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首席評論員 西坡
今年高考志愿季,有兩位同學的選擇格外引人關注,碰巧還都是女生。眼下,她們都已“押定離手”。
在江蘇考出430分高分的淮安女生白湘菱,最終申請了香港大學,專業意向為金融類專業;湖南676分留守女孩鐘芳蓉,報考了北大考古專業。
一個港大,一個北大,一南一北。一個金融,一個考古,一熱一冷。
兩位同學從千萬學子中“脫穎而出”成為新聞當事人,各有其緣故。白湘菱以并非完全名副其實的“文科狀元”之名,引發的是關于高考制度設計的爭論;鐘芳蓉的“留守女孩”標簽,則激起了社會對底層青年命運的關注。
但是每一年的高考話題榜,歸根結底都是一場題為“人才與社會”的大討論。而且“個人之前途”與“社會之命運”這兩個議題是相互交織的。
很多云監護人擔心留守女孩讀考古將來不好就業。雖說這些人是出于好心,但我還是想說“關你啥事”。因為如果換一種選擇,也會有爭議的。尖子生去讀金融、經管這些熱門專業,會有人說:“一流人才都去學賺錢的專業,誰來搞科研呢?”
所以,我想對兩位同學說:從你所愛,莫聽蟬鳴。
很多考生面臨的問題表面上看是不知道哪個專業好,但實際上是不知道自己熱愛什麼。不知心之所屬,才會在各種外部意見之間動搖。與他們相比,鐘芳蓉是幸運的。她說,“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她的幸運還在于,這個冷門選擇得到了家長的尊重和支持。
而對公眾來說,我們可以通過個體的境遇、選擇,來辯論社會的取才標準是否需要改進。但是對于個體選擇應該予以充分尊重。
高考很重要,但高考成績和專業選擇都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隨著社會的開放、進步,我們應該越來越把大學、專業視作加在一個人身上的裝備,起主要作用的還是人本身。而不應該把大學、專業視作一條條通向無窮遠的軌道,個人做了一次選擇之后就只能被動等待命運漸次降臨。
如果我們將教育當做一種賦能機制而不是資源分配機制,就不會問:“一流人才都去學賺錢的專業,誰來搞科研呢?”這種傻問題。
因為在每年千百萬的考生中,肯定有足夠多的人出于熱愛而選擇科研,也只有這樣的人將來才能做出真正優秀的科研成果。重要的是這些小苗能否得到足夠的雨水、養料,能否遇到盡職的園丁,以使他們安心生長,而不悔于當初的選擇。
北大在回復鐘芳蓉時說:“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這既是祝福,也是大學的自我鞭策,大學不能辜負每一個為了光和熱而來的青年。
大學和社會的職責是創造寬松、公平的環境,讓心中各有所愛的青年成長為各個領域的棟梁之才。百花齊放不是規劃出來或者說教出來的,因為種子才是最重要的。而每一個目光遠大的青年,在認準內心的方向之后,也要做好風雨前行的準備。
責任編輯:程仕才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47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