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弘書齋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
前些日子,在南宮古玩早市閑逛。無意中看到一枚解放初期的包裝袋,竟然是咱太谷的東西,詢問賣家,要的也不高。并無還價,50成交。回家后仔細觀察竟然是東街衛生館獨家專售的“五香調料面”。翻書查找,居然和明末大家傅山先生有深厚的淵源。此標不大,灰皮紙,長8.5厘米,寬10.5厘米。雙面印制,正面套紅花邊,字謂紅色美術體“五香調料面”。上面寫“公私合營”說明此標年代應該是解放初期五十年代,具體應不早于1956年(查手底的資料,太谷調味品廠公私合營于1956年,地址在財神廟巷7號,1958年被航天五院508廠所占,一并被占的還有財神廟巷9號太谷縣糕點加工廠。)中間是美術體“五香調料面”下面寫八字廣告詞“增進食欲,調味佳品”。最后用紅框標明生產廠家——山西太谷衛生館出品。包裝袋背后是產品說明,主要成分:大茴、小茴、花椒、良姜、苾卜、炒仁、肉寇、桂甬、桂莘、玉菓、姜片等十一種中藥。效能:煎炒熏煮烹燉加以少許味美適口。地址是山西省太谷縣財神廟七號。還有電話:太谷市內一二八號。最底下用紅五星做標記說明“每袋凈重壹兩陸錢”。以上信息證實了東街衛生館在解放后公私合營于太谷調味品廠。
衛生館原址在今太谷老城東大街路南101號,(蕎麥皮巷斜對面),趙家巷口路東。鋪面有三間,前后院,后院也有三間門面,三間東房,三間西房,五間攔柜供賣藥及五香粉專售。有伙友七八個人,1940年,因張家兄弟(太原陽曲人)不和而關閉。后來,衛生館的學徒重新開辦,專制售五香粉。平時常去縣城高老先生那里小坐,據老人回憶,衛生館在民國時期雖屬太谷藥材行,可幾乎不經營中藥材,專制售“料面面”而出名(太谷方言中,五香粉被稱為“料面面”)。生意紅火,四里八鄉前來購買批發者絡繹不絕,近有徐溝,榆次晉中各縣,遠涉及運城蒲州河東諸縣。后院作坊進出原料馬車日均停放七八輛之多。過年過節甚是火爆。老先生說,衛生館的五香粉配方嚴謹,密不外傳,用十幾種藥材配制,從此包裝袋來看,也的確如此,單從上面就有十一味之多。在趙榮達老師編著的《晉商牛耳》書中,也看到了有關衛生館的詳細介紹。據高老先生說,衛生館的牌匾出自于明末大家傅山先生手跡,而山西各地衛生館題匾大都是出于傅山先生。無獨有偶,在2009年4月29日的《市場信息報》登載過一條信息:“近日交城縣在三普調查中發現,交城衛生館舊址。該舊址位于交城縣天寧鎮東正街24號。院落坐南朝北,是三進四合院建筑。此衛生館,開業于清代嘉慶九年,是太原衛生館的分支機構。東家是太原三橋街張勣。太原衛生館開業于明末清初。因張某與著名醫學家,書法家傅山先生交好。傅山先生為該館題寫了“衛生館”。傅山先生精選18味藥材配制稱調料面專供衛生館獨家經營,該調料面的特點是氣味芳香,色澤鮮艷,具有調理脾胃,增加食欲,幫助消化等功效。它非常適合北方烹調口味,葷素皆宜,窮富都用。在北方地區有很大的影響。”說明太谷的衛生館應也是太原之分支。
為何傅山先生給此商鋪題名于衛生館呢?據查衛生一詞最早出現于《莊子庚桑楚》,《莊子·庚桑楚》有“衛生之經”的記述:趎愿聞衛生之經而已矣。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無卜筮而知吉兇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諸人而求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終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終日視而目不瞚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謂,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是衛生之經也。這段話比較深奧,不易理解,實則就是養生,讓人們順其自然,保養身體。而傅山先生正是抱著這一理念為人行醫看病的,故題名于“衛生館”。一張小小的包裝袋竟讓我勾起了無限的遐想。也讓我對這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的料面面(五香粉)充滿了敬畏之心。聯想如今大街小巷,遍地漫天的所謂“養生館”,“”養生會所”甚為可笑。人生在世,一日三餐,食之五谷,調之五味。喜怒哀樂,忌之大悲大喜,大默大嚎,心態平和,順其自然便是真正的養生之道。漫漫人生路,只要每日三餐都撒點“五香料面面”,生活便是極好的!猶如黑暗漫長的隧道走出來一樣,腦際定會豁然開朗,舒展明暢!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0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