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意明 孫伯翰中秋時節,月光皎潔明亮,是賞月的好時機。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其節慶源自古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自古以來,中秋節就有祭月、賞月、吃月餅、賞花燈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俗中的文化理想是如何綿延至今的?
祭月儀式與禮樂文化
中秋節的最早起源和祭月儀式相關。從亞洲的兩河流域到南美的墨西哥,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祭月儀式存在,我國古代也存在秋分祀月的傳統。
月球的運行規律與農耕相關,而中秋時節正是農作物收獲的季節。原始人類通過類比聯想將月球、作物的繁殖與大地母性相聯系,這些相互聯系的概念組成了一套家族相似的體系。雖然在中國古代,官方的祭月儀式仍有祈求豐產之意,但《禮記》中記載的祭月儀式已經由直觀功利性的生殖崇拜逐漸向尊重自然規律轉化。
一方面,自周朝以后,中國人開始產生一套有關世界秩序的“陰陽”觀念,月的諸多屬性,歸于這套體系中“陰”所包含的范疇。《禮記》中一些文獻都強調了這一點,并且說明了周代所祭之月代表了某種自然規律和秩序,而非神力的載體。另一方面,統治者從自然規律與秩序推及社會規律與秩序,官方祭月儀式已有了維護社會秩序的含義,成為禮樂文化的一部分。隨著儒家禮樂思想的萌芽和人文精神的成長,原始自然崇拜思想逐漸式微,至少在周代,官方祭月的目的發生轉化,從對有神性的月或月神之功利性的崇拜轉向了對萬物運行規律、社會秩序的追求。
周人認為,自然運行的規律、秩序,與人世間的規律秩序是同構的,這樣,通過祭月儀式,就將對自然規律的崇拜與維護社會秩序的要求統一起來,并最終達到讓社會和諧的目的。統治者通過秋分祭月的儀式,教育官員和人民事君盡職。儀式的原理即在于,宇宙的運行有其規律與秩序,日、月等自然星辰各守其分,不同的人員也應該各盡其職,對自然界規律的敬重即是對社會秩序的維護。
中秋賞月與節俗成形
除了祭月之外,文人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賞月活動,這是一種詩意的審美活動。
賞月,與美麗動人的月色以及人們對月亮的想象相關。《詩經·陳風》中就有《月出》一篇,將月色與美人相應,南朝謝莊的《月賦》中則有“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列宿掩縟,長河韜映;柔祇雪凝,圓靈水鏡;連觀霜縞,周除冰凈……”之段落描繪月色之美。在月光的普照下,世間的景象皆成美景,令人們陶醉愉悅。
文人中秋賞月的習俗最早見于魏晉時期。《晉書》卷九十二曰:“謝尚時鎮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歐陽詹《玩月詩序》云:“玩月,古也,謝賦、鮑詩、朓之‘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可見當時已出現文人有組織的賞月活動,這種賞月活動是與民間信仰及官方的祭月儀式不同的自由的審美活動,是中秋習俗形成的又一來源。
到了宋代,賞月與拜月,共同構成了作為民俗活動的中秋節的兩個方面。從宋代開始,中秋節放假一天,民間團圓娛樂,加上自周以來祭月活動的歷史,以及文人賞月活動的影響,幾種因素匯聚在一起造就了為今人所熟知的中秋節的樣態,這成為中秋作為民俗節日正式形成的首要標志。
中秋節正式形成的第二個標志在于,民間信仰在宋代已融入中秋活動中。蘇軾《望海樓晚景》詩“樓下誰家燒夜香,玉笙哀怨弄初涼。臨風有客吟秋扇,拜月無人見晚妝”,提到了民間拜月這一行為。在宋代,中秋之夜,人們“登樓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愿早步蟾宮……女則澹竚裝飾,則愿貌似嫦娥,圓如皓月”。由此可見,民間信仰已對中秋節造成了較為廣泛的影響。
宋代之所以被認定為民間中秋節正式形成的時期的標志,還因為中秋的“團圓”屬性最早是在這一時期定型的。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中所載家家戶戶“安排家宴,團圓子女”,證明了在宋代,中秋節具有了團圓的含義。何以中秋象征團圓?當然與中秋節的月亮最為皎潔、圓整有關。可見,作為民俗活動的中秋節起源于魏晉時期的文人賞月,發展于唐,后與民間的拜月儀式相結合,在得到官方認定后最終形成于宋。
在明清時期,中秋拜月較前代有了進一步發展。這一時期的文獻相較于之前,更為詳盡地記錄了當時中秋拜月的過程。據劉侗《帝京景物略》等文獻記載可知,相比于前代,明清時期拜月形成了一套規定的流程,擺祭案于月出的方向,放置畫有蟾兔、月宮或是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于案上,焚香而拜,最后以燒月光紙、向家人分食祭品為結束。
這一時期的話本小說中也出現了對賞月和拜月的情況的描述。《紅樓夢》第一回就出現了賈雨村賞月的情形,而第七十五回描述了眾人拜月的情境。這些記載和描寫說明了在明清時代,詩意的賞月活動并未因拜月活動興起而衰微,賞月與拜月是中秋節活動的共同組成部分。明清時期,中秋賞月已成了整個中華民族共有的活動而見于各地。
中秋文化的幾大內涵
考察作為民俗節日中秋節的內核,團圓、平等、詩意、生命意識都成為其重要內涵,而團圓又是最為核心的內涵。
中華民族向來有追求和諧圓滿的人生理想,而中秋節的形成正滿足了人民的這一愿望。唐人殷文圭的“萬里無云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和宋人高登“但愿團圓三十秋,不計東西與南北”的詩句,恰當地反映出中國人渴望團圓的深層心理。
歷史上,中秋團圓的意愿,為增強家族、友朋的凝聚力,起到很好的社會調節作用,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蘇軾與蘇轍兄弟二人。二人在中秋以詩的形式互通書信,看似是在相互訴說他們所見到的景色、經歷的事情,實質卻是在中秋這個合家團圓的時刻,以詩意聯系起兄弟二人的情感。唐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宋人司馬光的《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這類詩皆是在中秋節時以詩歌的形式與朋友交流情感,增進友誼。
貫穿中秋文化的另一核心內涵,則是平等的觀念。宋人的一些記載完全擺脫了古代祭月禮的貴族性和某些節日的小眾特點,使得中秋節成為全民平等歡樂的節日,所謂“風露清,月華明,明月萬家歡笑聲”,體現出中秋節日精神的平等性。
詩情畫意也是中秋的內涵。中國的傳統節日,貫穿著中國人的時間意識,體現著自然和生命的節律,代表著中國人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所以向來不乏詩情畫意,其中尤以中秋為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詞句,既代表著古人對人生的達觀態度,又寄托著他們對人生的美好期待。
而“但愿團圓三十秋,不計東西與南北”“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等詩句,通過對人類共通情感的抒發,起到心靈撫慰的效果。至于“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則在人與自然的交融中,領會生命的澄明之境。許多詩人寫詩如夢如幻,將對人生的感慨、思考與中秋的月色結合在一起,使人生充滿了詩意。因此,在中秋這樣一個美好的日子,我們理應放松身心,試著體驗詩意棲居的美好。
中秋的內涵還包含著中華文化的生命意識。與中秋相關的符號、神話,體現出了中國人的生命意識。西王母、月桂、蟾蜍、月兔本身都是生育和長生的符號。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則體現出了中國人對生命永恒與精神生生不息的追求。“但愿人長久”就是中秋時刻對生命長久的美好祈愿。中秋的其他意義,團圓、平等、詩意均是人們對世俗生活的美好祝愿,而健康長壽,則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前提。
(作者黃意明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孫伯翰系云南藝術學院青年教師、博士)
來源: 解放日報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2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