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松友(吉林大學匡亞明學者,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雷(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7月1日上午8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人民”二字八十余次,并著重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形成和確立,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堅實的理論基礎和鮮明的實踐指向,充分彰顯了百年大黨高度的歷史自覺、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
歷史維度: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之初,就始終堅定不移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矢志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我們黨來自于人民,黨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革命戰爭年代,許多共產黨人原本家庭條件優裕,卻舍生忘死、浴血奮戰,他們不圖當官、不為發財,只為“喚起工農千百萬”,改變中國人民被欺凌、被壓迫的悲慘境地。新中國成立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的雷鋒,“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楊善洲……他們的名字既刻在了百年黨史的豐碑上,也印在了人民群眾的心間,他們的事跡生動體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情。新時代以來,點亮鄉村女孩人生夢想的優秀人民教師,推動創辦面向貧困山區女孩的免費女子高中,幫助近2000名貧困山區女孩圓了大學夢的張桂梅;新時代青年黨員干部的優秀代表,把生命奉獻給脫貧攻堅事業的“第一書記”黃文秀;扎根社區工作40多年,創新社區治理模式,當好黨的“傳聲筒”、群眾的“服務員”,把黨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的社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林丹……這些“七一勛章”獲得者,他們用心用力用情踐行宗旨,以為民造福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情懷。
理論維度: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人民性的內在要求
以人民為中心,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內在要求。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決定力量。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樣:“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馬克思主義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它根植于人民,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開始,就把為人民服務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1944年9月,中央警衛團在延安為在燒炭中犧牲的戰士張思德舉行追悼會,毛澤東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著名演講,號召全黨全軍學習張思德同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正是在這次演講中,毛澤東提出了為人民服務這一光輝思想。此后,我們黨的歷屆領導人都對這一思想予以繼承并創造性地發展,使其更加富于時代意義。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個有利于”標準: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001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慶祝大會上,江澤民系統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和要求。江澤民指出,貫徹“三個代表”要求,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此后,胡錦濤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次強調要“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更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多次提到“人民”,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這些重要論述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對黨的根本宗旨的深化和發展,也是人民性這一品格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具體體現。
實踐維度: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實現偉大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統領各項工作,并將其貫徹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全面深化改革,“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全面依法治國,“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全面從嚴治黨,“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領導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在新征程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頂層設計。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可以說,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國要飛得更高、跑得更快,就得依靠14億多中國人民的力量。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全體中國共產黨員正要像黨中央號召的那樣,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4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