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一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古代過年一個重要的民俗活動就是換“黃歷”,“黃歷”本是“皇歷”?民間流傳的“黃歷”中,有很多迷信的“吉兇宜忌”,其背后的文化邏輯是什麼?《紅樓夢》中寶玉挨了賈政的打,賈母說他是星宿不利,過了八月,才許出二門,這體現的是“黃歷”中哪種民間俗信?《西游記》中唐僧取經出發前,唐太宗命人給他選了一個吉日,即某日為人專吉星,堪宜出行遠路,這又體現的是哪種民間俗信?“老皇歷”是什麼的代稱?我們常用的干支紀年“丙戌年”“丁亥年”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算起的嗎?
關于春節的起源,有臘祭說、巫術說、鬼節說,等等。春節期間的民俗事項經過千年的文化沉淀生成了許多象征性的文化符號,如年夜飯、拜年、春聯、門神、年畫、窗花、“福”字、燈籠、爆竹,等等。我們最熟悉的大概就是貼“春聯”了,“春聯”起源于桃符,到了宋代,桃符逐漸由桃木板改為紙張,一般用吉祥的紅色紙張。明代初年朱元璋大力提倡民間貼對聯以迎春,因此稱為春聯。明末清初陳尚古《簪云樓雜說》曰:“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始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經過帝王的提倡,過年張貼春聯的風氣日盛,這一習俗與叫法一直延續到現在。
清人繪《賣春聯》。圖上題寫:“此中國賣春聯之圖,此系能寫大字之人,年底無事,用桌一張,備下紙筆墨硯,沿街擺攤,書寫對聯賣之。”
春聯分上聯和下聯,一般上聯以仄聲字結尾,下聯以平聲字結尾。橫批從左右哪邊讀起,哪邊就貼上聯。春聯根據貼的位置,又有很多不同的叫法:貼在門楣的橫木上的叫“橫批”,貼在兩邊門框的叫“框對”,貼在門板上端中心部位的叫“門心”,貼在家具、影壁上的正方菱形的叫“斗斤”或“門葉”。此外還有一些“春條”,如“白虎大吉”貼在石頭上,“井泉龍王”貼在水缸上,“樹大根深”貼在樹上,“五谷豐登”貼在糧倉上。其他的“春條”還有“春色滿園”“抬頭見喜”“出門見喜”,等等。
清人繪《萬國來朝圖》局部。圖中有門神與春聯,滿族人的春聯是白色的,入關后,一般老百姓漢化,用紅色的春聯,但宮廷依然以白色為主。黃歷中“吉兇宜忌”的來歷
古人過年,實際在正月初一之前就開始了。每到年底,就會有各種充滿年味的民俗活動,而其中千家萬戶都會做的一件事就是更換“黃歷”。我們現在常提到的“黃歷”,實際上在古代叫“皇歷”,辛亥革命以后打倒了皇帝,才把“皇歷”改寫成“黃歷”。雖破除了封建權威,但在民間,又與傳說中的黃帝歷混為一談。1912年南京臨時參議院決定中國實行陽歷與去除了黃歷中迷信成分的陰歷并行的制度,按陰歷進行農事活動和過傳統節日,按陽歷進行政治活動和新節日紀念,陽歷即公歷下附星期,陰歷即農歷下附節氣,這種“新舊二歷并存”的日歷一直影響到現在。中國古代特別重視天文歷法,因為它關系到農業生產。《尚書·堯典》記載堯即位后制定了新的歷法,“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而后羿射日,天上出現十個太陽的說法,則是歷法亂了的體現。古代新王朝建立后,往往第一件事就是改“正朔”,“正”指正月,“朔”指初一,即確定哪個月為歲首,以表明自己得天時,是天命所歸。據說夏代以農歷正月為第一個月,商代以農歷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代則以農歷十一月為第一個月。楚帛書以及秦簡《日書》為現今可見較早的歷書,而漢代的《太初歷》是中國有完整資料的第一部傳世歷法,它沿襲夏歷,以正月為歲首,并且將中國獨創的二十四節氣分配于十二個月中。我們現在所用的農歷或稱夏歷,就是以《太初歷》為基礎的。
清代徐揚繪《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局部。乾隆二十六年(1761)正月初一,觀象臺欽天監測到“日月同升,五星聯珠”的天文異象,據說這是“海宇晏安,年谷順成”的預兆。
在古代,歷法就是統治秩序的象征,因而受到統治者的高度重視,不僅設置管理天文歷法的機構,還不斷組織學者對歷法進行更為細致的完善,如唐代的《大衍歷》、元代的《授時歷》等。根據歷法排列年、月、節氣等,以供查考的工具書被稱為歷書。前一年年底,朝廷會選定一個日期,頒布下一年的歷書。如清代,每年十月初一,朝廷就會向天下頒布次年的歷書,用于指導百姓的生活。《燕京歲時記》記載:“十月頒歷以后,大小書肆出售憲書,衢巷之間也有負箱唱賣者。”目前所見,唐代太和九年(835)已有木板刻印的歷書出現了。因為歷書是由朝廷頒布的,所以人們又將它稱為“皇歷”。朝廷的“皇歷”不僅有這一年的歷法,還有風水、禁忌等。先秦以來,擇日與風水也是歷法的一部分,不論祭祀、移徙、嫁娶、喪葬、出行、上官赴任、修造動土,乃至洗發、沐浴、裁衣,都要先擇吉日而后行。王充《論衡·譏日篇》說:“世俗既信歲時,而又信日。舉事若病、死、災、患,大則謂之犯觸歲、月,小則謂之不避日禁。歲、月之傳既用,日禁之書亦行。世俗之人,委心信之;辯論之士,亦不能定。是以世人舉事,不考于心而合于日,不參于義而致于時。時日之書,眾多非一。”在古代,有一段時間,干什麼事都有專門的擇日書,還沒有和皇歷混在一起。如專門講祭祀吉兇的《祭歷》,專門講喪葬吉兇的《葬歷》,專門講洗澡吉兇的《沐書》,等等。隨著皇歷的流行,人們才逐漸在一本歷書中將擇吉日、易學、星相、陰陽五行等與歷法結合起來。我們常見的黃歷中的“吉兇宜忌”,其制定依據是什麼呢?第一,根據五行、天干地支,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數術文化中最基本的符號,也是“擇吉”的主要依據。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單對單,雙對雙,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每一天也對應著一個基本單位,如甲子日,后面就是乙丑日。此外,人們又將天干與五行對應,如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將地支與五行對應,如亥子屬水,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辰戌丑未屬土。五行又是相生相克的: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于是就又形成了天干與地支的相生相克。古人認為如果是“干生支日”,那麼就是“上吉”,如庚子日,天干“庚”五行屬于金,地支“子”屬于水,金生水,這一天就是大吉;如果是“支生干日”,就是小吉;如果是“干克支日”,就是小兇;如果是“支克干日”,就是大兇。第二,根據二十八星宿來擇吉。古人將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宿分成四方: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又將二十八星宿分為十四個吉星,十四個兇星。最初是根據天象位置,如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的時候,正好指在“角”星上,寅月就是正月,是干支歷中的第一個月份。古代干支歷法以甲子年為開頭,六十年一輪回,所以“甲子年”的正月初一便為“角”星當值,那麼,正月初二就是“亢”星當值,正月初三就是“氐”星當值,依此類推。古人發現,當危宿當值的時候,天災人禍就特別多。就靠著這樣的“大數據”總結,形成了星宿的吉、兇,也就形成了每日的吉、兇。
清人繪《危日燕堅鐔》。危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危宿,日是七曜之一,燕子是與星宿相配的二十八種動物之一。后來二十八星宿又逐漸神秘化,每個星宿成為了“神煞”,有了自己值班的日子。如果這一天恰好是某吉星神值班,那就是吉日了。《紅樓夢》第三十六回中寶玉挨了賈政的打,賈母說“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見外人,過了八月,才許出二門”,這正是把寶玉挨打與星宿吉兇聯系了起來。第三,以“建除十二值”作為吉兇的依據,這也是最常見的判定“宜忌”的依據。古人定了十二個字,輪流值日,周而復始,即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淮南子·天文訓》說每年從立春后第一個寅日起為“建”日,后面就是“除”日,依此類推,循環往復。每一日人們又不斷加入一些認為吉兇的人事。如“建”日一般主吉,可以祭祀神靈。“除”日有“除舊迎新”的意思,大吉,故很少有不宜之事。“滿”日,舊書云:此日只宜祭祀、祈愿,其他均不吉利,特別是赴官上任、婚姻嫁娶等不宜取用。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祖先已經是圓滿之人,所以宜祭祀,而去求官或者結婚都得有空缺才行,這一天既然位置滿了,就不容易成功。其他的字也都有其延展的意思,如“平”日,此日表示平平,對于老人來說平平安安就是福,對于奮斗的年輕人來說則未必是合乎心意的好日子;“定”日適合干能固定下來的事情,如定協議;“執”日則適合干執行力強的事情,如建房子、植樹;“破”日不可以做任何事情;“危”日可以攻擊盜賊;“成”日可以計劃事項、辦理大事情;“收”日可以買賣、娶妻;“開”日可以拜見上司;“閉”日可以開掘池塘,等等。古人就這樣根據每天不同的字的意思,形成了今天干什麼吉利,干什麼不吉利的“宜忌”了。道教還有觀星擇日的依據,認為天上有九星:妖星、惑星、禾刀、煞貢、直星、卜木、角己、人專、立早。這九星也是有吉有兇,每日有一星值班,輪流反復。《西游記》中唐僧取經出發前,唐太宗就命人給他選了一個吉日,“有欽天監奏曰:‘今日是人專吉星,堪宜出行遠路。’”此外,人們某天干成了某事,于是就漸漸形成了某日適合干某事的慣例,這也是“宜忌”來源的一種。再有,原來專門研究某日適合干某事的書,以及民間的一些說法,也漸漸與天干地支形成的吉兇結合了起來,如民間流傳的《彭祖百忌》就講了一些日常禁忌,這也是黃歷中“宜忌”的依據之一。因為各個地方制定吉兇宜忌的根據不同,也就出現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說法。從根本上來說,這些都是封建迷信。到了后來,更是不良市場競爭下一些人的故弄玄虛罷了。皇歷是百姓日用之物,市場需求極大,民間出現大量私自刻印的現象。為了市場銷量,民間人士又在皇歷中大量加入自己理解的民俗中的禁忌及趨吉避兇的相關規則和內容,并稱其為“秘傳”,或某某仙人、名師的嫡傳,等等。這實際都是利用了民間業已形成的看日子出門的習慣。因皇歷每年都不一樣,一年一更新,如果拿著去年的皇歷來查今年的歷法,肯定不對,于是“老皇歷”就成為因循守舊的代稱。
民國八年《營業寫真·賣歷本》,寫有“歷本也須改花樣”等字樣,體現的是人們對多種形式歷本的審美追求。
如今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用掛歷以及黃歷的人越來越少了。過去在新年伊始時,幾乎家家都會換上一本封面上印著財神的黃歷,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當然,現在在一些地區,如臺灣、香港依舊有使用黃歷的習慣。這些黃歷,內容依舊很豐富,最基本的是公歷、農歷和干支歷三套歷法,還包括二十四節氣與星期,日常禁忌、詩詞歌賦、風土人情、妙語箴言,等等。黃歷中的內容雖然有的屬于封建迷信,但作為一種符號系統,反映的則是中華民族的擇吉文化。擯除其中的迷信因素,老黃歷中又包含著很多藝術性的作品,因而至今在民間還活躍著收藏老黃歷的活動。總之,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諸多的風俗習慣,除了我們熟悉的貼春聯,換黃歷也是節日標志性活動之一。但要說明的是,黃歷中的干支紀年方式,如“丙戌年”“丁亥年”,實際都是從立春算起的,而非農歷正月初一。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去年是狗年,今天正月初一了,農歷新的一年開始了,但還沒有立春,那就還是狗年,過了立春才是豬年,也就是說,如果恰好有人立春前出生了,那麼他的屬相就是狗,而非豬。當然,因為春節與立春時間相距很短,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偏好選擇屬相。
摘自趙運濤著《符號里的中國》,中華書局2021年7月出版,有刪節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8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