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靜水流深。/受訪者供圖
丁真不會被流言打擾。他的內心有著一股超越年齡的強大力量,就像高原上的野草一般,毫無矯飾,蓬勃有力,又在無形之間化解著來自外界的巨大熱情。他的下一站,仍然是雪山、草原、工作和朋友……
空氣稀薄,云層厚重。遠處銳利幽暗的山峰,與腳下蓬勃肆意的草甸暗合,夾雜著風中飽滿的濕氣,共同形成一種“濃稠、凝滯”的時空錯落感。這是理塘給人的第一印象。
乘坐四川航空抵達稻城亞丁機場,在山路上盤繞兩個多小時,才能真正來到理塘。在藏語里,“理塘”指的是“像銅鏡一樣的廣闊壩子”,但當我們真正來到理塘,細細撫摸它的紋理,才發現它并不像銅鏡那般堅硬、滑溜,反而是濕漉漉的、鮮活冒著熱氣的。
倉央嘉措曾為這片海拔4000多米的“天空之城”寫下著名詩篇:“潔白的仙鶴,請把翅膀借給我,不去遙遠的地方,到理塘轉一轉就飛回”,后世也將此詩作為理塘的注腳,希望用詩意稀釋這片異域的冷冽、蒼茫。
雪山下的理塘,承載了太多對藏區的美好想象。/圖蟲
去年11月,一則網上的短視頻讓丁真珍珠意外走紅,并在此后掀起數輪輿論風暴,至今仍然沒有任何機構、個人能摸透這位“頂流”的走紅原因、傳播軌跡和可復制性。
7月下旬,丁真在海口錄完綜藝《中餐廳》第五季,我們和他一同來到理塘,看看他口中所說的雪山、藏寨和賽馬,看看這片哺育他成長、承接他走紅的土地。
回家
從低海拔處突然回到高原地區,丁真有些高原反應,短暫休息之后,晚上七點多,匆匆趕來宴席。出現在我們面前時,他一身白T和破洞牛仔褲,像極小孩誤入了大人的社交場。
席間,他自顧自地吃菜,偶爾跟著《中餐廳》的導演們和旅投公司的董事長張璽敬茶,“謝謝哥哥姐姐們的照顧”,眼神害羞、青澀,身上的靈氣和松弛沒有被疲憊拖累。
火鍋吃到一半,丁真和團隊工作人員提前離席。樓上等待著他的是TVB電視臺的視頻專訪。為了這個采訪,香港的記者們專門來內地隔離了14天。
走在理塘市中心的街道上,我們時不時就能看到丁真的身影,“走近倉央秘境,打開丁真世界”,類似的廣告語在旅行社、酒店、路邊餐館隨處可見。
每年夏季是理塘縣舉行賽馬節的重要時期,成百上千的騎士們會在草原上表演賽馬、藏戲、射箭,伴隨著歌舞和美食。同時這也是理塘的旅游旺季,在丁真效應的影響下,今年來理塘看賽馬的游客格外多。
理塘賽馬會。/圖蟲
丁真的家然日卡村在原始森林般的最深處。路比想象中的更難走。從縣中心駕車3個多小時,水泥路和土路交疊,車輛上坡下坡,進村出村,一路顛簸。穿過大片大片的暗針葉林和灌木林;路過碎石與大石塊堆積的路邊;跟隨從遠方雪山幻化而出、急速向下奔流的溪流,我們從現代都市逐漸走入吳承恩小說般的異世界。
手機信號被大自然的偉大力量完全吞沒。盤山公路的轉彎地面處,紅油漆大大地指示著“丁真家鄉”的方向,似乎在向游客明示理塘對于擁有丁真的自豪。路上偶爾見到運送砂石的重卡車和修路的挖掘機,見到游客的面包車會自動讓道。距離丁真家鄉不遠處的地界,一座溫泉度假山莊正在修建中。所有的這一切,都在向我們提前暗示了丁真給家鄉理塘帶來的改變。
司機小哥知道此行是去丁真家,表現得比我們更加興奮,車內循環播放著《云上理塘》《沙漠駱駝》等節奏輕快、旋律上口的歌曲,不時念叨丁真如何如何。他說,丁真上輩子一定是個好人。
在手機信號由四格變為完全“噤聲”的三個小點之后,汽車終于停在一片寬闊草原上。幾頂白色帳篷圍出一個不被牦牛和駿馬侵犯的廣場,廣場正中央,身著藏式傳統服裝的村民們,正圍著一個巨型音箱,熱情洋溢地跳舞。
旁邊那個低矮、毫不起眼的村子,就是丁真的家鄉——然日卡村。我們終于到了。
粉絲
理塘縣是甘孜藏族州南路地區最大的蟲草產區,同時也是草原畜牧業重點縣,平日大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挖蟲草和養牦牛。此時挖蟲草的時節已經過去,牦牛也未到最肥壯,家家戶戶處于農閑時期。有村民因此在家里做起民宿,服務那些為了丁真遠道而來的游客。
烈日下的草原,丁真的女粉絲們早就三三兩兩地聚集著,她們大多年輕、面容嬌麗、妝容精致,墨鏡、遮陽帽和遮陽傘是她們的必備三件套。
為了“捕捉”到丁真,她們有的來了幾天,有的已經在這個聯通和電信信號無法抵達的地方,待了幾個月。水泥路和原野間,偶爾還能看見一個身穿白色披風大氅的女孩在緩緩步行,讓整件事情更像是吳承恩的奇幻小說。
原野之上,孩子們和年輕人在玩樂。
粉絲之中有一個特殊的身影。59歲的李阿姨一個人專程從西安趕來。自從去年在網上認識到丁真,她就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這個小孩,覺得他“挺可愛、挺淳樸的,笑起來還很陽光,有高原的特色。”“我這個人比較崇尚那種純天然的東西,真實的、本土的東西,像丁真身上散發出來的全都是純天然的。我現在感覺他是我心目中最尊貴、最美好的孩子。”說這話時,李阿姨臉上洋溢著笑容。
年輕的時候從沒追過星,前半輩子又經歷了很多復雜的事情,李阿姨41歲就退休了,生活老是覺得不快樂,快樂不起來,從心里邊沒有那種快樂感。
自從認識丁真之后,一切都改變了。她開始覺得身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你看這里的環境、這里的人,都挺好的。”
前幾天,她在村里閑逛,一個老人突然叫住她,說自己家蒸了包子,問她要不要吃?雖然老人的普通話說得不是特別清楚,但這種感覺卻是李阿姨在其他地方旅游時從來沒有感受過的,“其實人都是善良的,只不過是社會復雜,把人帶得慢慢跟環境走了。所以我覺得不錯,這個孩子治愈功能挺強的,把我給治愈了!”
6月28日,丁真發布首張公益數字專輯《風的使者》,18元一張,本人所得收益的30%將會用于家鄉和高原地區的公益事業。從來沒買過周邊的李阿姨一口氣買了三張專輯,還讓女兒也買,她說,反正是做公益,我愿意支持丁真。
音樂是天空下的所有聲音。/受訪者供圖
來理塘看看丁真從小長大的地方,這個想法在李阿姨心頭縈繞了很久。家人擔心她高反,一個人來不安全,不想讓她來,但一看她的態度很堅決,也就隨她去了。女兒給她買機票、訂民宿,媽媽給她旅費,妹妹給她準備望遠鏡,全家全力支持她。
來到然日卡村之后,她一連住了好幾天都沒見到丁真,卻遇見了很多同樣趕來捕捉丁真身影的粉絲們。一個重慶來的小姑娘幸運地見到了丁真,正滿足地準備離開,聽說李阿姨毫無所獲,就安慰她:“沒事!我看了丁真兩眼,分你一眼。”一老一少,因為丁真——這個遙遠村落里的少年,形成了某種纖細、柔韌的連結。
采訪發生在進村的主路邊,我們說話間,人群突然開始騷動。丁真騎著馬從遠處走來,他身穿紫色藏袍,被一群人簇擁著。“啊!”李阿姨膝跳反射般原地蹦起,像個雀躍的少女,“你們幫我叫他,我不敢叫。”我推著她的背往前,她害羞端起手機,虛擋著臉,又不敢完全跑上前,只等丁真騎馬經過時,大喊了一聲“真真!”丁真聽到李阿姨的呼喊,轉過頭來,向她點頭、微笑。
“他可好了!我叫他,他還沖我點頭呢!”李阿姨驕傲地跟旁邊目睹了這一切的我們說。
《中餐廳》
這次回家,丁真主要有兩件任務,一是把《中餐廳》第五季的營業額交給村長,用來建設家鄉。二是用自己在節目中學來的廚藝,給家人們做一頓晚餐。
這是丁真嚴格意義上的綜藝首秀,無論對于他本人,還是團隊來說,都是一次挑戰。接到節目組邀約時,團隊最主要的顧慮是“有沒有臺本?”“有沒有拍攝腳本?”確定沒有之后,核心問題又變成了“沒有臺本的話,丁真干嘛呢?”
總制片人王恬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想干嘛就干嘛唄!雖然《中餐廳》是真人秀,但是所有的故事發展,每個合伙人都是需要自己去體驗、去經歷、去成長、去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活法則’,丁真來,只需要做他自己想做的!”
恰好當時丁真的團隊正在拍攝紀錄片《丁真的自然筆記》,這讓他們相信這種紀錄片式的制作體系是完全成立的,《中餐廳》不需要丁真“演”和“秀”,反而能讓更多喜歡他的人看到他的“本真”。
丁真通過“自然筆記”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成長,以及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丁真的自然筆記》
丁真之前也沒參加過這麼長時間的真人秀,完全零經驗。正式拍攝之前,導演們跟他說,你不要把這當成是錄制節目,就當這是和一幫你剛剛認識的朋友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你愿意嗎?丁真回答說:“可以!”此前他剛錄完湖南衛視的另一檔節目,有人問他錄制的感覺如何,他的回答也是“可以!”
正處在漢語學習階段的丁真,并不會很豐富的語言表達。所有嘉賓每2-3天都會有一次“后采”,導演們會通過這種階段性的采訪了解嘉賓們目前所處的心理狀態,以便他們自己解決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
丁真的采訪和其他人不同。對于導演組提出的問題,很多他能明白意思,卻不知道怎麼用漢語回答得圓滿,形容不出來的時候,他只能不好意思地憨笑。但這點不需要節目策劃來彌補。
劉力輝表示:“因為這就是丁真,正在學習漢語普通話階段的丁真,他需要自己去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恰恰是我們想看到的。而《中餐廳》是最好的語言練習場,你需要跟合伙人去溝通,你需要跟客人去溝通、你們慢慢就會看到一開始只會用2個字回答的丁真,變成用2句話、甚至更豐富語言回答的丁真。”
真實、成長是丁真的唯一“人設”。/受訪者供圖
提到丁真在節目中的表現,導演們一致都覺得“很好!非常好!特別好!”他就像一個別人家的孩子,舉手投足間充滿少年的風度、自信和溫暖。
雖然剛開始有些靦腆,但在行為和溝通上,丁真都是絕對的主動型人格。遇上特別的客人,他會主動獻上代表著吉祥如意的“哈達”。他也從來不拒絕溝通,更不會故意裝作聽不懂,而是想辦法用其他關聯的詞匯,去努力聽懂導演們提出的問題。
至于問題的答案,他會盡力地回答。有時候,他看似漫不經心地回答了一個“嗯”,大家都以為他沒聽懂,但他接下來做的事情,就是別人要他做的事情、想要的回答。營業高峰期時,廚房會很忙,合伙人們你一句我一句,“拿這個過來,拿那個過來,準備這個,準備那個”,語速又極快,但丁真總是能非常快地作出反應。
“永遠不要低估丁真的語言天賦,我們甚至懷疑這21天下來,他已經聽懂了導演組的長沙話。”導演劉力輝說。
丁真在干活。/受訪者供圖
節目錄制結束之后,丁真的跟拍攝像張振在朋友圈發了一段話:“丁真,一個在理塘相對封閉環境里騎馬放牧的孩子,第一次走進真人秀和一群藝人生活在一起。他從小說藏語,和我們在語言交流上是有障礙的,但是他卻受到大家的接納和尊重。人與人相處,能打動別人的絕對不會是那些穿戴在身上的奢侈品、開的豪車、住的豪宅,而是像丁真那樣的真誠、友善,沒有算計。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比質樸更能打動人心。”
下一站
“我想來看看世界,也讓世界看看我的家鄉。”這是《中餐廳》節目組賦予丁真的Slogan(口號),前三季,《中餐廳》把中華美食帶到世界各地,第四季、第五季則開始思考“中餐廳從哪來”的問題。
作為一個介于明星和素人之間的角色、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新鮮符號,丁真成為了本季節目最特別的存在。“這一次我們想帶著丁真看看除了他的家鄉之外,祖國其他地方,原來還有那麼多好吃的美食、有那麼多可愛的人。”王恬說。
節目組將拍攝地選在長沙、桂林和海口這三座城市。每一站都會請來三位當地最有名的大廚,教合伙人們做菜。此次回家之旅,丁真就想把自己學到的長沙名菜辣椒炒肉,做給家人們吃。
備料、切肉、翻炒,調味……一套動作行云流水。一位女導演在旁邊跟他說:“真真,你要告訴家里人,你這菜是在哪里學的呀!”丁真手上的活沒有停下,腦子轉了幾秒鐘,“我先做出來看看好不好吃,不好吃的話,我也不敢說。”說完咧嘴大笑。
丁真在做辣椒炒肉,弟弟尼瑪在幫廚。/受訪者供圖
短暫的兩天拍攝,丁真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自如和自洽。
經歷突然爆火、一路走紅、多輪網絡紛爭之后,他早已成為藏區文旅和基層扶貧的一個標志,但意外的是,在繁重的工作,各式各樣的拍攝、直播、采訪之間,他依然保持了自己最原始的純凈和生命力。
每一季《中餐廳》合伙人都有一個微信群,一般節目錄制之后,大家也就各奔東西了,但是丁真回去之后,會時不時在群里跟其他哥哥姐姐們分享自己的生活,還邀請他們來理塘賽馬、吃西瓜。“原來只覺得他是一個非常靦腆、害羞的藏族小伙,但其實他的個性之中有非常活潑的一面,而且很重感情,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給他覺得可以信任的人。”王恬說。
在紀錄片《丁真的自然筆記》里,嘉賓李浩源問他,如果明年不火了怎麼辦?丁真說:“不火也無所謂,不火做一個乞丐也可以。”這是藏文化的傳統說法,也是藏在丁真內心深處的至純至性。
丁真有二十歲少年所不具備的淡定。/《丁真的自然筆記》
需要自洽的不僅有丁真,還有粉絲和看客們。自從官宣丁真成為《中餐廳》第五季常駐嘉賓后,一些網友發出質疑:之前不是說不會讓丁真進入娛樂圈嗎,為什麼又去參加真人秀了?
西安的李阿姨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好的人就應該走出去,擴大他的舞臺,把好的東西展現給所有人、帶動所有人。不要人家孩子參加個啥,就說他怎麼樣,我覺得不好。我們就應該鼓勵一個美好的人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丁真不會被這些流言打擾。他的內心有著一股超越年齡的強大力量,就像高原上的野草一般,毫無矯飾、蓬勃有力,又在無形之間化解著來自外界的巨大熱情。他的下一站,仍然是雪山、草原、工作和朋友……
✎作者 | 趙皖西
✎校對 | 向陽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9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