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馬云明年就要“退休”了,73歲的宗慶后卻依然奔赴在追風的路上。
上周末,娃哈哈的一個新動向在媒體圈炸開了鍋。一家剛剛成立的“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上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傳感技術、先進裝備制造技術、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能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材料、生物工程、生物醫藥等。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擔任法人代表。
這其中的“新能源汽車”字眼,讓人們一度以為娃哈哈也要學五糧液跨界造車了,對此,娃哈哈公司在官方微博回應稱,新成立公司只是創新技術研發企業,并沒有造車計劃,今后從事的是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孵化和轉讓。
不可否認的是,娃哈哈成立創新中心代表了其將在新的領域進行探索,繼續嘗試多元化發展和突破。只是,屢屢慢于風口的娃哈哈,比起沖在造車前線的董阿姨等制造業同仁,還是顯得慢了。
追風中年娃哈哈
宗慶后對于“追風口”這事,還是比較保守。“專注主業,小步快跑”是娃哈哈的經營哲學,“做了感覺做不好,馬上掉頭”是跟在這八字真言后,宗慶后的補充。兩相結合,似乎解釋了為什麼娃哈哈多元化發展的這些年,并不見什麼起色。
2003年,娃哈哈決定做童裝,當時宗慶后對該業務的期望是:“3個月內組建2000家加盟連鎖店,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但是一直到了2011年,娃哈哈童裝業務的收入僅為2億元,店鋪數量5000家。
童裝領域算是踏早了,市場的真正爆發是在2010年之后(自此保持年增長10%左右)。不過,當年娃哈哈并不差錢,即使童裝離“專注主業”很遠,業績好壞于主業無傷大雅。
2010-2013年,娃哈哈進入了發展史上的“巔峰時刻”。憑借快速上升的業績,娃哈哈躋身500億俱樂部,宗慶后曾放出豪言,要達到1000億的目標。隨后的2013年,集團公司完成飲料產量1270萬噸,實現營業收入783億元,同比增長23%,更加不差錢的娃哈哈,迅速切入了商業綜合體、白酒等業務。
2012年,娃哈哈高調進軍城市商業綜合體,在杭州設立首個試點——娃歐商城,但如今娃歐也只剩下一家,離宗慶后“100家歐美精品商場”的目標相差甚遠。
2013年,娃哈哈斥巨資150億元推出領醬國酒,但其2015年的總營業收入僅為911.49萬元,凈利潤100.25萬元,如今也已銷聲匿跡。
進入2014年,娃哈哈營收開始走下坡路,于此同時,傳統食品制造業飽受電商沖擊,新品牌依托新渠道迅速崛起。自此之后,娃哈哈才開始追起了所謂的風口。要邁出轉型的腳步,對于已現疲態的娃哈哈來說,并不容易,這使得其追風的腳步總是滯后。
2016年10月,馬云平地一聲吼,吹響了新零售的號角。一向在經營理念上跟馬云有分歧的宗慶后,曾在2016年底央視的《對話》節目上放言稱,馬云的新零售就是胡說八道,把實體經濟搞的亂七八糟。而馬云的回應是:娃哈哈思想太保守,自以為是會被淘汰。
2017年初,在電商巨頭的齊齊帶動下,新零售迅速成為風口。宗慶后也最終投入到“無人售貨機”的戰役上來。2017年6月25日,娃哈哈和人工智能企業深蘭科技簽訂了TakeGo無人店協議,協議內容主要圍繞深蘭科技的支付系統“快貓智能零售系統”,這項技術應用在終端無人售貨機上。據界面報道,代表娃哈哈簽訂合同的宗澤后表示,在線下鋪自動售貨機是娃哈哈去年就有的計劃,預計先燒20億。此外,在擴張速度上,娃哈哈也一如既往地高調:3年10萬臺、10年100萬臺。
2018年,無人零售啞火,娃哈哈又大舉殺入“大健康”,推出護眼產品天眼晶睛發酵乳和減肥奶昔,并試水微商。6月1日,娃哈哈對外宣布,要開設1000家功能食品館。
3個月2000家童裝店、100家歐美精品商場、3年10萬臺無人售貨機、1000家功能食品館……娃哈哈依然不吝豪言壯語,但不融資、不貸款、不上市的娃哈哈,單憑營收擴張已捉襟見肘。
終于,在娃哈哈三十周年上,宗慶后松口稱:“上市以后能加快企業發展,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上個月接受媒體采訪時,他也說,“如果未來要上需要大資金投入的項目,也可以考慮上市。”甚至在今年年初,有媒體爆料娃哈哈內部已經清退所有員工股份,每股2.6元,據悉是為了上市。
“中年”食品企業的集體焦慮
娃哈哈的焦慮并不獨有。
今年以來,“不上市”的傳統食品巨頭開始蠢蠢欲動。網傳,農夫山泉正在接受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老干媽獲深交所調研,上市已進入培育期;
上了市的也不好過。香飄飄上市以來發的首份半年報虧損逾5000萬元;匯源果汁被曝面臨退市風險;旺旺2017財年凈利潤較前年同比下滑6.6%;
跨界嘗試更是普遍現象,五糧液去造車、腦白金做區塊鏈,連大白兔奶糖都推出了奶糖味唇膏……
品牌老化、創新乏力的“中年”食品廠,面臨的卻是大量涌入的年輕品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7年底我國食品和飲料企業分別達9235家、7122家,2011-2017年復合增速分別為5.65%和7.58%。
在娃哈哈銷量下滑的2016年底,宗慶后總結了十大原因,包含銷售力下降、銷售高層指揮不當、媒介環境日新月異等,然而從更宏觀的角度,傳統食品巨頭面臨著相似的窘境。
首先,“一言堂”們面臨著接班人問題,但創始人的影響依然深植公司。73歲的宗慶后培養女兒宗馥莉為接班人,但至今自己一天仍要工作十多個小時,一年有200多天都沖在市場一線;旺旺雖然早就上市,但公司依然是60歲的蔡衍明說了算,業內表示將他與宗慶后的集權制管理風格類似;71歲的“老干媽”陶碧華,將公司分給兩個兒子,但公司依然是她自己說了算。
不過,一直堅持不上市的傳統食品巨頭們紛紛松口,被認為是“創二代”在博弈中逐漸占據主動的一個信號。
其次,隨著渠道費高企,食品飲料企業的毛利率逐年下降。例如旺旺2017財年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回落4.1個百分點到43.1%。通常,飲料企業采用的都是三級通路,經銷商-批發商-零售終端,路徑復雜。而近年來新型零售模式層出不窮,將這一路徑縮短。傳統巨頭們多年來打下的渠道江山,本應是橫亙在后來者面前的高大壁壘,如今卻成了轉型負累。
第三,新品研發沒把準消費者的脈,其中包含了年輕一代消費訴求,以及消費升級。知乎上有一個帖子:為什麼娃哈哈的廣告和產品包裝都很難看?今年其推出的“天眼晶晴”還特意跨界動畫IP《天眼傳奇》,然而這部動畫電影豆瓣評分僅4.8。不知這款包裝辣眼、主打健康的功能性飲料,哪個消費群體敢出手。
大車難掉頭,成了傳統巨頭們的普遍困境,只是如今他們已經無法做到“感覺不好,馬上掉頭”,一是錢燒不起,二來市場也等不了淺嘗輒止地追風口。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