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村航拍圖
羅漢村,位于廣東省四會市下茆鎮西北部,距離鎮中心約2.5千米,東臨桂田洞,南接何田村,西靠背后崗,北望莫田。與緊靠在一起的何田村本是同宗族群,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拆分為兩個生產隊。與羅漢村同宗族的,還有吳村當中的青禾崀和何田村西南角的龍耳村全村。羅漢村處在丘陵地帶,Y329村道走過村邊,向西北走向連接豐坑片各村,向南延伸700米與Y328鄉道T字型連接。中心路大致將兩條村分隔開來。
羅漢村由來
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歷史原因令族譜失傳,村莊建成具體來歷已不可考證。一說當時從江谷鎮下梁村有四兄弟,其中一個遷移至此地建立;一說當時從四會市大沙鎮梁卞村某戶分支而來。大約五十年后,從鄰近上肖村有一莫姓戶也遷移至此。從前村中有名人叫羅漢先生,文化和武術影響力涵蓋的本片幾條村,也涵蓋了豐坑片區,于是取名羅漢村。直至新中國建國前后,羅漢村代表了本片區十多條村,包括國內回信和香港、馬來西亞等僑胞海外回信,回郵地址一律寫羅漢寨。雖然公社化后加強了行政管理,弱化了羅漢寨的代表力,但時至今日,很多異地中年人仍然將其它村和羅漢村混淆。
解放后至1960年代,包括羅漢、何田、吳村和龍耳(即現在羅漢片大部)的群眾,集中力量辦大事,一齊勞動吃飯,史稱“吃大鑊飯”,吃飯地點在當年的羅漢太公廳,文革時拆除,后被一村民占用該地塊建造了一間牛舍使用,2018年“三清三拆”時拆除。
隸屬關系
村落形成時,屬四會縣;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屬四會縣上路下茆鋪;1941年,屬四會縣二區下茆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四會縣第四區下茆鄉;1952年5月,屬廣四縣第九區石羅鄉;1954年7月,屬四會縣第五區(江谷)石羅鄉;1958年10月,屬廣四縣江谷公社(第五)下茆鄉 ;1961年4月,屬四會縣下茆公社石羅大隊;1983年8月,屬四會縣下茆區石羅鄉;1987年3月,屬四會縣下卯鎮石羅行政村;1988年10月,屬四會縣下茆鎮石羅管理區;1993年11月,屬四會市下茆鎮石羅管理區;1999年1月至今,屬四會市下茆鎮石羅行政村。2003年,下茆鎮、龍灣鎮合并為下茆鎮至今屬石羅行政村。
姓氏
該村世系村民主要姓氏有梁氏與莫氏,人口比例約3:1,莫氏村民來歷已不可證。世居民族是漢族,屬于廣府民系。通用語言有粵語廣州話、四會方言石羅鄉白話。
人口情況
2015年末,戶籍人口共125人。其中男性61人,女性64人。非戶籍人口約133人。80歲以上老人5名,最年長者陳伙金,91歲,女。生活主要依靠農業收入的人口10人。常駐人口為25人,其余人口常年在城鎮生活和打工、經商,主要人群在四會市區。香港僑胞有四戶26人,大部分皆為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因祖輩福蔭而從家鄉外遷;有一戶加拿大僑胞,一家三口3人;農村留守兒童0人;2戶低保戶;兩名退伍軍人。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由于村中部分企事業單位公務員和建筑承包商的影響,追趕時尚風氣的年青村民陸續在四會市區購買商品房和就業,以及學齡兒童陸續到市區入學并外遷戶籍,慢慢地,該村戶籍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非戶籍人口占全村人口達二分之一強。
生產經營
該村1979年改革開放前,傳統經營以集體生產種植水稻為主,品種有二百矮、燦優998等,兼種植其他作物如菠蘿、蔬菜、花生、木薯、番薯、豬豆、大豆、赤小豆和甘蔗等,村民參加生產隊集體生產勞動,實行每日記工分。當時的生產隊組織架構比較完善,有生產隊長、記分員、會計和財務等,主要成員有莫基、梁伙妹、梁細德、梁亞娣、賴二妹等人,集體管理能力非常強大,每人都是文筆和算術的好手,完全能協助配合好生產大隊、人民公社做好社會生產工作。大部分隊員不論男女,更加是農業生產的行家里手。對于兩造主糧稻谷,到甘蔗土豆黑豆赤小豆綠豆菠蘿木薯紅薯等經濟作物,從什麼時候播種,到某階段灌溉施肥滅殺蟲害,所有工作駕輕就熟,不差毫厘,除非遇上重大自然災害,否則總能確保豐收無虞。當時的水稻種植步驟與后來不同,主要培植旱秧,育好秧苗后,隊員們從田間將秧苗一擔一擔倒進位于村背的氨水池進行消毒,浸淫一定時間后再提起輸送向田間插苗,隊員們分工合作,有條不紊完成生產任務,集體協作效率奇高。那個年代,水稻畝產達到700斤已經是高產,農戶每年的勞動回報,主要是一年兩造扣除上交國家稅收項目之后的稻谷,按工分公平分配,輔助收入是木薯和蔗糖,同樣以各戶工分公平分配,年終收入與工分成正比。該村主要水稻高產片在村門口桂田洞,占總面積約30畝(其余為吳村集體、上肖集體所有);大坑高產片50多畝,曾種植過小麥,2006年被村民租下挖成魚塘經營;莫田準高產片15畝,分田后不久就被村民挖成魚塘;雞母圳準高產片25畝,也早被挖成魚塘;上口塘低產片15畝,現已丟荒。
改革開放后,該村響應黨和國家號召,1981年分田到戶自主耕作納稅,平均每個人口可分得耕地1畝,旱地1.3畝,農戶生產熱情更加高漲。同年,全國推廣雜優水稻種植,最高畝產達到1000斤,早晚兩造不誤,農戶兩餐主糧能確保吃上大米飯,早餐則以木薯、山薯和土豆等雜糧輔助。其它收入仍然是甘蔗種植,乃村民收入的一大來源,人均種植0.8畝,主要在門口堂、上崀、下崀、中崀、布咀崀等旱地,部分村民種植煙草,并輔之以養豬、雞、鴨、鵝等家禽。至于耕牛,基本上每戶都有一頭,保證不誤生產。直至1980年代中期,村民生活開始真正有所改善。同時,“農轉非”開始流行,赴港定居也開始出現。“農轉非”、“港客”、“接班”這種時髦風尚,開始引領著為追求美好生活的青壯年走出鄉村,參與到了祖國波瀾壯闊的經濟建設大潮中,在各行各業大顯身手。至201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靠田地發包收租,每年集體收入僅有四千元。水稻種植縮減至面積19.8畝,有五戶村民經營魚塘,農業生產日漸式微,農業收入漸趨單薄。低保戶除外,各戶生活開支主要依靠外出打工的工資性收入和個體工商經營收入,年人均收入約四萬元。外出村民從事的職業林林總總,有房屋裝修,汽車美容,汽車維修,工廠白領,模具制造,房地產營銷,中西餐飲廚師,翡翠玉器買賣等廣泛第二第三產業。
村民經營的魚塘(梁國波攝于2016年9月)
古樹
該村有三棵古樹,屬三級古樹,有兩棵長在左邊梁氏民居背后山丘,另一棵長在右邊莫氏民居背后山丘,皆為細葉榕樹,樹齡120年,樹高14至16米,樹徑從120厘米至150厘米不等,平均冠幅二十五米,三棵長勢良好。在該村,此為吉祥之樹,世代庇佑著村民安居樂業,前程似錦。
梁巷背后古榕樹(梁國波攝于2019年10月)
基礎設施
該村于1972年通電,1994年通電話,至2019年美麗鄉村人居環境建設后,全村村道巷道實現了水泥硬底化,實行了暗網排水。2010年通自來水,2011年通網絡。2013年建有垃圾收集點,實行垃圾統一收集、清運。
村民活動中心有兩個文化室,一個是村集體文化室,面積約200平方米,清末建造,新中國成立后,主要功能是存放整個集體組織的生產物資,包括糧食、脫谷機和其它農用工具存放,以及召開村民會議,開展村民活動。2007年,梁姓村民集資將文化室重新修繕。隨著深度城鎮化,當前主要功用是梁氏村民用來操辦喜慶白事。另一個是莫巷文化室,面積約100平方米,建于2014年,為本村莫姓族群和鄰近吳村上肖村的莫姓同宗兄弟共同捐款建造。兩座文化室都位于村面,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娛樂條件,為村民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推進了該村的現代化進程。
羅漢村莫巷文化室(梁國波攝干2019年10月)
傳統民居
民居現存62座,其中下茆特色傳統磚瓦屋,包括純泥磚房、夯土房或混合房,布局形式為下二廊上三間,占地100平方,現存41座。全村整體建筑布局為巷前低巷尾高,從大局觀察,顯得整齊劃一,大氣協調有格局;從私人來說,能保證每戶有較充裕的陽光照入中堂,體現了族人之間的通融和諧。
建房用泥磚并沒有市場供應,通常為村民自己就地取材,自行制造。該村西北面的雞母圳和上口塘,種植稻谷產量不高,畝產只有三、四百斤,村民就取這里耕地或旱地的泥土制磚。制磚必須選擇秋冬季節,也就是晚稻收割后,避開雨季把磚淋濕報廢。方法是圈出一塊地后,用耕牛、鐵犁像耕田一樣翻開泥土,澆水浸泡,然后牽著耕牛在上面轉圈踩踏,踩出泥土的最佳粘韌值,用簸箕一擔擔分布在周邊閑置旱地上,每一擔入泥前,需在簸箕內施放火灰或二槽谷癟,以利泥土分離。泥土分布完畢,開始制磚。制磚工具非常簡單,只有一個上下通孔的四方形木制模子,木模尺寸為長約35公分,寬約25公分,高約12公分,已經預留收縮位,加一把線鋸,一個水桶,一把竹刷。選取較平整的地面,也施放薄薄一層火灰或谷癟,將木模安放水平,用刷子在模子四邊內壁輕掃水分,這兩步功夫,能保證附著木模的泥土輕松脫離。然后起身,用尖嘴鐵叉上泥,沒過頂部,順勢擠壓均勻,確認沒有虛空后,用線鋸壓在模子面上邊緣一拉而過,多余的泥土丟回地里,跟著起模,一只泥磚制作完畢,只待太陽曬干。跟著選下一塊地,重復以上步驟,這樣周而復始,制作出建造一間房子的預算數量。千萬別小看這種毫無鋼筋水泥的土泥磚,自然條件下,用它建造的房屋,使用七、八十年不在話下。房子頂部的片瓦和筒仔瓦,村民自己就無能為力制造了,只能選購周邊火燒窯產品。架瓦用珩樑,須用杉板杉木,只能去江谷、江林等山區采購,采用杉樹而不是其它雜樹,原因是杉木耐用,并不易滋生蟻蟲。房子的基礎——地腳部分,采用巖石結造。巖石須向石場購買,附近有豐坑石場,采購容易。
建造一間傳統泥磚房,石頭、泥磚、瓦片和珩樑幾大耗材準備妥當后,就可開建了。建造房子,乃人生大事,家庭大事,得選個吉日開工,馬虎不得。整個建造過程,有四個重要節點都得找道法大師根據屋主的生辰八字,推算出吉利時辰,包括興工、上門頭、上樑和凈宅入伙。建筑師傅會依據這些日期合理施工,務求為主人家建造了一間結實完美的房屋。
房子建造第一步,先平整土地;第二步拉基面紅線;第三步根據拉線挖墻坑;第四步在墻坑結石頭(俗稱執石腳);第五步砌泥磚,基本采用橫向砌法增強結構;第六步搭珩桷;第七步蓋瓦;第八步美縫;第九步砌灶頭;第十步裝門搭閣。囿于時代條件一經濟條件限制,一座大屋就只能做到此為止,入伙入住,包括地面也將就著用原來的泥地,遑論什麼后期裝修。這種建造泥磚屋的方法,有的家庭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還在使用,只是地面稍稍講究,使用了燒制地磚。
建造夯土房(俗稱舂墻屋)工程頗為龐大,表現在它的墻體施工過程與泥磚房有重大區別。墻體材料須采用村莊背后山的橙黃色山泥,這種泥土比耕地泥粘韌性更好。墻坑挖好,墻腳依然結石。石腳結好后,兩邊封裝結實的模板,并加支撐,模板外工人將泥土與石灰不加水分混合,提供給模板內工人,這些工人必須是有一身好氣力的男人,因為他們工作是手持長條木錘,將泥土向下錘硬錘實。由于泥土滲入了石灰,硬度比之泥磚上了一個檔次,又不像泥磚墻有墻縫,連身錘就,墻身寬度又比泥磚墻稍厚,多種因素,使這種房子異常結實耐用,自然條件下,使用一百多年不成問題。
改革開放前后,有條件的家庭對原有房屋的前部——兩廊進行紅磚改造,也就是將兩廊的瓦面和墻體拆除,換上燒制紅磚,頂部換成鋼筋水泥平面天臺。傳統瓦面利用率極低,改造后的天臺可以晾曬谷物和衣服。實用性,外表,身份三者都大為改善。這種改造過的房屋,人們稱為“平天臺”。
該村建有兩間特色兩層紅磚屋,俗稱“假二層”,蓋因它并不是完整的一層鋼筋水泥結構,而是保留了傳統八字瓦頂當中的大部分,只是在飄蓬處改造成磚混結構,面積有限,并不像下層的平天臺能晾曬谷物和衣服,實用性有限,僅起到裝飾作用。這種建筑風格開始于1980年代,也消亡于那個年代,是“平天臺”的升級版本。如果從“假二層”這個提法往回推理,其實“平天臺”也可稱為“假一層”,但平天臺有實用性作為支撐,用“假一層”形容有點委屈了它。而用“假二層”形容這個跛腳的二層則恰切得多了。隨著村民收入的提高和審美觀念的快速變化,這種建筑風格像曇花一現,甚至乎被稱為過渡期也說不上,很多村民直接從傳統泥磚屋一步到位換成現代洋房。無論“平天臺”還是“假二層”,雖然還完整地保留著,而文字和口語,人們已鮮有提及,最后終會隨著建筑物拆除,一起成為歷史。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潮流與經濟增長使然,傳統泥磚房已不入村民法眼,當然,嚴重破壞土地的方式也是村民不得不考慮的原因,建新房屋全面趨向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建房緊跟時代變化,款式新穎,風格各異,布局趨向科學實用,同時不再遵循全村整體的前低后高的規矩。現有24座,純紅磚屋1座,建于1979年,是旅港同胞梁志強所有,能于那個年代建造一間全紅磚屋,無疑是實力的最佳表現形式。
兩廊三間的傳統建房布局,起始于哪個年代已不可考證,從現代角度觀察,這種設計其實非常不宜居。它工程量龐大,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占地面積大,而利用率極低,只有兩個主人房的設計,只能住兩對夫妻,一家人只要三代同堂,住房就出現問題,如果生有一男一女,將很難保證女兒私隱問題,如果生育兩個兒子,面臨結婚時,必須傾力再建一間婚房。另一個更大的麻煩是,有很多房屋由兩戶不是直緣關系的家庭共住,古語說相見好同住難,長期住在一起難免產生摩擦,紛爭不斷。從身心健康角度上觀察,它的設計除了兩個過廊(廚房)可以流通空氣,中廳就沒有了對流,兩個房間則完全是暗房,陽光和空氣都不能進來,為了方便如廁,在房間的門角還要放置一個便桶,使房間內空氣長期充斥著尿液成分,又滋生害蟲,完全不利身體健康,對身心長期做成壓抑狀態,當前黨中央推行的廁所革命,可謂其來有自。總之,這是毫無性價比的房屋設計。整座房屋從進入過廊到中廳再進入房間,共須打開三個木門,而每個木門都有兩個門閂,從安全和隱私角度看,真正做到算無遺策,也許,這就是在那個不安定的年代不得不這樣布局的唯一和真正的解釋。
羅漢村“假二層”(梁國波攝于2019年10月)
古井
該村原本在村口有一眼水井,深達六米,口徑一點四米,井堅硬巖石構筑,周邊鋪水泥,四周砌石頭三十公分高圍墻,因水質轉壞,于1990年代被村民填埋,甚為可惜。那水井不能完全滿足村民飲用,為此,村民們曾挑著木水桶,去鄰近吳村和龍耳村公共水井打水。1980年代初,位于村尾的家庭,開始在自家天井挖井,由于臨近山腳,水質果然可用且上佳。村中和村頭的家庭,也不甘示弱開挖,可惜水質就是不行,無奈,只好去村尾兄弟家取水。特別是梁瑞芳和梁志強兩戶水量足且好,你進我出一擔又一擔,不但影響了屋主生活,蕩出的水花也濺濕了一地,兩戶一家也沒有半句怨言,不曾明示或暗示拒絕鄰居取水,你幫我助的和諧氣氛像東邊的太陽,日日如是,至今仍然讓人感動。梁志強戶于九十年代初已移居香港,但依然不改樂于助人的優秀品格,2016年出資一萬多元將自家門口七十五米的巷道硬底化,極大便利了大家出入,游子不忘桑梓情,充分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家鄉和諧添磚加瓦,實在是村民之大幸。
一九九〇年代初,村民又重新在村背后挖了一口公共水井,內徑1米,外徑1.2米,井深4米,井壁由巖石筑砌,井坪呈正方形,地面鋪水泥,邊長2.6米,面積6.25平方米,進水清澈,水質良好。今年該村美麗鄉村人居環境建設施工期間,村民對水井周邊重新改造,開挖了防洪溝,重建圍墻,井面硬底化,并用潛水泵換水三遍。有了這口水井作為備胎,結合村村通自來水,村民多年來合格飲用水充足。
現有集體水井(梁國波攝于2019年10月)
傳統節慶食品
該村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和端五節的油糍(又名煎堆)和糥米粽子,以春節較為重視。油糍和粽子是一對年近歲晚騎著白馬進村賀歲的好朋友,缺一無趣。兩個品種一前一后跨年制造,取有始有終或無始無終生生不息之意,約年廿五首先制造油糍。整個油糍制作過程極其復雜,主要材料選取自家糥性稻谷,機械脫殼后,充分用井水沖洗干凈,用竹籮裝載放置一個晚上晾干水分。隔天,通常是婆媳合作,在自家廚房(過廊)的麻石碎粉器(本地稱為“對”),由一個直徑30至50公分的錐形空心石臼深埋地下,和一方型荔枝木作對身,對身前方上下方向嵌入筆狀石榫,后部左右嵌入圓形木棍(插銷),插銷放入一個麻石造石仁卡槽中,對身后方挖一方形土坑,木棍安放在杵墩組合而成,整套設備皆人手開鑿,重達300斤,取杠桿原理操作,分工合作,倒進三分之二臼孔分量米粒,其中一人一邊單腳蹬石杵精準錘米,一邊單手握長棍攪動臼內米,數刻碎米成粉,另一人用篩斗過濾出合格細粉,反復多遍,才能將一臼米細化完畢,需整個下午才能將三斗米輾完。晚餐后婆媳再度合作。時代變遷,石器輾粉方式被無情拋棄,代之以機加工,而后期制作仍然沒有改變。這種對生活的遵循,對傳統的不舍,讓人心生敬意。以開水與黃色片狀蔗糖(或白砂糖,視各戶喜好)混和糥粉,這一步既是第一步也是油糍成敗的關鍵一步,在于糖水的運用。理由是必須選取白沙糖用開水兌開瀜化摻入和粉,這樣才能保證成品不變形不粘連,如果用黃片糖,則會有這種壞情況出現。一窩粉反復充分壓制成一壘,再分成小條,切段,雙掌將粉段搓成乒乓球大小的粉球,擺放在扁平編織筐上。選取自家土榨花生油下大鐵鑊燒開后,將粉球分批下鑊開炸,炸作過程須嚴格控制柴火力度,細心攪動粉球,務求不能出現表皮碳化球心未熟的惡劣情況。二十分鐘后,一只只外皮酥脆內里軟滑,金黃色的帶濃濃香甜糯米味的油糍可以起鑊了。起鑊后有的人家喜歡在油糍皮上施加熟芝麻,以圖增加賣相和口感。所有油糍上盤后,有條件的人家再制作油角。在那個物質非常貧乏的年代,心急如焚的小朋友們都想立馬吃上一只,但是肯定會被家長呵斥,理由是太“熱氣”了不能馬上吃,擔心孩童過火喉嚨痛,務等二十分鐘,待熱油汽幾乎散發掉再允許吃。如果一斗米的分量,全部粉球炸成金身,又須忙碌一個晚上,一盤盤誘人的油糍,寓意著圓圓滿滿,代表著春華秋實有奔頭。自打粉以來,直至那個寒冬之夜,婆媳間默契配合,放下了生活中的嘴舌,笑談著村中過往的人和事,場景溫馨,歡笑樸素,懷著一分虔誠和熱忱,認真對待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給自己獎賞,予家人快樂。這噴香油糍裹蒸粽爆款的油糍,不只是帶來了飽腹,在一年之終,還粘合了一份情感,一對人,一個家,翻開新的一頁。一代代女人,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延續著他們村的香火,牢固維繫著家庭和集體的關係,殊為不易。
油糍成品(梁國波攝于2020年春節)
油糍任務完成時,基本計時到年廿九甚至是除夕,馬上又要打卡制作賀年粽子了。村中婦女從不打無準備的仗,于秋后就得準備好粽葉,采摘粽葉是重中之重,由于好些年頭本地粽葉供應量不足,須入蒲洞村委會甚至黃崗村委會里的山地采摘粽葉,回來晾起曬干、包藏。使用前擱鑊中開水煮過,再冷水泡上十小時即可。同時準備的當然是粽之靈魂糯米和豬肉、綠豆等。糯米洗凈晾干水分,入枧水。綠豆浸泡至開口,豬上肉切段,加食鹽和五香粉混和腌制。村婦手巧,團圓飯后婆媳倆才開始包扎粽子,以一掌托疊粽葉,鋪上一層糯米和綠豆,中間層放豬肉,再鋪綠豆,復鋪糯米,最后頭尾粽葉對折緊貼米粒,用竹篾箍死整個粽子,前后三分鐘,一條肉粽子包扎完畢,比打針還快。如果是包純枧水粽,需時減半。包粽子成功的關鍵是最后臨門一腳,即是否扎緊竹篾,扎緊了,一米落地試驗也不散開,如果松垮垮的,水煮過程食物活性養分就會被帶走,口感變差,米粒間粘性度變低,沒有嚼勁,整條粽子的靈魂喪失殆盡。
包扎完立馬進行后處理,哪怕是深夜,也要生火催制了。那些年頭,村民都在家鄉勞動生活,男人喜歡在某個好客家聚集,圍著熱氣騰騰的粽子鑊,關上過廊木門,一邊吹牛一邊吹煙喝茶,又幫忙觀察灶內柴火,名義上在幫忙,實際上,是埋堆取暖,冷是個人的冷,熱是大家的熱,男人之狡猾可見一斑。催熟一條粽子需要連續不停的開水六小時,到大年初一早上,全村都被粽葉和糯米受熱化生出來的肉粽味覆蓋著,香濃化不開,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小孩碗里盛一小塊,再加一只油糍,跑出大巷邊吃邊玩。女人們也不失童真,提著一碗粽子或串門或小聚,比較著各家的用料、顏色和口感,歡欣的笑面像那春日燦爛。新年第一個早餐,往往得吃上一兩個小時,慢慢咀嚼美味的羅漢粽,慢慢地品嘗生活。油糍與香粽,是該村婦女們積極、樂觀、團結關愛的精神之花,在新春佳節盛放。
肉粽成品(梁國波攝于2020年春節)
該村清明節制作發糕糍;端午節制作肉粽或枧水粽,分量比春節要小;中秋節制作芋頭糕或芋頭糍,一直傳承至今。
村規民約
羅漢村于2016年11月訂立了村規民約:
為加強新農村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村風文明,實行村民自治,促進石羅村和諧發展,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訂石羅村《村規民約》。
第一條 村領導小組、黨員應積極學習、宣傳、執行國家各項法律法規和政策,廉潔自律,帶頭履行《村規民約》。小組成員處理村內事務要公平、公正、公開,保障村民權益,為村民服務,接受村民監督。
第二條 全體村民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自覺遵守《村規民約》,事無大小,積極參與村內各項有益于村集體的活動,一心一意為發展集體經濟,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多做工作,尊老愛幼,多做好事善事,寬容理解,自覺抵制黃、賭、毒。
第三條 凡村內大事要事,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討論通過,全體村民共同執行,維護全局利益。
第四條 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做到日清月結,公開上欄,全體村民共同監督,杜絕挪用公款,侵占公款。
第五條 村民事調解組積極調解各戶糾紛,村民之間要互尊、互愛、互助,和睦相處,努力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組,合力建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第六條 建房應服從村莊建設規劃,經村委會和上級有關部門批準,統一安排,不得擅自動工,不亂搭亂建,不得違反規劃或損害四鄰利益。
第七條 增強環保意識,維護環境衛生,不得亂貼亂畫。積極開展文明衛生村鎮建設,響應、參與政府號召,搞好公共環境衛生,加強村容村貌整治,嚴禁隨地亂倒亂堆垃圾、穢物,建房修屋余下的建筑垃圾應及時清理,柴草、糞土應定點堆放。
第八條 村民有種好承包田、承包山、自留地的義務,嚴格履行承包合同,不棄耕拋荒。
第九條 在承包期間,經發包方同意,承包方可將部分或全部土地轉包給第三者,并簽訂轉包合同。
第十條 承包戶不得在承包田、承包山、自留地和宅基地上擅自掏路、塞溝、筑坎等,承包期內,小河、小道、小溝由承包戶負責修掘,保證排灌暢通。
第十一條 保護機耕路、主河流、機埠、渠道等水利設施建設,不得無故毀壞水利、道路、農電線路等基礎設施。
第十二條 砍伐承包山上的樹林,必須經市林業部門批準,在獲得砍伐許可證和認清山界的基礎上實施砍伐。濫伐樹木的視為偷伐,按森林法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 本村規民約自通過公布之日起執行。
主要宗教活動
該村的主要宗教活動有清明祭祖。清明節祭祖這個活動,比其他任何節日都重要和重視,是村民們的精神圭臬,所有常住或外出務工的兄弟兩百多人,這一天不管天氣好壞,都回來祭祖,藉以筑牢敬奉祖先之基,培育維系兄弟感情之意。祭祖流程是先自覺繳交香燭錢,基本上平均每個18歲以上男人捐助一百元以上,這些年捐資總額都達到了1.5萬元以上,然后組團開車去江谷和龍灣兩地的祖先安葬地祭祀。祭祀方法是把祖墳周邊的雜草鏟除掉,認真修復墳身完整,在祖墳墳堂左右兩邊和后面掛上墳白,在墳前擺上燒豬、肉類、酒、蘋果、發糕糍等敬奉,并燃燒蠟燭、墳香、紙錢等,接著一邊合掌叩拜,一邊念祈福語,最后燃放炮竹,祭祀完畢回村中文化室聚餐。
傳統婚慶禮儀
該村特色傳統習俗有婚慶禮儀。婚慶前的關鍵要素,自然是談戀愛了,而談戀愛,可不像當今社會,集贊成功就收割到女朋友,搖一搖便娶回一個壓寨夫人,離婚了好運氣的話,但當中國移動搞活動時,步行街溝通100充值一百元也送一個老婆(笑話)。當然也很少父母之命或媒妁之言,那個純真的年代,男女同學同窗十年也未必交談過一句話,大部分人找女朋友是要依靠媒婆牽引的。相處好對象后,雙方你來我家我去家下地干農活,以能干活,干好活彰顯自己是過日子的人,向對方家長表達認娶的信心,期望審核通過。當然,男人帶女人去四會市人民電影院或人民禮堂,看上一部電影,如《少林寺》、《巴士奇遇結良緣》,再到對面五層樓(現龍江酒店)吃個帶肉粒的飯菜,飯畢入中山公園卿卿我我,這就是傳統的拍拖模式,俘獲美人芳心的最標準最有效步驟。姑娘愿意走完這個流程,甚至是重復走這流程,則意味著這潘楊之睦有著落了。成婚后,他們同樣延續戀愛時的生活。那種踩著禾頭踏著泥巴培植出的感情,一步一守望,是如此純粹,那樣金堅,這樣的夫妻明白自己是怎樣走過來,應該如何珍惜現在,懂得相知相伴下去。該村莫亞罩鄺石嬌,梁海華梁鳳金,梁東德陳連娣等多對夫妻,歲月如流,時節不居,至今三代同堂,依然執子之手,同甘共苦相敬如賓。特別是已經七十四歲的老共產黨員莫基,不忘初心,與梁水好共諧連理半個世紀,從不面紅耳熱,數十年如一日,辛勤勞作,養育了三個兒子,為家庭,為集體,為黨支部默默奉獻,匹似轉磨之驢,日踏陳跡,對黨、對人民、對妻子忠誠干凈擔當。每每看到他們在村口的桂田洞種禾植菜,像糖黐豆一樣形影不離,深刻詮釋了何謂只羨鴛鴦不羨仙。
婚慶禮儀有落定、過禮、大婚、三朝回門四個部分組成。落定:又稱訂婚,下茆鎮人民稱之為“應雞公腳”。男女雙方確定婚嫁關系后,互送“年庚八字”一般認為沒有“相克相沖”,男方就派人去提親,又稱“下聘”,——是的,僅有愛情是不夠的,被封建流毒棒打鴛鴦最正常不過,能夠通過此關,這樁婚事才可說得上板上釘釘。吉日確定下來,比較嚴肅的工作,就是發請柬了,為鄭重其事,須請本村或鄰村古文化過骨的老者操筆,如德叔、樹榮三哥、跛手仙等。過禮:又稱過酒,擔酒肉。擺喜酒前一天,男家備齊三牲酒肉、禮金禮品,一擔擔由族中女人送往女家,并于當天請村中子女多的“好命公、好命婆”,男的在婚房安放大床,女家給新娘上頭化妝。大婚:男方叫迎娶、接新娘,女方叫過門、于歸,這是請風水先生結合男女生辰八字挑選好的良辰吉日,有了這個吉日,全村人都翹首以盼飲酒的那一天。
大婚日子,——有人娶老婆,不僅是新郎家的大喜事,也是全村的幸事,盛事。以八十年代初最為熱鬧隆重,皆因物質生活有所改善,人們還未走向外面世界,人口鼎盛人氣充足,關鍵是思想解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一場婚禮作為載體,表現得淋漓盡致。大婚節目起碼需時兩日才能完成,迎娶是重頭戲,做酒席是才是主體,請飲請飲是也。請飲講究程序,于主人家來說,茲事體大,雖然是自家辦事,所有工作幾乎都是族群內人幫忙搞掂,凡事都不可自己完全抓主意作決定。所以,請飲前一個星期,都要邀請所有戶主開個茶話會,商量一下大婚前后各種事宜,諸如廚房人員分配,迎娶方式方法,時間順序,物品購置借用等。特別是酒席菜式,大家都充分根據人手、時令、廚具和場地因素,提議推出什麼菜式和數量。為確保沒有差池,主人家和與會者還要請村中書法較好的兄弟作個采購清單和菜式清單。最后,主人家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作出適當調整。不過,基本上都沒有多少改動,因為一定時期內大家都是這樣辦,循例而已,開個茶話會以示主人家對兄弟們的尊重。整個會議有說有笑,圍繞主題各抒己見,各人都當在為自己辦事,真誠、坦率地交流,融洽的氣氛貫穿始終。翌日,各項工作開始切實執行落實。
酒席于前一天基本上備齊了材料,那天俗稱埋廚。那個年代,該村的文化室條件比較簡陋,而且堆放著眾多生產資料,滿足不了操辦一場酒宴使用,所以,只能在主人家開廚。以主人家祖屋為主,緊靠鄰居的屋子輔助,充分提供場地和餐具,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也。午后二時,有條件的主人家請村中兄弟宰殺一頭豬作宴會使用,這是了不得的事情。殺豬技術不夠高超,須五、六人合力。肉豬解剖開后,分拆好各個部分,豬大骨煞蓮藕,排骨掛起留待正娶日煎焗或炆炒,上肉起主體作用,分成三部分,一是用來制作羅漢名菜芋頭(或粉葛)扣肉,二是用來制作芙蓉肉,三是用來制作紅燒肉。豬頭,在本次婚慶中乃至尊地位,留待明天拜祭祖先使用,不可染指。午后三、四時,忙碌的場景在一面多點陸續開始。斬切案臺有設在室內天井的,也有設在巷道上靠墻邊,視乎使用條件、要求和天氣而定。好刀手被分配做關鍵工作,譬如切扣肉用的方塊肉方塊芋頭,普通刀手砍排骨。出色刀手有梁海棠,梁亞坤,梁天月等。有一個以年青人為主的分隊負責劏鵝劏雞,當中最考驗人的工作是脫毛一環,須用大鐵鑊燒水,掌握恰當的水溫和技巧燙皮,務求一會在村邊小溪脫毛時易去,那可是一大堆生禽,不是自家小酹一杯時一兩只,黑壓壓一片毛管不好脫的話,會叫人絕望。由是,這項工作很多年輕人都不膽擔綱,生怕掉鏈被問責。這工作耗時耗人,一班人說說笑笑在溪邊折騰一兩個小時,看著一只只潔白的鵝身,滿滿的成就感。
這邊廂少中青年各有各忙碌,老年男女長者也沒有閑著,在主人家中廳或站或坐,依據或清晰的或模糊的記憶,策劃著滿清遺留下來的封建迎娶禮節,在濃重的廚房油煙氣味中,在土法炮制煙草燃燒的煙幕里,公公婆婆們誠惶誠恐,能言善辯,指點江山,不容明天婚慶有任何紕漏。這種封建遺老對生活的遵循,處事嚴謹毫不將就的精神,令人動容,一直被奉為圭臬,至今仍被村民辦辦事時作為引領。
那邊廂女人們也是嘈嘈切切,馬不停蹄地忙碌著。下午,她們將蔬菜類瓜類配菜配料洗干凈,晾干水分給男村民備用,晚餐后她們負責制做鵝湯圓仔糍,——本土特知名的喜慶早餐用品,與男人制作的正餐作用等量齊觀。多日前主人家已備好五、六斗糯米,使用多個石臼輾成粉末,足夠全村人和親戚兩百多人食用的分量。分量這樣多,女人們和男人們協調好使用灶頭,燒好開水,用扁平編織竹籮,加入糯米粉、黃片糖和開水,分成多個工作小組同步制作。糯粉以雙掌搓制成條狀,用剪刀剪成一粒粒,其形狀其實是長條棱形的,并非圓形,只是和其它圓形的混為一談,一律稱為圓仔糍,取圓圓滿滿之好意頭。晚上九點,圓仔糍半成品基本制造完畢,分開七、八蘿鋪平放置,如果是夏季,則須用風扇對吹散熱,以防變味,如果是冬季則免。明天早上天亮,女人們就早早起床,將昨晚男人們灼過的鵝湯生火加熱至大開,然后加入昨晚的半成品,待湯水大開五分鐘,一鑊鑊又濃又稠的鵝湯圓仔糍就呈現于大家眼前,還未上碗,一陣陣濃濃的鮮鵝味,夾雜在千萬縷清香糥粉氣中,肆意挑逗著村民們的食欲。因為熱乎,所以輕啖,免傷香嘴。一只只稠滑的湯圓沖擊著口腔,一陣陣鮮香味縈繞在整個消化系統,以分子的形態突破味蕾防火墻,滲入到每一個口腔細胞,無遠弗屆。一碗下肚后盈滿而瀉,最后反沖呼吸道閥門,陸續地從鼻孔逃離,圓滿地完成了早餐圣禮。這當中,以石羅村委會民兵營長梁國波媽咪等女人參與制作的最為地道,好滋味自然受歡迎。在那個崢嶸歲月,為著辦好別人家的事情,村民們放下了日常齟齬,精誠合作,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一只只圓仔糍,是辛勤勞動的結晶,是勞動光榮的明證,是大自然的饋贈,是良好村風的印記。
婚慶中最開心快活的當屬兒童。小兒,在羅漢村成年人中被統一起個綽號“八音仔”,八音仔古指做轎夫,做苦力,用于孩童身上,目的是激勵其發憤圖強,長大做個出色的人光耀門楣。孩童們的工作就是玩耍,或燒煙花炮仗,或賭火花,或打玻珠,到處追逐嬉戲,制造清脆純真的背景音樂,贈慶不謝。偶爾也會去女人們的工作范圍搞點破壞,招來一陣罵聲,但是,男人們的工作空間是絕對不可以靠近的,原因是到處是揮灑的刀具,刀具不長眼,安全有虞。騷擾男人易引爆粗,斥之不雅,——所謂臭男人是也。
婚慶中迎娶是重頭戲,俗稱“接新娘”。與現在上午就組車隊去接新娘不同,傳統上接新娘午后才出發。迎娶團隊以新郎和伴郎為核心,近娶的走路去或舞獅去,遠娶的騎自行車,浩浩蕩蕩,好不熱鬧。迎娶時間大約花費兩至三小時,視乎女方出嫁禮節繁簡而定,通常新娘子回家已是傍晚。
新娘回來立馬開始忙碌的工作,直到洞房前也休想消停。
初進夫家當然是首先拜奉祖先,從夫家祖先神臺牌位,到五土龍神門官天神灶君門口土地神,再到太公福主公,起碼折騰一兩個小時。稍稍休息吃飯,開始向親屬親戚敬茶。
新郎新娘向至親敬茶這個環節,既神圣肅穆又娛樂熱鬧。偌大的廳堂中間擺放兩張八仙桌,上面放置著新娘子送給至親家屬、親戚的禮物,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賀禮主要是毛巾、解放鞋和拖鞋。茶座在神主牌下,供受敬者使用。新人則須只能站立在大廳門口,神主牌前,隔著兩張八仙桌與受敬者雙對,敬茶順序以長輩為先,次第地一對一對夫妻上座,有雙坐雙有單坐單。新郎先敬新娘次敬然后一對新人合敬,對于受敬者來說這杯茶是要埋單的,飲之不易。對于新娘來說,這個紅包也不好拿,因為,廳中現場一眾小伙子圍滿了八仙臺,只留給一條狹窄的走道給新娘子用,他們的身份全是監工。新娘托著茶盤走到長輩面前,自然是穩陣端杯,禮貌稱呼對方一聲請茶,譬如太爺或爺爺,然而,這太爺或爺爺可不敢真的立馬端杯就喝,同時一眾后生循例大聲說沒有聽到,要求重新叫過,老爺子通常也心領神會,靜待新娘再叫一聲,反正坐一分鐘是坐,再坐一會,就當休息,誰會嫌多。新娘無奈,只好提高音量再叫一聲,然后老爺子問大家聽到未,同時手掌作推杯狀,哪里知道,聲音是聽到了,后生們卻說不是這樣叫,叫錯了,新娘聞之愕然,這可是領茶的嬸娘吩咐的,怎麼會錯?原來,后生們要求叫“細蚊仔嘅公公”,無論新娘子是哪種性格,初進郎家,又豈敢造次?一時間僵持著,最后敬茶司儀(俗稱大浸婆)笑咪咪地解圍,細聲向新娘子示意,他們尋個開心而已,不必當真,新家翁不會責怪的,你就按他們意思叫吧。如此多番“戲弄”,青年們見好即收,允許新老爺喝茶。茶過兩巡,新娘子的禮物也送出,一杯茶才算敬受完畢。接著輪到新郎敬茶,新郎這一章節,尋開心的觀眾就規矩多了,都是哥們,沒有這個閑心“調戲”他。一對新人一輪敬茶,起碼敬出四杯茶兩份禮物,受敬者起碼得掏四到六個利是給新人,真是禮多人不怪。
敬茶后緊接著“玩新娘”,按現時說法就是鬧洞房,但當年則文明得多,節目還在正廳堂進行,所有節目都圍繞考驗新娘四肢技術和智慧開展,沒有出格無禮有傷風化的手段。
鬧完洞房已然是晚上9點十點,緊接著又要“做郎”。如果說“敬茶”是新娘與郎家親戚相識,“做郎”就是輪到新郎去岳母家相識。于是,做郎團隊又連夜趕去岳母家接受做郎洗禮,待回到家,基本上已是凌晨兩三點,才能洞房。這個新娘子是不易娶的。至今,該村相關禮儀仍然保存,而鬧洞房一節,經已取消了。
自本世紀初以降,農村常住人口急劇減少,辦一場婚宴越來越不容易,外出村民須放下工作回家協助,四會市商業嗅覺靈敏的酒樓食肆,抓住了下鄉包辦圍餐的真實需求,提供了從食材、餐具餐桌、廚師幫手和菜肴制作等一系列打包服務,大大解放了村民雙手,以及減少了參與時間,樂得個清閑。而該村無論梁氏或莫氏族群,盡管只有十分之一人口在家鄉,但當遇上紅白喜事,仍然親力親為,不請外援,堅持自辦酒席,時刻保持社會風氣對離心離德做成沖擊的警惕,對祖輩辦事時的大團結大協作風貌念茲在茲,故藉著一年下來為數不多的要事,招呼大家回來合作操辦,用以補足兄弟團結精神之鈣。
傳統喪葬俗
該死村傳統土葬,一直以來都盡數體現了封建社會留下的繁文縟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表達。
傳統喪葬俗以土葬為主,后事過程較為繁復。村民仙逝后,親屬第一時間通知全村人幫忙處理后事,并立即篩選通知本區法師(俗稱“南無佬”)帶上杵作過來開展法事。法師到后,成立后事指揮部,法師自然是大總管,所有人聽他指揮使用,緊張的工作全面鋪開。有人被安排去挖掘墓穴,有人去購買壽衣、香燭紙錢,有人去通知逝者親戚,有人去置辦伙食。至于棺木,有的村民會在父輩在世前已購買好備用,并請風水先生擇個吉日舉行一個儀式放置好,俗稱“上長生”,沒有備用的就要馬上派人去購買。午飯后,在法師主持下開始入殮,入殮完畢,法師再唱半小時壽歌,八名青壯男村民抬起棺木出殯,快步走向墓地,全村人送殯。入葬后返回村中,逝者親屬向親戚致謝。晚飯后,法師架設好靈堂,親屬守靈,整場法事直至次日天亮,挽歌不停,以示對逝者的哀悼。法事程序有啟壇,頭靈,大供,墊祖,召亡,交錢,解結,入伙,教妹,移靈,散花,贈糧,送亡,上座。充分表現了道家對生老病死的深圳理解,特別是“教妹”一節,封建禮教的表達到今仍然有其價值的一面。
1999年6月1日起,該村響應四會市政府號召,實行100%遺體火化,以實際行動支持殯葬改革。
技藝
該村特色技藝有醒獅表演,俗稱獅子登臺、獅子取青。舞獅習俗已有一個世紀,隸屬南派中的洪派,新中國成立前,村中綽號白火德和梁信才為羅漢坊最高武功和舞獅者。獅道曾中落,改革開放后,選組拜請倫巷(即石羅村委上巷村)的獅會教頭重新熟習技藝,以倫珠、倫秩泉(外號牛二哥)和倫柏棠(又名東德)最負盛名。獅頭和獅身通常購自佛山,本村只舞大花臉獅頭黃紅雙間獅被的彩獅,規格為2號加大,配以大鑼、大鼓、大鈸作伴奏。舞技是師傅模仿獅子的動作習性,首尾密切配合——蹦、跳、擺、開合口、眨瞪眼,探情、咬物,拋青等,展現靈性生動的形象。采青的套路,根據不同的“青”(地青、高空青,又分水青、動物青等)采用不同的切入方法去“吃青”。所謂“青”物,是用生菜與紅包利是結成的“獵物”。舞者既要頭尾默契配合,又要照顧鑼鼓鈸的節奏。不同的形式運用不同的舞技,譬如婚慶或春節等大型慶典,取村中地塘為表演場地,于中央擺好青盤,鑼鼓面向東方牛千牯崗背靠文化室,獅頭朝向村內躺在地上,取敬重先輩之意,村民圍繞地塘或站或立等待觀賞。表演前奏以一陣密集的七聲鼓(又稱平鼓、文鼓)開始,發出雄厚的"咚咚"之音,鑼與鈸緊跟節奏相襯托,發出響亮的“噹噹”和"鏘鏘"之音,混合之聲響徹蒼穹,擔綱獅頭和獅尾的兩個師傅昂首挺胸快步走向獅子,一左一右立于獅頭兩側,隨即揮出一套南拳作為開樁。開樁后師傅竄進獅身,鑼鼓聲遂進入慢頻敲擊,配合剛剛“睡醒”的獅子。這頭“醒獅”餓了,開始找食物,是為起勢,此為第一個步驟,須圍著青盤走一圈,名曰“探物”。既然是探,是為常態,自然要有尋尋覍覍之狀,況且又肚餓,動作不緊不慢的,頭顱顧朌左右,雙眼慢眨,顯得睡眼矇眬,似醒未醒,又耳也是慢開慢合,作聽風辨物狀,此時鼓聲輕配。盡管如此,腳步可不能將就,一定得有南拳之力量,畢竟,這可是一頭百曽之王,豈可腳步浮浮?這一圈,以村民梁錫初表演得最為生動。一陣尋找,終于突然發覺地有只動物,一只小白兔,動物界中的小鮮肉!躬逢美食,幸甚至哉。這絕對好似京東將iPhone 11 Pro 打一折戝賣給四會低頭黨一樣,蘋果公司行將就木,怎不驚喜?!這個意外驚喜得以一個獅頭猛然斜向后向上抽身伴著瞪眼為合理動作,同時,鑼鼓聲也配重提高一調來襯托這瞬間急促而利落的動作。嗯,有飯開了,是不是馬上撲上去撕咬獵物?不不,草原之王以威嚴和智慧安身立命,可不是川普之流一介莽夫,貿然沖上去撕咬,不僅吃相難看,弄不好可能傷爪爛嘴。所以,智者通常都不會猴急,要慢慢來,最緊要快!好了,到底怎樣做?下一圈,是試探一下獵物,看它是慫的還是橫的。先是向著獵物張開獅子大口,意為大吼一聲摧毀其心智,令獵物發抖,南拳馬步忽而靠近跳離,再靠近跳離,用鼻子聞一聞,抑或整個獅頭覆蓋在青盤,嘴巴合起來張開眼睛,前后左右上多維度觀察獵物,表現獅子疑惑的心態。最后,以手撥之,獵物徒有瑟縮。經過此翻調戲,發覺不外乎是朗洞邊境的印軍,這就好辦了,下一步,就是采青了,此乃整個節目高潮部分,醒獅動作明顯急促凌厲,鼓聲也再次配重音。演出至此,如果現場有外地客人,通常由梁桂水或梁海華等老師傅上場頂崗,用意是以最好的表演呈現給客人,當然,如果原師傅功夫更到家,氣魄更好,其他人就不要多事了。不過,半場下來獅尾演員的確要換人了,畢竟,無論是采地青,凳獅,高臺獅,高桿獅,樁獅,最辛苦最累的是獅尾,而不是獅頭,有經驗的獅頭是有辦法偷懶的,而獅尾卻要全程高能。確定要獵殺獵物后,醒獅一個俯沖猛撲向青盤,將整條青咬入口中,然后低頭,整個身軀伏在地上,意思是正在用餐,時間頗長,獅頭和獅尾除了間或眨眨眼擺一擺耳朵,其它部位基本都不動,如享受狀,鑼鼓聲也進入密鼓頻率,表露不打擾大王用餐之意。實則嘛,獅頭里的師傅,此時正將青條與利是封分拆,看一看里邊有多少個大洋,更何況,舞到這個時候,通常大汗淋漓心肝亂跳,好好躲在獅頭內休息一下,也未嘗不可,反正觀眾看不見,何樂而不為?適當時候,獅頭終于側著面龐慢慢地抬頭了,鼓聲也多敲擊幾下鼓邊,變換一下花樣,以慶祝大王飽餐。醒獅完全站起來后,從口中拋出青條(還沒看過連紅包也一齊拋出的家伙),跟著,又是走一圈。這一圈是清理身子,鼓聲復配輕頻,醒獅動作有兜腳“洗臉”,"洗須"、“洗腳”、"舔身"、“抖毛”以及“擺耳”等,節目后期是再走一圈剪刀步,寓意吃飽喝醉了,步履蹣跚,想休息一下,就像下茆鎮新恒生酒樓早上的酒鬼,喝兩杯下布崀土制白酒后,面紅紅眼昏昏的,生動表現出大王酒足飯飽又意猶未盡的神態。
整個表演過程,何田村的吳水強有時會以大頭佛的角色參與,全程“調戲”醒獅,給現場包括打醬油的觀眾一陣陣開懷大笑,歡樂今宵。
(未完待續)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2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