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算盤的用法
近日,整理舊物件,一把算盤映入了我的眼簾。打量那把算盤,那是一把長39厘米,寬9.5厘米,木框、木桿,黑色塑料珠組成,且上珠是1粒,下珠是4粒,共17檔新改進后的算盤。從購買時間1991年3月6日來看,距今已經有三十多年了。之所以知道購買時間,是因為那把算盤的框架內側有我親筆寫下的記錄文字,要不然哪里記得起購買時間呀。
使用過的最后一把算盤
可以說,這把算盤是我工作生涯中最后一把使用過的算盤了,其意義自然非同一般。
標準算盤
其實,我與算盤打交道還是在的時候,那時候,數學課本上有專門的珠算課程,那學期開學不久,老師就讓我們每人準備一個算盤以便學習,于是給我買了一把木框木珠子的簡易算盤,當時是上面2粒珠子,下面5粒珠子的標準算盤,上珠算課時,我們就帶到學校里去。老師教學用的則是一把很大的算盤,用一根繩子系住算盤的兩頭,然后掛在黑板上面的釘子上,讓我們學生看得清清楚楚。我們發現,老師的算盤與我們的不同,它串起珠子的桿子是帶毛頭的,老師說這樣便于珠子的固定,否則垂直掛著珠子就難以固定,無法開展教學,因此,珠子的上下移動必須要用力才行。上珠算課的前幾節,老師先是讓我們背加減法的珠算口訣,加法是什麼一上一、二上二……六上一去五進一等等,減法是什麼一去一、二去二……四上一去五、二上三去五等等,開始只是死記硬背,也不理解其中的意思,直到后來老師的分析講解加實際操作示范,才懂得了口訣的含義,也學會了具體的。加加減減,,學學練練,幾堂課下來,居然喜歡上了珠算,發現用算盤來計算真是很方便啊,不得不佩服我國古代勞動的偉大創造。后來,放學回家,我們還用算盤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為生活添了彩,為此,我對算盤更感興趣了。
中國珠算博物館品
中國珠算博物館品
珠算的雛形
據有關資料記載,算盤是我們祖先最早創造發明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人們往往把它的發明與中國古代發明相提并論。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后來進化成算盤,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后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東漢末年,數學家徐岳《數術紀遺》載:“珠算控帶四時,三才。”北周甄鸞注云:“刻板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與下四珠色別,其上別色之珠當五,其下四珠各當一。”漢代即有算盤,但形制與現今不同。不過,中梁以上一珠當五,中梁以下各珠當一,則與現代相同,又據徐岳說,他的老師劉洪曾問學于先生,先生解釋了14種計算,其中一種就是珠算,可見最遲在東漢已經出現算盤。有些歷史學家認為,算盤的名稱,最早出現于元代學者劉因(1249—1293)撰寫的《靜修先生文集》里。在《元曲選》無名氏《龐誤放來生債》里也提到算盤,劇中有這樣:“閑著手,去那算盤里撥了我的歲數。”公元1274年,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里,1299年朱世杰在《算學啟蒙》里都記載了有關算盤的《九歸除法》。公元1450年,吳敬在《九章詳注比類算法大全》里,對算盤的用法記述較為詳細。宋代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一算盤,巨幅畫作中居然有它的一席之地,足可以反映出算盤是當時商賈手中不能缺少的工具。可見,早在北宋或北宋以前我國就已普遍使用算盤這一計算工具了。算盤的形狀,呈長方形,四周由木條為框,內有軸心,俗稱“檔”,檔的上端中間用一根橫梁隔開,上端有兩個珠子,每個珠子當五,下端有五個珠子,每個珠子代表一。運算時后撥珠子運算,謂之珠算。由于算盤的功能是計算買賣、賬務使用的,人們總結出許多運算口訣,使之計算的速度更快,便有了四則運算的口訣。2013年12月4日,教科文正式審核批準,中國珠算列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的珠算等級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以后,我竟然與算盤有緣,與算盤同行,為工作添力。剛開始在基層工作的幾年,時計算收款的金額要用算盤,當然是上檔2粒珠子下檔5粒珠子的老式算盤。后來調到會計崗位后統計數據時更要用算盤,此時的算盤已經經過改進,出現了上檔1粒珠子,下檔4粒珠子的算盤,看起來精巧,使用起來似乎更方便。盡管那時已經有了電子計算器,但是比較起來還是算盤好用,特別是加減法還是算盤計算的速度快。為了提升使用算盤計算的精度和速度,1989年我參加系統的業務知識培訓,勤奮練習,算珠碰撞的噼里啪啦聲常常響徹大樓,我的珠算計算技巧得到提高。一個仲春的下午,我參加了蘇州市珠算協會的珠算等級考試,一番努力沒有白費,順利了珠算普通5級。回到工作崗位后,我繼續努力練習,苦練珠算本領,不久又通過考試了珠算普通4級。這在當時的同事中,已經算中上水平了,因為大部分人只是普通5級的水平,據說達到5級就可以當會計了。當然,要升至更高的級別,是非常困難的,不僅要腦子靈活,手也要靈巧,要速度快、正確率高。4級的標準是要求20分鐘內完成10道15個數相加減(其中加減數中更大的是6位數)的加減法題目,加上各10道乘除法(更大被除數6位,除數3位,更數4位數)的題目,且要求加減法題目、乘法題目、除法題目每項正確率達到80%。級別越高,要求自然越高。通過了4級的我心里已經滿足了,因為這樣的水平足以滿足工作需要了,于是就沒有再努力追求更高的級別。當時,我最佩服的是我的一位事,她居然可以雙手同時算盤珠進行計算,無怪乎她拿到了珠算能手一級,別說在全系統,就是整個吳江也沒有多少的。
電腦excel表格計算
1992年8月,我從計會崗位調到了秘書崗位,后來又到了人事、等崗位。再加上進入新世紀后,電腦逐步普及,許多計算的東西只要輸入電腦,任何你要求的結果都能既快又準地幫你搞定,從此,算盤逐漸淡出了我的視野、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珠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想,算盤中蘊含的古代中國勞動的智慧還是值得我們發揚光大的,那就是我們做人要像算盤的外觀一樣,規規矩矩,方方正正;要像算盤珠子一樣,服從撥動、調遣,能進能退,能上能下,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不計較位置的高低,但求數據準確無誤。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不少使用的語言與算盤有關,如用“打如意算盤”表示想做不可能辦到的事,用“精打細算”表示會當家理財,用“鐵算盤”形容辦事能嚴守規章,鐵面無私,用“肚子里打算盤”形容有心計等等。這些生活語言既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想到這些,想到我與算盤相處的那段日子,我毫不猶豫地將那把曾經與我相處多年、使用多年的最后的算盤收了起來,這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 :嚴宏耕
責任編輯:沈瑤、朱宇婷
技術編輯:吳英
圖片 :嚴宏耕、館及 絡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 歸原 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 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 。
征稿啟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麼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歷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別歡迎。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1、請發送至投稿郵箱: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 方式。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 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文中,請單獨發送。
3、如之一次投稿,文末請附 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謝謝!
由于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 可自行處置(同一 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給你一個 ,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了解你!
以上就是與兒童算盤的用關內容,是關于算盤的分享。看完算盤的用法圖解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3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