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解夢佬

涵洞作為公路組成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排水結構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涵洞的施工方法、洞口施工形式以及地基的基礎選擇,很多都取決于施工現場的環境條件限制。今天整理了一下涵洞施工方式與設計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正在涵洞施工的諸位有所幫助。

1

概述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常見涵洞示例

一般來說,涵洞普遍具有如下特點:

(1)滿足排泄洪水能力,保證在50年一遇洪水的情況下,順利快捷地排泄洪水。

(2)具有足夠的整體強度和穩定性,保證在設計荷載的作用下,構件不產生位移和變形。

(3)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保證在自然環境中,長期完好,不發生破損。

1.1 涵洞分類與構造

涵洞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基礎、洞口、洞身。

其中洞口又可分為端墻、翼墻、截水墻、緣石,主要作用是保證涵洞基礎和兩側路基免受沖刷,使水流順流順暢。

洞身則是分為圓管涵、蓋板涵、拱涵、箱涵,作用是承受活載和土壓力。

1.1.1 圓管涵

圓管涵主要由管身、基礎、接縫及防水層組成。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圓管涵示例

1)管身:

作為管涵的主要組成部分,管身通常由鋼筋混凝土制作而成。管身多采用預制安裝的方式,其預制長度通常有0.5m和1.0m兩類;管徑有0.50m、0.75m、1.00m、1.25m、1.50m、2.00m六種。管身的壁厚隨管徑大小和填土高度而異。

2)基礎:

根據地基的強度的不同分為:混凝土或漿砌片石基礎、墊層基礎等幾種類型。

3)圓管涵的接口構造及防水層。

1.1.2 蓋板涵

蓋板涵主要由蓋板、涵臺、基礎、洞身鋪底、沉降縫及防水層等部分組成。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蓋板涵示例

1)蓋板:

蓋板是涵洞的承重結構部分,可分為石蓋板或鋼筋混凝土蓋板。跨徑在2m以下,并且石料豐富時,可采用石蓋板。當跨徑大于2m或在石料貧乏地區時,宜采用鋼筋混凝土蓋板。

2)涵臺、基礎及洞身鋪底:

這些部位多采用漿砌塊、片石構成,砂漿強度等級可為M2.5或M5.0。一般情況下,基礎厚度60cm,鋪底厚度30cm。

3)沉降縫:

一般沿洞身方向每隔3~6m設置一道沉降縫,具體位置需結合地質的變化情況及路堤的高度而定;同時在涵洞與急流槽、端墻、翼墻等結構分段處也應設置沉降縫,以免洞口的沉降影響洞身。沉降縫應當貫穿整個斷面(包括基礎),縫寬約2~3cm。

1.1.3 箱涵

箱涵作為整體閉合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具有良好的整體性和抗震性,在軟土地基及高等級公路上應用廣泛。主要組成部分有鋼筋混凝土涵身、翼墻、基礎、變形縫等。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箱涵示例

1)涵身 由鋼筋混凝土構成,洞口斷面一般為長方形或正方形。箱涵常用的跨徑有200cm、250cm、300cm、400cm、500cm等,壁厚一般為22~35cm。

2)翼墻 在涵身靠洞口側的兩端修建的鋼筋混凝土薄壁結構,與洞身連成一個整體。壁厚一般為31~41cm。翼墻主要用于洞身與進出口錐坡的連接,起支擋路基填土的作用。

3)基礎 箱涵基礎一般為雙層結構。上層為混凝土結構,厚10cm;下層為砂礫墊層,厚度為40~70cm。

4)變形縫 一般設在洞身中部,連同基礎變形縫設置一道通縫。設于頂、底板的上面和側墻的外面。

1.1.4 拱涵

拱涵主要由拱圈、護拱、拱上側墻、涵臺(墩)、基礎、鋪底、沉降縫及排水設施等部分組成。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拱涵示例圖

1)拱圈 拱圈是拱涵的承重結構部分,可由石料、混凝土、磚等材料構成。

2)護拱 主要作用是保護拱圈,防止荷載的沖擊。通常用石灰砂漿或水泥砂漿砌片石構成,護拱高度一般為矢高的一半。

3)涵臺(墩) 是支撐拱圈并傳遞荷載至地基的圬工構造物。

4)沉降縫及排水設施 沉降縫的設置方法與蓋板涵相同。排水設施設于拱背及臺背,其作用主要是排除路基的滲水,使拱圈免受水的浸蝕,確保路基穩定。

1.1.5 倒吸涵

倒虹吸管涵是一種中段埋在地下的有壓力管道。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倒吸涵示例圖

主要由進口段、水平段和出口段三部分組成。進口段主要由進水口溝渠、沉淀池、進水井等部分組成;水平段是倒虹吸管的主體,由基礎、管身、接縫等部分組成;出口段主要由出水井及出水溝渠組成。

1.2 洞口建筑

洞口是洞身、路基、河道三者的連接構造物。洞口建筑一般由進水口、出水口和溝床加固三部分組成。其作用是平順連接涵洞與河道,使水流進出順暢,還起著保護路基邊坡免受水流沖刷的作用。

1.2.1 正交涵洞洞口建筑

a 端墻式;b 八字式;c) 走廊式;d 平頭式

1.2.2 斜交涵洞洞口建筑

(a)斜交斜做 (b) 斜交正做

2

涵洞施工

公路工程中的管涵多為鋼筋混凝土圓管涵,一般采用在工廠預制管節,然后運往現場安裝的施工方法。其施工工藝一般為:管節預制、管節運輸和管涵的安裝等。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管涵施工

2.1 管節預制和運輸

圓管涵管節預制時可采用振動制管器法、離心法、懸輥法、立式制管法等。成品圓管涵的尺寸應滿足設計要求,管節的端面與其軸線應滿足相應的角度關系,管節的端面和管壁內側等部位應平滑、直順,管節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2.2 管涵基礎修筑

1)巖石地基:

地基土為巖石時,管節下可采用無圬工基礎,管節下清除風化層或挖除軟土層后,填筑0.4m厚的砂墊層;出入口兩端的端墻、翼墻下,在巖石層上用C15混凝土作基礎,其深度應埋置在風化層以下0.15~0.25m,并且最小等于管壁厚加5cm。當風化層過深時,可改采用片石圬工基礎,最深不大于1m。管節下為硬巖時,可用混凝土抹成與管節密貼的墊層。

2)礫土地基:

地基土為礫石土、卵石土或砂礫、粗砂、中砂、細砂或勻質粘性土時,管節下一般將采用無圬工基礎。

3)黏土地基:

管節下應采用0.5m厚的圬工基礎,出入口兩端的端墻、翼墻基礎埋置深度為1.0~1.5m;當地下水的凍結深度較淺時,埋深應不少于凍結深度;當凍結深度大于1.5m時,可在圬工基礎下用卵石和砂換填至凍結深度。

(4)軟土地基:

根據軟土層的厚度進行相應的處理。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混凝土處理基礎

2.2.1 有圬工基礎管涵

① 挖基坑并準備修筑管涵基礎的材料;

② 砌筑圬工基礎或澆筑混凝土基礎;

③ 安裝涵洞管節,修筑涵管出人口端墻、

翼墻及涵底(端墻外涵底鋪裝);

④ 鋪設管涵防水層及修整;

⑤ 鋪設管涵頂部防水粘土(設計需要時),

填筑涵洞缺口填土及修建加固工程。

圖:有圬工基礎管涵施工工序示例

2.2.2 無圬工基礎管涵

① 挖基與備料與單孔有圬工基礎管涵相同。

② 在搗固夯實的天然土表層或礦砂墊層上,修筑截面為圓弧狀的管座,其深度等于管壁的厚度。

③ 在圓弧管座上鋪設墊層的防水層,然后安裝管節,管節間接縫宜留lcm寬。

④ 在管節的下側再用天然土或砂礫墊層材料作培填料,并搗實至設計高程(如圖所示),再將防水層向上包裹管節,防水層外再鋪設粘質土,并保證其與管節密貼。

在嚴寒地區這部分特別填土必須填筑不凍脹土料。

⑤ 修筑管涵出人口端墻、翼墻及兩端涵底和進行整修工作。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無圬工基礎管涵洞身安裝程序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碎石基礎

2.2.3 涵底陡坡臺階式基礎管涵

溝底縱坡很陡時,為防止涵洞基礎和管節向下滑移,每段長度一般為3~5m,臺階高差一般不超過相鄰涵節最小壁厚的3/4。如破度較大可按2~3m分段或加大臺階高度,但不應大于0.34m,且臺階處的凈空高度不小于1.0m此時在低處的涵頂上應設擋墻,以掩蓋可能產生的縫隙。

無圬工基礎的陡坡管涵,只可采用管節斜置的辦法,斜置的坡度不得大于5%。

2.3 管節安裝

管節安裝應從下游開始,使接頭面向上游;每節涵管應緊貼在墊層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勻;所有管節應準確地按設計坡度敷設。如管壁厚度不一致,應使內壁齊平。在敷設過程中,要保持管內清潔,無多余的砂漿及其它雜物。

管節安裝可根據地形及設備條件,采用滾動安裝法、滾木安裝法、壓繩下管法、龍門架安裝法和吊車安裝法等。

圖:滾動安裝法 圖:壓繩下管法

管節安裝的施工要點如下:

(1)管座混凝土應與管身緊密相貼,使圓管受力均勻。無基圓管的基底應夯填密實,并做好弧形管座。

(2)管座接頭采用對頭拼接,接縫不應大于1cm,并用瀝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彈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

(3)管節沉降必須與基礎沉降一致。沉降縫寬一般為2~3cm,采用瀝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彈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

(4)各管節應順流水坡度安裝平順,當管壁的厚度不一致時,應調整高度使內壁齊平,將管節墊穩坐實,清除管道內部的遺留泥土等雜物。

2.4 拱涵、蓋板涵和箱涵施工

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拱涵、蓋板涵的施工,可分成就地澆筑和在工地預制安裝兩大類。

2.4.1 就地澆筑拱涵

圖示為鋼軌制成的跨徑1.5~3.0m拱涵的鋼拱架。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支立牢固、拆卸方便、縱向連接穩定、拱架外弧平順。

拆卸要求:

a.拱圈圬工強度達到設計值的340%時,拆除拱架后方可填土。

b.拱涵拆除拱架可用木楔。

c.拆卸拱架時應沿橋涵整個寬度上將拱架同時均勻降落,從跨徑中點開始逐步向邊拆除。

2.4.2 就地澆筑箱涵

箱涵又稱矩形涵,它與蓋板涵的區別是蓋板涵的臺身與蓋板是分開澆筑的(臺身也可以采用砌石圬工),構成的是簡支結構。而箱涵則是上頂板、下底板與左、右兩側的墻身是連續澆筑的,構成了剛性結構。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剛性結構示例

現場澆筑應連續進行,盡量避免施工縫,當涵身較長時,可沿涵長方向分段進行,每段應連續一次澆筑完成,施工縫應設在涵身沉降縫處。

2.4.3 裝配式拱涵、蓋板涵和箱涵

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預制構件的模板:預制構件的模板可分為土模、木模、鋼絲網水泥模板、翻轉模板、拼裝式模板等。

(2)構件運輸:構件必須達到設計強度后,經過檢查質量和大小符合要求,才能進行搬運。搬運時應注意吊點或支撐點的設置,務必使構件在搬運過程中保持平衡、受力合理,確保搬運過程中的安全。

(3)施工和安裝。

附屬工程

涵洞主要附屬工程施工主要是指防水層與沉降縫的設置、進出水口處理和涵洞缺口填土等。

3.1 防水層施工

目的:

防止水分侵入混凝土內,使鋼筋銹蝕,縮短結構壽命。北方嚴寒地區的無筋混凝土結構需要設置防水層,防止侵入混凝土內的水分凍脹造成結構破壞。

設置部位:

①各式鋼筋混凝土涵洞(不包括圓管涵)的洞身及端墻在基礎以上被土掩埋的部分,須涂以熱瀝青兩道每道厚1~1.5mm,不另抹砂漿。

②混凝土及石砌涵洞的洞身、端墻和翼墻的被土掩埋部分,只需將圬工表面鑿平,無凹入存水部分,可不設防水層。但北方嚴寒地區的混凝土結構仍需設防水層。

③鋼筋混凝土蓋板明涵的蓋板部分表面可先涂抹熱瀝青兩次,再于其上設2cm厚的防水水泥砂漿或4~6cm厚的防水混凝土。其上可按照設計鋪設路面。

3.2 沉降縫施工

目的:

避免結構物因荷載或地基承載力不均勻而發生不均勻沉陷,產生不規則的多處裂縫,而使結構物破壞 。

設置部位:

涵洞洞身、洞身與端墻、翼墻、進出水口急流槽交接處必須設置沉降縫,但無圬工基礎的圓管涵僅于交接處設置沉降縫,洞身范圍不設。

涵洞八字墻墻身三維圖

圖:設置部位

3.3 涵洞進出水口

涵洞進出水口是指涵洞端墻、翼墻以外的部分,如溝底鋪砌和其它進出水口處理等。其施工要點如下:

(1)平原區的涵洞出入口的溝床應整理順直,與上、下系統(天溝、路基邊溝、排水溝、取土坑等)連接應圓順、穩固,保證流水順暢,避免損害路堤、村舍、農田、道路等。

(2)山嶺和丘陵區的涵洞縱坡超過5%時,除進行上述整理外,還應對溝床使用干砌或漿砌片石鋪砌,當翼墻以外溝床的坡度較大時,也應進行鋪砌防護。

3.4 涵洞缺口填土

建成的涵洞,在主體圬工強度達到規定的強度后,即可回填。回填施工要點如下:

(1)回填涵洞缺口時,應將已成路堤土方挖出臺階。

(2)填土路堤在涵洞每側不小于兩倍孔徑的寬度及高出洞頂1m范圍內,應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改良土或非膨脹性素土由涵洞的兩側對稱水平分層回填,仔細夯實,達到規定的壓實度要求。

(3)使用機械填筑涵洞缺口時,須待涵洞圬工強度達到容許強度,才可在涵身的兩側及涵頂運用人工或小型機具對稱夯填,高出涵頂至少0.5m,然后再用機械填筑。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6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