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洞橋歲時風俗記
文/甘建華
衡南縣茅市鎮舊稱茅洞橋,位于衡陽市區西南四十多公里處,也是衡祁古道的重要驛站。最初的文字見于唐代大歷十才子之一司空曙《送曲山人之衡州》:“茅洞玉聲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陽。”明末清初有天地大儒王夫之過化,后現代更是文武人才風起云涌,所以有“南鄉名鎮”“千年古鎮”之譽。當地山水綺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百姓安居樂業,是一個頗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歲時
春節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爭先鳴炮“開財門”。天亮后,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先向天地祖宗拜年,接著家中晚輩向長輩叩節請安。闔家“掛紅獎團盒”后,參加大(鄉音念dǎi)屋、宗親團拜。長輩領先,青少年隨后,朝吉利方向“出行(鄉音念qùhán)”,折幾枝常青樹枝,“納財”而歸。
到了下午,長輩領著兒孫上祖山,先祭開派祖宗公墳,后拜各家私墳,將紙錢壓在墳頭,意味著膝下有子。擺好祭品,點上紅燭和線香,然后燒錢紙、酹米酒、放爆竹。
從初一至十五,按親疏尊卑,先后相互拜年慶賀。俗話說:“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女拜娘,其余時間不分行。”這段時間,人們盡情嬉戲玩樂,舞龍燈、耍獅子、踩高蹺、玩棍耙、打猴拳,持續半個月之久。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俗稱“燈節”,家家燃燈燭、放鞭炮,慶賀“上元”。新春舞龍耍獅子,此日達到高潮。當晚,龍燈、獅燈串屋穿戶,爆竹連天,稱為“鬧元宵”。這一天,戶戶照例吃(鄉音念qiā)元宵或糯米糌團,寓意吉慶團圓。
三月三
農歷三月初三是“上巳日”,男女出游踏青,到栗江(茅水河)洗濯除垢,詩人興會吟詩作對。民諺云:“三月三,地菜煮雞蛋。呷噠地菜蛋,石(鄉音念xiá)頭都踩爛。”家家戶戶用地菜煮雞蛋吃,據說可以壯骨、清火、祛風濕,還可以預防春瘟,即感冒、流腦等流行性疾病。地菜煮雞蛋不加食鹽,說是加了鹽后藥效減半。
不少人家用地菜煮雞蛋吃,據說可以祛風濕、清火,還可預防春瘟,即感冒、流腦等流行性疾病。地菜煮雞蛋不加食鹽,因為加了后藥效會打折扣。
清明
清明節前后十天內(前三后七),人們備三牲、香燭和墳條上墳山“掛祖”,為祖墳除雜草、培新土,表示悼念先輩,繼往開來。族祠也同時舉行清明祭,開祠堂門,大辦酒席,族內成年男丁入席,俗稱“吃清明酒”。
端陽
農歷五月初五,家家門前掛菖蒲、艾葉,例食粽子、蜂糕、蒜頭、黃片糖和雄黃酒。人們早起搶挑端午水,房前屋后及豬欄牛圈內外,撒上石灰以殺蟲、驅蛇、避疫。中午給小孩煨“端午炙”,傍晚燒菖蒲艾葉水洗澡。
六月六
農歷六月初六叫“天貺(kuàng)節”,若天放晴,人們有曝曬衣被、書畫的習慣。俗話說:“六月六,好曬綢。”
七月半
農歷七月十一到十五叫“中元節”,人們備酒食,“敬月半”,“供老客”(老客,祖先。客,鄉音念kā)。十五日黃昏燒紙化包,“送老客”。
中秋
農歷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節日食品是月餅、蓮藕和水果,吃先蒸后煨的桐葉粑粑。中秋重晚餐,必吃芋子和水鴨。過去有“殺牛過中秋”的說法,甚為熱鬧。晚上備茶點,闔家賞月談家常。節前,晚輩給長輩和親朋送月餅、糕點及水果,以表“佳節倍思親”的心意。
臘月
鄉諺云:“過了臘八就是年。”農歷十二月初八這天,茅洞橋人通常要喝臘八粥、吃臘八蒜。舊時還要扮儺擊鼓,驅鬼避疫。也有人進山打獵,用獵物祭祀祖宗與天地神明,祈福禳災,儀式相當隆重。又有諺云:“臘月鼓鳴,春草復蘇。”
臘月廿三晚上,各家各戶燃香燭,供糯米粑,焚灶疏,恭送灶君上天。廿四日過小年,家家打濃霾(大掃除、撣灰塵),洗刷炊具,去舊迎新。小年一過,人們忙于殺年豬、做豆腐、辦年貨。
農歷臘月最后一天謂“過大年”,家家戶戶張貼楹聯彩畫,中午以三牲供奉天地祖先,闔家吃 “團年飯”。晚上,講究“三十日晚上的火,十五日晚上的燈”,老少圍柴火堆或圍炭火爐,講故事,打撲克,扯字牌,搓麻將,通宵不眠,俗稱“守歲”。午夜鳴鞭炮“關財門”,晚輩向長輩辭年,大人給小孩“壓歲錢”。
農事
每年立春這天,或另擇吉日,農戶先把耕牛喂飽,在牛角挽上紅布條,然后耕者披上蓑衣,戴上斗笠,趕牛在田的兩端來回犁個“8”字形,便牽牛上岸收工,俗稱“啟春”,寓意當年生產有個良好的開端。
立春后到立夏前,凡逢天干的戊日,民間禁忌頗多。“戊日是金犯土”,不宜下地干活。五戊“春社”,強調更嚴。俗有“春忌五戊、夏忌頭戊”之說。隨著農民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此俗逐漸消失。
插秧大忙季節,村民互相幫忙。插田時,公推插田能手在田中央插第一路(共4株,俗稱“打列”(鄉音念lia),然后依次排列,一人一路,你追我趕,氣氛熱烈。插秧時,不直接從別人手中接秧把,因“秧”與“殃”諧音,含不祥之兆。也有人認為接秧易染上“接秧風”(一種類似濕疹的皮膚病)。插田之日,主人家一般要備豐盛酒肴,特別要吃插田肉(米粉肉)和鹽鴨蛋。收工后,還要給每人送肉一串(約半斤),鹽鴨蛋數枚。俗謂“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意即在此。
早稻登場,農家擇辛卯日,備新米飯和酒食供奉社稷神,供后闔家嘗新。席間按長幼尊卑,依次嘗新米飯。相傳狗歷盡艱辛,從神農氏那里覓來谷種,人們不忘其功,餐前盛飯一碗,飯上蓋豬肉一塊,倒在地上喂狗,表示酬謝。嘗新日忌吃雞,因“雞”與“饑”諧音,必吃魚,因“魚”與“余”諧音。今此俗猶存。
立秋這天,特別是交節時刻,有果樹的人家必守株防范,禁忌人畜接觸果樹,以免“犯秋”。農諺說:“一年犯秋,十年無收。”現在“犯秋”習俗已廢除。
禁山育林,歷來從嚴。鄉間多在進山道口,橫插一塊書有規約條款的禁牌,鳴鑼放銃,擴大聲勢,以示禁山。俗話說“禁山無義”,有犯禁者,罰款道歉,鳴鑼游垅,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毫不寬容。此習俗沿襲至今,各鄉村都制訂有封山育林的鄉規民約,自覺護林,如有人犯禁,輕則罰放電影,重則扭送司法機關依法懲處。
農家重養豬,豬圈講究“熱天一口塘,冷天一鋪床”,墻上多打上石灰手印,粘貼“姜太公在此”條幅,以為這樣可以“避瘟袪邪”。農民買小豬到家,先坐下喝碗涼水,留下最后一口噴向豬身,然后送豬入圈。豬長大出欄,抬豬人起步時,畜主隨后高聲呼喚三聲“啰啰啰”。
飲食
飲食風俗
清末至民國年間,茅洞橋民眾以大米、紅薯為主食,日食兩餐。除富有人家餐餐吃米飯,一般人家多是紅薯瓜菜半年糧,斗嶺、長嶺山區冬季全食紅薯。故民間流行如此說法:“早上全豬全羊(將紅薯蒸著吃),晌午芝麻裹糖(裏,鄉音念luō,煮紅薯時摻少量大米拌和吃),晚上三吹三打(紅薯放柴火灰中煨熟后吹拍掉柴灰再吃)。”
茅洞橋人吃菜普遍重口味,喜咸辣,有的人餐餐不離辣,夏秋吃新鮮辣椒,秋后將鮮紅朝天椒剁成醬,拌上豆豉、芝麻、姜蒜等佐料,裝進陶瓷內醃制,色香味俱全。還有酸水辣椒、豆腐乳浸水辣椒、麩子辣椒、油炸干辣椒等。尤其是麩子辣椒,采用大青椒,掏空籽,塞進配好的糯米粉,然后入壇隔水密封,到冬春時節拿出來,或煎或蒸,又香又辣。
喜慶宴客
農家待客,以魚和肉為主,殺雞最為隆重。喜慶做酒,興十大碗,或“八大(碗)、八小(碟)”,涼熱兼有。辦酒席最講頭碗和扣肉,頭碗主料為油炸面粉團,上蓋魚丸、肉丸、蛋片、豬肝片、豆干片等,下面用紅棗、黃豆或花生米、鵪鶉蛋等墊底,分量重,花色多。扣肉常用大塊五花肉或豬肘子生蒸,現今多用五花肉油炸成橘皮肉。做酒多用大方桌,每桌坐8人,輩分高、年紀大、有身份的人坐上席。每席必有主家一人作陪,敬酒、勸菜、盛飯。出第五道菜后,主家燃放鞭炮“邀席”,主人出面致詞,內容多為“菜肴不豐、有勞光臨”一類客套話。婦女素有席間分菜拿回家去的習慣,俗云:“請客莫請女子客,請上十個當一百……剛一坐席,尋的尋荷葉,找的找廣缽。”故男賓不與女賓共席。
風味食品
農家喜歡自己加工副食品。俗語云:“若想富,蒸酒熬糖做豆腐。”茅洞橋有幾種食品別具一格,既經濟又實惠。
湖之酒:茅洞橋釀酒歷史悠久,每到重陽,家家忙著釀酒,素有“九月蒸酒經得喝”之說。冬至日,在釀制的湖之酒內放入黑豆、紅棗、枸杞子等浸泡,隔年飲用,味美益脾,堪稱上品。
印粑:主要以糯米碾粉調和為料,置雕花木模內,印壓成型,然后蒸熟冷卻,用冬水浸泡,夏至前不變質。煎、炸、煮食均可口。
糄耙:用糯米舂粉加酒藥發酵,干制而成。質軟味醇,健脾益胃,利尿止瀉,久收不變質,是招待客人、饋贈賓朋的珍品。它起源于茅洞橋,現在已經普及到衡陽城里,成了招待外地客人的招牌美食。
拎豆腐:用白豆腐稍加油炸即成。質厚實且細軟,用冷水燉煮后,加上佐料即可食。味美價廉,營養豐富。
片糖:用谷芽煎熬加工成飴糖,再制成片糖、麻糖,味醇香清甜,質松脆,不粘牙,堪與孝感麻糖媲美。
橙片糖:用即將成熟的橙子切成薄片晾干,再以谷芽糖汁熬煮制成,具有舒氣活血、醒腦提神、消滯去濕、增進食欲的功能,是中老年人最喜愛的食品,但糖尿病患者忌食。
禮儀
訂婚
清末民國時期,男女婚姻仍受封建禮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縛,婚前男女不見面者居多。首先由男方托媒人到女方提親,然后女方父母托人探聽男方家境,是否門當戶對,俗稱“察當”。經媒人說合、父母認可后,請算命先生“合八字”,若屬相吻合,男女生庚八字無“沖克”,男方即托媒人到女家議聘。雙方確定聯姻后,卜得吉日,舉行訂庚儀式。由男方將議定聘金和用紅紙寫就的“庚書”送至女家,女方照式填好庚帖,回復男家,俗稱“傳庚”,也叫“訂婚”。至此,婚姻關系正式確定,雙方不得輕易反悔。新中國建立后,這樣的訂婚儀式基本廢除。
結婚
1949年以前,結婚禮儀較繁瑣。男方在婚期前一月,用紅紙寫上迎娶日期,報送女方,稱為“報日”。報日必備彩禮,俗稱“納彩”。成親之日,男女雙方都備筵席大宴賓客。男方備四人花轎至女方家迎親。新娘開容、梳妝、拜別,紅巾蒙面,由兄長背上轎。女方兄妹親人隨轎相送,稱為“送親”。新婦進屋,由伴娘攙扶入廳堂,與新郎行交拜禮,先拜天地祖宗,后拜爹娘,再新人對拜。禮畢入洞房,飲交杯酒,任親友戲謔,深夜才散。“三日無大小”,稱為“鬧新房”。第三天,新郎伴送新娘回娘家稱“回門”,當日女家不留宿,素有“新婚一月不空房”之俗。一些貧家小戶,男兒娶親困難,多到獨女戶入贅,稱作“上門女婿”。獨女戶多向窮男子招贅,俗稱“招郎上門”。招婿所生子女,長子用女家姓氏,次子才能用男家姓氏。上門作婿,多為家庭和社會所歧視。另外,有帶童養媳、搞對換親、指腹婚等習慣。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后,一些進步青年和文教界人士,厭惡舊式婚姻習俗,提倡自由戀愛,推行文明結婚。
生育
清末至民國年間,婦女妊娠期間,要請道士打“六甲符”,祈神驅邪。臨產,避忌旁人入產房,若出乎意外第一個入產房的叫“踏生”。“三朝”宴客,特邀踏生人吃飯,不受饋禮。嬰兒生下,產婦“坐月”休息,月內不得踏入別人的住房。生第一胎,要立即向孩子外婆家報喜,先鳴鞭炮后進門,以豬肉一塊為禮,附以生蔥。附蔥一根表示生的是男孩,兩根表示生的是女孩,俗稱報喜為“報蔥”。回禮一定要用米,寓“添丁添糧、孩子吉昌”之意。第三天,用艾葉水為嬰孩洗身,俗稱“洗三”。是日,親友以米、糖、衣、帽、鞋等禮物來賀,主家設宴款待。席間散發紅蛋,俗稱“打三朝”,又名“湯餅會”。小孩滿周歲為“慶周”,通常用茶盤盛書、畫、筆、秤、尺、算盤、弓箭等物,任小孩揀取,視其所好而觀其志,俗稱“試周”,也叫“抓鬮”。這一天,主家置辦“周歲酒”。
壽誕
邑人稱每年一度的生日為“散生日”,逢整十年的生日為“正生日”,一般六十開外才辦壽慶,特別是七十、八十大壽必大事慶祝,俗稱“做生日酒”。壽誕先天晚上,吃長壽面,稱為“暖壽”。翌日拜壽,六親咸集,壽星穿壽服坐壽堂中太師椅上,接受晚輩叩拜,拜壽時,鼓樂、鞭炮聲響不息。中午擺壽酒宴賓客,席間分發壽碗。有的還請來戲班,演出《八仙拜壽》等傳統花鼓戲,熱鬧非凡。有的晚上放映電影,以饗鄉鄰。
喪葬
舊時分為浴尸入殮、停柩吊唁、出殯下葬、后七除靈等幾個環節,現在提倡生前孝養,喪事從簡。注:本文參考了中國社會出版社1992版《衡南縣志》,謹此致謝。
(選自《石鼓文化》2022年第1期)
甘建華,生于1963年8月18日,湖南衡陽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第四屆理事,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會第二屆副會長,衡陽市湖湘文化研究會首任會長,南華大學衡湘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衡陽師范學院終身客座教授。在海內外發表湖湘文化研究文章兩百余篇,出版專著《藍墨水的上游》《江山多少人杰》,主編出版《名家筆下的衡陽》《唯有南岳獨如飛》《石鼓書院的月亮》《茅洞橋記》。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6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