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群雄并起。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這紛亂的時代,各路謀臣、武將紛紛登上了這個精彩的歷史舞臺。除去這些王侯將相外,活躍在三國時期的相士、陰陽家也為當時奇異詭譎的亂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之中,有評價曹操為“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許劭,也有斷言諸葛亮日后將會壯志未酬的南陽水鏡先生司馬徽,他的批語:“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一語道出魏蜀吳三國的結局。
這些相士,足不出門,卻知天下之事。每日只守著八卦盤推演,或抱《易經》于屋內長吁短嘆,或乘青牛吟賦于山水之間,往往一派隱士風范。他們之中,沛國人朱建平名氣并沒有前幾位這麼大,卻是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相士朱建平相傳,曹操次子曹丕在官拜五官中郎將之后,設宴款待眾位僚屬,并且也邀請了相士朱建平來席間助興。酒過三巡后,半醉半醒的眾人讓朱建平為大家算一下壽命,朱相士在三推演之后,分別為五個人算出了壽數。
之后,他對主席的曹丕說:“您將壽至八十,但在四十歲時將有小恙,請小心。”眾人都以為朱建平是在開玩笑,遂都沒有放在心上。但日后他們的壽數一一應驗。
公元226年,年僅四十歲的曹丕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在托孤曹睿給司馬懿、陳群等重臣之后,發出感嘆:“朱建平所言非虛!”之后便溘然長逝。曹丕繼承漢位,本是年富力強之時,正準備在魏國帝位上大顯身手,卻為何在不惑之年就撒手人寰?
勾心斗角曹丕在曹操的諸多兒子中,不是文采最好的,也不是軍事才能最優秀的,更不是最聰明的,如果這三項標準來選拔王儲,那麼曹植、曹彰、曹沖都在其之上。但曹丕的心機和為人處世的能力卻是最強的。
他知道曹操雖殺伐果決,但卻非常重視子嗣之間的骨肉親情,于是他在大哥曹昂被張繡害死之后,每次見到后者總是怒不可遏,曹操雖然屢次禁止,但非常喜歡這個兒子對兄弟親情的“看重”。
曹丕還對曹操嗜好“人妻”的癖好非常了解,在滅亡了袁紹之后,他率先攻占袁紹次子袁熙的府第,自己迎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而將袁紹的妻子劉氏交給了父親曹操,之后曹丞相便對兒子的“孝心”大加贊賞,這父子二人的愛好果真是一脈相承。
曹丕心思深沉,他的父親曹操更是多疑善變。因此這父子兩人便經常圍繞著立儲問題暗中爭斗。由于曹操原本意主曹植當世子,然而曹植雖有文采但恃才傲物,不似人君,加之曹丕的陷害和多方謀士的運營,世子大位最終被曹丕取走。
即使如此,曹操仍會在處理政務、領兵作戰之余“敲打”這個不聽話的兒子。此時曹丕雖工于心計,但政治經驗尚淺,哪里是老謀深算父親的對手。因此,本就羸弱的身體經過數次驚嚇折壽不少。
沉湎酒色男人好色,古今常理。可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都是色中餓鬼的極品。曹操一向視妙齡處子為殘花敗柳,而唯獨喜歡已婚少婦,在他數十位妻妾中,就有十幾位曾經是別人的妻子。而孫子魏明帝曹睿在軍國大事上頗有建樹,但仍廣采眾女,加之豢養男寵,有嚴重的戀母傾向。
和父親、兒子相比,曹丕的性取向似乎沒什麼問題,而且有記載的夫人只有兩位。但第二位郭氏在曹丕當政后期極得魏文帝喜愛,幾乎到了“君王不早朝”的地步。
第一位夫人甄氏更是傾國傾城,與貂蟬、大喬、小喬一起并稱為三國“四大美女”。俗話說“色字頭上一把刀”,長此以往下去,曹丕的身體狀況可想而知。
篡位漢獻帝后,曹丕進皇帝位,史稱魏文帝。繁重的國事和沒有節制的生活,使他羸弱的身體染上了肺疾。可他依舊我行我素,又染上了另一個致命的愛好——飲酒。
與偏愛“唯有杜康”的父親曹操不同,曹丕對于各種各樣的酒來者不拒。雖然曹丕也稱得上是個出色的文人,在吟詩作賦之時少許酒興會讓他下筆如風,詩興大發。“酒是色的媒介”,過度飲酒不僅讓他的肺疾加重,也讓他在后宮的溫柔鄉中流連忘返。
曹操雖然在三國眾位雄主中算是長壽,但奈何身體中并沒有長壽的基因。根據史料記載,在曹操眾多的子嗣中,只有其中一位名叫“曹宇”的庶子活到了60歲以上。其余的兒子和孫子都在四五十歲的年紀過早地退出歷史舞臺。
東西進犯雖然曹丕本身能力優秀,但在他當政期間,正是西蜀和東吳銳意進取的時刻。蜀漢在丞相諸葛亮的治理下,兩川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雖失去了戰略要地荊州,但孔明手握數十萬川蜀大軍,虎視雍涼之地,時刻準備兵出祁山。
而東吳在竊取了荊州后,實力大增。北部防線由陸遜、諸葛瑾統領,雖一時沒有進取中原的雄心,但仍然時不時派遣小股兵力襲擊合肥,這也讓曹丕頭痛三分。
反觀曹魏方面負責防衛蜀國、吳國的曹真和曹休,雖然也稱得上是曹氏宗族里的“千里駒”,但在諸葛亮、陸遜的眼中仍不值一提。直至后來司馬懿領兵西進,才以數倍蜀軍的兵力,勉強擋住了諸葛亮的進軍。
蜀漢的不斷進犯,加上曹丕“晚年”(三十多歲)時南下征討東吳大敗而回,都讓曹丕不堪重負,年僅四十歲就英年早逝。
回首朱建平對曹丕“壽至八十,然四十有恙”的評價,不難發現這些看似神秘的相士在發出一言一語之前都會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會仔細地觀察求言者的言行舉止,進而推算出他們的行事風格以及生活習慣。因此與其說這些相士是神秘莫測陰陽家,不如說他們是專業的心理學家。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5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