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八字逢空斷絕密

解夢佬

八字逢空斷絕密

文/陳祥

半個世紀前,作為時任美國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奉命秘密訪問中國大陸。1971年7月9日凌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查克拉拉空軍基地,基辛格及其團隊登上了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07飛機。

美中間破冰性質的秘密接觸,巴基斯坦功不可沒。時任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與美國駐巴大使約瑟夫·法蘭安排了這場絕密行動,葉海亞派出了自己的飛行員。飛機上還有3名中國領航員,以及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章文晉為首的4名外交官。飛機在4時30分起飛,直飛北京,航程2400英里。它貼著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侖山脈的喬格里峰飛行,進入中國大陸境內。

到達北京后,基辛格沒有見到毛澤東,會晤的中國最高級別官員是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基辛格稱為“我生平所遇到的兩三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之一”。他們先后會談17小時,達成協議并在幾天后共同宣布尼克松應邀將于1972年5月前訪問北京。中美關系的話題外,周恩來向基辛格強調了印度很可能在這一年里進攻巴基斯坦,雙方同意將今后的聯系地點定在巴黎,周恩來則強調要繼續留著巴基斯坦渠道,“中國有句老話,不能過河拆橋”。

周恩來擔憂的第三次印巴戰爭,果然在當年12月點燃,差點毀滅了尼克松政府啟動的對華外交。

“巴基斯坦渠道”開啟

巴基斯坦陸軍總司令葉海亞,1969年3月發動政變,接替總統阿尤布·汗的位置。同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在8月1日造訪巴基斯坦。尼克松直言反對蘇聯在亞洲建立地區經濟合作和集體安全組織,葉海亞回復:“要保證亞洲地區的安全,就必須承認中國并與之對話。美國要改變對華態度,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尼克松和葉海亞談論蘇聯,是因為蘇聯力量正進入南亞次大陸。蘇聯和印度很可能要簽署友好合作條約,這將給蘇聯介入印巴戰爭搭建順理成章的關系。尼克松表示,希望巴基斯坦可以成為美國與中國的一條非官方溝通渠道。尼克松托付葉海亞一件事——給中國領導人帶個口信:“美國不參加孤立中國的任何安排。”葉海亞考慮到中美敵對關系便為難了,他委婉地說:“巴基斯坦不愿在友好的兩個大國之間充當說客,這樣容易引起中國的誤解。”

美國客人走后,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尤素夫奉總統指示約見中國駐巴大使張彤,轉述了美國對亞洲、對中國的政策,希望中國朋友注意到尼克松尋求和解的跡象。但尤素夫強調巴方無意為美國辯解,純粹出于跟中國的友誼才如實轉達。張彤電告外交部,之后無動靜。

在巴基斯坦已經解密的檔案里,能最早表明美國想挖掘“巴基斯坦渠道”的文件,是該國信息與廣播部長阿里將軍1969年10月10日從美國發給葉海亞的絕密信件。全文內容:“我剛剛遇到了基辛格,向他送交了您致尼克松總統的信,討論了您對問題的看法。他同意要在最高級別保持接觸才是最有效的。我要求他闡明美國的意見。他說,他將就此認真考慮,并在幾天后通過希拉利告知結果。與此同時,為了創造良好氛圍,也是為了完成預計目的,哪怕采取一些細微措施也是好事,這包括,我們(美國)將從臺灣海峽撤走兩艘令他們討厭的驅逐艦。但是這番舉措并不影響現階段美國對臺政策,他要求對此事嚴格保密,只有最可信的高層人士才能參與。他建議,將此口信于無人在側的情況下,由您本人親自遞交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

葉海亞在10月13日閱讀這封信,寫批示:“留待阿里將軍歸后處理。”10月15日,巴基斯坦駐美大使希拉利致信葉海亞,轉述美國人的破局意愿,表示自己樂意為總統效勞。11月,葉海亞單獨約見張彤,轉述了尼克松來訪時說的話,以及兩封信里關于美國的新動態。葉海亞希望中方回復,是否需要他留在兩大國之間傳遞信息。他最后強調事情的機密性,中間沒經過美國國務院與巴基斯坦外交部,北京方面若有答復,請張彤直接找他。

張彤誤判了信息,當即說在美國放棄一貫敵視中國的態度之前,中美間無法進行這樣的信息傳遞。當天,周恩來看到張彤遞交給外交部的報告時很驚訝,立即批評張彤做事有欠思量。根據國內新來的指示,張彤向葉海亞表示,中央對他捎來的口信大感興趣。

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相當于外交部長)蘇爾坦,在1970年初也加入到“巴基斯坦渠道”中。2月14日,他將葉海亞給尼克松的一封信發給希拉利,還附上自己的親筆短信,一并交給基辛格。“近幾個月,美國采取了若干主動措施,鼓勵了中國人。這些行動也表明,美國和蘇聯并沒有互相一致地對付中國。在任何情況下,中國人的反應都會是小心冀翼的。”

這兩封信件換來了基辛格傳遞給中國的第一條完整口信,重點強調了:“如果北京愿意的話,尼克松總統準備開辟一條從白宮直通北京的渠道。除了白宮,外界對這一渠道將一無所知,我們保證對此有完全的決斷權。”

八字逢空斷絕密

1971年12月15日,印度陸軍進攻西巴基斯坦信德省米爾布爾哈斯縣。此地有重要的信號臺和導航臺,遭受了印度空軍轟炸機的多次襲擊。

周恩來終于等來了“開辟渠道”這句話。10月25日,尼克松在白宮接見葉海亞,托他帶口信給北京,美國愿意派一名高級官員秘密訪問北京。

葉海亞在11月10日來到中國,12日與周恩來單獨相見,周圍只有翻譯冀朝鑄一人。葉海亞傳遞了尼克松要派人秘密訪華的口信,周恩來表示事關重大,需要匯報毛澤東。11月13日,毛澤東接見了葉海亞,但沒提中美的事。毛澤東顯然為這條口信感到高興,給予巴基斯坦豐碩回報——5億元人民幣的援助,葉海亞的預期目標是2億到3億元。14日是葉海亞訪華最后一天,周恩來告訴他,毛澤東同意美方的建議。

巴基斯坦渠道由此正式開啟,接下來的信息傳遞,主要討論美國要員來華的細節問題。

1970年波拉氣旋差點引起世界大戰

“1971年的印巴戰爭或許是尼克松第一屆任內最錯綜復雜的問題。”基辛格在回憶錄《白宮歲月》里這樣回顧總結,“這場危機之所以難以對付,是由于它涉及的賭注比一般看到的大得多。當我們突然面臨這個問題時,巴基斯坦是我們通往中國的唯一渠道,我們沒有任何其他手段同北京取得聯系。”

基辛格還無奈地嘆息:“似乎是為了強調我們一切計劃工作都是靠不住的,這場危機居然是一場颶風觸發的。”1970年11月12日,一場颶風襲擊了東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史稱1970年波拉氣旋。毀滅性的自然災難帶來政治混亂,東巴社會對中央政府的反抗情緒更加猛烈、集中。

年底的選舉中,致力于東巴自治的人民聯盟獲得東部國民議會169席中的167席,而東西席位總共313個。人民聯盟提出六點綱領,包括要東西邊各自成立民兵和準軍事組織、各自發行貨幣等,只在國防和外交上賦予中央政府含糊不清的職責。

葉海亞及其軍政府當然不同意這一等同于獨立建國的要求,東巴街頭的抗議運動風起云涌,換來軍隊血腥鎮壓。大量難民逃亡印度,印度則幫助東巴民眾組織武裝斗爭。肢解巴基斯坦的時機到了,印度等來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巴基斯坦軍隊向平民開槍,也引起西方社會集體反感,美國在1971年4月開始對伊斯蘭堡實行武器禁運,但保留小規模的軍事合作。

比起巴基斯坦,印度在1965年戰爭之后變得更加強壯,一場大戰不可避免。南亞地區一年分熱季(3-5月)、雨季(6-10月)和涼季(11月至次年2月)。大規模軍事行動必須在雨季結束后才有條件啟動,而印度考慮到中國可能出兵配合巴基斯坦,選擇喜馬拉雅山脈12月大雪封山時發動戰爭。

中國與印度在1962年爆發邊境戰爭,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1965年3月訪問北京時,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承諾,一旦印度侵略巴基斯坦,中國將提供援助,也可以“抄印度的后路去德里”。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許多物資,還在邊境集結重兵威懾印度。

冷戰大局在南亞呈現出復雜性,印度獲得蘇聯的鼎力支持,巴基斯坦獲得美國、中國,以及一群穆斯林國家的支持。除了氣候和地理屏障,印度找到了對付中國的絕招——與蘇聯結盟。

1971年8月9日,蘇印友好條約落地,其中一條規定:“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進攻或進攻威脅時,雙方應立即共同協商以消除這種威脅,并采取適當的相應措施以保障和平與兩國安全。”如果中國向印度發動進攻,蘇聯便有借口進攻中國以幫助印度。而一旦蘇聯攻擊中國,美國則將回擊蘇聯以幫助中國。這一切若發生,便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戰爭先在東巴地區爆發,巴基斯坦對外宣布,印度直接派遣兩個步兵旅進入東巴境內。印軍推進日益深入,葉海亞命令空軍在12月3日空襲了11個印度空軍基地,國際社會視此為戰爭正式爆發的時間節點。

巴基斯坦主力集中在西巴基斯坦與印度邊境,東巴守軍實力羸弱,且沒有工業底子的東巴不能為駐軍提供補給,補給和人員都依賴海運。12月4日和5日,印度海軍發起三叉戟行動,用導彈艇奇襲巴基斯坦海軍總部和整支艦隊所在地、海上貿易中心卡拉奇。這場籌備已久的行動被漂亮實行,不僅創造世界海戰史一個經典戰例,更是一洗印度海軍在1965年的恥辱。巴基斯坦海軍損失兩艘驅逐艦,以及港口的海軍油庫。

印度軍隊從4個主攻方向以達卡為中心,攻入東巴,包括兩棲部隊登陸吉大港。印度在東巴的海空力量,更是具壓倒性優勢。巴基斯坦在東巴難以發力,便朝印度西部邊境發起攻擊。除了空軍能在西部前線占據一定優勢,巴基斯坦陸軍陷入不利境地,而印度想一鼓作氣消滅巴基斯坦裝甲部隊。

高消耗的戰爭打了沒幾天,巴基斯坦一步步陷入絕望中,眼看陸軍主力即將消耗光,印度大軍將攻入西巴境內。巴基斯坦只剩下一條救國道路,接受東巴的軍事現狀,通過國際社會讓雙方就地停火。但莫斯科的否決權讓聯合國安理會陷入癱瘓,直到戰爭結束。

能起實效的國際力量無非是美國和蘇聯。蘇聯太平洋艦隊第一批軍艦在12月3日就抵達孟加拉灣,后續不斷有軍艦加入。作為回應,美國派遣了“企業”號航母為核心的一支航母編隊奔赴孟加拉灣,借口是撤退美國公民,實則是遏制印軍乘勝進入西巴。一時間,孟加拉灣成為全球最危險的海域。

美國雖然停止軍售,但通過第三國間接軍援的方式向巴基斯坦送去武器:如約旦、土耳其和沙特送來34架F-104;伊朗送來航空汽油、輕武器及其彈藥。中國提供了包括戰斗機在內的武器裝備,但軍事部署配合度不及1965年。不過,若巴基斯坦面臨亡國危險,中國勢必出兵,這將觸發蘇聯參戰。

美國務必要避免中國出兵。12月12日,中國駐聯合國大會代表團副團長黃華與白宮辦公廳主任亞歷山大·黑格秘密會面,承諾中方不出兵。華盛頓和莫斯科也在差不多的時候達成協議,戰爭在16日結束,東巴守軍投降,孟加拉國誕生。

殲-6和“響尾蛇”:中美秘而不宣的合作

印巴兩國的仇恨可以追溯至1947年分別獨立建國開始。巴基斯坦抱定親近西方世界的立場,在1955年9月加入巴格達公約組織。該組織成立于同年2月,目標是成長為中東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設在巴格達。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是印度獨立后第一任總理,從1947年到1964年去世,他在1954年提出“不結盟”概念,并讓印度成為不結盟運動發起國之一。但由于印度的最大死敵是反蘇的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政治制度是資本主義,經濟上實行社會主義,蘇聯于1955年開始援助印度。

八字逢空斷絕密

巴基斯坦空軍涂裝的中國制造的殲-6,掛載了美國制造的“響尾蛇”近程空對空導彈。殲-6是中國沈陽飛機廠仿制的蘇聯米格-19戰斗機,去遙遠南亞對戰印度空軍的蘇制戰斗機。冷戰年代,許多武器背后有融合了復雜地緣政治的傳奇身世,故事頗多。

印蘇大宗軍貿始于1961年,印度購買了米格-21戰斗機,翌年獲得生產權。這款單座單發輕型超音速的第二代戰斗機,1959年在蘇聯服役并批量生產。到1963年,印度的主戰裝備進口國從英國、法國,換成了蘇聯。經過10年蘇式化建軍備戰,印度軍力提升明顯。

不過,蘇式武器在印度暴露出太多問題。蘇聯造的8艘F級是為北冰洋作戰環境設計的,不適應南印度赤道海域的高溫;“黃蜂”級導彈艇不敵北印度洋季風環流,風浪稍大,船就窩在港口;T-55坦克的通訊設備落后,艙內悶熱似蒸籠;蘇-7戰斗轟炸機航程短、載荷小、油耗高、低空性能差……

米格-21到來之前,印度空軍的主力是英國、法國戰斗機。印度在1950年代進口了104架法制MD450“暴風雨”戰斗機、110架法制“神秘”戰斗機、182架英制“霍克獵人”戰斗機。印度還進行了特許生產,到1962年為止,自制了3個型號4個型別的英國輕型戰斗機、教練機。“學徒”教練機62架、“吸血鬼”戰斗機230架、“吸血鬼”教練機50架、“蚊吶”輕型戰斗機182架。

對照巴基斯坦,空軍主力是清一色的美國F-86“佩刀”戰斗機,1961年更是獲得了美國F-104“星”式戰斗機。更重要的是,空軍一直套用美式訓練體系,人員素質遠勝過印度。第一次印巴戰爭的技術含量極低,雙方也沒有像樣的空軍。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于1965年,巴基斯坦機隊規模遠不及印度,但差不多能壓倒印度空軍,還挽救了地面的不利戰局。

美國國民級別的英雄、人類首位平飛突破音障者、第17航空隊副司令、空軍準將查克·耶格爾,于1971年11月獲得一個特殊崗位。他去巴基斯坦擔任美國國防代表,職責是與巴基斯坦空軍一起飛行,幫助訓練,重點要教會巴基斯坦人在中國造的戰斗機上使用AIM-9“響尾蛇”空對空導彈。

美國在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宣布中立,對兩國都實行武器禁運。這一“理性客觀中立”做法,對主戰裝備已經蘇式化的印軍沒影響,但重創長期依賴美式武器的巴基斯坦。清一色美械的巴基斯坦空軍最慘,零件和彈藥都告急,只好在戰爭臨近尾聲時向中國購買殲-6,定型為F-6。

殲-6是中國仿制的米格-19,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擔當解放軍空軍主力,產量超過4500架。當巴基斯坦1965年向中國求援時,殲-6是解放軍的主力戰斗機,也是最好的戰斗機。中國仿制米格-21的殲-7,在1967年開始小規模生產,但受文革影響,殲-7要到1970年代末才解決所有技術問題,得以大批量生產。

當時的巴基斯坦空軍所有機型里,殲-6依靠兩臺渦噴發動機具有最強的加速性,從而獲得優異的爬升性能。但它在動力以外也存在不少缺陷,如航程短、沒有雷達、不能攜帶導彈、機炮火控系統落后、跨音速飛行品質差……在巴基斯坦空軍,它以難以馴服而聞名。

巴基斯坦空軍給殲-6換裝了更大的副油箱,提高了航程,接著是難度最大的改裝——讓飛機能攜帶美國產的紅外制導導彈。美國為巴基斯坦提供了“響尾蛇”導彈的導軌,這還不夠,唯有像耶格爾這樣的精英飛行員來實地摸索和教學,才能制定出米格飛機發射美國導彈的最佳戰術。

對這份奇特的工作,耶格爾大呼有趣。但耶格爾不是首位飛行殲-6的美國人,在他來到巴基斯坦之前就有美國空軍人員做了秘密試飛,美國人已熟稔了殲-6的優缺點。

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美式訓練下的巴基斯坦空軍對蘇式訓練下的印度空軍依然展現出優勢,地面戰場則依然相反。中國戰斗機戰績不丟臉,3個殲-6中隊共飛行800多架次,擊落敵軍7架,己方損失4架。

巴基斯坦在戰后陸續購入殲-6,高峰時即1981年擁有260架。巴基斯坦空軍在2003年舉辦殲-6退役儀式,空軍司令發言:“我們向這種偉大的機種致敬,即使退役了,它仍使我們記住了中國對巴基斯坦的關注和慷慨。我們把F-6看作是中國對我們永久不變的愛和親密關系的最好表達!”

耶格爾每天坐直升機去查看墜落在巴基斯坦境內的飛機殘骸,搜尋蘇-7戰斗轟炸機、米格-21J戰斗機等機型殘骸中的各種零部件,戰爭結束時用兩架大型運輸機運回國。蘇-7立下汗馬功勞,但也付出巨大代價,被高射炮擊落的就有32架,還有不少墜毀于燃油耗盡。米格-21作為印度第一款超音速戰斗機,多少為印度空軍掙回點顏面。

耶格爾參與審訊被俘的印度飛行員,了解裝備技術和戰術。印度戰俘看見耶格爾胸口姓名牌時驚呼,就是突破音障的耶格爾?印度飛行員們難以置信,居然在巴基斯坦戰俘營與偶像會面。

這位美國英雄最終在1973年3月回國,他必然對中國的主力戰斗機有了足夠了解,也必然跟中國技術人員有密切溝通。2個月后,美國在北京設立在華聯絡辦事處。耶格爾在巴基斯坦的工作,為華盛頓與北京的建交做出即便微小但富有傳奇色彩的貢獻。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8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