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梁嫣佳 張洪斌(特邀)鄒橋 張呈君 實習生 馮銳 閆以豪 調色 江勇
現在,是要打破玻璃罩的時候了。
曹楊新村的規劃設計者之一汪定曾是有遺憾的,“當時沒有把房間面積做大一些。” “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的稱號是曹楊新村的勛章,也在之后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里成為“負累”。
2021年6月,曹楊新村村史館整飭一新,準備重新開放。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圖
在曹楊一村生活了整整70年的孫雅芬也加入了“一村成套改造”動員居民外搬的志愿者隊伍。每當有滿懷猶豫,難以說服的老居民,街道便會請出孫雅芬,“我住了幾十年叻,居委會也干了那麼久,誰家有點什麼困難我怎麼會不曉得呢?”生于此長于此的孫雅芬做工作沒有什麼秘籍,這里是她一輩子都不想離開的家——載著父輩的榮光,她滿滿的青春,還有兒孫繞膝的歡樂,她愛這片土地。這是全部的密鑰。100%的簽約率,仿佛一個奇跡,這其中也有熱心雅芬的一份功勞。當然,熱心的,不止孫雅芬一個人。
孫雅芬的父親是國棉七廠的八級木模工,1952年他作為廠里的先進工作者第一批入住曹楊一村。
新村里有許多“男神”“女神”,一村居委書記施云霞算其中一個。從兩年前的垃圾分類,到2020年抗擊疫情,成套改造動員外遷再到今年全民“苗苗苗”,居委負責的事不用喊不用催,細細碎碎,讓人放不下腳跟,“這幾天就睡了4個小時”,值不值得呢,她也會問自己。也許走出臨時辦公的大門,被迎面的大媽塞了水果,被鄰居爺爺喚了小名,看著長大的孩子牽手一起過了街,便會些許釋然,“不然哪,都是忙活自家的事。”她希望,等一村改造好了,爸爸也搬回來,那時候他的身體能更好些了吧。
2020年,施云霞在居民家中做入戶調查。 施云霞 供圖
如果沒有生活在曹楊,李樹德還是不是當下這個一輩子撲在繪畫的美工師?可能這個問題他自己也沒想過。1988年,從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畢業,組織上安排他到曹楊影劇院工作,就再也沒有離開,能寫會畫,自由發揮已經是最理想的事業。新電影一出,全市影院美工都要放大招,沒閑過更沒怕過,辦公室到四村的家,兩點一線,李樹德手中的畫筆停不下來。住在這里整整十年,曹楊的樹為他擋陰遮涼,就地取材畫曹楊新村速寫是順理成章的事。從一開始的無意識畫起,慢慢地,畫出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曹楊新村的社區肌理非常豐富,表現對象造型各異,建筑物不高,配以行道樹非常入畫,愛畫的人只想盡可能的把曹楊的角角落落都記錄下來。“我的速寫本見證了這一段歷史,我畫的東西跟現在不一樣了。所以我一直畫,一些街景現在都沒有了,拆掉了。城市建設不斷在發展,在更新。所以曹楊新村對我來說可能永遠會是既熟悉又陌生!”
李樹德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趕制《今天我休息》《大李小李和老李》兩幅15平方米的大型海報。 張洪斌 圖
只是陳偉秋從來也沒想過要住在曹楊,“方便是方便,但房子太小了,怎麼住呢?這是最大的問題”。他在曹楊新村郵政局兢兢業業工作20年,講技術搶速度,回想起入職當年頂著星星起,跟著月亮回的日子,他覺得現在的日子可真是太好過了。“勞模村是過去的稱號,現在真是老人們越來越多。”所以在這個電子化的時代,曹楊新村報紙的投遞依舊海量。“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勞動模范”獲得者葉其懂是陳偉秋的前同事,“那可真是了不起,”陳偉秋自嘆不如,“小葉就是個超人。”在文廟長大的他更熱愛生活,下班后,自己炒兩個小菜就著酒,再把和曹楊有關的《今天我休息》拿出來翻看,“現在有一種自私自利在蔓延,這些都是跟教育有關的。說到底,我們還是需要‘精神英雄’的存在。”
時代的變化歷歷可見,陳偉秋也沒想到在郵政局一做就20年。 澎湃新聞記者 梁嫣佳 圖
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是1930年修建的一條連接肉類加工區和港口的鐵路貨運專用線,一度面臨拆遷的危險,在非營利組織FHL大力保護下,高線終于存活了下來,并建成了獨具特色的空中花園走廊,為紐約贏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成為國際設計和舊物重建的典范。誰也不會想到,因為相似的廢棄鐵路線,若干年后,中國上海的曹楊也會復刻這樣一條線性空中花園。提出設計的,正是曹楊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許春輝。他曾是曹楊二中畢業的學子。進入街道工作,所有的事都是全新的,曾經只是上學路上路過的風景,在今天可能就是百姓家門口難解的矛盾,事無巨細。
一頭是熟人社區,淳樸的情懷,另一頭是挑起大梁的謀劃,社區更新,缺什麼、補、怎麼補,兩者并非能夠完全和諧共生,“敢于嘗試的社區不太多,敢于嘗試的居民也真的不太多。”許春輝的同事,金梅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劉娛曾這麼說,但他們知道,幸運的是他們恰好擁有這樣的居民,“我覺得對于曹楊人來講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的純樸,愿意奉獻,我覺得這個跟我們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在我們很多工作推進當中都能感受到我們居民的精神。”一村成套改造接近尾聲,許春輝和同事們連軸轉一般地忙碌著,“改造后大家獨門獨戶了,但我希望原來熟人社會的生活方式,這樣一種非常好的家風,還能在我們的社區中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這是我們曹楊自己特有的一種狀態,也是我們整個社會所需要的一種狀態。”
曹楊二村成套改造外遷時,許春輝與居民們的合影。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美好曹楊”
讓大家忽略的是,9歲的丁歆洢對外婆的紡織工人的身份原來并不了解。雖然外婆退休于國棉六廠,但外婆和家人似乎從未記得向她講起曹楊新村的歷史和自己的工作。她知道曹楊新村是勞模村,有模模糊糊的印象,來自學校的教育,和偶爾看到的報道。勞模是什麼?在丁丁看來,勞動模范就是在單位里勞動的最多的人,“我們家里三個人中,爸爸是拖地的勞模,媽媽是洗衣服的勞模。爸爸媽媽是我的榜樣,但是有一點不是,他們倆的廚藝不好,外公燒的菜比較好吃。”她說。對于工廠、工人,她仍然有許多好奇。
丁歆洢是曹楊新村建立后在這里成長起來的第四代。 劉娛 供圖
曹楊七村外有一家糧油副食店,建在50年代的小樓一層沿街,從店里飄出來的氣味拉住了過路人,那氣味仿佛還留在90年代,連臺面上的賬本、墻上掛的獎狀都仍然保留著手寫的記錄。進進出出的都是一些老人,米、花生、干貨什麼的可以自己舀,酒類黃的白的紅的都有,“但都是便宜的幾種賣得好,我們這里用不著進高檔貨。”店主還有5年就退休,他想得明白,從糧油局手里接下這里,就是自負盈虧,甚至也不能延長店面存在的時間。電商的時代終于還是掃到了這里,等關張,他就去享受自己的生活。浪漫的社會主義烏托邦,偉大的構想排列在整整齊齊的貨架上。這里像一處時光機,只是時鐘滴答計算到站的時間。
電商時代,糧油店的處境著實尷尬,即使老居民舍不得,時間一到還是會結束。澎湃新聞記者 梁嫣佳 圖
“丹青”本該是她的本名,但母親不識字,只能將錯就錯。趙旦青今年71歲,人生大部分時間她都很隨和,甚至顯得有些“被動”。母親是國棉七廠的普通工人,父親長年在新疆,“成分不好”,她只能比別人更低調、更努力一些。但為數不多的幾次主動選擇,她都很滿意,一次是選擇成為無數待業青年中的54%,當工人,1968年進入大隆機器廠鑄鋼車間成為一名冶煉小組的一名配電工,“從小看著紡織工廠的媽媽,覺得實在是太辛苦了;農村我也不想去,也是苦得很。”她覺得自己很幸運,有師傅帶、有本領學,在80年代因為冶煉節約用電技術好,還被評上了“節電能手”。“你知道山上有時候有一陣陣小雨,那不是雨,都是云朵里的水滴啊,可真是叫心曠神怡”,趙旦青回憶起當年先進工作者前往天目山療養一周,滿滿自豪和開心。另外一次,是選定了自己的人生伴侶,嫁到曹楊一村,“他木訥不善言辭,但是對我好,雖然在國棉七廠下崗早,但也沒閑著,我覺得已經是很幸福。”對她來說,這就夠了,“認認真真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媽媽一直這樣跟我說。”
只是有時候命運并不完全眷顧努力的人,90年代的股票潮,起起落落,好歹保全了一村的老房子;原以為一村另有規劃,卻因此錯過了改善住房條件的時機。“我當然不想離開,這里都是熟悉的鄰里朋友,對老年人這麼友好。但有什麼辦法呢,孫子都15歲了,我們還擠在一起。”走或者留,這一次也不是她全然能夠掌握的事情。
趙丹青的手機里常存著一張與母親模糊的合影。 李謙 圖
狹窄的居住空間容易發生矛盾。經濟條件一旦有了改善,老居民就會搬出去。七村房子外晾曬著快遞小哥的工作服,陰晴不定的時候,奔波在外的他們甚至沒有時間把衣服收進屋里。落腳在曹楊,大家想法都很明確,位置便利,租金低廉。今天,在一村的居民構成中,70%已是外來務工租客家庭,新居民主要是來自安徽、河南、蘇北地區從事服務業的務工人員。不管是老居民條件改善,或者為了賺差價搬出去,還是新居民圖性價比搬進來,情感取代不了現實。曹楊新村仍然是老了,舊了,這樣的搬進搬出背后都是居民生活狀態的改變。
曹楊一村成套改造工程進入收尾階段,居民一件老家具暫時放在戶外。 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圖
但不知道有沒有一種說法叫“精神曹楊人”,同濟大學的楊辰老師提到了一個發生在曹楊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在這里短暫居住過的,或者與曹楊有過交道的人,“他會認為自己也是‘曹楊人’,曹楊新村的事情他們都非常地關注。只要看到跟曹楊有關的動態,便有許多人留言,說起自己那一段記憶。”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個。
2009年,還在同濟大學讀博的楊辰為了豐富論文,住進了曹楊一村。6個月,60多戶居民的深度訪談和20多萬字的田野筆記,楊辰對曹楊新村三代居民和外來移民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最后集結成書《從模范社區到紀念地:一個工人新村的變遷史》。很快,12年過去了,關于曹楊新村的課題他已經留給了自己的研究生,關于曹楊新村中“歷史遺產的保護”。“新村不一樣,它是活的遺產”,楊辰說,仍然有人和事發生其中,它不僅僅是物理上的建筑、小區,還有一些難能可貴的“精神遺產”,至今他仍然會懷念和居民們一起做飯的時光,“味道交織在一起,就好像一家人一樣”。基于此,學者們看到這種70年積累下來的集體的團結所展示的強大力量,需要也值得去延續,“請曹楊人參與到社區的更新中來,家園終究是他們自己的。”而更進一步,不止是曹楊,以曹楊為代表的這些相對比較老一點的新村,未來都會面臨更新提升的問題。所以不止是空間要創新,制度設計上也要創新,怎麼去引入更多的資本,改造的方式更多元,更符合未來發展的空間。“在未來,曹楊仍然有許多值得去探討的問題和角度。”曹楊,仍然會是他一再回望的地方。
2009年,曹楊一村的少年在放學后玩耍。 楊辰 供圖
小說《上海的早晨》寫紡織女工代表湯阿英搬入曹楊新村的情景:“只見一輪落日照紅了半個天空,把房屋后邊的一排柳樹也映得發紫了。和他們房屋平行的,是一排排兩層樓的新房,中間是一條寬闊的走道,對面玻璃窗前也和他們房屋一樣,種著一排柳樹。”曾幾何時,這樣的圖景仿佛被裝上了玻璃罩,被時光蒙上一層灰。
現在,是要打破玻璃罩的時候了。
“我們心中也有這樣一個夢想,希望能夠這樣一個宜居的社區,讓能夠住在這里的老百姓覺得住在曹楊還是一種光榮,而且這種光榮會繼續地延續下去。”書記許春輝這樣期望。
當一切被重塑,70年前“鄰里單元”的初心并沒有被遺落,“嘿,你好,鄰居。”
責任編輯:高劍平
校對:張亮亮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1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