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八字軟件哪個好用

解夢佬

編輯導讀:條理清晰地表達行動性思想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艱苦地思考。本文以產品經理的角度,分析如何完成一次「條理清晰的匯報」,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字軟件哪個好用

場景-小A坎坷的項目匯報:

許多年之后,面對 PowerPoint 軟件,產品經理小A將會回想起,她第一次在組內做匯報時那個昏昏欲睡的下午。

那時小A負責這個項目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到了年中,團隊內部決定自主做一次向上匯報,以示承上啟下。

小A想:描述得越細,越能說明我們團隊想得清楚,越能代表我們可以勝任工作。小A鋪陳了近半年的心路歷程,將點點滴滴盡數寫出。接近三十頁。他們是怎麼組成的呢?

1~3頁:項目背景4~7頁:剖析當時的問題,闡述心路歷程8~12頁:在上述思路下,團隊做了哪些13~22頁:將做了哪些進行詳細展示,并展示相應的成果23~24頁:這些成果累加起來得出總成果,總結上半年的成績,是否完成了目標25~27頁:引出下半年想做什麼28頁:下半年的目標

然而,辛苦了一周的A師傅,卻在和同事試講的時候碰了釘子:聽眾幾乎都失焦了。這四十分鐘的時間里,同事們有的瞌睡頻頻、有的時不時看表、有的身體放松地靠在椅背上、有的同事干脆處理起了自己的工作,鍵盤敲得噼里啪啦響。

小A不理解。

一位經驗豐富的產品經理小B表示:“小A,你的匯報太冗長了、沒重點,項目同事都很難有耐心聽完,更何況是日理萬機的領導呢?”

小A眼看一周的工作被否定了,心里不大高興,嘟嘟囔囔道:“除非你做得更好,否則不要批評。”

小B笑了,當下就問了3個犀利的問題,拳拳到肉。

小A茅塞頓開,大呼:“我想得還是太少了!”

按照小B給的建議修改后,小A做了一次小范圍的公開匯報。領導聽完表示滿意不說,其他組的同事們都紛紛表示很有收獲。散會后,他們還簇擁著小A,求小A分享她的講演稿件。他們說,小A的報告讓人印象深刻。

那麼,問題來了,小B到底問了哪些問題?以及,小A最后改成了啥樣?

一、第1個問題:你有把匯報當作一個產品去看待嗎?

小B問:“對產品人而言,萬物皆可產品。你有把匯報當作一個產品去看待嗎?”

小A表示:“這……我第一次聽說!”

小B再問:“以「產品」思路在做報告的時候,第一步就是分析核心受眾是誰,他們的核心訴求(最關注的的點)是什麼。”

小A:“匯報的核心受眾不就是老板嗎!可他的核心訴求……很難猜啊!”

小B:“高層關注點的八字箴言記好:「問題、機會、成本、效益」。”

作為 PM,不是只有做功能、做策略的時候才是 PM。「產品」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職業素養。小到一封郵件、一個需求文檔、一次匯報都可以作為產品。

甚至在 PM 的職業生涯中,它們的頻次、重要性不亞于做功能。

那麼,當我們以「產品」思路在做報告的時候,第一步就很清晰了:

你的核心受眾是誰?——高層他們的核心訴求(最關注的點)是什麼?——問題、機會、成本、效益

他們的核心訴求就決定了我們匯報的側重點:

問題和機會:盡量用場景化的描述和圖片進行渲染,讓聽眾一下子就進入了我們的場。比如:“目前客戶對業務超時辦理怨聲載道,占了整體投訴類型的50%。在此摘錄了一些客戶的聲音,他們表示對我們非常失望。”在情緒上拉近彼此,喚醒他對某些困境的情緒記憶。成本和效益:如果是一個方案溝通匯報,要強調每種方案的成本和效益;如果是項目匯報,成本已經付出了,就著重展示已經取得的效益和后續想取得的效益(目標)。這樣,高層能夠從他的角度給予建議。把操作層面盡可能地抽象,切忌在主干上堆砌操作細節。但為了防止聽眾突然提問,而你又不方便口頭描述,那就收錄在附錄中。既不影響主干的表達,也體現了你準備的充分。

除小A的情況之外,還有一種高頻的報告,就是競品分析報告。

競品分析報告受眾以產品經理為主,他們的核心需求就是「從中有收獲,用于我的產品工作」。關鍵就是為了「學」。

大家見過非常多堆料式的競品分析,往往只是強調競品的「形」,而不去鉆研競品的「神」。如果是踩了無數坑的小B,他往往會這麼告訴你:除了看到表面的東西,更要看到看不見的部分。

競品為什麼這麼做:從視覺設計(設計成這樣而不是那樣)、功能范圍(做什麼/不做什麼)來確定核心用戶和滿足了哪些核心價值;從盈利模式來判斷其作為一家商業公司的基本商業邏輯競品怎麼做到的:從內容策略、功能迭代記錄、營銷活動、各類數據變化節點、融資節點、外部政策變化情況來分析公司戰略以及戰略取得的成果競品下一步會怎麼做:在各個社交平臺和app市場中看用戶對其的討論,了解真實的用戶和實際玩法,輔以上述分析,預測其未來走向

競品分析不僅要收集、分析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得出有價值的結論。——《有效競品分析》張在旺

切忌堆砌主觀體驗和細節,會讓聽眾失去焦點。

二、第2個問題:你做PPT是先立骨架,還是先堆料?

小B問:“你做PPT是先立骨架還是先堆料?”

小A表示:“我會先把所有做過的事情放在 PPT 上,能塞的盡量塞,然后進行組織,提煉一條演示邏輯……”

小B:“這樣先堆料再整理的做法,會產生很多廢料,讓人備受打擊。”

小A:“是啊,你們說不行,我就得重新組織,好沮喪啊。”

小B:“因為你一開始的思路就不夠連貫,寫出來的東西自然就不連貫啦。我有一個辦法,告別動不動重寫。

方法就是「骨架和血肉解耦」。嘗試先用思維導圖來立骨架,和內部對個幾遍。骨架沒問題之后,你就會信心滿滿。繼而再去找相應的東西填充你的血肉,效率不是更高?”

小A的問題,其實大部分人都遇到過。

一家大型咨詢公司曾經估計過,高達60%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工作都是無用功。咨詢顧問們堆砌了不計其數的“有意思”的事實和表格,但真正和客戶的問題有關的卻寥寥無幾。很多情況下,由于信息不完整,很少或根本沒有數據來支持主要的建議,咨詢顧問們直到最后一刻還在尋找更多的數據,這個過程真是勞民傷財的一個過程。

——《金字塔原理》巴巴拉·明托

后來他們是怎麼解決的呢?

簡單來說,就是在收集資料之前,強迫自己先進行結構化分析。具體就是:先提出假設,權當已經找到了問題的原因,再去收集資料來證明假設是否成立。「先框架后細節」的方法,使得他們效率更高,少了很多廢料。

三、第3個問題:你如何讓聽眾跟著你走?

小B問:“你是怎麼讓聽眾跟著你走的?”

小A表示:“我怎麼想,我就怎麼說。讓他們產生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小B噗嗤一笑,說:“你形容得還挺妙。小A,還記得我問的第一個問題嗎?”

小A:“把匯報當作一個產品?”

小B:“做產品,需要了解人性。對于「匯報」這個產品,你了解聽眾的基本特性嗎?我給你講兩個故事,你看看哪個聽得更舒服。”

第一個故事:演繹法

小B:“我有一個朋友,她在某社交平臺結識了一群同城的人,線下去酒吧奔現聚會的時候,發現什麼人都有。有人主動加她微信,并在后續的聯絡中非常主動……”

小A的大腦根據關鍵詞「某社交平臺」、「什麼人都有」拼命地進行聯系:小B可能要說這個社交平臺奔現可能不太靠譜,或者,他想說一個女孩愛上渣男的故事。又或者,他想表達這個女孩不為渣男所動。

小B:“加她的這些男人吧,有的是博士,興趣愛好廣泛;有的就是無業小混混,天天混場子喝酒。真是龍蛇混雜。”

小A又想,那他可能想表達這個女孩和博士談了一場戀愛的故事。

小B:“但是她都不喜歡。”

小A想,所以還是說網上奔現不靠譜?

小B娓娓道來:“唯獨一個不主動加她微信的男人,吸引了她的注意。他在酒吧喝果汁耶!因為他戒酒了!即便去酒吧也絕不喝酒。是不是很有趣?最后,這個男人成了她的丈夫。”

小A:“挺刺激的……但你前面說的這些,讓我誤以為網絡奔現都不靠譜呢!”

第二個故事:歸納法

小B:“你別說網上找不到好對象哦,我朋友就找到了一個!”

小A兩眼放光:“我母胎solo了二十多年,快告訴我!”

小B:“我有一個朋友,她在某社交平臺結識了一群同城的人,線下奔現聚會的時候……是不是很有趣?最后,這個男人成了她的丈夫。”

小A大呼牛逼,并不斷地回味這個故事,展開了美好的想象。

故事結束。

小B說:“所以你覺得什麼樣的方式,你更容易接受?”

小A仔細揣摩,說:“好像是你先直接告訴我你想表達的結論,我更能順著你的思路走!”

人們傾向于按照思維發展的順序表達自己的思想,而思維發展的順序通常都是演繹的順序。小A就是其中一員,希望聽眾跟她的節奏,從下到上、一步一步地展開她的思維畫卷。

但是,以演繹的順序發展的思想并不一定要按演繹的順序表達。在大多數情況下,你都可以用歸納法的形式來表達以演繹法發展的思想。對聽眾和讀者來說,最容易理解的順序就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再了解次要的、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更好玩的技法,就是懸疑。人類仿佛有一種本能,就是去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使受眾對表達者的觀點產生某種疑問,然后回答這些疑問。通過不斷進行疑問-回答式的對話,受眾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全部思想。

——《金字塔原理》[美]巴巴拉·明托

不妨直接套用這個公式:

說明背景,指出困境,引發疑問(到底怎麼解決這個困境呢?)給出答案,解釋上面的疑問,但不給原因,繼續引發疑問給出原因,解釋上面的疑問

小A根據這種思想,調整了整體PPT的框架,并縮短至20分鐘。

1頁:項目背景和困境(引發疑問:怎麼解決困境?)2~3頁:我們做了哪些方向的改進和項目成果展示(解答上一個疑問,再引出一個疑問:為什麼做這些方向?)4~8頁:依次展開原因、收益和具體路徑(解答上一個疑問,并在每一頁中用疑問-回答的方式做小小展開)9~10頁:復盤遇到的問題,還留了哪些困境(引發疑問:怎麼解決這些困境?)11~13頁:后續如何解決以及總結的方法論(解答上一個疑問并優雅地總結)14頁:下半年的目標(定量)和理想態(定性)(引出疑問: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15~17頁:圍繞這個目標,我們應該怎麼做18頁:小小展望作為優雅的結束

One more thing:不要用沒有思想的標題

小B:“你的圖表標題都是「日活躍用戶數」、「人均停留時長」,錯失了表達邏輯性思考的好機會。”

小A苦惱:“那應該用什麼呢?”

小B:“不如用「更有思想」的詞,來代替這些「缺乏思想」的詞。用「日活躍用戶數環比增長XX%」代替「日活躍用戶數」、用「人均停留時長同比提升xx 秒」代替「人均停留時長」。”

小A:“哇,這樣確實更加一目了然。”

小B:“所以,你的PPT小標題是不是也可以參考這個思路?”

小A:“我可以用「主要問題-沒有充分授權」代替「我們存在組織問題」,用「背景-業務超時占整體投訴類型的50%」代替「背景」。”

小B:“歪瑞古德。”

所以小B的3個建議就是:

確定核心受眾和核心訴求,調整匯報側重點先框架后細節懸疑式報告:說明背景、指出困境、引發疑問、給出答案、引發疑問、解釋答案

不知我這篇文章像不像一個懸疑式報告?

希望你們能喜歡。

巴巴拉·明托說:“條理清晰地表達行動性思想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艱苦地思考。”

也許我們努力過后,仍有瑕疵。但每逢一次艱苦地思考,都留下了璀璨的蹤影。

思考本身就很酷,不是嘛?

本文由 @白鹿銜書不銜花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