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失群之羊會命很差嗎,鴻雁失群格命好不好

解夢佬

失群之羊會命很差嗎

高考錄取結束后已是八月中旬了,被錄取的同學都滿懷欣喜準備進入高等學府。而我卻面對著迷茫和傷感,像一只失群的大雁,不知飛向何方。

新的學年即將開始,畢業生必須按時離校。由于我在太原孤身一人,將面臨戶口無處落,居住無房屋,經濟無收入,生活無供應的可怕處境,太原將無有我的立足之地。眼下的路只有一條,就是按照黨和的要求,支援農業。

1963年黨和向廣大知識青年發出號召,報刊上報導了徐建春、邢燕子扎根農村的先進事跡。省城太原也開展了宣傳發動。這對于正處于走投無路的我來說也是一種命運的安排。高考落榜的失意使我情緒十分低落。我怕見到同學老師,不想和別人交談,恨不得立刻離開學校,離開太原,到天涯海角,遠離塵世,過孤獨的生活。在眾多的農場中我立刻就選擇了地處山西最南端,黃河之濱的永濟伍姓湖農場。在開學前的八月三十一日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火車一路向南飛馳,窗外是一派美麗的田園風光。五十年前晉南的生態環境就像原始森林神秘而迷人。田園錦繡,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在迷離的細雨中,火車停在了中條山腳下一個寧靜的小 一一虞鄉。一聽這個名字就會立刻想到其中的歷史沉淀,聯想到唇亡齒寒的歷史故事。更增添了一種神秘而凝重的感覺。

我和同校十八班的趙家祥同學,還有另外三個同伴背起了簡單的行李,沿著田間小路,一路問訊,來到了隱蔽在一片綠樹中的農場場部。幾排普通的瓦房,掛滿果實的蘋果樹、柿子樹,既簡陋又富有生氣。場部很少,院子里安靜的出奇。

一位年長的部接待了我們。她看了介紹信,知道我們是新來的知識青年,滿臉笑容,表示歡通。立即安排我們住進招待所。每人發了兩個碗,一雙筷子,帶我們去食堂吃飯。晚飯是饅頭燴菜,四兩重的大白饃那可是晉南的特產。在那個后饑餓的年代,這讓我們非常興奮。我狼吞虎咽,一口氣吃了三個大饅頭,仍意猶未盡。飯后我們在院里散步,雨停了,落日的余輝中一道的彩虹。雨后的條山格外青翠,挺拔,氣勢雄偉。遠處的田野里的莊稼層綠盡染。天上不時飛過一行行大雁和天鵝。從喧囂的城市到這靜謐的田園,我的心情一下子舒展開來。

兩天之后我們五個人被分配到農業二中隊。吃過早飯,二隊派一輛馬車來接我們。趕車的把式是一位四十多歲,身體壯實的老工人。三駕馬車拉著我們穿過幾座村莊,雨后的道路非常泥濘,村里的房屋古樸而破舊。奇怪的是農家的房子都是一面坡的西房。趕車的師傅地說,這是晉南的三大怪:蒸的饃像鍋蓋,搟的面像褲帶,家里房子一邊蓋。其實這里過去也是四合院,但由于后農業生產長期低迷,農民日漸貧窮,加上人口增加,家庭變小,才不得不拆了門房、上房,千篇一律地蓋成一面坡的西廂房。再看村里的巷道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學校低矮破舊,孩子穿得破破爛爛、光腳穿著有破洞的鞋。看了真不是滋味。晉南物產豐富,是山西的米糧川,盛產小麥棉花,但眼前的情景卻與我的想象大相徑庭

馬車拉著我們沿著古代漕運的姚暹渠一路向西,走進了一望無際的鹽堿灘。趕車的師傅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家住鹽堿灘邊的平壕村。他很健談,立刻給我們講起了伍姓湖的故事。

伍姓湖及周邊的鹽堿灘東西長四十多里,南北寬七、八里,湖面有一萬多畝。盛產草、鯉、鰱、青淡水魚,年產二十萬斤左右。當地農民不喜歡吃魚,主要銷往西安、太原。鹽堿灘大的很,不長莊稼,光長一人高的鹽蒿,密密叢叢,荒無人煙。前這里豺狼出沒,土匪越貨,是一片的世界。后黨和開荒種地,建起了大型機械化農場。從54年籌建,到56年建場,至今不過七、八年時間。我環顧四野,真是一派蠻荒。正應了“天蒼蒼,野茫茫”的古詞。這片神秘的正等待著我們去

二中隊是一個農業中隊,四排簡陋的磚瓦房是職工宿舍,一排馬廄,兩排羊圈,五間庫房,三間灶房和辦公室一看就條件很差。全隊三、四十名工人,兩名,耕種著一千多畝地。這里地處伍姓湖邊,踮起腳就可以望見遠處水天相連。由于地下水位高,土地嚴重堿化,房子墻根一尺多高都被鹽堿腐蝕得掉碴,隊部院子里地上一層白花花的鹽堿。由于生產條件惡劣,小麥畝產不過百斤,棉花畝產也就二十多斤,是個虧損單位

九月初正是棉花采收的季節,第二天隊長就領著我們去摘棉花。每人一個包袱,圍在腰上。我們從小在太原城里長大,根本沒見過棉花長得啥樣,所以都很好奇。到了地里一看,原來在棉株上結了許多像桃子形狀的果實。其中一些成熟的桃子裂開口后放出一嘟嘟棉花。造物主的神奇,大自然的富有讓我們感嘆不已。我止不住好奇之心,彎腰摘了一個棉桃剝了起來。隊長叫我們不要亂,每人兩行一字排開,并排向前推進,就像大作戰,大家有說有笑。但看似的勞動只要時間一長就成了繁重的勞動。不到半個小時就腰酸腿疼了,不到中午肚子也餓了。抬頭望去長長的棉垅望不到頭,原來一字排開的隊伍早已變得稀稀拉拉。我初次嘗到了勞動的艱辛。想到今后幾十年我將在這里跌打滾爬,度過一生,心情禁不住沉重起來。

摘了十多天棉花,九月下旬小麥播種的季節來臨了。東方紅拖拉機從場部開了下來。我之一次見到這渾身通紅的拖拉機,既激動又新奇。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我圍著它轉了又轉,看了又看,摸摸這兒,碰碰那兒。那復雜的結構,眾多的零件,密密麻麻的管線讓我眼花繚亂。

早在上初中時我就對課文中的中國之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羨慕不已,對中蘇營農場大型聯合收割機收小麥的場景心馳神往。農業機械是農場的重要裝備和主要財產,拖拉機手則是農場最讓人向往的職業。讓我跟機組做輔助工作,能和拖拉機在一起,我心里也是美滋滋的、播種的程序是先整地,整地就是把夏季翻耕過的麥田整碎整平。拖拉機牽引著三米多寬的元盤耙把土塊雜草切碎、反轉,后面再掛上老鄉整地用的耱。這樣土洋結合就把地整得又細又平。但礳要人踩,既要撐握平衡,又要雙腿分開適當擺動,才能不雍土。我們都覺得這個活很好玩。手中拉繩一甩,真有點騎馬挎槍走天下的感覺。

整地是在夜間作業,那時永濟還沒有通電,夜里四周一片漆黑,連東西南北都分不清,稀里糊涂任由拖拉機拉著轉圈圈。后半夜倦意襲來,不一會兒就暈暈呼呼,常常被摔了下去。指拉機后面是一條遮天蔽日的土龍,天亮一看我們幾個從頭到腳全成了土人,連隊里的狗都認不出我們。沖我汪汪大叫。但大家并不以為臟和苦,反而樂哈哈地打趣逗樂。

在連綿的陰雨中全隊職工苦干了一個月,秋收種麥作業結束了,大田里麥苗嫩綠。連綿的秋雨把鹽堿壓了下去,土壤變得適合植物生長。但一到冬春季節干旱少雨,土壤蒸發量加大,鹽堿又將重返地表,原先滿目蔥綠的麥田,將變成的頭,東一片,西一片,讓辛苦一年的農場人感到惋惜和無奈。但是如今不同了,由于大批知青的到來,農場增添了生力軍。利用冬閑季節挖渠排堿,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無邊無沿的鹽堿灘將被縱橫相連的渠道打成 格地下水由溝渠,土壤鹽堿量將得到有效控制。這是農場農業發展的唯一出路。廣大知青熱血沸騰,積極響應黨委的號召,戰天斗地,挖渠排堿。我們手握鋼銑,腳穿雨靴,一銑銑在鹽堿地上挖出寬3米,深1.5米的渠。這雖然是個力氣活,但也要有些技巧。做到渠道筆直,邊坡平整,深淺一致,堆土整齊。

十冬臘月,天寒地凍,大家揮汗如雨。那時既沒有工作服,也沒有手套這些簡單的勞動保護。雙手裂滿了口子,只好用膠布纏,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手握起來這些老繭就會圍成一個銑把粗的圓筒,使雙手得到一定適應和保護。勞動中同志們你追我趕,爭創紀錄。剛開始每天只能挖個五、六方,以后每天挖到十五、六方都不覺累。整整一個冬春知青們經受了脫胎換骨的鍛煉,磨掉了身上的驕嬌氣。經過半年多的勞動我的身高由1.62米增到1.74米,體重也長到140斤。我告別了天真爛漫的學生時代,成了一名名其實的勞動者,一名真正的農業工人。

農場的生活是異常艱苦的。住得是低矮的土坯房,磚舖的地面泛著鹽堿,非常,甚至蘆葦草都能伸進床板的縫隙中。冬天偌大的房間一個小小的土煤爐擋不住從門窗縫中吹進的寒風。夏天蚊蟲叮咬,氣候炎熱難捱。秋天陰雨連綿,有時連陰二十多天。屋內漏雨掉土,讓人膽顫心驚。室外遍地起水,道路泥濘無法出行,隊部成了孤島。

有人編了四句順口溜:住得是荒野古,聽得是狼嚎叫,吃得是牛草馬料,生活像老道。這四句除了情緒不太正常外,基本上反映我們當時的生活條件。條件的艱苦都是可以克服的,最讓人難以忍受的仍然是饑餓。繁重超強的體力勞動,消耗著年輕人的體力,需要營養補充。但農工的定量每月只有38斤,放開肚子只夠吃十多天,剩下的日子每天都為吃飯而發愁。饑餓與我們時時處處如影相隨,沒有任何辦以滿足我們巨大的食欲。29元的工資除了在食堂吃飯用去十多元外,其余全買了高價糧。即便這樣也只能吃到二十多號。剩下的日子只好向食堂借,找泡,問家中要。

午休時間去溝渠里捕魚蝦,雨后到野地里采磨菇,甚至去南山坡柿樹林吃一頓軟柿子充饑。星期天不惜走上二十多里到于鄉,中午12點花三毛錢坐火車去永濟,為的是在車上憑票吃一餐三毛錢的旅客盒飯。下午再走二十里回來。一直到我70年12月結婚成家前,沒有一分錢的和蓄,全部填了肚子。

同樣精神上的空虛和心靈上的孤獨更是難以承受的那時我們正當青春年少,遠離家鄉和親人,離愁別緒,柔腸百結。但窮鄉僻壤文化生活極度貧乏。全隊僅一份山西日報。當天的報紙兩、三天后才可收到。碰到陰雨天氣那就不知推遲到何時。

1965年前農場還未通電。一到夜晚漆黑一片,沒有廣播,沒有電視。一盞小油燈火苗搖曳。知青們躺在床舖上嘆息、報怨。不知是誰唱起了“草原之夜”那凄婉的歌聲勾起大家對遠方父母親人,對故鄉同學的思念。每一封來信都是心靈的雨露,都令人熱淚盈眶。同學們不時來信安慰我,鼓勵我。使我孤寂的心靈得到許多。

每當看到飛馳南下的列車我都心潮起伏,涌上動情的淚水。兩條綿延伸向遠方的鐵軌猶如兩條心弦把我帶回曾經的時光。值得慶幸的是我們中間有一位西北師范大學畢業,后被打成在此勞動的中學語文老師。他叫剛,削瘦的臉龐棱角分明,一雙大眼從一副寬邊眼鏡中透智慧的光芒。他古今中外歷史、地理和文學,棋琴書畫,吹拉彈唱樣樣拿得起。在這個落后貧瘠的地方真是難得的人才,自然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成為我們心靈上的眷戀和支柱。他給我們讀唐詩,宋詞,講托爾斯泰、、司湯達、雨果等中外文學名著中那些不朽的篇章,那些人淚下的故事,把我們帶進了一個激蕩著人性的感情世界。我們對文學和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許多人買書、借書、向家中要書,形成了一股讀書熱。書籍成了我們心靈的朋友。

每到夜晚,知青們都會點起一盞的小燈,趴在枕頭上看自己喜歡的書。由于沒錢買,只能向拖拉機上的師傅要點柴油。柴油燃燒不好,燈芯小了亮度不夠,燈芯粗了冒一股黑煙,房間里煙霧彌漫。早上起來一看,個個都是兩鼻孔煙灰。這時期我讀了不少中國,如的“家、春、秋”,茅盾的子夜,周而復的上海的早晨,以及雪源、紅巖、紅旗譜等等。但外國文學名著卻很難找到。中好不容易找到一本,“牛虻”,我如饑似渴地一連讀了兩遍。亞瑟的故事和形象深深打動了我,了巨大的精量。后大量外國文學名著才重新和讀者見面,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絢麗多彩的人類文化和精神寶庫。剛還我們寫稿件、辦墻報,唱歌跳舞排節目。鹽堿荒灘有了歡歌笑語,煥發出了蓬勃生機。

經過全場職工,特別是知青的努力,1964年我們了小麥大豐收。我們二中隊的小麥總產從上年的10萬多斤大幅增加到24萬斤。之一次參加夏收我們非常興奮。鐮刀隊、扇刀隊、運輸隊、機收隊,龍口奪食,人人動員。非常時期干活如同打仗,從早到晚,夜間加班不計時間,不辭勞苦。食堂的飯菜管飽吃,半斤重的大白饃擺在院子里,隨便吃,隨便拿。我放開肚子一頓飯吃四個,一天十二個,加在一起足有五斤多。而有的人一頓竟吃了七個真是不可想象!不過只要能吃飽,我們就有使不完的力氣。鐮刀組的姑娘一天二畝,扇刀隊的小伙一天割十六畝。有人編了順口溜:扇刀隊,真能行,割麥賽過康拜因。不想卻激惱了收割機上的師傅們。他們人人憋一口氣,不分晝夜苦戰。烈日驕陽下揮汗如雨,熱浪飛塵中堅守崗位。機聲隆隆如凱歌高奏,麥浪滾滾如大海揚帆,充分發揮了機械化的巨。

夏收過后,農場一下子來了三臺嶄新的東方紅–54型拖拉機,并立即投入麥田伏耕。我幸運地被選送到機務隊學開拖拉機。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心愿。

機務隊是農場的中堅力量,是一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這次選送的十名知青都是各農業中隊的優秀青年,都是有文化,精明強干的小伙子,我感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我分到了五號車,車長李天計是一位心靈手巧,忠厚本分的老師傅。副車長陳俊儒吃苦耐勞,熱情能干;駕駛員陳全鎖聰明機靈、勤學好問,我和張仲林是學徒。這是一個團結戰斗的集體。

兩位車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僅手把手教操作,反復耐心地講原理,而且像父兄一樣關心我們的生活和進步。李車長見我單身一人,無親無故,就讓他愛人給我做棉褲,縫襪底,都是用他家的布票、棉花。他還把省下的飯票給我吃,使我深受感動。機務隊的師傅都很能干,一到農忙個個都奮不顧身,不辭勞苦,不分晝夜,不怕臟累,不計生活待遇,一心撲在機車上。他們愛車如子,精心維護,細心操作,對我們要求極嚴,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自從到拖拉機工作之后,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我看到了人生新的希望。

我內心十分喜愛這個工作,特別珍惜這難得的機會。我暫時忘記了對故鄉、對親人、對同學的思念,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拖拉機上。它時時處處在牽動著我的心,我把它當作有生命的伙伴。在心里和它傾訴,向它問好,和它告別。只要我一看到它那火紅的身影,聽到它那隆隆的馬達聲,心中就涌起一陣親切感。不論白天黑夜,寒冬炎夏,還是風霜雨雪、塵土油污,只要和拖拉機在一起,就是我更大的快樂和幸福。當年我不到二十歲,正是青春年少,心無旁鶩,有使不完的力氣,有壓抑不住的熱情。我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三夏大忙中,我白天在收割機上干一天,晚上還主動到場面脫麥到深夜。一天只睡四個小時,連續半個月。沒有要求我這樣做,完全是我心甘情愿。勞動雖然辛苦,但對一個熱血青年來說,這是青春的展示,是力與美的結合,是一種身體和精神的享受。業余時間我努力學習鉆研技求,學習毛 著作和先進模范人物的事跡,高標準要求自己。積極要求進步,向團靠攏。那時我是一個思想單純,富有正義感和忘我精神的有志青年,為了,我戰勝恐懼,潛入四米多深的水中,搭救落水的同事。但這次以后我再也不愿潛水了。

失群之羊會命很差嗎,鴻雁失群格命好不好

1967年的我

:韓丹尼

山西永濟人

二零一六年冬于永濟家中

以上就是與失群之羊會命很差嗎相關內容,是關于農業的分享。看完鴻雁失群格命好不好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3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