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奧斯卡·王爾德
你會不會經常這樣?
明明什麼都沒做,就是覺得累;
考試沒考好,工作有失誤就會輾轉反側,焦慮悔恨;
需要選擇時,往往左右為難,長時間糾結;
因為一點小事就emo,一整天不開心;
總覺得自己不行,不夠好,習慣自責...
警惕!你可能正深陷“精神內耗”之中。
1
比內卷更可怕的是,“內耗”
人的自我控制是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的。
人為什麼會經常感到心理疲憊,是因為把更多的精神和能量消耗在內心的摩擦上,而不是對外的行動上。
長期的內耗會讓人感到痛苦、累——即使什麼也沒干。
精神內耗,是如何一步步把我們掏空的?
1、內心敏感
容易自我內耗的人,大多屬于高敏感人群。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對別人的反應高度敏感,總是反思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有哪句話說得有問題、別人會如何評價自己,甚至會因為這些想法感到焦慮。
別人一句話一個眼神也能在心里想半天,越想越多,整個人陷入毫無意義的猜想之中,拼命跟自己過不去。
常常胡思亂想,最后心力交瘁。
2、自我內卷
在工作和生活中十分努力,總是對現狀不安。
常常陷入自我懷疑,擔心自己做不好成為笑話、為自己的每個決定感到壓力并想象事情可能會出錯;
一旦犯錯或者做了糗事以后,腦海就會時不時浮現,然后開始自我嫌棄...
3、習慣拖延和逃避
遇事容易緊張,不敢輕易做決定,因為怕自己無法承受選擇的失敗或者造成損失時候的那種痛苦。
總是猶豫不決,行事謹小慎微,常常后悔過去,焦慮未來。
習慣性拖延、逃避導致行動力低下,什麼都想做但最后什麼都沒做成。
4、缺乏自信,容易自我攻擊
內耗的人會頻繁陷入焦慮和無意義感,總是向自己發起戰爭,在不斷地自我斗爭和懲罰中,把自己的活力與精力消耗殆盡。
在潛意識里會把自己設置成假想敵,不斷地進行自我斗爭,自我批評,自我懲罰:
缺乏自信,容易自卑。
習慣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即使小有成就,也會在內心自我懷疑「真的嗎」「我配嗎」?
甚至連喜歡的人,發現對方喜歡自己時也會下意識逃跑。
中槍了嗎?
2
精神內耗有多累?
精神內耗的人,往往伴隨著「自我PUA」。
什麼是自我PUA?
——總是無意識地和周圍的人進行對比,從而產生自我否定,自我攻擊的行為,侵害方和受害方都是自己,極易出現心情低落,心理內耗,不自信的現象。
《武林外傳》里的佟湘玉大概就是個典型的「自我PUA」人格:
總覺得“我不行”“我不夠好”,高愧疚感習慣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簡而言之,就是自我厭惡,自我貶低。
高敏感型人格總是過于重視他人、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會給自己制定很高的標準;
而高標準往往跟低自尊緊密相連,一旦發現自己的缺點就很容易產生自責或自卑的情緒。
“其實一直和自己斗爭的不是外界或他人,而是那個高敏感、低自尊、完美主義傾向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里說:
“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
我們一直以為自己在向「標準」、向「更好的自己」靠近,但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是,這就是一種自我PUA:
“計劃完不成、效率又低、注意力不集中,你真是太差勁了”。
然后陷入深深的內疚和自責,“對啊,都是我不好,我太差了,我怎麼什麼都做不好”。
內耗的人,內心有兩個我。
一個是外界和內心所期待的,完美的“我”;一個是現實的,想變好又無能為力地“我”。
社交媒體上塑造的美好人生樣本與現實的差距又加劇了自我懷疑,漸漸陷入“完美困境”。
只要有一點不足,似乎就永遠無法停止焦慮,也就永遠會在某個時刻感到羞恥與內疚。
總的來說,當代人的精神內耗,就是——「我不夠好」。
蔡康永說:
“對于那些快被自卑拖垮的人,要記得把“理想的我”這四個字去掉一半,它只是“理想”,不是“我”。
我們是完整的人,不是超級市場里去了骨的肉片,我們有優點也有缺點,而且很可能缺點遠多過優點。”
降低內心的敏感度,并提高自尊。不因他人的情緒化言語或行為而過度地緊張和思想反芻,習慣性放大自己的不足。
停止自我PUA——允許自己做個普通人而不是超人。
3
如何停止精神內耗?
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卡倫·霍妮在《我們內心的沖突》一書中提到:
我們愈是正視自己的沖突,并尋求解決的方法,我們就愈能獲得更多內心的自由。
這世上很多事,其實不值得你浪費情緒。分享5個告別精神內耗的方法,親測很有效果哦:
1、降低期待,接納自己
薩特的小說《墻》,有句話:
“人時時刻刻保持自我克制,是一件很愚蠢、很內耗的事情。”
試著降低對自己的期待,降低對他人的期待。
千萬不要把自我反省變成自我攻擊。
當我們產生負面想法和情緒的時候,跟自己說,我哪有這麼糟糕?肯定過去付出的努力。
記錄下來自己的負面情緒,像寫私密日記一樣。在當下可以幫你舒緩情緒,不用再想,同時能專心做當下的事。
事后回顧和檢視時其實就會發現,這些負面擔憂其實沒什麼好焦慮的。
總結出一套可以有效應對它的方法,久了就會形成心理防護,一般的“自我懷疑”已經無法傷害到你。
2、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過分在意外界的看法,是導致精神內耗的根源之一。
阿德勒在《被討厭的勇氣》提出【客體分離】的概念——想要解決人際關系的煩惱,就要區分什麼是他人的課題,什麼是自己的課題。
簡單來說,就是分清楚什麼是他人的事,什麼是自己的事。
因為他人的事拒絕別人,就不要有心理障礙。牢記八字箴言——“關我屁事,關你屁事”,能很好避免被外界因素影響。
3、行動力,是解決自我內耗的關鍵
真正讓你覺得累的是這些未知的情緒內耗,而真正能幫你解決問題的是行動力。
只有行動了,才會發現原來自己恐懼的東西,并沒有那麼可怕;之前對它的猜測、糾結、擔憂和焦慮,其實毫無意義。
永遠不要說我從下個禮拜/明天/1小時以后/10分鐘以后/5分鐘以后再開始,立即行動,就是現在這一秒!
人的意志力有限,看到討厭而又必須完成的事情,在想它討厭之前,就立即行動把它做完。
不要給大腦思考的時間,能立馬做的就先做完;不能很快完成的,就先堅持5分鐘看看,一鼓作氣,后面就水到渠成了。
懶惰、愛拖延,行動力不足,總是嘗試一下就放棄了,這次可不能再放棄了哦!
4、把目標拆解降低難度
大腦通常會排斥短期內難以獲得回報的事情,而內耗嚴重的完美主義者往往因為心理預期過高、目標大、實現目標需要時間長導致內心糾結,越痛苦就越沒有行動的勇氣。
不妨降低心理預期,目標設定不宜過大,把目標拆分為階段性的小任務,避免大腦的抗拒和博弈,提高行動的動力。
從每一個能夠完成的小目標開始,而每一次小目標達成,又給我們創造了更大的動力和熱情,從而形成積極循環。
當你真正邁出行動的第一步時,其實你就很容易進入狀態,會發現事情并沒有最初想象的那麼難。
5、把注意力放在當下
心理學上有一個“蔡格尼克效應”現象——即未完成的任務往往會占據我們的短期記憶,直到它們被完成。因此當各種事情糾纏時,我們就會陷入到了蔡格尼克效應當中,只會讓自己越忙越亂,越亂,就會越感覺有很多事情都沒做。精神內耗有時候就是分不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做,然后開始糾結要不要做,怎麼做,還能拖一拖嗎...
很多內耗的人經常拖延、逃避,行動力低下,停滯不前,就是因為他們的時間都用來深挖過去和暢想未來,唯獨沒有活在當下。
與其把時間花在胡思亂想上,倒不如提前做好規劃,分清輕重緩急;
然后專注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
唯有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我們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獲得真正的幸福。
一個人最大的內耗,就是不放過自己。
放松一點,你真的很棒!
試著給自己一點獎勵,好好愛自己!好好愛生活!
因為停止內耗的人生,真的很爽呀。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2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