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哪一年

解夢佬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第八代之一的談水芳在上課

在江西省瑞昌市洪一鄉大畈村,有一個談姓的家族,自第一代談景露從清朝嘉慶年間(1797年)創辦私塾以來,至今共有9代16人連續從教,從舊走進新時代,從私塾先生到體制教師,歷時224年。時間更迭,滄海桑田,愛教育、愛學生、專一行成為這個家族的精神,也從家族中走出了眾多的教育人才,一代接一代。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家族薪火相傳,代代為師,代代不絕?教師節期間,記者對這個“最牛教育世家”進行了采訪。

A、肇起書香,首舉教鞭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談氏宗譜記載第一代談景露創辦私塾

談景露,廩膳生(即由公家給以膳食的生員),名文,字連江,號友堂。生于清乾隆乙酉(1765年),嘉慶丁巳年(1797年)鄒宗師歲入縣學為秀才,己未年(1799年)李宗師補廩(生員經歲﹑科兩試成績優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廩生)。

據悉,談景露自幼聰明好學,刻苦勤奮,是以學有所成,得以考取享受廩俸的秀才。然而,作為當地為數不多的廩生,談景露沒有再去追求功名,也沒有踏上夢寐以求的仕途之路,卻在自己村里建立家塾,招集村童,講解詩書,走上了只有窮秀才才從事的“家有三斗糧,不為孩子王”的從教之路。

從此,談景露以呵硯為樂,以舌耕為業;絳帳宏開日,生徒滿座時。先生因材施教,一時桃李芬芳。有其門生留于譜首的文字為證。

“友堂家老夫子,黌宮展策,餼食養身。先生學古鄒魯儒紳,生徒濟濟,善誘循循。先生名望關西一人,內鋤驕族,外捍強鄰。先生抱負鄭僑經綸。(受業門生藪謹識)”

事實上,談景露家并非“三斗糧”的溫飽,而是擁有重重院落,幾十畝良田的比較殷實的大家庭。談景露從事“孩子王”的職業,既不是為了謀生,也不是為了教導自家的子弟,而是因為看到眾多的村童整天東奔西跑、無所事事、虛度光陰,心里萌發了創辦家塾的想法,自愿擔當起訓喻的職責。

B、二頁書香,續舉教鞭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第二代談運隅的宗譜記載

談運隅,談景露之子,業儒(以儒學為業),字定芳,號岑蔚。生于清嘉慶丁巳(1797年)。談運隅同一樣,從小飽讀詩書,曉以大義。受的熏陶,談運隅從小就從教的種子,操翰潑墨為樂,最終學有所成。學成后,談運隅繼承了衣缽,樂育英才,忠孝為本,弘揚教書育人之風。

“公善也。幼從令先父邑廩生連江游,讀書曉大義,不兢兢于章句之末。既而樂育英才,咸以忠孝節義為本,蓋其素性然也。(節自邑增生竺山氏王國賓撰《大儲封尊老伯定芳大人傳》,載于譜首)”。廩貢教職徐繩武撰贊:律身勤儉,處世公平,持家創業,教子成名。

相傳談運隅門下的,有成就的人非常多,而中最為突出的則是他的兒子談會龍。

C、三頁書香,再舉教鞭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第三代談會龍的宗譜記載

談會龍,談運隅之子,談景露之孫,經明授進士,榜名玉書,字朝珠,號臥岡。生于清道光乙酉(1825年),道光己酉年(1849年)學院孫科入縣學,后得附貢,于同治壬戌(1862年)經明授進士,候選儒學副堂。

作為談氏家族的第三代的“掌門人”,談會龍年少通敏,讀書不專事章句,務求可見諸實用,尤留心于史學,究治亂之由,以達當世之務。發文則豪宕奇縱,不可控制。當時率兵駐守在九江的李續宜(曾國藩旗下),非常認同談會龍的學識與才干,想把他留在軍中從事軍務,談會龍以父母年事已高、需要身邊盡孝而婉言謝絕。

談會龍謝絕李續宜的舉薦后,繼承父業,回到家鄉,以培植人才為已任,為生徒點竄文字,滌煩導滯。對于義理、事物、情態未能達者常給予詳解,以盡其致。談會龍設教受徒40余年,由他教授出來的學生,有成就的人非常多。

乙酉(1885年)科舉人二等候選教職葉潤書贊曰:先生居鄉里時,創賓興(薦舉賢能)、捐學租以振興文教,寒俊多賴以濟。至今思之,不忘于心。然余尤敬先生辭李公聘一事,為有古孝子之風。

D、四頁書香,四代授徒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談氏家族之一的談際勱

談氏家族之一的談際勱,太學生,榜名英華,字相國,名斗城,號云樓。生于清咸豐辛亥年(1851年)。

談際勱繼承了父輩會讀書的基因,自幼聰穎過人,博聞強記,能著
。歷數寒暑,文思大進,所作
深為時賢琴先生稱頌,“每以為必售也”。赴試,縣府屢列前茅。應書院課,諸山長都深器之。己卯年應院試、落孫山,憤不欲歸,于是前往白鹿書院,刻苦異常,文又大進。

談際勱同先輩一樣,善于教書育人。開絳賬,揚教鞭,以己學之法傳之于生徒,生徒學問大進。先生門徒中能文、有成者眾。可惜的是,談際勱年壽不永,只有29歲就去逝了。

“奈命不逢辰,學如劉賁,其若下第何?然嘗設絳帳,善教人。故成就者眾。亦見文之必可傳于后也。”(摘于譜首)

之二的談際劻,廩膳生,名瀛洲,字輔國,號海客。生于咸豐甲寅年(1854年),光緒乙酉年(1885年)學院梁取入縣學,辛卯年(1891年)龍取超等第一補廩。

談際劻幼讀父書,與其兄談際勱從其父朝珠游,晨夕相共,歷20余年,文字之間互相砥礪,卓然有名于世,學問日進,聲名日噪。

談際劻不僅繼承了家學,還發揚了傳統,教書育人,桃李芬芳。

E、五頁書香,五開絳帳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談景露第七代孫談雨非與宗親在翻閱談氏宗譜

之一的談芝榮,廩膳生,名李青,字瑞蘭,號蓮蒲。生于清同治辛未年(1871年),光緒壬辰年(1892年)崇府尊取列案首,盛學憲取入縣學,黃學憲補增。

談芝榮8歲喪父,隨其祖父讀書。及壯,從名孝彥葉先生游,學問大進,屢試冠軍,以府案首入庠,旋食餼。兩膺堂也,但先生覺得制科足以困人,不若從事教育有益于世。于是,先生銳意興學,至老不倦。清鼎革,縣知事段世德聘充縣立高等小學校長;過兩年,應契友柯祖梅約赴潯陽道,考取最優等俊士,人以進身之階,而先生視之淡如,仍以作育為務。捐重資筑校舍,丁巳年(1917年)手創培植高初兩級小學,化裁后進,不遺余力,縣知事尹光勛贈以“樂育英才”匾額,獎以二等金質嘉禾章,黎元洪大授給“敬教勸學”匾額。其好友曹德山創辦匡廬中學,慨然捐百金以助。教育廳長朱念祖久聞其名,一見如故,聘充教育廳長諮議,旋委任為縣教育局局長。

談芝榮以培植人才為己任,不但銳意興學,還親舉教鞭40余年,生徒有成就者眾,服務者多。

“瑞蘭兄本邑名宿,剛直廉貞,邦人景仰。善屬文,天才豪放,一時賢士大夫爭與之游。如吾友清進士前任鄂省府王恒及前任本省議員柯祖梅,固士林翹楚,于當世少所許而獨心折之,稱曰:畏友食餼,后盡瘁事業,其特立之大節,有口皆碑。兄致力教育,孜孜數十年,人才輩出。余則奔走法曹,無所建樹,有愧老友多矣。”江西高等贛州第一分院院長曹德三撰言。

之二的談苓榮,名展鵬,字芳蘭,號香浦。生于同治甲戌(1874年)。談苓榮聰慧好學,承繼儒業,精明諳練,富將伯之資。時人贊其與兄瑞蘭兩先生為宋郊宋祁再世。

之三的談菊榮,名家常,字郁蘭,號秋圃。生于光緒丙子戌(1886)。談菊榮志氣軒昂,年雖弱冠,
議論已超越乎尋常。談苓榮、談菊榮同兄長談芝榮一樣,執鞭教堂,都有成就。

F、六頁書香,六樂弦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談氏宗譜

第六代之一的談華材,名兆康,字達夫,號靜軒。匡廬舊制中學畢業,曾任瑞昌縣參議會秘書,縣立中學國文教員,生于光緒壬寅年(1902年)。這位歷經清、、三個歷史時代,深受祖輩的影響,不畏動蕩,堅持手執教鞭,桃李遍及天下,把談氏家族的從教事業推向了一個巔峰,開拓了一個新的時代。

據談氏族人介紹,談華材幼承家學,性情謹厚,20歲結業于匡廬中學,后奔走于軍、政、教數界,從來沒有放棄學習,尤其是沉酣典籍,磨練精神,他的詩文在當地算是最好的。作為當地有威望的老前輩王明然老先生,都稱贊談華材揮毫敏捷,不構思、不起草,機杼自成一家。在章門(贛州)求學時,每一篇
寫出來,老師都要批給同學們抄寫,給同學們傳賞。

“滕王閣上憶滕王,往事而今倍感傷。且喜芳名垂宇宙,長留高閣鎮長江。”談華材寫的《滕王閣》一詩,名傳遐邇,譽滿校園。

談華材學成返回故鄉,接過長輩的教鞭,培植學堂。后來遇到八二師政訓處處長熊仁榮,邀請擔任少校文書。不久,瑞昌縣縣長黃石生又推薦他任參議會秘書。相繼敦聘,愛敬備至。然而不久,他辭去所有職務,遂執教于縣中。后,他又被邀請到家鄉教書,一直未離教鞭。

硯田無惡歲,舌耕有余歡。談華材先生業紹家風,酷愛教育。當培植學校遭兵燹摧頹,他又發起并辟建敷溪學舍,開辦學校,培養人才。如同濟大學教授曹宇平就是他的學生之一,服務地方的學子更是不計其數。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敷溪堂》記載了談氏家族的教書史

先生自輯詩、詞、文、聯、札記凡三十六卷,因時局動蕩未付梓,不幸被烈火付之一炬。

第六代之二的談華榜,九江五邑中學畢業,名兆安,字謹夫,號竹軒。生于光緒戊申年(公元1908年)。先資穎異,苕齡叨陪鯉對,嬉戲間其義輒析,當時儒流戲呼小蘇。而立后,一反前疏,坦白無機心,耿耿寸丹,蓋可告人。先生執教,生徒如友;先生善書,爭相描摹。

第六代之三的談華棟,字梁臣,號兆濟。生于光緒戊申年(公元1908年)。談華棟誠愨勤敏,學力日進,翹然異儕輩,奈體弱早逝, 雖操教鞭,未一展其志。

創立私塾,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談華材、談華榜、談華棟兄弟共同傳遞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學子,勤苦耕耘,不懈奮斗,把很多孩子培養成有用之才。

G、七頁書香,七執教鞭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談氏家族第七代的談太平,88歲高齡,還能讀書看報

今年9月10日,是中國第37個教師節。對瑞昌市88歲高齡的談太平老人來說,是最開心的一天,
四面八方的祝福涌向他。在“勤勤懇懇,憑心做事;兢兢業業,以德樹人”的家風家訓影響下,作為談氏家族第七代代表的談太平來說,他用一生子承父業,秉承家風家訓,立足三尺講臺,傳承教育世家風采,光榮的教鞭又在他手里傳遞。

談太平,字象祖,大學畢業,瑞昌縣第一、第二屆,江西省首批中教高級教師。生于甲戌年(1934年),少年求學省立二中,1955年九江一中高中畢業,同年參加教育工作,1958年考進九江大學文史專業深造,1960年畢業后又重返教育崗位,從事語文教學。

談太平先后任肇陳中學教師,瑞昌縣教研室教研員,洪一中學教師、教導主任、副校長,直到1994年退休。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1989年九江市教育局編撰的《園丁頌》記載了談太平的事跡

談太平繼承了先輩的秉性,繼續執起教鞭。他熱愛教育,長期為振興家鄉的教育事業竭盡心力。在教學中,談太平注重“雙基”教學和寫作訓練,學生寫作水平提高很快。1973年全校語文競賽前10名中,他所帶的學生占7名。1978年全縣作文競賽,他的學生分獲第一名和第三名。

談太平執教鞭整整40年,一直耕耘在教育一線,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學生。每當看到學生進步、成才,他的內心便生出感動與欣慰。他多次“優秀教師”、“教書育人積極分子”稱號。1989年,他的先進事跡被收進九江市教育局編著的《園丁頌》。

第七代之二的談太興,名紹祖,字震亞,瑞昌縣立中學畢業。生于丙寅年(1926年)。談太興同樣繼承了父祖的事業,執教于國立中心小學,粉筆生涯,怡然自樂。談太興生性淳樸,有先祖遺風,行事端莊穩重。可惜只有26歲就因病去世。

H、八頁書香,八代教職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談氏家族第八代之一的談水芳在課

教書育人,不僅是教師的職業使命,還可以成為一脈相承的家風。祖輩們的師者風范,在言傳身代代傳承。

第八代之一談麗芳,從小就受談太平的熏陶。她了解到有不少的學生畢業后也選擇了教師崗位,有的還是高校教師。每當他們專程趕回來看望,感謝恩師的教育栽培時,談麗芳也激動不已,在那一刻起,她感受到了師者的力量。

如果說當時在談麗芳心中了教師的種子,那麼
家族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便是澆灌,讓這顆種子發芽、抽枝、吐綠、成長。

1984年7月,談麗芳在洪一學區開始任教,先后調任高豐學區、瑞昌市第四小學執教,直到2022
年12月底退休,從教33年。她愛生如子,呵護學生;她授課認真,不厭其煩;她因材施教,品德育人。

傳師道、揚家風,為教育事業奉獻終身,成了談麗芳選擇執起教鞭的初心。而作為成長在教育家族中的談麗芳,這份初心,也是她的先輩為她的。

第八代之二的談水芳,也受伯父談太平、姐姐談麗芳的影響,高考填報志愿時,選擇填報了九江師專數學與計算機系。因為理解,所以選擇。幾代人為教育的付出與努力引導,激勵著談水芳,讓她也走上了教育之路,也成為了一名傳承者。

2001年從九江師專畢業后,談水芳先后在洪一中學、瑞昌市第五中學、瑞昌市城東學校、瑞昌市第七中學任教。從教多年的她,一直身體力行,熱愛教育事業,給予學生們愛心與呵護。

談水芳一直從事數學教學工作,注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傾心教學研究,撰寫論文10余篇,其中《如何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創新能力》發表于師范大學出版的《新世紀課程實踐與探索》數學(7一9年級)第二輯。

她是同事們眼中業務能力超強的“數學組一姐”,得到學生們的認可,學生親切地稱她為“一姐”、“芳姐”。由于工作出色,談水芳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2006年榮獲“瑞昌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08年評為中學一級教師,2022
年被評為九江市骨干教師。她先后擔任10多年班主任,所帶的優秀學生非常多,不少985、211院校都有她的學生。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談麗芳,還是談水芳,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她們選擇的對象都是優秀的中學教師。

I、九頁書香染,教鞭或可揚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談氏宗祠上有《八代學子 彪炳千秋》的介紹

隨著的不斷發展,分工越來越細密,學業的方向和就業的渠道越來越多,作為談氏家族的第九代人,生在不同年代,長于不同環境,他們選擇學業的方向雖然各自不同,但他們受家庭教育的影響,一個個治學嚴謹,頗有成就。

第九代之一的談伶伶,1992年1月出生,南昌大學畢業,目前在瑞昌市工信局工作。

第九代之二的談婷婷,1998年12月出生,海南大學畢業,目前在瑞昌市第八中學任教。

第九代之三的談仁俊,1999年5月出生,江西師范大學畢業,目前在九江市煙草專賣局廬山分局工作。

第九代之四的談小楓,1999年9月出生,目前在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上學。

光緒戊申年是公元多少年

九代人的示意圖

敷溪脈脈,書香綿綿。談氏家族第九代學子中,除還在接受基礎教育者外,皆入高校浸染熏陶。目前,談婷婷有志于從事教育工作,九代教鞭可望傳承。

“我們大畈村,是遠近聞名的‘才子村’,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這個不到2000人口的行政村,先后出現了50多名博士碩士。大畈村之所以人才輩出,與這里重視教育不無關系。教育世家,九代傳承,就是我們大畈村教書育人的一個縮影!”大畈村黨支部談榮光告訴記者。市場信息報記者 朱淳兵 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華 攝影報道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1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