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屬蛇閏四月出生的考運
梅骨清奇
——拜謁梅清
文/江海濱
與石濤齊名的宣城畫派創始人梅清,亦然也是被學界畫壇所忽略抑或沒有足夠挖掘的先賢。他的清絕出塵應該與弘仁一樣值得擁有和發現,其學術價值不低于四僧之任一。弘仁墓曾在參觀徽文化博物館“故宮新安八家書畫展”后特意走訪,近期安徽省博物院主辦的“家在黃山白岳之間”——漸江書畫藝術大展正在開展,本月底截止,石濤的敬亭山我去過兩次,梅清弘仁石濤他們仨我一個都不愿割舍與忽略。
徽州學人汪世清先生編著過《漸江資料集》《石濤詩錄(年譜)》等,也是《八大山人全集》顧問,撰寫過《八大山人的交游》系列專題,生前收到石頭出版有限公司幾次來函約稿,他的夫人在回憶錄里說——最后世清同意寫一本 梅清的書,初定書名《梅清與黃山、黃山人》,提綱已定好,尚未動筆就發病了。病情惡化得很快,2003年4月14日上午他對醫生住建議還猶疑不定,16 日下午就呼吸急促以致無法移步,入院不久,院方即下達通知。世清一向關心時事,每天必看報。住院期間,他強忍著的極大痛苦,每天三次收聽新聞。他擔憂肺炎的疫情,掛念的戰局和遭受的苦難。4月30還要求我給當天《參考消息》的全部內容。在病床上他還掛念鮑弘道老信中對唐寅《雙鑒行窩圖》題跋中提出的幾個問題,要我把復印件帶給他,他幾次舉起這份資料閱讀,終因視力不濟,在嘆息中放下手來,以不能給老友做最后的回答為憾。他的頭腦一直很清醒,以致夜間無法入眠。5月2日晚經他一再要求,醫生給打了一針安定,3日便深睡不醒,于晚7時22分辭世。在病床上,他還提到“不能再寫那本書了”(指 梅清的書),要我通知對方,別無。世清走了,帶著對事業的眷眷之情走了,留給我的是無窮的遺憾和不盡的思念。汪世清老人帶著未盡的夙愿走了,我們也翹盼有熱誠的學子學者們能成全先生的念想,早日與相關學術機構能共同促成《梅清全集(年譜)》和《漸江年譜(全集)》的編撰問世。
源于以上種種,我希望更深入地走近梅清世界和他的藝術人生。
梅清 (1623-1697),字淵公,號瞿山,安徽宣城人。原名士羲,后改梅清,號瞿山、梅癡、敬亭山農等,與弘仁、石濤并稱為“黃山畫派”三領袖,以寫景黃山和梅花松石著名,他們雖同屬一流派,不受古法束縛,卻都有鮮明的個性和藝術風格。“石濤得黃山之靈,梅清得黃山之影,漸江得黃山之質”。
梅清出生江南梅氏望族,詩書傳家,深得父母寵愛。少時讀書,兼習繪畫,滿腹詩書,倜儻。生于明熹宗天啟三年(1623年),卒于清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順治十一年(1654年)舉人,考授內閣中書,與石濤交往友善切磋畫藝。石濤早期山水受其一定影響,而他晚年畫黃山又同樣受石濤影響,所以石濤與梅清堪為知音知己良師諍友,彼此之間情深意篤,皆有“黃山派”巨子的譽稱。
1642年,梅清為避戰亂從城內移居城東三里許之稼園。同年,他出游揚州,歸后將此行與人酬答詩作集成《休夏草》,為梅清之一部詩集。避居稼園梅清憂憫之余一直吟成《稼園集》二卷 。同時,他也展現出非凡的繪畫才能,“名山大川頃刻成于筆楮間”。詩畫之外,梅清“于鐫篆琴弈諸技,無不精曉”。這一階段與蕭云從等畫家名士結交。甲申(1644)國難后,時局仍然動蕩,梅清只得遁入偏遠新田山中,新田與華陽、柏枧山相望,“遙山入座,迅壑當門,樹影鳥聲,參差上下”的山野景致與“課農桑,占晴雨,抱甕負耒”的田園生活滋養了梅清性情,使其胸次日淡以恬,手眼日遼以曠。清順治十一年甲午。1654,一直考運不佳的梅清在其三十二歲之時終于鄉試中舉。同年秋結束五年新田山居,而移平緑閣于宅之西,改曰天延,自此長住宛東三十三年。1659年春,他“慨然以纂述告”族衆,發起編纂《梅氏族譜》欲藉此“宣祖德而示來茲,不僅志厥成功也”,豪情恰如當年。盡管梅清承載重振家聲厚望,才華出衆卻無法屢試不第的命運,年已四十卻“猶然窮孝廉”的梅清,開始放跡山水之間。他“覽秦淮,上采石,登九華,渡皖口”,兩至西泠,得以印證“山水靈秀,惟越為最”之夙聞,以開闊視野。庚戌(1670),梅清登,深受“凌霄立岳始稱奇”感染,“岱宗大夫為吾師”,明確書畫以“造化”為師,這次登覽所成詩篇《岳云集》。這一時期,梅清還頻倡雅集文會。康熙四年(1665)冬,他發起盛大的敬亭山讌集,與諸文士分體賦詩,結爲《敬亭倡和集》。康熙六年(1667)冬,梅清修復宛津、衍水兩座石橋。是年前后,他又和友人宣城“詩畫會”,其中不乏施閏章、半山、梅庚等詩畫高手,石濤加入帶來了新的技法理念。他在晚年曾回憶道:“吾里舊有詩畫會,予與愚山、耕塢、阮懷、木山、晴巖、翥隺、曉原、方鄴、雪坪及方外半山、石濤諸公聯吟潑墨,一時稱盛。”這些活動對宣城畫派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
1666年秋,梅清將歷年諸友贈答匯為《天延閣贈言集》,五年后集成十二卷,并請施閏章作“總序”。1675至1685年是梅清居宛東的最后十年,康熙十四年應友人之約游吳門,同年徐乾學“憺園”落成,邀梅清、梅庚至崑山游園,梅清爲其作《憺園圖》,并與梅庚各賦五律四首題于卷后。是年,梅清賦詩分別託請祖庵、石濤帶往九峰,問候老友旅庵本月,也曾寄贈王士禛鹿角膠墨。后將詩作輯為《菊間集》,并在小引中描述自己此段筆墨生活場景。
梅清一生“足跡幾半區夏”。1678年,梅清首登黃山白岳,了卻平生一大夙愿并作《黃山紀游詩一百韻》,詳細描述山中境,這次經歷在梅清藝術生涯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黃山白岳成為此后梅氏山水畫典型母題。1679年梅清頻繁往來于宣城、兩地,參與藝林雅集,參與編纂《江南通志》。此時,他的繪畫創作趨于成熟,曾與田雯、程邃、柳堉、周在浚、王翬、蔡方炳、宋曹、魏壽期諸人有詩畫唱酬,一批重要作品如《宣城勝覽圖(二十四開)》《三清圖》《敬亭霽》等于此問世。68歲的梅清生平第二次登上黃山。這次重游,奇險峰巒云海賦予飽經滄桑的梅清與前次不一樣的感受,激發其藝術靈感與創作沖動。1691年春梅清游京師返鄉后少有遠游,這年他率族人輯成《梅氏詩略》,以維系“雅傳五百年,派分文脊見多賢”的家風。翌年正月雪霽,他寫黃山圖“凡十二幅,備極煙云變幻之妙”,以報王士禛十年前之索請。同年追憶“少時曾癖名山水,東西南北萬余里”,喟嘆“九上長安歧路多,千峰萬嶂紛難紀”,算是對自我人歷的總結。之后,梅清不時花果會,廣邀友朋雅集以遣余年。1693年五月,梅家遭遇火災,《天延閣全集》諸版概毀于一炬,梅清重輯生平詩作而成《瞿山詩略》三十三卷。是年冬至前三日,梅清在詩集自序后附小像刻畫自己斜倚奇石、左手握卷、右手擎杯形象,畫旁題曰:“自笑瞿山老面皮,可堪顦顇寫鬚眉。生涯一醉曾何事,倒插梅花唱竹枝。”這是71歲的梅清自我的寫照。1696年梅清辭世享年74歲,歸葬于新田山太婆園。翌年,摯友王士禛獲知后為之感歎:“在京師聞淵公化去,妙畫,從此永絕。”
梅清上承家族盛名之馀蔭,又有同時期族人的相扶相和,對于宣城一地后起之秀亦樂意提攜教導,故在梅氏族內威信很高。梅清一生詩酒為伴,且好尚與同道雅集,從早年文會到中年詩畫社直至晚年花果會,他都是主要倡導者者,這些雅集文會在明末清初紛繁復雜的特定歷史時期,不僅起到了維系當地文脈的積極作用,還了當時宛陵地區的知名畫家,為“宣城畫派”形成奠定了基石。另外,梅清中舉之后屢次北上赴試,又時常往來于三吳金陵等地,游歷日廣益眾,其畫名亦傳播漸遠,被推為宣城畫壇盟主、群賢領袖地位。
宣城畫家中對梅清藝術產生影響的主要是半山與石濤。半山俗姓徐,名惇字秩五,后更名在柯,號半山。半山生于明萬歷三十九年辛亥(1611),約卒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作為宣城畫派早期最重要的三家之一,半山在當時影響頗大,被奉為“模楷”。風格淡雅清曠、沉靜內斂,有風煙俱浄之感;畫中常署“半山柯”款,又鈐以“梵民在柯”“處晦”諸印;半山筆墨明浄,設色淡雅,對梅清早期創作影響較深。石濤自康熙五年(1666)至宣城廣教駐錫敬亭山15年,頻繁參與當地的雅集文會,宣城畫家對石濤影響更大的還是梅清。康熙九年(1670)梅清游后回歸宣城,與石濤相會,自此二人過從密切,“共成三絕誰同流,清音閣上長相酧”,于繪畫技法、藝術思想諸方面彼此切磋相互借鑒。居宣城的十幾年是石濤在藝術上逐步展開社交的關鍵期,此間梅清不僅將石濤推介給許多名流高士,更在繪畫風格及藝術思想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個頗有才氣的年輕僧侶。石濤對梅清的人格與藝術亦很推崇,其謂“江東達者人共傳,瞿山先生思渺然”,尊梅清為高邈超群的“賢達”。考察存世的石濤早期山水畫作,內容多危崖飛泉、云海松林、怪石巨壑,運筆爽利,皴法多現披麻、亂云,畫面整體往往是水墨、格調明快。如1667年游黃山后所作《黃山圖》,筆法恣肆、用墨清淡秀潤,接近梅清豪放之風,可見當時宣城畫風的影響,梅清反對繪畫師古而“追蹤泥跡”,強調山水畫創作應“拈來都是胸中丘壑”。為此,他明確提出“古人在我”、我運“我法”的創作論。這一主張得到石濤的積極呼應:梅清繪畫常鈐“我法”印以自我標榜,石濤居宣城、時繪製的作品上亦常用“我法”印,這既是石濤藝術個性的彰顯,也因早先受到梅清藝術思想的熏陶。
石濤繪畫曾受梅清影響,梅清也曾向石濤學習。梅清曾贊石濤“黃海云”是“筆落生面開,力與五丁齊”,畫“天都峰”是“天都之莫紀,我公收拾奚囊里。擲將幻筆落人間,遂使軒轅曾不死”,認為其寫黃山奪造化之奇得自然之天趣。梅清“黃山”題材作品甚至直接借鑒、模仿石濤畫作,如梅清贊石濤“一爲湯谷圖,四座發寒響”,其著名的《黃山圖(十二開)》中“湯池圖”便借鑒了石濤《黃山八勝圖》中“湯池圖”構思。梅清作為一個以“我法”為標志的畫家,又是當時宣城畫壇的領袖,能夠直言學習比自己年輕的石濤,除胸襟開闊也透石濤繪畫對其影響之深。約1666年至1680年,近十五年的經營開拓使宣城畫派與金陵、新安等流派形成鼎足并峙的局面。康熙十九年秋,石濤移居,之后半山化去,宣城畫派遂形成以梅清為首,梅庚次之,梅翀、梅蔚、梅琢成等人為中堅的梯隊。梅清離世后,以梅庚等人為主要成員的宣城畫派仍然在江南畫壇活動了較長一段時間。
梅清在世便以繪畫名震大江南北,求其畫者有如文徵明者登門接踵,所謂海宇欽慕,尺圈才出,千臨百摹,再加之梅清學生甚多。兄侄孫輩善畫而有成就者眾多,有出自子侄學生的代筆,亦有時人偽作,后世更多,偽作之佳者幾可亂真,這給后世鑒定留題,賞鑒家每為之頭痛不已,諸如《仿黃鶴山樵意》以氣勢取勝,行筆流動豪放而運墨酣暢,以及皴法用點均有梅清習古之意,很難判定是非。對于宣城畫壇尤其清初流的代表人物,曾一度有將梅清、梅庚、梅翀、蔡瑤并稱“宣城四妙”,他們分別是梅清、梅清之侄與兩位侄孫組合,其中梅翀畫松石奇詭多變,時或代梅清作畫,梅翀《黃山十二景圖冊》對比梅清《黃山圖冊》雖為摹作但卻神似而清絕。目前存世一套梅翀描繪古徽州名勝《歙縣山水圖冊》十開,大開大合而又氣象萬千,作為傳統筆墨堅毅留守的文化傳承者,文人情懷師古師今師造化,親歷自然而提煉自然,從深入傳統到打出傳統走出自己。
故宮梅清《高山流水圖》圓柱形險峰兀立于群峰之中,陡峭雄偉,山下蒼松掩映,一人席地而坐觀賞飛瀉的瀑布,意境高古空曠;山巒淡墨皴染,濃墨點苔,山石清麗而富有凹凸質感;梅清《九龍瀑圖》采用寫實兼寫意,寫出九龍潭巨石層層迭迭漸失于山嵐霧靄之中,一條溪瀑從山靄中跳珠,白霧彌空,置身似可聽瀑嘯泉喧;白衣隱士悠閑地坐在巨石上,動中有靜靜中寓動。白霧空朦處以遒麗行書題書:“太古蟄龍醒,蠶叢霹靂開。五溪云不去,在峽雪飛來。”
宣城以宣紙故里與敬亭山名聞遐邇,揚州因長江水路樞紐和徽商以及揚州畫派而舉世無雙。當年揚州畫家尋游黃山,宣城無疑是一個絕對理想的中轉 。梅清生于宣城之地理文化優勢,近水樓臺廣交詩朋畫友,石濤曾在這里寓居數十載與梅清互為師友彼此請益。梅清善詩和書法,著有《天延閣集》《瞿山詩略》,代表畫作有《黃山紀游冊》。 梅清早期所畫題材僅為家鄉山水故園風情,32歲始潛心追摹黃山,屢登天都、、云門、光明頂、院、獅子林、煉丹臺、松、西海門等百余處勝境,深為黃山所彌醉。從此,他在絕妙山水間馳騁,以詩人之心去感知自然萬千,以畫家之情來表現自然造化,不僅寫下了眾多優美詩章也畫出了無數峻峭奇偉瑰麗的大好河山,與黃岳奇觀結緣。梅清畫黃山奇松是高手,人們把他畫的黃山松列為逸品,《宣城縣志》稱其“善畫理,墨松尤離奇,蒼雄秀拔,為近來未有,海內鑒賞家無不寶貴”;《宛雅》稱其“好畫長松,騰攫如虬龍作勢,不可博撓;購得珍如寶物,尋傳入內延”;《蠶尾續集跋》說“宛陵梅淵公畫松為天下之一”。
梅清也是一位重情義、廣交游的旅行家。他68歲重游黃山,足跡遍布黃山諸峰,又一次受到黃山雄偉景色的啟迪,創作了許多以黃山為題材的詩畫作品。他自己說:“余游黃山后,凡有筆墨大半皆黃山矣。”他去世前一年還為王士禛畫《黃山云松圖》。依據黃山諸峰不同神貌以及氣候變化所致奇幻境地,他創造出了獨特藝術表現手法,形成了自己卓立面目,畫風冷峻淡遠而超逸,代表這一時期風貌的主要作品有《西海門圖》《西海門》《白龍潭》《峰圖》《臺圖》《天都峰圖》《煉丹圖》《黃山圖》,以及贈幕潭《黃山十六景》冊、贈稼堂《黃山十景》冊《黃山十九景》冊《黃山十二景》等。
梅清書法宗顏真卿得雄強、沉厚端莊、渾樸剛勁而具盛唐氣象。然其卻又參照了“誚顏柳,貶旭素”之米芾筆法,米乃集古大成典范,化古人書法成就經驗為已有成自家面目,不為古人容顏法度窠臼所囿,所謂刷字是米芾書法特質且富才情性靈。他追求氣魄率性更尋味逸韻自然。從梅清所作《行書七言詩》觀,這是一篇以顏字為主而兼有米字風韻典型,氣勢磅礴、雄健,巧拙并用、沉著痛快。筆勢珠連魚貫,字字映帶顧盼,絕無猶疑,溫雅敦厚的書卷氣充滿其間,更好的表現了該詩靜而不孤寂,動而不繁亂的意境。間用米芾的八面出鋒和王鐸傅山墨色姿勢,使得字形嫵媚生動,奇縱清逸。梅清《黃山圖冊》中之款識深涵真卿筆法,敦厚淳樸而典雅清峻。梅清所作行書七言律詩軸,是他在秦淮河泛舟與一位朋友唱和吟詠——
燈火秦淮乍杳冥,招來孤舫放還停。清尊傾倒留今夕,老友追陪盡客星。潮氣忽浮千檻白,月光初動半溪青。遲回渡口尋桃葉,一笛難禁醉里聽。詩意是在一個燈火璀璨的秦淮河上招呼來一游船,幾個老友在一起打算暢飲“今夕”。夜深潮涌,岸泊大舟,茫茫一片使得溪水泛起銀色白月光。良久大家醉倒船艙里,桃葉渡現在何處?一陣笛聲掠過歌舞延綿不絕。
梅清曾有詩云:“憶昔居池上,尚在孺子時。束發事書史,強半為兒嬉。歌椿查,堂下吹塤。伯仲五少年,娛樂無不為。揮手弄彩瀚,縱橫無嫌疑。自計平生歡,未成愈于期”。儼然一個無師自通的繪畫天才少年。崇楨十一年(1638)14歲梅清成秀才,其間慈父病故家落。崇楨十五年(1642)18歲梅清游歷金陵揚州,直掛云帆濟滄海。公元1644年,甲申之變大明王朝覆滅,20歲青年梅清棲影山林,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涯。1654年后出神入化,他擷取其他好友的不同逸趣筆墨建構融冶一爐,從而形成梅清獨有的風骨清奇、出塵空曠、冷峻自然的哲妙境。
在當時背景下遺民高隱中,梅清與石濤情誼堪稱典范,被傳為畫壇佳話。梅清大石濤19歲,他恭稱石濤為“石公”。青年石濤駐錫宣州,他尊稱梅清為“江左達者”,石濤每到宣州都必到梅清天延閣切磋書畫或結伴寫生,詩酒論道,梅清曾有詩云——
我寫云,云向石濤飛。
公寫黃山云,云染瞿硎丟。
白云滿眼無時盡,云根冉冉歸靈境。何時公向岱顛游,眉余已發黃山興。王士楨記載:“宣城梅孝廉公清,別字瞿山,以得名江左,畫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又寄畫梅一卷,煙雪歷落,枝干奇古,似過于王孟端”。康熙元年,兵部主事陳焯贈梅清詩,并描繪有梅清作畫的情景:
比來耳熟瞿山名,紛紛空西京。邂逅目睹瞿山面,瞿山沷墨予益驚。臨摹百家只頃刻,點染萬品隨生成。游絲當路本無跡,春蠶食葉微聞聲。十副云藍辱持贈,置吾丘壑移吾情。梅清常用“我法”、“古人在我”、“不薄今人愛古人”三方印,他突出自我意識,我法寫我心;強調筆墨傳承,辯證師法;主張兼包并容,轉益多師。梅清書畫出入宋元,雜煣百家。他力追、黃公望,刪繁就簡;粗兼沈周,寫生臥游。他與同儕蕭云從、弘仁、石濤、戴本孝、龔賢等山水大家相互滲悟,轉益多師,寫生傳神,妙寫黃山,出神入化。石濤曾把梅清入歸豪放一脈,曾贊嘆:“豪放之如瞿山、雪坪子,皆一代之解”。
黃山是梅清的宿命。梅清結識石濤,開始潛心黃山。梅清48歲后七次入山兩次登頂,71歲作《黃山十九景》,晚年自述:“游黃山后,凡有筆墨,大半皆黃山矣”。
梅清得地利之便,長期對黃山追蹤寫生,尋幽探奇。他入黃山雖晚但寫黃山最妙,苦心孤詣終得黃山之“影”,他重視書畫融合天然成趣,開浪漫派印象黃山先河。梅清詩云:
夢里何年石室開,奚橋松徑斷塵埃。稍待秋風涼冷浚,倚仗無人待我來。梅清筆下黃山險絕奇曲富有律動,線條浪漫,色彩斑斕,以求黃山之“影”為至境。所謂黃山之“影”,就是黃山折映出的“心影黃山”,即心象、光影、時節變換的黃山景象。以《黃山十九景冊》《沽崗霄漢冊》觀照,梅清的“心影黃山”類比莫奈如若“浮翁教堂”、“干草堆”、“睡蓮”系列,亦然同黃賓虹晚年筆墨意象之于等印象派抽象派一樣,均有東不同語境下藝術卻有異曲同工之妙,值得中術史家深入探究,藝術與音樂與人類命運一樣是共同的語言。今對比梅清黃山圖稿,三百多年前的黃山“光影”如夢似幻歷歷在目。梅清黃山題畫詩尤為極致,詩李太白仗劍去國浪及天涯,最后抱明月而長終于安徽當涂。梅清仰慕李白靈逸,李白晚年常過往宣州最終長醉當涂,與暮年梅清有了天地神交,梅清承接了李白,他在《黃山九龍潭》詩題:
太古蟄龍醒,蠶叢霹靂開。
五溪云不去,三峽雪飛來。
梅清七進黃山兩次登頂,晚年曾在峰向天發問:
根誰手種,大地此開花。
直飲半天露,齊擎五色霞。
人從香國轉,路借遮。
蓮子何時結,滄溟待泛槎。
黃山西海堪為無限風光險絕處,梅清曾寫《西海門圖》感慨造物主斧神工:
一徑開危竇,懸崖萬丈高。
是峰皆列戟,無嶺不飛濤。
花疊棄藤杖,云深染布袍。
海門開處幻,只覺化工勞。
品讀梅清“心影黃山”詩畫,覺梅清晚景有些青年太白穿越蜀道怒向三峽的浪漫豪情,得黃山風月之助而豁朗無垠。綿長松秀的解索皴被恰到好處地運用于黃山奇峰異石上,形成梅清連綿逶迤的“奇山異水”。
“凡是有出息的畫家,都把筆墨和當時的生活相結合;而凡是大家,都以深厚的功力表現現實的生活,在表現生活中給筆墨以時代感。”這段發表在美術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亞明》中話,是他學習古典傳統繪畫的體會,更是他一生寫生、創作生涯的自況。不僅如此,亞明先生以為合他所說的這兩個條件的古代畫家中,梅清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所以他促成了梅清陵園的建設。宣城畫派梅清,使一個家族的畫家自成一派,尤其在黃山繪畫藝術創造上獨樹一幟。梅清繪畫“筆墨奇幻、黃山”,梅清藝術經過三個過程發展形成:其一是師古,他留下來的仿古作品冊頁就有數本;其二是紀游寫生,梅清在紀游黃山十六開圖冊上題跋:“游黃山后,凡筆墨大半皆黃山矣!”梅清式黃山圖式前無古人;其三是獨創了梅清式的“卷筆皴法”,他在師古師造化中,將傳統牛毛皴、解鎖皴、卷云皴綜合成“我法黃山”的獨有“卷筆皴法”,堪為卓絕。中國畫畫史簡直也可以說就是一部皴法史,藝術風格、個性創造都融在里面,所以梅清的藝術能夠獨立成派。亞明推崇梅清的藝術、彰顯梅清的成就,做的很徹底——題寫梅清墓碑并親筆書寫梅清碑記,梅清、漸江、石濤這些傳統和的再利用,一直是亞明的思考之所在,梅清不僅是“明末清初寫生畫派之先師”,更是后學的先師,亞明在碑記中強調“寫生畫派”的概念,也是強調自己藝術理想的傾向性思考。亞明自從1961年38歲那年秋天登上黃山后又數登黃山,黃山山水的紀游與創作幾乎貫穿了他藝術大半生,如同梅清。
1654年梅清中舉后四次北上會試,均以不第告終,這時他有點心灰意冷。同時又遇家落,“屏跡稼園,郁郁無所處”,于是索性放棄仕途退隱家鄉,游歷名山大川,全身心寄情山水書畫。《清史稿列傳·文苑》稱其畫尤磅礴,多奇氣,嘗作《黃山圖》,極云煙變化之勝。同代學者詩人王士禎評梅清“畫山水入妙品、畫松入神品”。《蠶尾續集·跋》稱:“宛陵梅淵公畫松天下之一”。梅清以山水畫卓絕成就奠定了他“為明清兩代山水畫寫生之領袖”地位。
經過宣州輾轉新田鎮已經午時,新田有點水東港口的味道,有點餓了,邊打聽梅清所在邊留心街市上的小吃店,找到一家叫紅霞的小館子點了鴨血粉絲湯,15塊,可能覺得分量委實不足,年輕老板娘說再給你燙點粉絲吧,我說好的謝謝,不過加了些還是不夠。記得每次經過總要在 點要鴨血粉絲煲,不同方位的10到15元都能吃飽,唯一一次是在夫子北門對面老街不起眼的一爿小吃店里,點了17塊的鴨血粉絲湯,簡直兩勺子沒了粉絲盡是湯,加了茶葉蛋和肉夾饃還沒飽,占了名勝景區的“皇帝女兒”吖,不過服務周到,真是讓我歡喜讓我憂!下次還是找實惠地方點鴨血粉絲湯過癮點。
吃完鴨血粉絲湯便起身沿著老街一路溜達,瀏覽街道兩旁的各色店鋪老房子,還是十年代氣息,有點時光倒流的溫熱親切感,日頭當頭恰好,也許是為了尋找拜謁梅清吧,再嗮也不覺得酷熱,沒有一絲風卻亦清氣爽。在街道轉角遇見老徽派屋子旁一棵怒放的紅梅,一對母子走在我前面正在朝梅清社區走,男孩胖胖的,媽媽也胖胖的,不過都略微文縐縐的親和質樸,我向他們詢問梅清墓所在方位,男孩搶著告訴我就在那邊不遠,媽媽說就在梅清社區恰好順路帶我去,大約也就兩三百米距離,路上男孩疑惑地問我是干什麼的,找梅清干什麼?我支支吾吾說與梅清一樣畫畫的吧,男孩似乎還是疑惑。老遠就看見“梅清陵園”四個魏楷歐體字,原來是久違的“燕人康莊”題署,康氏一門就有五位書家均以歐體名世,老大康殷是中書協顧問,歐體融入金石氣和魏隸風顯得古樸厚重端穆,內蒙康莊亦然刀筆雍容。記得多年前江西忘年前輩書家康莊給我來信聊及全國大約七八位文藝界同名康莊,內蒙康莊的信件有時候寄到他這里,幸虧他知道在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還是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同仁康殷的地址,托他轉給內蒙康莊,也就是這位為“梅清陵園”題名的康莊。提及往事插曲且作調料一笑一樂也。辭別答謝母子倆,他們其實也就是梅清社區的居民,向梅清深處走去,猜想男孩還在懷疑大白天一個人來看陌生人的墓到底是干啥呢?!
陵園有園墻和鐵將軍把門,有鎖禁閉。不過,鐵門邊左墻上嵌入一塊石匾,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清墓 安徽省一九九八年公布”仿宋黑體字樣。右側墻上也有一塊公示牌匾,注明了責任單位為宣州區、市文旅局及屬地責任管理單位新田鎮、宣州區文物所,而文物所有(使用)責任人為新田鎮梅清社區居委會。文物保護員為汪世英,有和。只好保護員,那頭回復就在老街一個什麼店里,馬上過來,等著。很快就來了一位中年婦女,看來很熱忱負責,印象中好像梅清墓在梅家后人菜園地里,看來這里不再是梅家菜地了,隔壁一戶人家也不姓梅。開了鐵門,我便在汪護理員介紹連拜謁梅清墓園的點點滴滴,她說原來這里都不能進來,是她親自清除雜草,也撥付一些費用幫她打理墓園,說來拜謁觀摩梅清墓的外地不少,不過汪世英還以為梅清是數學家,可能與梅文鼎弄混淆了罷?
那就順便科普一下梅清老鄉前賢梅文鼎吧。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號勿庵,漢族,宣州人。清初天文學家、數學家,為清代“歷算之一名家”和“開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譽為與英國牛頓和日本關孝和齊名的“三大世界科學巨擘”。梅文鼎畢生致力于復興中國傳統的天文和算學知識,并且推進中西天文學的融合。梅文鼎在著作中,再次闡明了已失傳的古代歷理。傳統天文學中的許多,他又寫了《交食》《七政》《五星管見》等書介紹第谷式的天文學。梅文鼎在另一部著作《歷學疑問》中,論述了中西歷法的異同,并將許多天文知識納入中國古代學術體系中,如他稱西學的“地球寒暖有五帶”,即《周髀算經》中的“七衡六間說”。他自撰《勿庵歷算書目》有天文數學著作七十余種,包括數學著作二十余種,《梅氏叢書輯要》六十卷,其中數學著作十三種共四十卷等。梅文鼎專心致力于天文數學的研究,他系統考察古今中外歷法又介紹歐洲數學,綜合研究中西歷算,梅文鼎介紹和發展 的數學知識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后世頗有影響。除了數學家梅文鼎,梅氏家族到梅清這一輩,已經涌現出眾多的名宦學士,令世人側目,其先祖梅堯臣更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重量級的大家。家學淵源,加之鐘靈毓秀的宣城山水熏陶著伴隨著梅清的成長,自幼便顯露與眾不同之處:“尚在孺子時,束發功書史”,“英偉豁達,讀書竟夜不寐。既長,以博雅負勝名”。
走近梅清陵園,左側有一獨特的燈塔般“梅公亭”,由亞明題署,個色鮮明的畫家字亦然可人。正中是梅清石像,四五米高的樣子,有點像板橋,背后還有長長的辮子,與保護員說他還有辮子,汪世英笑說那個年代男女都留長發,心想那個時候為何男女都一樣留辮子為何男女并不平等呢?梅清像后冠蓋蒼郁的杉柏下梅清的墓,有兩米左右高的墓碑上刻書“一代宗師 梅清之墓 亞明敬題”,寫得很流落自如,想來亞明對梅清是毫無疑問地仰慕也。梅公亭下有一塊柳楷石碑為《梅清碑記》,碑記曰:“梅清字淵公號瞿山瞿硎遠公敬亭山農白發老頑皮柏枧山中人等安徽宣城人生于明天啟三年清康熙三十六年卒順治舉人家書萬卷少初喜讀常歌呼自適性達工詩詞善山水尤擅寫松清畫理落筆簡淡靜逸脫盡窠臼饒有古趣曾往返燕齊梁宋吳楚間飽覽山川之靈秀染煙云霧嵐之神韻嗣后尊黃山為師敬黃山為友伴黟壑而長眠有黃山冊明末清初寫生畫派之先師其畫與論亦乃石濤成功之先導也 乙亥春末姑蘇近水山莊亞明撰”【乙亥年仲秋江滌華書程家仁刻】。緣于 沒有標注標點,故而 記錄,如何句讀就留給讀者解析斷句了,大概意思基本一目了然。由亞明近水山莊聯想到二十年前許宏泉就在這里訪學,算是為亞明特別助理,不知可否幫助亞明老整理學術傳記文獻或紀實交游,約等于的訪問學者吧?也不知亞明老可否與許宏泉談及梅清的話題,許宏泉對梅清可有別樣的感知和品藻,除小鷹阿戴本孝外。
托保護員汪世英幫我與梅清合影二三,也掠影幾幀,凝神梅清,如今陵園或可還是遷移至此,確也不知道是不是衣冠冢還是身?依依辭別梅清后,經過一個偌大的梅氏文化廣場,覺著梅清不僅僅屬于梅清社區的,新田鎮似乎也可以更名“梅清鎮”了,想來會有更多的書畫界學術界人士 這個地方,世界上知道梅清比新田的人們一定多很多。就像古徽州歙縣城里新命名了“賓虹大道”、金華市擁有“賓虹路”一樣,一定比原先的道路更響亮更人文,不過徽州練江畔的漸江弘仁是不是也能命名一條“弘仁大道”或者“漸江路”呢?
梅清,亦作如是觀,他或許更應該是整個文房四寶故鄉乃至整個安徽省的地域名片之一,值得擁有與弘揚。
品若梅花香在骨,骨骼清奇我梅清。
江海濱于徽州新安藝舫
2022 、3、7 13:16
以上就是與2001屬蛇閏四月出生的考運相關內容,是關于黃山的分享。看完1995年閏八月出生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4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