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九月的羊是什麼命
暖暖
農歷九月,入秋,天氣轉涼,家里隔三岔五地燉羊肉打牙祭,美其名曰“補冬”。
閩南人家最常見的羊肉當屬羊肉煲。用砂鍋燜熟的羊肉,一揭蓋,香氣撲鼻。您仔細嗅嗅,除了傳統的八角、桂皮等調味料,在閩南,做羊肉煲還少不了一味當地特產——龍眼干,提鮮去腥,別有風味。
涮羊肉也是家常的吃法。鍋底口味多樣,任君選擇,薄如紙片的羊肉片在的鍋底翻上幾滾,撈出蘸醬即可入口,吃得是熱氣騰騰。老的羊蝎子近年來也大舉進軍閩南市場,古香古色的京味裝潢加上地道的老口味,擁躉眾多。隨著宅家人士日益增多,各商家又陸續推出各種真空包裝的成品、半成品羊蝎子快手菜,在家也可大快朵頤,快樂翻倍。
說起吃羊肉,自然少不了一提族的吃法。手把羊原汁原味,大口吃肉的豪爽令人記憶深刻,不過最令我念念不忘的還屬冰煮羊。
不知是否因見識淺薄,在其他地區我未曾見過如此,直到2022 年秋季到旅游時才初次嘗試。只見電磁爐上架著一口再簡單不過的黃銅鍋子,里面盛的不是慣常的湯湯水水,而是晶瑩剔透的冰塊,點綴著少許綠蔥、黃姜和枸杞,下鍋的羊肉也不同于慣常涮火鍋的薄片,而是切成大塊的厚實肉塊。聽老板介紹,冰煮羊的吃法還有一個,說是當年在貝加爾湖一帶征戰,條件艱苦,天寒地凍,沒有水源供給。于是,就命令士兵就地取冰鑿碎,放進頭盔加入羊肉,生火煮化冰的同時也就煮熟了羊肉。一試之后,眾人發現冰煮羊的口感非但不差,還更加鮮美,這一吃法就此傳開。
聽罷,眾人已是食指大動,黃銅鍋里適時傳來水沸的聲音,大家忙不迭舉筷嘗試。果然,在冰塊中凍過又與冰同煮的羊肉,肉質緊實,汁水飽滿,久煮不柴。草原羊肉鮮而不膻,即使不加任何蘸醬,撒點鹽巴都十分出彩。燙完肉,再加點時蔬、菌類、豆腐皮之類的燙上幾滾,舀上一大碗湯,喝心舒暢,實在是人間美味。
汪曾祺老先生說羊肉要秋天吃才好,大概到農歷九月,羊上了膘才肥。筆者深以為是。北方的羊九月上膘,南方呢,大抵還得晚上個把月。上了膘的肥羊從秋日開始吃,一直可以吃到來年開春。雖說“肉食者鄙”,但古人造字就知魚羊鮮,一碗熱氣騰騰、鮮香四溢的羊肉在手,哪還管得了他鄙不鄙,只想著心甘情愿做羊肉美食的“俘虜”了。
: 廈門日報
以上就是與農歷九月的羊是什麼命相關內容,是關于羊肉火鍋的分享。看完1991年9月屬羊男的財運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33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