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故事,看的過程平淡無奇,甚至有些不知所云,一直到結尾,你才知道作者講的是什麼,想立刻翻回去重看。
《刀鋒》就是這樣一本書,毛姆在結尾這樣說:
書中每一個和我有關的人物無不如愿以償:
艾略特成為社交界名流,伊莎貝爾在一個活躍而有文化的社會里取得鞏固地位,并且有一筆財產做靠山;
格雷找到一個穩定而賺錢的職業,可以每天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六點上班;
蘇珊·魯維埃得到生活保障;索菲獲得死,拉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
也許我的故事結局畢竟并不是怎樣不盡如人意呢。
如果這是一個心理測試,在這段描述中,你期待自己擁有誰的生活?
要朝九晚六的上班,還是不穩定但自由的生活?成為忙碌、有名望的成功人士,還是籍籍無名、但是自由自在的小人物?要安穩平淡的婚姻生活,還是撩撥人心的火焰式愛情?
無論你選哪一個,都會在《刀鋒》里找到共鳴。
哲學家赫爾曼·黑塞說:“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堅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當你找到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追求什麼,就會如毛姆所言:如愿以償。
人們向來喜歡貶低追求物質滿足的人,尤其是女人,貪慕虛榮,是對她們最大的詬病。
毛姆對伊莎貝兒也秉持這樣的立場。
伊莎貝兒出生于一個外交官家庭,雖然父親早逝,但母親給了她很好的教養和生活。未婚夫拉里同樣出身不俗,父母離世后,給他留下了一筆遺產,每年能得到3000美元。
一場戰爭,讓伊莎貝兒和拉里的人生觀發生了分歧。
拉里在戰場目睹最好的朋友為救自己而丟掉了性命,這極大影響了他的人生觀,回到美國后,他不再期待財富、美滿的家庭、不想要世俗的成功,只想去過“晃膀子”的生活,也就是自由自在地在世界各地穿梭,尋找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
伊莎貝兒依然向往成為物質富足、能在朋友圈曬幸福的賢惠妻子,她為拉里描繪美國生機勃勃的樣子,優秀的美國人都在努力工作,你怎麼能允許自己游手好閑呢?
想要的生活不同,二人理智而平靜地分了手。
拉里去鄉村、去印度、去所有想去的地方,伊莎貝兒則嫁給了他們共同的好朋友格雷——一個富家公子。
多年以后,她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丈夫有一份體面的工作,過著讓自己滿意的生活。
而她放棄的,只有愛情。
在伊莎貝兒眼中,愛情不足以取代生活,但是在她的好朋友索菲看來,愛情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索菲嫁給了一位律師,兩個感情甚篤,即使已經有了孩子,還是會像熱戀的情侶一樣膩歪在一起。
一場車禍終結了這個完美的家庭,索菲的丈夫和孩子在車禍中當場死亡。
一夜之間,索菲失去了所有重要的東西,生活也陷入了無序混亂,只有不斷用酗酒買醉、任性放縱來麻木自己。
作為她的朋友,拉里試圖想要以和她結婚的方式來拯救她,但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索菲對世間的一切都提不起興趣了。
一定程度上來說,她和拉里是同一類人,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會對現實妥協,更不會為任何人而改變。
最后,索菲在放縱中被人殺害,用最徹底的方式結束了心靈的痛苦,所以毛姆說:“索菲如愿以償地獲得了死”。
伊莎貝兒和索菲形成了對照,拉里和艾略特同樣代表了不同的追求。
他們同樣都參加過戰爭,艾略特戰后在紅十字會獲得了一個職位,由此進入慈善行業,并一步步邁上了上流社會的階梯。
他成為古董商,又希望人們能把他視為一個不止有錢,還有文化、有名望的名流。
為此,他精心裝扮自己,大部分服裝鞋帽都要去倫敦訂購,更是各種舞會、社交場合的常客。
毛姆直白地描繪艾略特的現實和勢利,他對有錢、有地位的人熱情洋溢,對沒有存在感的“社交小白”視而不見。
他在周遭的認可和贊美聲中獲得最大的幸福和滿足,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還在遺憾錯過了一場重要的舞會。
拉里和他的追求截然相反,他從戰場上退伍之后,走上了和世俗格格不入的道路。
他拒絕了格雷父親提供的工作機會,和未婚妻分手,選擇四處閑晃。
從美國到法國、印度,他結識了一群和自己過著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畫家、作家、妓女、神秘主義者,都走進了他的生活。
他到礦場干活兒,在農場打工,在修道院里祈禱、在印度的山林里學習冥想……
在這過程中,他說出了心底的困惑,戰友的身亡讓他感受到生命的無常,他思考人生的意義,但是身邊的每一個美國人都像陀螺一樣追求財富、在社交場上浮夸地表演,他只能感受到生活的乏味。
最后,他捐出了父母留下的遺產,打算回紐約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做一個平靜自由的普通人。
拉里和艾略特誰更成功、更懂人生的真諦呢?
其實,拉里的追求是追求,艾略特的也是追求。
追求怎樣的“活法”,是一種選擇,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成為你想成為的,過你心中理想的生活,就是毛姆所說的“如愿以償”。
《大話西游》里有段臺詞,唐三藏嘮叨著說:“你想要啊!你要是想要的話你就說話,你不說你想要我怎麼知道你是真的想要了?”
以前只覺得可笑,慢慢發現,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的確不多。
有人明明想要卻偽裝成不想要,有人貪婪著什麼都想要,于是在一個個目標當中兜兜轉轉、疲憊不已。
臺灣導演侯孝賢分享過一段年輕時的經歷。
算命先生看到他,憂慮地說:“你的命比較辛苦,一生干活兒不停、四處奔波,是勞碌命。”
侯孝賢聽了卻很開心,自己是導演,拍電影自然是忙忙碌碌,如果能一生干活兒不停,就意味著他能拍一輩子電影,他喜歡這樣的命運。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同樣是在外工作、租房子住,喜歡自由的人會樂得沒有牽掛,來去自由;向往安定的人,就會有漂泊的凄涼……
所以侯孝賢說:“求仁得仁,就是好命。”
點個【在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終會達成目標。
作者 | 甘藍藍,寫好別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
圖片 | 視覺中國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2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