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為,五行是金木水火土的,這也是我們最開始接觸五行時候的通俗讀法,這句話源于《素問·藏氣法時論篇》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變與不變之間的分歧金木水火土是《內經》繼承前人就有了說法,雖然這并不能說錯,但是對于中醫生克規律及方便記憶來說,在中醫論五行都統一為木火土金水,這樣不但順著讀為相生,間隔一個便是相克,而且順應季節春、夏、長夏、秋、冬的順序,以及萬事萬物之間生長壯老已的規律,所以在通常情況下中醫的讀法都是木火土金水。
而玄學則不同,在納音五行和八字論斷中無一不將金作為首位,以方便記憶,因為納音五行打頭為海中金其次為爐中火在之為大林木等等,雖然也不符合生克的理論,但由于金木水火土的說法源自于經典,故而采納之,八字論斷同理。
在潛移默化之間,中醫已經打破了經典,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時候,到了五行會奇怪,為什麼平時我們的說法都是金木水火土,而到了中醫就變成了木火土金水了呢?
感應天地,五行與六氣的結合在如果說在之前五行在中醫學中是打醬油的存在,那麼隨著北宋新學的推廣,中醫進一步為五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北宋時期注重運氣學說,凡是想要從醫官也必須要進行醫官的科舉考試,首先要有州府的推薦信并且在官醫署習讀三年,方能進入太醫院、尚藥局以及各地方的惠民局,而運氣學說便是官醫署的必修課,甚至在北宋宋徽宗的時候徽宗對此更是無比的重視,甚至親自編纂了《圣濟經》,可見其除了當皇帝以外,干什麼都是一把好手。
運氣分為五運和六氣,不但呼應天干地支,還對應五臟六腑,以此可以推算可能存在的流行病和預測部分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而六氣分為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這與我們習慣上的風寒暑濕燥火也有一定的區別,而風寒暑濕燥火更是中醫對于變化將五行進一步改變的佐證。
最后總之,中醫為了方便自己的應用與記憶是在哲學之上進一步對五行的改造與分化,不但自成一派,更是早已經脫離了原有哲學與玄學的范疇,而這種分歧早在兩千年前,中醫的開拓者之一扁鵲的六不治中第一條就已經體現出來,信巫不信醫者,此一不治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