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和蛇的屬相合不合
生肖,或屬相,是中國及東亞地區的一些用來代表年份的十二種動物,統稱為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它們依次與十二地支相配。
蛇是十二生肖中最頑強的屬相,屬蛇人是十二生肖中更具有神秘感,最不可思議的人物。筆者有位出生的朋友,這位朋友雖然生肖屬蛇,但是,在平日里卻說自己屬“小龍”。那麼,為何屬蛇的朋友都會稱自己屬“小龍”呢?今天筆者就為大家聊聊這個屬相。
蛇是爬行動物,身體細長,在長久的繁衍中四肢退化,身體皮膚覆蓋著厚厚的鱗片。據考證,最古老的蛇出現在距一億五千萬年前的侏羅紀。蛇的生命力極其頑強,且有顏色越鮮艷的蛇性越強的說法。
蛇與許多冬眠動物的行動方式類似,春季繁衍,夏季活躍,秋季慵懶,冬季睡眠,與大多數植物的生長規律相同。一個地區蛇的密度與降雨息息相關,降雨越多的地區蛇越多。對于缺乏科學常識的古代人來說,蛇這種長相奇怪的動物是非常神秘的,又因為蛇每年致使無數人喪命,所以,在好奇的同時,人們又會對其產生敬畏,以至于,蛇成古代人崇拜和神化的對象。
中國人對于蛇的崇拜古而有之,《詩經》中就有一篇專門寫蛇的祥瑞的段子:“對于人來說吉祥的夢是什麼樣子的?無非是夢到大蛇與小蛇。夢到狗熊棕熊是生男孩的預兆,夢到大蛇小蛇則是生女孩的預兆。”《山海經》中記載了許多光怪陸離的故事,在這部書中出現的精靈往往有著蛇的軀干、蛇的腦袋,或者與蛇進行各種互動。
圖騰,是記載神的靈的載體,是古代原始部落某種自然或有血緣關系的親屬、祖先、等,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象征。而遠古時期,許多部落則以蛇作為圖騰,如:在我國重慶地區至今都流傳著“蛇祖”的,我國高山族則有崇拜百步蛇的現象,凱魯人覺得自己的祖先就是百步蛇,并且,這種蛇就是族人的守。
我國古代神話中的重要元素“龍”,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取材于蛇這種動物。我們首先從外表上分析,龍體態悠長,可彎轉盤旋,渾身覆蓋著華美的鱗片,這些統統是蛇的特征。《史記》中則對龍蛇有這樣一句描述:“蛇化為龍,不變其文。”這里的文其實就是紋理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龍由蛇轉變而來,身上的花紋也繼承自蛇的鱗片。”
其次,我們再從能力上分析,龍時而隱形,時而現身,能變長變短,且性格陰晴不定,時善良時險惡,這不正是蛇的特質嗎?
蛇喜歡居住在隱秘的地方,尤其是人很少踏足之處,又是不是來到人們的聚居區登門拜訪,所以,“時而隱形,時而現身”。根據蛇的習性,在冬季來臨時可以在幾個月的時間中不進食喝水,躲在地洞中紋絲不動,所以,“能靜能動”。蛇又有大蛇小蛇之分,既有碗口粗幾十米長的巨蚺,又有幾厘米長的盲蛇,所以,“能長能短”。
并且,在蛇類中,既有地區能夠照顧孩子的溫順品種,又有睚眥必報的劇眼鏡蛇,所以,“性格陰晴不定”。而蛇在成長過程中要經歷數次的蛻皮,就像一般,龍頑強的生命力就是由此而來。所以說,蛇的這些能力通通被龍所“吸收”,成為龍的重要特質。
至于龍和蛇的關系,古代人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
一是,蛇在不斷的過程中終有一日會化身為龍,如《》中就曾說:“由自然而然的天生之龍,也有蛇不斷化身為龍。”《述異記》也說道:“蛇經過五百年的變成蛟,而蛟再經過五百年的化身為龍。”這種思維不但賦予了由蛇成龍的勵志“逆襲故事”,還在其中融入了古代人對修真的不懈追求。
第二種說法則是,龍與蛇從根本上就是同一種精靈,《五行傳》:“蛇就是龍的一種。”古代神話中的,有時長著蛇的身體,有時則長著龍的身體,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比如:軒轅黃帝,《山海經》中就曾說道皇帝長著人的腦袋,卻有著蛇的身體。《說郛》中則不同,說黃帝長著龍的身體,人的腦袋。實際上兩書的描寫是同一個意思,都是將龍與蛇作為同一種精靈并稱。
時至今日,福建人仍崇拜蛇,不少地區至今都有蛇王,而且每年都會在中舉辦祈求蛇神的民俗活動。四川之所以被稱為“巴蜀”,其中,“巴”在古代就是大蛇的意思,先前我們提起重慶流傳的“蛇祖”也許就與此有關。
綜上所述,在古代人的思維中,蛇與龍的關系十分密切,所以,至今屬蛇的朋友都希望稱自己屬“小龍”,這樣既讓人覺得幽默風趣,也讓自己的屬相沾染了些許“龍氣”,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參考資料:
『《生肖蛇》、《詩經》、《山海經》、《》、《述異記》、《五行傳》』
以上就是與龍和蛇的屬相合不合相關內容,是關于生肖的分享。看完男龍女蛇婚姻會長久嗎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4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