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屬相的劃分是以什麼為依據的

解夢佬

屬相以什麼時間為準 屬相以立春為準?

2022
-01-21
:天氣

導讀:中國歷法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年的第一天,就是歲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的,也就不知道屬相以什麼時間為準,有人說屬相是以立春為主,但是也有人說是以大年初一為界,那麼屬相以什麼為準呢?請隨萬年歷小編詳細了解下屬相的劃分吧。

屬相以什麼時間為準 屬相以立春為準?

一年的第一天(歲首)從什麼時候開始算起,歷史上曾有多次變化。如果以現在的農歷為標準,那麼,夏代歲首為正月初一;殷商歲首為十二月初一;周代歲首為十一月初一;秦代再提前至十月初一,直至西漢。漢武帝時,頒行《太初歷》,恢復夏代的以正月初一為歲首。這一歲首制歷代相沿未改,但是,這個歲首只是日常生活的歲首,不是干支紀年中的歲首。

幾乎所有的古代文明,最初都是用陰歷(月亮歷)來紀時的。月亮盈虧朔望的周期非常直觀明顯,人們很自然就會把月亮繞地球一周(29天半)的時間設定為一個時間周期,也即中國農歷中的“一個月”。

但是,月亮繞地球12周(即12個月)只有354天,與地球繞太陽一周(即一個“太陽年”)的365天合不上。也就是說,“12個月”要比“一年”少11天。陰歷紀時很不精確,有時還得閏一個月才能跟上太陽年的周期。

我們今天所說的24節氣,其實是12個單數的“節氣”和12個雙數的“中氣”的合稱(如果從立春開始算起,逢單數為節氣,如立春、驚蟄等,逢雙數為中氣,如雨水、春分等),它把一個太陽年平分為24等份,所以是純粹的太陽歷。漢武帝《太初歷》最大的貢獻在于:以正月為歲首,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這兩點一直為后代的各種歷法系統所沿用。為了避免出現兩個正月歲首,若遇到閏正月時,便改閏二月,這也是二月閏得最多的原因。所以說,無論哪個朝代的歷法,都離不開24節氣的調節。

“皇歷”與“陰歷”的錯位

關于屬相的劃分是以什麼為依據的的信息

黃歷

在鄉土的民活中,紀年并不重要。民俗學田野調查證明,偏遠地區的老人,多數不能準確說明自己的具體年齡,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對于一個的時間系統來說,紀年卻是一個大問題。

漢代以前,多沿用帝王名稱加上執政年份來紀年,有時也用太歲紀年,西漢末期才開始采用干支紀年。所謂干支紀年,即用天干與地支配合紀年,如此十個天干經過六個循環,十二個地支經過五個循環,重又回到第一個天干和第一個地支,間隔正好六十年,計為一個周期。

關于屬相的劃分是以什麼為依據的的信息

干支紀月是指在農歷中用干支記錄月序,一般只用地支紀月,把冬至所在之月稱為子月(一般在農歷十一月),下一個月稱為丑月,立春所在的月份就叫寅月。自太初改歷以來,均以“寅月”為年首,因此又稱“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等。寅月一般都與農歷正月吻合,但也有不吻合的時候。

純粹的陰歷是一種非常直觀的歷法,一個有經驗的老農,抬頭看一眼月亮,就能說出今天是幾月初幾。他們既不需要知道干支年,也不需要知道干支月,他們只需要知道陰歷的日期和陽歷的節氣就能應付生活中的一切事務。

但是,時間必須有更精確的歷法系統來統籌。干支紀年、紀月、紀日,都是為了記錄和推算時間而設立的。干支年以干支月為基礎,而干支月則以24節氣為基礎,因此,以陽歷為基礎的干支年并不與以陰歷為基礎的農歷年相吻合。

通俗地理解,陰歷是單一以月亮朔望為依據的,最古老最直觀的歷法,主要用來應付日常的時間安排;干支紀時系統則是嚴格等分的精確時間分割,主要服務于時間,諸如、天象、災異等,后來也為算命先生等各路術師推算吉兇所借用。

在干支紀時系統中,歲首不在正月初一,而在立春之日。干支年歷是以節氣為基礎的歷書,一般只能由頒布,故稱“皇歷”。我們翻開任何一本皇歷,都能看到,干支年份的變更,不在正月初一,而在立春建寅之日,大約相當于公歷的2月3日至5日之間。

十二地支與生肖

十二生肖

天干地支的起源現在已經弄不清楚了。用抽象的五行,以及天干地支等配附天地萬物,如以五行分別配附五種顏色、五個方位、五個季節、五臟六腑等等,借以闡發事物之間的普遍
,是常見的中古思維方式。用十二地支分別配附十二方位、十二時辰、十二、十二動物,也就落在常理之中了。

十二地支配附十二動物,至晚可以追溯到秦代。1975年,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竹簡《日書》中有《盜者》章,以十二地支配合動物特征狀寫了盜賊相貌,如:“子,鼠也。盜者兌口稀須,善弄,手黑色,面有黑子焉,疵在耳,于垣內中糞蔡下。多名鼠鼷孔午郢。”其余搭配分別還有丑牛、寅虎、卯兔、辰囗、巳蛇、午鹿、未馬、申環、酉水、戌羊、亥豕。這一搭配并沒有與歲時,而且貶義色彩非常濃重,所以還不能叫做十二生肖,但至少說明十二地支與十二動物的對應關系已經初步形成。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的記載,以《詩經》為最早,因為小雅中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可見“午”已經與“馬”相配。這種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日書》說明,即便到了秦代,午尚且配鹿而非馬,“庚午差馬”只是一種巧合。

在東漢王充的《論衡》中,十二地支與十二動物的配附已經與今天完全一樣了,到了南北朝時期,生肖觀念已經普及開來,南朝《南齊書·五行志》中已經開始按人的出生年份稱屬某種動物。

由此可見,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衍生物,那麼,生肖的屬分當然也應該以干支紀年為基礎。而干支紀年的分割點就在立春,所以,生肖屬分也當以立春為界。

不過,自從采用公歷和公元紀年之后,干支紀時事實上已經成為一種廢歷。民眾已經習慣于看公歷辦公,憑農歷過節,而所謂的生肖屬相本來只是一種口頭的規定性,一種可隨歷法變更而變化的口頭傳統,把它從干支年移至農歷年,以正月初一作為屬分界限,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16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