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歷,又叫公歷,顧名思義,跟太陽有關系,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轉,形成一個平面,叫黃道平面,轉一圈的時間是一年,那這一年是多長時間呢?是365天5時48分46秒,就是365.2422天,不是整數,假如我們一直都把一年當作365天會怎麼樣?一年會剩下0.2422天,若干年后,這個誤差累積越來越多,就會出現6月份下雪,12月份穿短袖的情況,這個日歷不能反應四季,完全亂掉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閏年產生的原因。第一年剩下0.2422天,第二年剩下0.4844天,第三年剩下0.7266天,第四年累積剩下0.9688天,就是大約一天時間,把這多出來的一天時間加在第四年,這第四年就是366天,這年就叫閏年,閏年的2月份就是29天,為什麼多出來的一天加在2月,其實這是人為規定,不必糾結這個。
(有人會問,4年累積多了0.9688天,當作1天,不是多算了0.0312天嗎?沒錯,是這樣的,同樣的道理,100多年過后,多算了1天,那就再少閏一次,不必糾結這麼細)
一句話總結,設置閏年就是為了把公歷紀年日期和地球繞太陽轉形成的春夏秋冬對應上。
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為什麼會形成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呢?我們設想一下,地球不是“歪著頭”,而是垂直于黃道平面繞著太陽轉,會形成什麼情況?就是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重疊,地球不管轉到哪個位置,太陽總是直射在0°赤道上,南北半球總是晝夜均等,也不會有寒來暑往四季交替現象。實際情況是地軸右偏,地球向右“歪著頭”,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形成一個夾角,叫黃赤交角,這個角多大呢?23°26′。既然這樣,地球繞著太陽轉的過程中,太陽在地球上的直射點肯定會有變化。(圖1中,地球在太陽的四個方位)通俗的講,地球在太陽上方和下方這兩個點,太陽直射在赤道上,這天一個是春分日,一個是秋分日,晝夜相等;地球在太陽左邊這個點,因為地球向右“歪著頭”,這一天太陽光直射在最北方,就是直射在北緯23°26′,這條線稱為北回歸線,這一天叫夏至日,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上空出現極晝現象,這一天都是白晝,南半球正好相反,晝最短,夜最長,南極上空出現極夜現象,這一天都是黑夜。同樣的道理,(從圖1上看)地球在太陽右邊這個點,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這一天叫冬至日,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
總結一下,地球地軸向右傾斜,繞著太陽轉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有規律的移動,造成了地球上的四季現象。
那麼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呢?地球繞太陽轉動一圈360°,分成24份,每份15°,也就是說地球繞太陽每轉15°就是一個節氣,一共24個節氣。因為陽歷和二十四節氣都是根據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來的,所以每個節氣的時間用陽歷日期表示相對固定。例如每年的2月4日前后是立春,這是固定不變的,這也是得益于設置閏年的成果。
在黃道平面上,人為規定,春分是黃經0°,再向前移動15°就是清明(如圖所示),一直到黃經315°是立春,古代以立春為一年的開始,例如2021年立春開始時間是2月3日 22點58分39秒,也就是說2021年地球轉到黃經315度是這個時間點,再向前移動15度,就是黃經330度,立春結束,雨水開始,2021年雨水開始時間是2月18日18點43分49秒~3月5日16點53分31秒
立春02月03日 22:58:39 - 02月18日 18:43:48
雨水02月18日 18:43:49 - 03月05日 16:53:31
驚蟄03月05日 16:53:32 - 03月20日 17:37:18
干支歷中,以節為換月的分界點,寅月是從立春開始,雨水結束,假如某人在2021年3月5日 16:53出生,這個人的生辰八字就是 辛丑 庚寅 壬子 戊申 ,假如這個人出生在2021年3月5日 16:54也就是說雨水結束,到了驚蟄,就是到了卯月,那這個人的生辰八字就是辛丑 辛卯 壬子 戊申 ,在這種換氣的特殊時間段,出生時間就相差了一分鐘,月柱不同,命就完全不一樣了。那假如出生在2021年2月3日22:58,也就是說在立春之前出生的,這個人的生辰八字就是 庚子年 己丑月 ×× ××,雖然都是2月3日出生的,但是立春是一個時間點,在這個點之前出生的就是前一年,在這個時間點之后出生的就是下一年了,當然月份也會隨著改變了。
有人會好奇,為什麼時間就差了一點,月令的氣就不同了呢?根據什麼來嚴格劃分的這個五行之氣?我個人理解是,地球在太陽不同的方位,所受到的輻射程度不同,這種輻射會產生不同的磁場。在別的資料上看到一種說法是,十二地支是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木星對地球產生十二種不同的能量場。
二十四個節氣時間加起來就是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為365.2422天,平均每個節氣的時間為15.2184天,就是15天5小時14分30秒,假設: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是正圓,太陽是圓心,地球繞著太陽勻速轉動,那麼每個節氣時間就相等,為15.2184 天。實際上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是橢圓,太陽不是在軌道的正中間,那麼這樣地球在繞太陽轉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現象呢?在不同的時間段,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不同,大概在1月份距離太陽最近,稱為近日點,在近日點附近地球公轉速度變快,所以在這個時間段的節氣時間相對短一些;同理,大概在7月份距離太陽最遠,稱為遠日點。遠日點附近地球公轉速度變慢,在7月份這個時間段的節氣時間相對長一些。
例如2021年:
小寒01月05日 11:23:17 - 01月20日 04:39:41
14天17小時16分
小暑07月07日 05:05:19 - 07月22日 22:26:15
15天17小時21分
上面計算過平均節氣時間是15天5小時14分,由此可見,1月份的節氣少于平均時間,7月份節氣多于平均時間,我們平時說的一個節氣15天,都是籠統的說法。
由于二十四節氣是嚴格按照圓周角度劃分的,所以不會受到紀年誤差的影響,這是天體運動決定的,地球繞著太陽轉,斗轉星移,寒來暑往,循環往復,這是《周易》產生的前提和必然。周易,就是周而復始的改變。人生于天地之間,稟陰陽二氣,逃不出天地運行的規律,用不變的規律去推測未來變化的事物,可乎?不可乎?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