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挽聯
挽聯、墓聯、陵園聯,是楹聯家族中一個龐大的分支,統稱哀挽聯。挽聯是由挽詞(包括挽詩、吊文、挽歌)演變而來的,它用于吊亡、祭祀、追悼等活動中。墓聯是刻在墓碑、墓坊、墓柱、墓園門上的楹聯。陵園聯是書寫或雕刻在陵園的大門及有關建筑上的楹聯。這三者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它們都是悼念、緬懷死者的,但應用的時間和場合不同。挽聯是用于剛死者的靈堂、追悼場所等,墓聯是用于死者下葬后的墓地,族的范疇。而陵園則是公墓,無論是革命烈士陵園,還是普通陵園,都是死者共同安息的地方。因此挽聯、墓聯、陵園聯撰寫的內容和措詞便有所不同:挽聯有如“三登慶歷三人第;四入熙寧四輔中”,墓聯有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陵園聯有如“熱血染香洲,流芳萬載;悲淚沾獅山,景仰千秋”。相對于墓聯和陵園聯,因挽聯的使用頻率最高,故而本書將以挽聯的介紹和分析來取得對于整個哀挽類楹聯的管窺。挽聯的種類很多,有他挽聯、自挽聯;有通用挽聯、專用挽聯;有挽長輩聯、挽同輩聯、挽晚輩聯;有名人挽聯、民間挽聯等等。
相傳最早的一副挽聯,為蘇軾所作。蘇軾有個丫環(后來作了蘇軾的愛妾),名朝云。一次蘇軾捫著肚子笑問身邊的人:“這里面都有些什麼東西?”只有朝云說:“我看是一肚子不合時宜的牢騷。”蘇軾聽了,認為只有朝云最了解他。后朝云病故,蘇軾便作了如下一副挽聯挽她:
不合時宜,唯有朝云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便思卿。
這副挽聯,《楹聯續話》又說是清人嚴問樵為“姬人沒于清江”而撰。看來是否蘇軾所作,還是個問題。
我國史籍記載最早的一副挽聯,見于南宋葉夢德所撰《石林燕語》。該書講北宋慶歷年間韓康公(絳)得解(考舉人)、過省(考進士)、殿試(考狀元),皆第三名;后為相四遷,皆在熙寧中。死日,蘇子容挽:
三登慶歷三人第;
四入熙寧四輔中。
慶歷,宋仁宗年號。熙寧,宋神宗年號。
挽聯要求寫得有感情。清人林昌彝說:“挽聯若能賅括切實,可當篇行狀讀。惟有筆足以達意,才足以寫情。”(見林慶銓《楹聯述錄》)若連“意”都不可達,“情”自然就難以寫出來了。又《文心雕龍·哀吊》:“隱心而結文則事愜,觀文而屬心則體奢。奢體為辭,則雖麗不哀;必使情往會悲,文來引泣,乃其貴耳。”意思說,為寫挽詞而表示痛心,則浮夸而不實;只有因痛心而寫挽詞,才能情辭切合。一些挽聯之所以動人,就因為都不是無病呻吟。
清代以來,挽聯比比皆是。“中流社會,遇有哀吊事項發生,聯語動以百計;交游稍廣,甚以千計。”(盧希裴《六家聯語合鈔》序)
1661年,鄭成功抗清失敗,率水師四萬渡海東征。鏖戰九個月,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了我國神圣領土臺灣。后來,其靈柩自臺灣遷葬故里福建南安石井鎮時,康熙因其功在不滅,曾親題了一副挽聯:
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可知海外有孤忠。
四鎮,南明福王時設于江北的四個抗清據點,由黃得功、劉良佐、高杰、劉澤清分守。兩島,金門島與廈門島。1646年起,鄭成功即以此為抗清根據地。諸王,指南明福王、唐王、魯王、桂王等。一隅,指臺灣。抗志,堅持高尚氣節。這副挽聯表彰了鄭成功,雖意在提倡忠君,但對鄭成功的事跡和精神,都是講得很確切的。
1898年,西太后發動戊戌政變,殺譚嗣同等維新派首領六人。康有為題聯以挽:
逄比孤忠,岳于慘戮,古人尚邇,君復奚悲!地下如有知,好從孝孺先生侈口問成王安在!
漢家黨錮,唐代清流,自昔已然,于今為烈。海內正多故,愿效子胥相國懸眸看越寇飛來。
逄,關龍逄,夏末大臣,因諫夏桀,被殺。比,比干,商紂王叔父,因諫紂王,被剖腹挖心而死。岳,岳飛。于,于謙,明正統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役,英宗被俘,立景帝,于北京抗擊瓦剌軍。后英宗被釋,發動奪門之變,加以“謀逆罪”,被殺。孝孺,方孝孺,明成祖篡侄帝位,曰效周公輔成王,要方孝孺起登極詔,方不肯,且質問“成王安在”,被誅十族。黨錮,指東漢李膺、陳蕃等“黨人”謀誅宦官不密,一次被禁、二次被殺事。清流,指唐末裴樞等三十余人,因反對朱溫以牙將張廷范為太常卿,被殺于白馬驛。子胥,伍員,春秋時吳國大夫,因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并停止伐齊,被賜自盡。臨死前,謂門人曰:“抉(挖出)吾眼,懸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康有為乃戊戌維新主要首領,僥幸逃脫追捕。這副挽聯一方面安慰死者,對西太后之流表示極大憤慨。
1936年,魯迅逝世,社會各界人士隆重追悼于上海萬國殯儀館,幾乎皆送有挽聯。有一副題的是:
拯溺是前鋒,才德兼備,君乃勇逾義者。沖突荒霾,擁護自由,開辟光明途徑,闡文化而馳驅,作民眾之導師,那料半世冷宦青氈,宏業忽中阻,則感到彷徨故室,白發,紅顏,黃口,共銜悲哀。招魂何處,歸鶴幾時,氣魄非常生無敵;
著述稱巨擘,知識先覺,人固莫如命也,抗衡環境,砥柱潮流,散布偉大種子,慨社會將沉淪,挽國難于狂瀾。太息當此凄風苦雨,魯殿又圮靈,只留得吶喊余聲,斷稿,殘編,遺跡,同資紀念。蓋棺定論,下筆千秋,學術卓犖沒為神。
溺,落水之人,此指受苦受難的人民。荒霾,喻社會黑暗。黃口,小孩。歸鶴,化鶴歸來。《搜神后記》云:遼東人丁令威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來,集城門華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乃徘徊空中而歌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是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魯殿,漢魯靈光殿,屢經戰亂,巋然獨存,常被用以稱頌碩果僅存者。圮,毀壞。魯殿又圮靈,謂魯靈光殿毀壞,借喻魯迅逝世。卓犖,卓越。這副挽聯對魯迅的偉大作了充分肯定。
1976年1月,周恩來總理逝世。4月5日,北京百萬群眾不顧“四人幫”壓制,紛紛匯集天安門廣場進行悼念。除花圈、詩詞、誓言之外,挽聯亦甚多,下面乃其中一副:
灰撒江河,看不盡波濤,涓滴都是人民淚;
志華日月,信無際光焰,浩氣長貫神州天。
除挽社會中流之外,有的挽聯還指涉同道摯友。過去,有一農夫在傍晚收工時不幸失足落水而死,其伙伴悲而挽之:
剛唱罷一曲農歌,好趁夕陽覓歸路;
豈欲效三閭故事,錯把洋湖作汨羅。
三閭,指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在楚國都城郢都被秦軍攻破時,感救國無望,自投汨羅江而死。洋湖,農夫落水之地。
清末,虛谷和尚與任頤,均著名畫家。任頤死,虛谷挽之:
筆無常法,別出新機,君藝稱極也;
天奪斯人,誰能繼起,吾道其衰乎!
有的挽聯挽各類親屬。如曾國藩挽乳母聯:
一飯尚銘恩,況保抱提攜,只少懷胎十月;
千金難報德,論人情天理,亦當泣血三年。
上聯指韓信事。《史記·淮陰侯列傳》說,韓信見漂母供給他飯食,“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后韓信為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在曾國藩看來,乳母對他的恩德,絕不是千金可以報答的。
又如無名氏挽叔聯:
先中秋臥病,后重九登仙,想阿叔動避龍山,賞菊別塵寰去矣;
讀薤露傷情,誦蓼莪增慘,嘆嬸母悲登夫石,哭聲動梓里哀哉!
龍山,登高避劫之地。《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學,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急宜去令家各作彩囊,盛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蓼莪,《詩·小雅》篇名,朱熹《詩集傳》注云:“人民勞苦,孝子不得終養,而作此詩。”夫石,望夫石。梓里,鄰里。
再如無名氏挽妻聯:
你翁衰,你姑衰,你祖姑尤衰。聽盆鼓聲喧,一個個頓足捶胸,看你哪何舍得!
我女幼,我子幼,我次子更幼。到更闌人靜,皆依依索衣問母,教我怎樣開銷!
盆,古時一種瓦質樂器。
人們有時在生前就寫挽聯預挽自己,這種挽聯叫自挽聯。一般自挽聯,內容多抒發情懷。自挽聯也起自宋代。漢以前就有一種風俗,人死以后要在柩前豎一旗幡,上寫死者姓名。這種旗幡叫銘旌,亦作明旌。北宋趙鼎,死前就自題一聯于銘旌之上:
身騎箕尾歸足上;
氣作山河壯本朝。
箕尾,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兩宿。騎箕尾,亦省作“騎箕”,星圖言傅說死后,其靈魂跨于箕尾二宿之間,后即以“騎箕尾”或者“騎箕”為“死”的諱稱。這里即指死。
前清時一窮秀才,慘淡經營而屢試不中,一感世之不容于己,二為生活所迫,意欲自絕,寫下了這樣一副自挽聯:
母也六十年垂老,身又靠誰?幸有兄有弟有侄兒,諸事放心,到爭朝正好歸去;
妻乎五百載修來,爾休怪我。惜無男無女無恒產,欲圖如意,待他生再作商量。
1926年,職業革命家熊亨瀚被國民黨反動派禁于獄中,臨刑前也寫了一副自挽聯,表達他對未完事業的遺憾和革命到底的決心:
十余載勞苦奔波,秉春秋筆,執教士鞭,仗劍從軍,矢忠護黨,有志未能伸,此生空熱心中血;
一家人悲傷哭泣,求父母恕,勸兄弟忍,溫語慰妻,負荷囑子,含冤終可白,再世當為天下雄。
自挽聯若有“兼示”性,則帶遺囑意味。清時一林姓婦人,中年遽卒,臨死前一副“出語告夫,對語教子”的自挽聯,就是如此:
我別君去,君何患無妻。倘異時再葉鴦占,莫謂生妻不如死婦;
兒隨父悲,兒終當有母。愿他日得酬烏哺,須知養母即是親娘。
挽聯也有戲題的。1916年,袁世凱皇帝夢破產,氣病而死。
有人送了一副戲挽聯: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陳湯。
六君子,為中藥名。這里是雙關語,指楊度、孫毓筠等六人。1915年8月l4日,此六人在袁世凱之子袁克定授意下聯名通電全國,組織“籌安會”,鼓吹君主立憲。從此,袁世凱便正式做起皇帝夢來。二陳湯,中藥名,這里也是雙關語,指陳樹藩、陳宦和湯薌銘。此三人皆為袁世凱心腹,迫于護國討袁運動的發展,先后在陜西、四川和湖南宣布獨立,使袁世凱失去了最后的地盤。袁世凱見大勢已去,不久便一命嗚呼。
戲挽聯在通常情況下,對被挽者都頗有些不敬,但亦不全然。看下面一副:
蝴蝶東飛,蝴蝶西飛,不管東飛西飛,依莊周說蝴蝶終歸夢里;
先生來了,先生去了,無論來了去了,據穆叔言先生長在人間。
這副戲挽聯乃1945年湖南大學中文系學生譚佛雛為挽該校著名音韻學家曾遠乾先生逝世而作。曾逝世前,正為學生講授《莊子》,深受學生歡迎。譚遂借莊周夢見化為蝴蝶事,撰寫此聯,以表達對曾先生的深切懷念。此聯筆調幽默,出自學生之手,既詼諧又得體。
有時人們將挽聯(非自挽聯和戲挽聯)寫得與壽聯沒有區別,原因是“只顧單純稱贊、歌頌死者”。例如:
德高望重;
偉績豐功。
生于舊社會,能特立獨行,志氣可貴;
處在新中國,愿同心協力,精神足多。
早年懷壯志,恨黑暗重重,睥睨權貴,有兩只冷眼;
晚歲見赤心,喜紅旗處處,服務人民,惟一片熱忱。
羅元貞先生在《漫談對聯》一文中指出:“像這些挽聯,都必須恰當地加上哀悼字句。比如‘千古’、‘不朽’、‘永逝’、‘長存’、‘含哀’、‘揮淚’、‘傷益友’、‘哭良師’等等,否則就不像挽聯。”這個意見值得肯定。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1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