繼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為己任,他不惜一擲千金,雖變賣家產或借貸亦不改其志。
《游春圖》是一件為歷代鑒賞家所珍視的名畫。它在宋室南遷之際散出,歸南宋權臣賈似道所有。宋亡后,被元代皇室收藏。明朝初年,《游春圖》卷收歸明內府,而后又歸權臣嚴嵩所有。入清后,經梁清標、安歧等人之手而歸清內府。1924年10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驅逐出宮,大量故宮珍寶被溥儀帶到天津,后再被攜至長春。
1946年初,故宮散失于東北的書畫開始陸續出現,古玩商家們蜂擁而至。北京琉璃廠古董商馬霽川最早奔赴東北,收購到不少字畫精品。
張伯駒得知馬霽川得到了《游春圖》后,非常著急,擔心被轉手賣到國外,就想收下《游春圖》,但是對方開價800兩黃金。張伯駒當時因為多次收藏宋元古跡,經濟上十分拮據。萬般無奈,張伯駒忍痛將北京弓弦胡同的宅院(原清末大太監李蓮英舊居,占地13畝)賣給輔仁大學,錢仍然不夠,夫人潘素深明大義,變賣了自己的金銀首飾,共湊得240兩黃金才買下《游春圖》。一個多月后,南京政府的國民黨元老張群到北京,愿意出價四五百兩黃金收下《游春圖》,張伯駒婉言謝絕。
由此,張伯駒自號“春游主人”,并將當時居住的京郊承澤園改叫“展春園”,1953年,張伯駒將居住多年的承澤園出讓給北京大學。
1952年,張伯駒將《游春圖》讓與故宮博物院。1956年,張伯駒、潘素夫婦將所藏晉陸機《平復帖》(我國留存至今最早的書法作品)、唐杜牧《張好好詩》卷、宋范仲淹《道服贊》卷、蔡襄自書詩冊、黃庭堅草書卷等八件珍貴文物捐獻給國家。同年,張伯駒將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上陽臺帖》贈送給毛澤東,在給張伯駒回信致謝時毛澤東表示,自己雖然喜歡,但他個人不能留存,國寶應當歸國有,《上陽臺帖》被送至故宮博物院。
現在,在“故宮名畫記”中,我們就可以欣賞到《游春圖》所表現的隋唐時期盎然勃發的春天氣息。
古畫會說話,文物活起來
讓博大精深和生動活潑對接,讓深厚沉雄和感性活躍對話。
自唐代以來,“江南”已經不僅是地域概念,更是文化題材與文化氣質。在“憶江南”的名下,不僅有流傳千古的詩詞名篇,也有攬勝入懷的書畫佳作。
今天,在音舞詩畫節目《憶江南》中,我們看到行者、樵夫、漁父、讀書人漸次登場,吟誦或唱起歷史上那些詠嘆江南的名篇,正是今人與古人穿越時空的精神對話。
這里面傳承的是中國文化精神。正是這股精神脈絡,將古與今、我與你連通起來——在一派清朗、俊秀的江南美景中找到寧靜自然。
這份意境,是中國古人不斷追求的心靈之境,放在春暖花開、萬紫千紅的當下,也是我們的期許。
“高冷”的古畫,珍藏于博物館中,輕易不能示人,無形當中與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了距離。在藝術與技術的創意合力下,以生動活潑的面貌走入今天的生活,甚至引發現象級傳播。這不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體現?
在中華文化的蒼穹中,古與今的距離其實并不遙遠,只要找到新的表達方式、講述方法,傳統是完全可以活在當下的。而且,從各種文藝節目和文創作品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自發從傳統中汲取自信和底氣,推陳出新,百花齊放。
因為,一切美好的事物是相通的,我們身上承載著永恒的文化基因。正如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所說,當《憶江南》以現代的藝術手段刻畫出傳統美學精神,古人和今人的心被連通起來,我們和畫中人共同閱讀著如畫山水、如詩心境,也在文化和情感共同體的不斷確認中,感受著中華民族的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分享著來自屬于中華文化的美。(穆鐸)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6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