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一詞,最早出現在《易經·系辭》和《黃帝內經·素問》,后又有各代諸子進行論釋作注。人之生世,本有一無極,先天之機是也。進入后天,即成太極。故萬物莫不有無極,亦莫不有太極也。人之作用,有動必有靜,靜極必動,動靜相因,而陰陽分,渾然一太極也。人之生機,全特神氣:氣清上浮,無異上天:神凝內斂,無異下地。神氣相交,宛然一太極也陰陽者,道之用:虛實者,拳之用;陰陽之虛實,拳道之用也:用者,變化也,規律也。。
周敦顧《太極圖說》認為,宇宙的最初階段是“無極而太極”。“無極”指無形無象的最高實體。“太極”動起來,就生出“陽”來,動到極點就靜下來,靜下來就生出“陰”來。靜到極點又動,一動一靜,互為根本,分化出了陰陽二氣。“太極”是陰陽二氣的統一體,“太極”為混沌未分的元氣。“太極”的動靜,無形無狀,微妙不測,稱之為“神”,即“太極”的微妙作用。他說:“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物質的動靜是機械的,動就是動,靜就是靜,動中無靜,靜中無動。神則動而非動,靜而非靜,是超乎動靜的,神是萬物運動的最后推動者,“神”是萬物變化運動的內在根源。
太極拳者,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循環,相連不斷,則二氣既交,而太極之象成。內斂其神,外聚其氣。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學太極拳,為入道之基,入道以養心定性,聚氣斂神為主。故習此拳,亦須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擾之。氣不能聚,神必亂之。心性不相接,神氣不相交,則全身之四體百脈,莫不盡死。雖依勢作用,法無效也。欲求安心定性,斂神聚氣,則打坐之舉不可缺,而行功之法不可廢矣。學者須于動靜之中,尋太極之意,于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理,然后,混七二之數,渾然成無極。心性神氣,相隨作用,則心安性定,神斂氣聚,一身中之太極成,陰陽交,動靜合,全身之四體百脈,周流通暢,不粘不滯。
大道者,統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理,統無極,生太極。無極為無名,無名者,天地之始:太極為有名,有名者,萬物之母。因無名而有名,則天生、地生、人生、物生矣。今專以人生言之,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虛,托諸于穆,此無極時也。無極為陰靜,陰靜陽亦靜也。父母施生之始,一片靈氣,投入胎中,此太極時也。
太極為陽動,陽動陰亦動也。陰陽相推,剛柔相摩,八卦相蕩,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矣。故男女交媾之初,男精女血,混成一物,此即是人身之本也。嗣后而父精藏于腎,母血藏于心,心腎脈連,隨母呼吸,十月形全,脫離母腹。斯時也,性渾于無識,又以無極伏其神,命資于有生,復以太極育其氣。氣脈靜而內蘊元神,則曰真性;神思靜而中長元氣,則曰真命。渾渾淪淪,孩子之體,正所謂天性天命也。人能率此天性,以復其天命,此即可謂之道,又何修道之不可成道哉!奈何靈明日著,知覺日深,血氣滋養,歲漸長歲。則七情六欲,萬緒千端,晝夜無休息矣。心久動而神漸疲,精多耗而身益憊,生老迫而病死之患成,并且無所滋補,則瘵病頻生。而欲長有其身,難矣。觀此生死之道,人以為常,誠為可惜。然其疾病臨身,亦有求醫調治,望起沉疴,圖延歲月者,此時即有求生之心,又何益乎?予觀惡死之常情,即覓長生之妙術,辛苦數年,得聞仙道。仙道者,長生之道也,而世人多以異端目之。
太極拳與氣功、舞蹈最大的區別在于其每一個動作都具有攻防含義,能取得攻防實效。它雖講究以靜制動,卻不意守某一具體部位,而是以動作為核心,意識、呼吸皆圍繞動作來運行。太極拳,其最大的特點是將“心”和“心法”與人的行為動作完美結合,直接激發人體的潛能,它在理念上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儒家文化;氣功的主要作用是健身強心和延年益壽、啟發智能和增強智慧、陶冶性情和涵養道德,它更偏重的是“清靜無為,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道教精神;舞蹈是以軀體為表現媒介,通過人體作出種種與由安全的理性控制的平常肢體行為不同的表演性動作,來表現一般的生活和自然。
法國一些舞蹈教師認為:“作為表現媒介的人體可分成三個區域:頭部和頸部為精神區域,軀干為精神一情感區域,臀部和腹部為物質區域。此外,胳膊和腿是人體探測外部世界的接觸器一附著于軀干的手臂有一種精神一情感特征,而附著下半部軀干的腿又具有一種物質特征。身體的每一區域又可以進一步分為三個部分。例如,胳膊可以分成具有物質特征的上臂、具有精神一情感特征的小臂以及具有精神特征的手,腿亦可作此相似劃分。”這種植根于希臘傳統的理論與太極拳中的“三節”論有相通之處。
書法與太極拳同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兩大“瑰寶”,共同根植于中國傳統文明的沃土之中,它們有著共同的理論基礎。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都受中國古典哲學思想的影響,可以說沒有“儒、道、釋”三教文化精神的灌溉與滋養,便沒有書法藝術與太極拳。所不同的只是中國書法因與“漢字和毛筆”的特殊血緣關系,造成書法家必須是具有極高文化素養和豐富表現力的人。太極拳在創造過程中,把《易經》作為主要指導思想,兼收市虵文化精髓,重點和傳統中醫學理論相融合,不間斷地匯集諸多拳種之長,從而形成與書法不同的另一枝民族文化精神奇葩。從總體上說,儒、道、佛三教歸一,講的都是一個如何“作人”和做“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只是在具體修煉方法和追求的終極目標上,有所不同。
太極拳完全以傳統太極文化理念為指導,以逆向思維“無論如何做,都是不對的。”作為技擊術的指導思想來保持它本身無限旺盛的生命活力。其每個動作本身皆具備攻防含義,能夠產生攻防實效。它以練習技擊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與格斗為運動形式,來實現健身、技擊等多重功能。太極拳結合傳統道家的吐納、導和中醫經絡理論以激發人體潛能來實現武術御敵的原始目的,集健身與御敵之功效,把武術文化“修習”的念推向極致,使太極拳從一種武術文化變成傳統太極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了人與傳統太極文化的交融。
中國書法從殷商甲骨文開始發蒙,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其主要書體已經定型、達到成熟,以后只是流派風格衍化,而太極拳在這個時期才剛開始萌芽。它們一個是“文”,一個是“武”,兩者在練習和運用過程中不存在著“形式”上的相通,而且在神韻方面所追求的境界也是一致的。郝經認為萬物之精神氣象生于筆端,畫揮運體現著太極之道理。技不精,無以盡其道;道不盡,就沒有技術的意義。技術得于天然,為得天然而功。“從技入于道”,從實踐中悟道,深化對道的認識,假筆墨來表現主體精神,一畫之中體現宇宙本體。
從某種意義上說,書法與太極拳都是一種“手舞足蹈”的人體語言,二者在反應的機理和表現方式上是一“通合”的狀態。書法與太極拳皆為人們對外界各種刺激反應的表現方式,都是人們“傳情達意”的重要手。手舞足蹈是人們對外界刺激最強烈的一種反應方式。《尚書》云:“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則歌之;歌詠之不足,則蹉跎之,蹉跎之不足,則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6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