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學法理體系簡介
—兼論命理“文化斷層”和正本清源
何重建
本文將在《在民大聽講座 道學與術數學研究前沿》一書中刊出
提要:命理學的“文化斷層”始千明清時期,在民國時期被擴大,尤其是簡單否定前人經過長期研究的五柱至九柱的命盤架構,將命盤簡化為四柱,對后學影響不容忽視。當前命理學的明顯“短板”體現在三個方面:命盤架構,大運、流年(流月),納音體系運用。命理學面臨著“正本清源”的重大課題,在越來越多的古籍被發現,越來越多的古法得到研究的情況下,命理學的法理體系,有必要重新進行全面的疏理,進行 “重新組合”、“重塑原始”、“恢復古制真相”。
最近幾年,隨著國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承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的文章中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我們不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承天下為公的情懷,盤古開天、女媧補天、 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國古代神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于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若精神。” 其中“伏羲畫卦”,陰陽五行,天干地支這些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符號,就是命理學的源頭。
一、命理 “文化斷層”
當代兩岸命理界有“老五篇”之說, 即認為所謂 “子平法”的代表著作,就是《三命通會》、《淵海子平》、《滴天髓》、《窮通寶鑒》、《子平真詮》等五本著作。1949年之后,命理學在大陸處于“休止” 狀態將近 40 年。20 個世紀90年代初,易學在大陸復蘇。1994年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國古代術數全書》,第一版印刷就達八千冊之多,在大陸易學界影響很大。其中,有大陸易學學者孫正治 (1957 出生)先生點校的《子平真詮評注》、《滴天髓》兩本古籍。他在這兩本書的“序”中,一方面否定明代的《淵海子平》、《三命通會》, 稱之為“雜而不精”,“不足以作為一種成熟的學說傳世”; 另一方面,竭力推崇《子平真詮》、《滴天髓》為“堪稱中華命理學的大成之作”,他還引用了民國命理學家方重審先生對這兩本書的評述:《滴天髓》和《子平真詮》在諸多命理古籍中“最為完備精審”,“后之言命學者,千言萬語,不能越其范圍,如江河日月,不可廢者”。 而且還進一步推崇說:《滴天髓》“正本清源”,“使命理學重歸大道,并更加成熟”;說《子平真詮》是學習命理學“循序漸進的課本”,“后學者研究命學原理,得此二書,不致誤入歧途”云云。在這種說法下,“老五篇”實際縮水為“老三篇”或“老兩篇”。
當時大陸的命理學愛好者混沌初開,一無所知,嗷嗷待哺。可以想見,在這種先入為主的思想引導下,愛好者自然把“用神”、“格局”、“旺衰”三大技法,認為是“子平學”法理真締。 在業界,“用神”、“格局”、“旺衰”,至今仍是論命的主流,甚至出現了單獨的“格局派”、“旺衰派”、“用神派”,自以為挾一技就能平天下……命理學完整、豐富的“法理體系”,被“閹割"、“窄化”得慘不忍睹。 臺灣的狀況也十分類似。梁湘潤老師發現1949年后,臺灣書商“由上海采購之命書,約以《淵海子平》、《神峰通考》、《欄江網》、《滴天髓》、《三命通會》、《子平真詮》等為主”,造成人們誤以為“老五篇”就是“子平法”的全部,而《子平真詮》更是會使人“誤以為子平法全部規則,只是論格局之縮版”。 命理學于是陷入瓶頸“始終在身強身弱,格用、財官……等框架中徘徊不定”, 而造成這種殘缺狀況的,“是后天人為之所致”, 作者稱之為“后子平法”或“簡化命理”。 為提高論斷的準確性,豐富論斷的內容,不少業者在運用“后子平法”的同時,或加入星命、斗數, 或加入奇門、六壬,進而發展到加入占卜、面相手相、姓名學、星座性格、水晶開運、風水改運、制解、 吉祥物品……多種預測術“大雜炫”,命理學失去了本來面貌。
命理界一代宗師梁湘潤老師認為, 當代所謂“子平法”(實際只能算“后子平法”), 大抵是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以后的 “祿命法”。也就是說,1949年以后命理界所“傳承”的,只是近 500年來的文化;如果按沈孝瞻的《子平真詮》年代(乾隆己未年,公元1739 年)計,現代命理界傳承的只是不足 300年的文化。因為萬育吾《三命通會》介紹的“子平法”,與后來沈孝瞻《子平真詮》、任鐵樵 《滴天髓》改造后的“后子平法”,區別還是相當大的。“后子平法”是“誤取斷代命學”所導致。現代業界的實際情況是:大多數人終日忙于為人斷命、占卜、看風水賺錢,追求“快來錢”,“來快錢”,方法當然越簡單越好, 現代甚至有人稱之為“大道至簡”。如對命盤的架構, 有人認為連四柱都不用了,三柱就可以論命;臺灣甚至還出現“八字真學一柱論命法”,宣稱“以日干支一柱為主軸”就能論“人一生命運的窮兇禍福”! 為了搶占市場,博得眼球,各恃一技,或自說自話
“發明創造”,或自詡為“祖傳”、“正宗”、“真宗”或“新派”、“新論”……,中國命理文化危機重重。表 1:命理體系(古籍)支撐比較。
表 1 命理體系(古籍)支撐比較
子平命理
簡化命理
(后子平法)
梁湘潤命理
江湖(盲派)
五行大義(隋)
淵海子平(宋)
除子平命理全部外,
再加以下文選
鬼谷子、東方朔秘法
李虛中命書(唐)
三命通會(明)
殘經(神白經等)
淵海子平
消息賦(宋)
滴天髓(清)
訣法 (宰公、林開、鬼谷)
繼善篇、 明通賦、
絡繹賦
五行精紀(宋)
子平真詮(清)
歷代星命學古籍
玄 通 賦、月談賦、
玉衡賦
淵海子平(宋)
窮通寶鑒(清)
江湖私家秘抄
萬金賦、幽微賦、
三盤賦等
應天歌(宋)
注: 以 上 號 稱
“老五篇”
天元巫咸經(明)
造微論、元妙論、
步天經等
玉照定真經
子平母法總則
寸金搜髓歌
三命通會(明)
刑沖合會透解
一掌經、兩頭鉗
神峰通考(明)
大流年判例、
流年法典
演禽三世
星平會海(明)
細批終身詳解
四言、五言獨步
星命大成(明)
金不換大運詳解
九星照命、十神宮位
蘭臺妙選(明)
格局生旺庫今論
十二神秘法
三車一覽(明)
神煞探源
英耀篇、 軍馬篇等
滴天髓(清)
星盤法流星訣
密傳口訣,
金鉗訣等
子平真詮(清)
星相法卷
窮通寶鑒(清)
實務論命系列
命理約言(清)
新命理探源(民)
子平粹言(民)
新命、 人鑒(民)
通過研究, 我們可以發現,命理學的“文化斷層”始于明清時期,主要以清初陳素庵的《命理約言》為標志,該書有學術探討的成分,也有“妄自尊大”的成分;民國時期“文化斷層”,被擴大,有“民國三大家”之稱的韋千里先生重新出版了《命理約言》,韋先生雖然有傳承先哲的成分,但希望“快速出名”而“標新立異”的成分也很明顯,產生謬誤的成分,尤其是簡單否定前人經過長期研究的五柱至九柱的命盤架構,將命盤簡化為四柱,對后學影響不容忽視。
二、正本清源
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到,“簡化命理”(后子平法)對命理文化造成的危害,將直接影響到這門中華絕學的傳承和發展。 2016 年9月7日,上海復旦大學上海史國際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辦了—“中國都市亞文化研討會”,以命理文化為中心”國際命理文化研討會,邀請了 14 位對中國命理文化學術有深入研究,并在相關領域中有影響的專家學者與會并研討。主辦方邀請了國際上有影響的、對中國命理學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的德國專家朗宓謝教授與會。 作者有幸受到邀請, 并在研討會上發表論文“命理學法理體系初探”。論文著重指出,當前命理業界在命局架構(四柱)問題上, 忽略“胎元”、“命宮” 兩柱,以及“ 拱、夾、暗、帶”,造成了命盤出現“結構性”問題。論文中首次提出了命理學要向健康、癌癥、死亡等這些專題研究發展,必須將胎元、命宮納入命盤一起考慮,否則看不清楚或無從入手。2018年4月15日由國家民政部批準成立的國家二級社團,國際易學聯合會,易學與現代數理研究會在上海成立,本人有幸被推舉擔任該會執行會長。成立大會達成的共識是:恢復歷史原貌,正本清源,是當代命理界面臨的首要課題。今天晚上,應中央民族大學邀請, 本人作“命理學法理體系—歷史斷層和正本清源”的學術報告,首次用案例對恢復命盤七柱論命架構后的命局、大運、流年分析作了演示。
梁湘潤老師認為八字之起例(即四柱)是屬于基礎組合,至于命宮胎元,則是月時動態五行,批八字,不批流年,可以不用命宮,批八字,亦批流年,則須要用命宮。也就是說,一般批命,四柱也可以了。但如果深入到大運流年的層面,必須加入胎元、 命宮身宮。 胎、 命、身是從月柱和時柱延伸出來的重要架構。因此,強調四柱是命盤架構的“標準模型”,是“大道至簡”,認為運用七柱論命是“死執舊法”,等等的一些說法,顯然是有問題的。
以太極拳為例,正宗的太極拳是88式, 但后來國家為了推廣太極拳,推出了24式。因此,24 式也是太極拳,但叫 “簡化太極拳”。 同理,四柱命盤,是命理學,但屬“簡化命理”,我稱之為“后子平法”。因為從徐子平到萬育吾,都是講胎命的。民國大家袁樹珊先生對“四柱”的架構說過四個字:“最便初學。”
近年來一批古籍問世,發現從命理學最早的著作《硌碌子三命消息賦》起,歷經唐代的《李虛中命書》,宋代的《五行精紀》, 明代的《三命通會》、《命理正宗》等等這些里程碑性質的經典古籍,都有胎元、命宮的介紹。到了近代,民國大家袁樹珊、林庚白、徐樂吾等都是講胎元或命宮的。民國大家之一的韋千里先生,年輕時出版了清初陳素庵的《命理約言》,他開始是反對用胎元命宮的, 但到了晚年, 韋千里先生發現自己的錯誤,在他 79 歲時(1980年)出版了《命理正宗》,這本古籍的第一句話,就是“安身命宮”。
可是到了“文化大革命”以后,大陸命理學興起,命盤架構只知道是四柱,不知道有胎命一說。 甚至把四柱說成是“標準模型”。 至今未能走出這個模式。還有些朋友,包括一些知名研究者,推崇《命理約言》為精讀本、教科書,居然認定,胎命到了近代早就被揚棄了, 這完全是對歷史的無知。
四柱和七柱,并不是簡單的“架構”問題,實際是千年以來無數前輩先賢所研究的成果被曲解、被否定了,命理學出現了嚴重的歷史文化斷層。就實務而言,直接影響到了命理學預測的準確性,尤其是重疾癌癥,突發性兇災。 而現代人最關心的,恰恰就是健康,會不會生癌,會不會有意外兇災。最近本人在撰寫《胎命(七柱論命)的原理和實務》一書,這本書的所有案例,基本都是涉及癌癥死亡的大事,這些案例充分說明, 胎命身宮受到嚴重刑沖,是導致癌癥、突發死亡的重要指標之一。表2:命理體系(系統)比較
表2:命理體系(系統)比較
子平命理
簡化命理
梁湘潤命理
江湖(盲派)命理
1.架構
五六柱
四柱
六柱(胎命)
七柱(胎命身)
(有只用四柱)
2.視角加減
多視角
提倡大道至簡
單個或少數視角
多視角加減災福
六交奇門六壬梅花金口等
3.拱夾暗帶
拱夾
基本不用
特殊拱夾、 暗帶
有飛、伏技法
4.刑沖合會
三刑六沖
六合三合會
三刑六沖
六合三合會
基本、 特殊刑沖三
刑組合六法沖克等
破、穿(害)、絕
5.神煞
較多神煞
少數神煞
神煞加符門客
有專著介紹
大量星學神煞,
有“神煞派”
6.干支
十天干
十二地支
十天干
十二地支
天元巫咸經等
借鑒江湖口訣
干支(組合)口訣甚
多擅長干支直斷
7.十神
成熟運用
成熟運用
靈活實用如坐引,
論生死等
十神結合象法擅長家
計小談
8.訣法
較多口訣
少數口訣
年時、 B時三合訣
等有專著
各系統全面運用
9.生旺庫
較多運用
很少運用
有專著介紹
相當重視
10.格局
成熟運用十神
從格外格等
成熟運用十神
從格外格等
有專著介紹十神格
局有納音格局
較少談及
11.旺衰
較少論及
發展,干支打分
百分比
只論強弱極限
區別于日元旺衰論
主要用于取象定性
12.用神
調候
發展,調候扶抑
通關
余、徐、揚、金、
萬氏
少而精的有用之神
13.大運
五行精紀重視
簡略
有專著成體系
有特殊論法
14.流年
五行精紀重視
簡略
有數本專著形成完
整體系
小限、小運、十二宮
串宮壓運等
15.流月
空白
空白
有流月法體系
有專法
16.取象
較少
較少
較少
特別擅長且靈活
17.納音體系
三命通會重視
基本否定
十分重視
有納音法運用
18.制解
基本未談及
否定
有專著介紹
重視且有多種方法
19.研究方向
妻財子祿壽
重財官層次
由家計小談向專題
研究發展
以滿足市場客戶為主
如表2所示, 由于篇幅限制, 只能是一個粗淺的表述, 肯定有不足之處。通過對上述表式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當前命理學的明顯 “短板”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命盤架構;二是大運、流年(流月);三是納音體系運用。
“中國命理學文化斷層研究”計劃首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胎命(七柱論命)的原理和實務》是該研究首先完成的第一本書。
梁湘潤老師認為,“真正對命理有研究之人,今日之祿命范圍,吾人最多只能算是一個初中生而已。再接連數代之后賢努力,也未必能辦得到,將一切法則容納于一個大系統之中。故此,吾人只有盡力去研究先賢之成果而已,其余一切,都是妄論。故此,人須知己,庶幾是治學之道。命理之為人視之為“學”,或者視之為“術”,也只以此為區分耳”。 他指出命理學面臨著“正本清源”的重大課題,在越來越多的古籍被發現,越來越多的古法得到研究的情況下,命理學的法理體系,有必要重新進行全面的疏理,進行“重新組合”,“重塑原始”, “恢復古制真相”。在他的最后一本著作《訣法今論》的“后語”中,寫有這樣一段話“依作者個人之預測,祿命法大約在今后四十年左右,始能有新的‘萬育吾’(《三命通會》作者)、‘沈孝瞻’(《子平真詮》作者)應世。” 他寄希望于年輕人,寄希望于現在 30歲左右的祿命文化研究者中,出現有能力、有擔當的“后賢”,以完成這項“重新組合”的偉業,開創出中國傳統命理文化的嶄新周期。
三、文化自信
2019年11月應德國鈕倫堡大學國際人文學院,著名漢學家朗宓謝教授的邀請, 去那里進行了一次學術交流,介紹了命理學“文化斷層”, 及我們所進行胎命研究成果。得到朗宓謝教授和美國、瑞士、俄羅斯、捷克、波蘭等外國訪問學者的肯定。
他們研究的總課題,就是中國命理學,當前的分課題是命運、自由、預測及規避應對策略。認為命運是客觀存在,但不是一成不變,存在著一定的變化空間(自由),而關鍵是對吉兇,能夠提前進行比較客觀、準確的預測,從而在有條件的范圍內,有針對性地制定規避的辦法。
在“預測”方面,他們十分認可中國的命理學,認為中國命理學研究, 歷史文化悠久,形成了一整套經過驗證的法理體系,而推理的邏輯性是規范、嚴謹的,有著相當的可信度和參考意義。德國政府為這項研究十年間投入2100萬歐元。可能是因為“語境”和“思維方式”不同的關系,他們到現在只是停留在理論和歷史的研究層面,在預測的實務研究方面的水準相當有限,因此才會有這次邀請。德國學者希望與中國的研究者合作。
現在不少年輕人對西方的“星座文化”很有興趣,津津樂道。其實 “星命學”是西方一門十分復雜艱深的預測學問,而“星座”文化,只不過是“星命學”的極度“簡化版”,但從十二星座就能判斷出人的一些性格傾向,簡單易學,一看就懂,普及性很強。而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各位, 中國命理文化的巨大魅力,是你很難想象的。我與研究星命學的同道有過交流,西方星命學固然有其獨特的優勢,但與中國命理學比較,雖然各有所長,但在某些細節上仍有差距。實際上,中國命理學早就學習并吸收了西方星命學的某些長處或精華部分,如命宮、身宮的運用,如某些神煞, 并將其融入自己的體系。
普及命理文化的任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讓人們從陰陽五行, 天干地支的神秘符號中,能夠簡單快捷、生動有趣地解讀人生,值得研究。 其中實際是缺少了一個“轉換”的環節,即類似“星座,我們要做出命理學的“簡化版”。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多少年來沒有人來做這件事,期待出現有志氣的年輕人來填補這個空白。
上海市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熊月之先生寫過一篇文章—《近代中國讀書人的命理信仰》,他研究了一批近代歷史名人,如曾國藩、郭嵩燾、馮桂芬、李文田、嚴復、吳宓、陳寅恪、沈有鼎等,他們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方面做出了杰出成就的同時,卻都有著深厚的命理信仰或命理興趣的現象,都會占卜算命。他認為在這些人身上,“所謂的迷信與科學,不是此消彼長,而是在同步發展”。熊教授指出,“未知領域永遠大于已知領域。已知領域越大越奇妙,未知領域就更大更奇妙。任何科學領域都是可以思議領域,未知領域均為不可思議領域”。 他認為“命理世界是個極其復雜的世界,命理信仰是個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課題”。
成為一代名士或大師,一定只是極少數人;而掌握一些命理文化知識, 成為一個有生活智慧的人并不是奢望。
我相信,中國命理學必定能夠被很多中國年輕人所喜聞樂見,未來命理學也必定會走出國門,展示中國文化的非凡魅力,助推中華民族的 “文化自信”。
作者簡介
何重建,中國當代命理界泰斗梁湘潤先生在大陸的首位入室親傳弟子, 現任國家二級社團“易學與現代數理研究會”執行會長、民間術數研究機構“梁湘潤祿命文化研究會”會長。 2006 年起, 以“澹然居士的博客”為專業平臺, 介紹學習梁湘潤老師著作的體會, 公開實務經驗, 受到命理學界人士和愛好者的廣泛歡迎, 迄今博客的點擊量巳超過 130 萬。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0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