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無數的寶貴的文化財富和生活經驗,千百年來,農村因其保守封閉,對文化的保留傳承也比較好,像一些言簡意賅的俗語,可能很多年輕人都已忘了,或者記得,但不知是什麼意思,像“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這句農村老人常掛在嘴邊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又指的什麼呢?
以前在農村生活的時候,最有趣的就是飯后一群人在大槐樹下或坐著,或
著,三五鄰里聚在一起,大家一邊干手頭的活一邊閑聊,你一句我一句,聊點村里發生的奇人怪事,再說一點收成,家長里短的瑣事,不知不覺中一下午就過去了,那時候每當大家提到村里的老人的年齡時,往往會很避諱。
記得那時候村里面有一位剛過100歲的老人,周圍的人都說這是十幾年來我們村壽命最長的一位老人了,不過很奇怪的是,每次大家提到這位老人從不說百歲,只說99歲了,老人的家人更是這樣對外人說,當時感到奇怪,就問對門的王奶奶這是為什麼,奶奶說:“咱農村人常說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人到100歲就要幾歲,對外說自己九十幾歲了,因為老人,害怕對子孫不好。”
那麼這“36不提,73不說,84不講”又是何故呢?三十六歲的人正值壯年,為什麼不能提呢?一種說法是源于歷史人物,因為三國的周瑜和龐統都是在36歲那年去世;其次是三十六歲是人進入而立之年后的第一個本命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身上肩負的壓力較大,所以想低調的度過這個本命年,希望今后的人生順利。
至于“73不說,84不講”這一說法也與歷史人物有關,七十三歲是大
孔子的去世年歲日,而八十四歲是亞孟子的享年數,所以又有“七十三、八十四,不叫自己去”這一說法,農村的老把這兩個年齡段稱為“吊險年”,人到七十古來稀,自然要多多保重身體,所以一般農村老人都不會過73和84歲生日的,對外人說自己的年齡也會少說一歲或者加一歲。
如今隨著水平的進步,人體營養攝入的增多,農村的長壽老越來越多,雖然年輕人對這些年齡并不避諱,但是長輩們還是很在意的,尤其是到本命年的時候,父母總會打提醒我買一件紅衣服,你們遇到過嗎?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9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