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特點是什麼
這是半***的第459篇
1
據說,問答社區知乎的線上系統是2010年12月20日凌晨3點19分20秒開始運轉的,這應該是知乎最為準確的生日。
這個說法 于周源在2011年2月15日發在知乎上的一個回答。
那時離知乎開始公測還不到一個月,新用戶還需要邀請碼才能注冊,很多人聽說了這個新社區,但苦于難求。
當時各大門戶 都在做自己的微博,短內容分享才是互聯 社區的大方向,至于以問答為核心的知乎,還只是一個在圈子里流行的小眾社區。
在剛開始的時候,為了引導社區氛圍和充實內容,創始團隊還得自己度回答問題和輸出。
有人做過統計,知乎的四個創始人在知乎成立的頭兩年(截至到2012年)加起來回答了2345個問題。
他們聊愛情,聊人生觀,聊傳統書店在互聯 沖擊下的艱難生存,也聊個人的創業和投資。
一直到注冊后,知乎用戶數暴漲,社區內容也日漸豐富,他們回答問題的頻率才下滑了起來。
更多原生用戶和創 的回答,成為了知乎的主流。
此時知乎神回復已經有了集錦,謝邀和以上的梗初見雛形。
而隨著一系列對的討論和破圈,加上當事人對企業和高校的評價,乃至各行各業的“勸退學”與業內人士的現身說法,知乎逐漸成為全 更大的觀點集散地和媒體取材中心。
但那時還沒有人能確信,將來知乎會真正成為全 的內容。
問答社區畢竟是一個沒有成熟商業先例的事物。
據說2012年的時候,周源曾經問過團隊成員一個問題,他說你們是想做一個服務少數用戶的產品,還是一個服務大眾用戶的產品。
在知乎的編年史上(如果有這部史的話),這個問題大概是決定路線的關鍵問題。
大多數成員選擇了面向大眾。
于是知乎開始注冊,拓展內容,尋求商業化。
用戶數也從40萬到400萬,再到破億。
而到了前兩天周源在知乎的十周年大會上做演講的時候,知乎已經完成了用戶超過兩億,月活躍付費用戶超過250萬。
周源在演講里說,截至2022 年12月,知乎上的總問題數超過四千四百萬條,總回答數超過兩億四千萬條。
每一天,知乎都會新增超過2000萬條創作和互動。
十年前那個甚至還需要創始人自己輸出的時代確實有著田園牧歌般的美好,但也確實成為了過去式。
今天的知乎,有動漫、腦洞、校園、等十多個內容板塊,也引入了大量 外創 和明星名人用戶。
十年來,無論是內容還是社區,知乎確實改變了很多。
有值得欣慰的,也人遺憾的,但一切似乎都可以理解。
每個用戶對知乎的改變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但在這些看法之外,也會有一個共識:
不管對外怎麼說,大家心底其實都希望知乎活著。
知乎回應了這種期待,不但活了下來,而且活得挺好。
不管為此是不是放棄了一些堅持,不管是不是向生存有所妥協,但至少在它的第十年,知乎仍然讓人有新鮮感,仍然每天都有鮮活的文字在誕生。
這就已經很好。
2
知乎有一個特點,不管你是還是大V,你寫的回答都有可能被看見,并且得到反饋。
所以它很適合成為文字創 的之一 。
創作的起點是什麼,是有人看你的作品,并且給出反饋。
正面反饋可以激發你的寫作動力,即使是負面反饋,即使讀者覺得你寫得不通,但只要給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至少也可以成為你修改和進步的方向。
對于那些本身就和文字打交道的用戶來說,知乎或許是錦上添花,但并不是雪中送炭,也談不上創作的起點。
從創作啟蒙的角度來說,在知乎上受益更大的倒不是那些本來就寫東西的人,而是更廣大的缺少訓練和經驗的。
比如創始人周源,在創立知乎前他就是一個記者,有穩定的文字輸出能力,不管有沒有知乎,他寫的東西都有人看。
但是大多數知乎用戶,在上知乎之前,他們寫的東西基本上是沒人看的。
沒人看,倒不一定是因為他們寫得不好,而是因為沒有被發現的機會。
在現實中,傳統媒體的投稿被認為是嚴肅且困難的,普通人很少有在紙媒上發表作品的機會。
而在當時的互聯 上,流量又大多被大V和明星聚攏,你可以寫,但沒有人看,更沒有人給你反饋。
舉個例子,知乎上線時被視為互聯 內容主流的是微博,各家微博都在主推明星和名人的,也由此帶來了大量跟隨而來的粉絲和新用戶。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這樣的策略沒有任何問題,這是流量更便宜更低成本的方式之一,再后來的互聯 企業就只能靠撒錢來買流量了。
但對于一個內容來說,流量以人為導向,必然會形成話語權的馬太效應。
在這樣的社區里,只有極少數人發出的聲音能被聽到,其他人只能共享大V們的評論區,就連評論區的熱評,都被固定的搶熱評瓜分。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那就沒有人關心你的想法和經歷,也沒有一個合理的機制,把你的文字推送給有可能感興趣的人。
知乎從一開始就不一樣。
在知乎用戶數量的高速增長期,新用戶或是被 傳的知乎神回復吸引來的,或是因為搜索問題的時候,通過搜索引擎的高序列結果導入的,或是在其他地方看了知乎上的某個回答,轉輾找來的。
這些用戶的共性就是,吸引他們的是具體的、有意思或有價值的內容,而不是為了追逐某個人而來。
用戶固然可以 其他用戶,但這種 并不算“粉”,而更類似于訂閱。
我會 你,但不代表無條件崇拜你,你的回答如果我不認可,我一樣不會點贊甚至會點反對,還有可能專門寫個回答反駁你——實名反對的梗就是這麼來的。
用戶對所謂的大V和權威沒有盲目崇拜,也就意味著對“小透明”和不會無端歧視。
即使你是“小透明”又如何?即使你的粉絲只有個位數,即使你的初始曝光比不上大V,但是至少在具體的某個問題下面,如果你答得更好,那你就有可能大量點贊,甚至排序在所有大V前面。
而且在那些專業的、獨特的問題和領域,小透明有時能寫出更好的回答。
大V也有知識范圍所限的局限性,也有他們答不上來的問題。
如果是問當和尚是什麼體驗,一個幾十萬粉的大V再妙筆生花,寫出來的回答也一定比不上一個沒有什麼粉絲,文筆限于白描,但是真的當過和尚的普通用戶。
在知乎,點贊是對內容的投票,而不是對人的投票。
從社區的流量分配機制來看,知乎的內容雖然是以回答的形式展現的,但這些回答的流量 ,卻大半是以問題為入口。
換句話說,會點進這個問題的用戶,本身就是經過了一層篩選的,對相關內容感興趣的人。
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并不是為了看某個人,而是真的沖著這個問題而來。
所以不管你是大V還是小透明,只要能解答這個問題,就有人愿意看。
有流量和曝光,就有了創 最初的動力。
就好像2022年11月11日的時候,有個叫半***的胖子在知乎刷了幾個小時的時間線,他偶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哪些書的結尾語讓人印象深刻?”
他隨手寫下了《時間旅行者的妻子》的結尾:
我愛你,時間沒什麼了不起。
這個回答讓他拿到了一百多個贊。
在早期的知乎,百贊回答就算是高贊,千贊回答幾乎是當日最熱門的問題才享有的待遇,就連創始人親自寫的回答也不是各個都能過千贊。
而在當時,半***這個號還沒有任何一個粉絲。
這一百多個贊同,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精神享受和創作激勵。
那時候流量還不是人人都在討論的詞語,數據的大小還沒那麼重要。
他在意贊數,但更在意每一個贊同背后所代表的, 一個陌生人的認可。
他會每隔一會就刷新一下界面,看一眼贊數的增長,還會點開通知界面,一個個點進去那些給他點贊的人的,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竟然和他英雄所見略同。
再后來,知乎就多了一個每天水回答的創 ,到了2022 年的今天,他的下面現存有1249個回答,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大量匿名和已 的回答。
和半***一樣,還有許多因為偶然寫下的回答和收獲的點贊,開始習慣于在知乎上創作。
被看見,本來就是人類本能的一種需求。
3
一個創 在知乎輸入和輸出內容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曝光、得到反饋、汲取新知三個階段。
當答主寫下一個回答后,除了 他的用戶可能會收到推送以外,還會有一批并沒有 他的用戶以問題為入口看到他的內容。
如果是對問題本身不感興趣的用戶,可能看完了就會去看其他內容,不一定會加以思考和反饋。
但這些從問題而來的用戶,大概率是對相關話題感興趣的。
這就引發了第二個階段的發生:
不管他們是贊同這個答主的看法,還是反對這個答主的觀點,都會傾向于在評論區表達出來,或者至少用點贊和反對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如果說評論是對內容的一級反饋,那麼回答得到的點贊數量和在問題下面的排序,就是對內容的二級反饋。
通過評論,創 可以直觀感受到具體的某個讀者對內容的細致看法,而通過對點贊和排序進行分析,創 還可以察覺出宏觀上大部分讀者的情感傾向。
如果點贊數高并且排序高,說明認同這個回答的人很多,并且基本上沒有過多爭議。
如果點贊數高但排序較低,就說明這個回答的爭議很大,點贊和點反對的人一樣多。
你是想客觀中立的觀點,還是想做一個情緒激烈的輸出者,都可以根據這些反饋來修正下一次的內容。
這些宏觀的反饋,讀者不一定會直接說出來,卻會在點贊和排序中得到展現。
而且由于問題對相關信息的吸引和集群,在同問題下面的其他回答,也會提供很多不一樣的視角和資料。
即使是和你的觀點完全相左的回答,也不見得毫無價值。
閱讀其他人的回答,本身就是一個自我進化的契機,進而推動你的下一次的輸出。
然后創 再繼續重復這個曝光——得到反饋——汲取新知的過程,最終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4
任臺走到后面,一定會面臨如何商業化的問題。
從道理上來說,商業化是天經地義,做企業又不是做,任何公司的根源訴求都是盈利。
內容創 同樣需要商業化,拿贊很有,和評論互動很有趣,但內容的輸入和輸出終究是一個體力活,是需要付出勞動的。
穩定且度的勞動,必然需要合理的報酬來維持,用愛發電很好聽,但確實不好使。
但商業化也是一柄劍。
如果因為商業化干預了內容傾向,會被老用戶罵。
如果只是挨罵,其實還算是運氣好的情況。
運氣不好的情況,是想商業化卻走不通,即使愿意犧牲內容調性,都沒有機會犧牲。
現在的問題是,既要對用戶負責,也要活下去,這條路很窄,也很不好走。
同為內容,微博的出路早已有國外的推特跑通了,但問答社區的路要怎麼走,怎麼去做商業化和變現,這一點就連Quora也沒有鼓搗清楚。
知乎對商業化的試探,一開始是非常不成熟的。
說好聽一點,就是莽,一頭莽進了知識付費的深坑。
問題是,既然此前沒有任臺跑通過純粹知識付費的,是不是有可能知識付費在當下這個互聯 環境本就行不通。
知乎沒有去考慮這種可能性,也可能考慮了但并不在乎,依然非常愣頭青地堅持了下去,傾整個之力去充實產品和內容。
從商業的角度,這種堅持很傻。
但是從內容調性的角度來看,這種很傻的堅持,或許才是長遠來看對更有利的。
目前知乎的商業已經形成了以、內容付費、好物推薦為核心的多軌制,以后或許還有更多軌道架設出來,而對于個人創 而言,知乎也給出了合理的變現渠道。
在知乎十周年的新知大會上,周源給了一個數據:
目前知乎有100位創 ,通過知乎的月收入超過十萬元;
有1000位創 ,在知乎月收入超過一萬元。
這個數字難以說多麼高,但只是一個開始。
如果要講奇跡,知乎當然也有很多商業奇跡。
知乎的故事回答,有可能被改編成IP。
2022 年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起源于馬伯庸的一篇回答;
同樣是2022 年,知乎用戶夢娃寫的回答《宮墻柳》,也同時賣出了出版和改編權。
知乎用戶藍人寫的一篇推薦智能電視的 ,僅這一篇 ,便創造了五千萬的帶貨總額。
但奇跡不是關鍵,關鍵在于這份收益是普惠并且穩定的,并非只能由少數個人享有,也不是時有時無的。
要留住創 ,靠的不是少數賺了大錢的奇跡,而是一個普惠的收益體系。
不在于數字高低,而在于可持續性,以及人群。
5
知乎在互聯 上,輸出過很多梗。
“認真你就贏了”,這是其中一個破圈的梗。
某種意義上,這確實是一種很傻的價值觀,但也是一種很珍貴的價值觀。
無論是努力維護點贊的嚴肅性,還是盡可能向新用戶傳遞認真討論和內容為先的價值觀,在當前互聯 的討論環境里,這些都可以說是知乎特色。
剛開始,這還只是一個小眾社區的自凈。
但當知乎用戶的數量開始以億為單位的時候,這種風氣便輸出到了整個中文互聯 。
也許大多數時候大家調侃的都是“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和“分享你剛編的故事”。
但有一說一,論及中文討論的深度與廣度,知乎仍然是天花板。
只要有那麼一剎那,人們在互聯 上討論的時候,能因為知乎的影響,而稍有一些克制和冷靜,能多一些深度。
那麼知乎這十年,或許就可以說一聲“功不唐捐”。
以上就是與知乎特點是什麼相關內容,是關于知乎的分享。看完知乎上都是一群什麼人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4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