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什麼東西可以辟
中國玉器的歷史源遠流長,古代玉器不僅蘊傳統文化的厚重內涵,同時也反映著中國古代不同歷史階段的時代風貌。
漢代是中國玉器發展的巔峰時期,漢代玉器的杰出成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治玉工藝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二是玉文化的思想理論趨于完善。
在兩漢時期,隨著儒家理論被確立為文化的主流思想,“君子比德于玉”等一系列豐富的儒家文化思想被植入玉器當中,從而奠定了中國玉文化的基礎思想理論,中國玉器也從此被賦予了更深厚的文化內涵。
“辟”的和田玉,99%的人都會說,這個我知道,那不就是貔貅嘛!
有些人會補充到其他各種瑞獸、……這類題材十分寬泛,內容也是非常豐富。不過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那1%知道的。
古代辟哪家強 ,還得大漢三件套!
在漢代,有這樣三種辟的玉飾,地位相當之高,完勝其它的辟物品。無論是堂之上的貴族王公,或者下里巴人的平頭百姓都十分推崇。它就是今天我們要和大伙聊的辟種類——厭勝佩。
“厭勝佩”的“厭勝”就是“”的意思,這辟分別是:剛卯、司南佩、翁仲。從西漢開始,在一直流傳至今。
翁仲
翁仲起源說法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是一位威猛的大將軍,因威震匈奴而出名,連以他形象雕的雕像都讓匈奴十分害怕。
《明一統志》載稱:翁仲姓阮,秦時人,身長一丈三尺,氣質端勇,異于常人。始皇并天下,使翁仲將。翁仲死后,鑄銅為其像。
玉雕中的翁仲長袍佇立,五官與服侍都只用簡單的線條刻畫,刀法簡練,粗獷有力。
翁仲呈現出來的就是:頭上一橫,顯示戴帽;面部三刀,顯示眼鼻;胸肩兩刀,顯示胡子雙肩;腹下二刀,顯示寬衣大袖,共八刀。
司南
辟其中之一的司南佩其實 于司南儀。
東漢王充在《論衡》里面說: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就是說,用磁石做成勺子,配一個地盤,杓子的根部會指向南方,沒錯,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指南針。
司南佩就是仿司南之形雕琢而成的佩戴的飾物。多是長方體,分上中下三個部分,上面成小勺形,中間呈“工” 字,方便系帶佩戴。
在有的人看來,人以后,常會糊里糊涂、不辨是非、不辨方向。而司南儀能辨方向,人們就認為佩戴上司南佩就不會被迷惑,能頭腦清醒,從而衍生出它能辟,有逢兇化吉的作用。
玉剛卯
辟的第三個就是玉剛卯了。其實它是由兩個物品構成的,一個叫“剛卯”,一個叫“嚴卯”,《后漢書》里面把它們合稱作“雙印”。
玉剛卯最早出現在西漢晚期,是長方體的樣子,四面都刻上了辟的文字,每面兩行。
要說起它們的區別,那就是一字之差,因為剛卯三十四字,嚴卯三十二字。
而與玉司南和玉翁仲這樣的厭勝佩,所指向的概念不同的是,玉雙卯,很大程度上針對的都是古代令人聞之色變的惡疾,正如新型冠狀。
雙卯是兩漢時期極為流行的文化載體,是古人佩戴在身上用于“避疫”的。據史書載,漢代自皇帝、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
并且雙卯依照等級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制成,長形四方體,有孔可穿繩,四面皆刻有文字,多為驅愕疫等言辭。
兩漢時期,隨著儒家思想在文化中占據了主導地位,“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等一系列豐富的儒家文化思想被植入玉器當中,中國玉器被賦予了更深厚的文化內涵,從此奠定了中國玉文化的基本格局。
而漢代玉器“辟三件套”的產生,一方面反映了兩漢時期文化豐富多彩的多元化特征;另一方面則反映出漢代玉器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藝術特色。
因此,翁仲、剛卯和司南既兩漢時期文化的真實寫照,更是漢代玉器巔峰時代的重要實物佐證,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其實時代發展到今天,這三種玉佩辟鎮的寓意已經淡了很多,畢竟千年過去了。
但他們的雕刻形式和古樸的風范卻一直存在,并且受人喜歡,我想這就是壓勝佩獨特的魅力吧!
:亞洲藝術畫報社
以上就是與帶什麼東西可以辟相關內容,是關于文化的分享。看完身上放點什麼東西辟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3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