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八字奶奶壽命

解夢佬

農村老話說:“五十九歲死,還是短命人”,又有說成是“五十九歲死,還是短命鬼”,意思是一樣的。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八字奶奶壽命

這是一句農村老話,既然是農村老話,其產生的社會背景與現在社會狀況大不相同了。時代在發展,社會各方面都在發展和進步,兩者之間是無法相比的。因此,要理解這句老話,還得從過去農村的社會背景說起。

1、過去農村不同年齡去世的稱謂

過去農村,人們習慣把人的去世,分成四種說法,即夭折、早亡、短命、壽滿。

夭折,指從人的出生到十歲以前的人,有的地方是十二歲以前,被稱為兒童,兒童的亡故就被稱為夭折。舊時農村,由于當時醫學水平低,兒童的死亡率比較高,凡是過了十歲或者十二歲的人,被稱之為過“童關”,也就是進入了青少年階段。

早亡,指從十歲或十二歲到十八歲以前的人,有的地方是二十歲以前,稱為早亡。在一些地方,人們把夭折和早亡兩種統稱為“殤”或者“殤亡”,意思是說人沒有到成年就死去。也就是因為如此,有的地方對人的亡故只有三種說法,即殤亡、短命、壽滿。

短命,指從二十歲到五十九歲的人亡故,稱為短命,委婉的說法是英年早逝。實際上,很多農村把夭折、早亡、短命三種都稱為“短命”。

壽滿,指上了六十歲以后亡故的人,稱為壽滿。在農村,人們通常把長壽老人(八十歲以上的老人)的去世,稱之為“年登壽滿”,被視為“喜喪”。

八字奶奶壽命

2、“短命鬼”的意思是什麼?

“短命鬼”,在農村,通常指沒有達到“壽滿”的年齡去世的人,是舊時民間迷信說法,認為人死后會變“鬼”。因此,在民間“鬼”常常用來指代去世的人,不論去世之人的年齡長短,都是如此。

舊時社會處于農耕社會,由于農村醫療水平比較低,生活條件比較差,人們勞動強度比較大,再加上各種自然災害頻繁,戰亂不斷,易引起瘟疫流行,人口的平均壽命比較低,還未到六十歲就去世的人,比例還是比較高的。

據來自一位美國,名叫Harry E.Seifert的學者,在1933年的統計數據計算,我國民國時期的農村人口平均壽命為35歲。Harry E.Seifert統計范圍的表格為“中國農民生命表”,沒有將城市人口納入統計的范圍。

其后,我國本土學者也陸續對民國時期地方人口的平均壽命進行過統計。

比如,學者薛仲三在1935年,利用當時南京地方行政部門對居民的生命統計資料,計算得出南京市的人均壽命,男性為39.80歲,女性為38.22歲;學者陳達領導的清華大學國情普查研究所,于1940年到1944年,根據云南呈貢縣的人口死亡統計資料,計算出當地人口平均壽命,男性為32.8歲,女性為34.2歲,男女合計為32.8歲。這種統計將霍亂死亡人數計算在內,如果不將霍亂死亡人數計算在內,則是男性為33.8歲,女性為38.0歲,男女合計為36.0歲。

八字奶奶壽命

從以上數據說明,民國時期,我國平均壽命不足40歲。其中,這些統計數據把嬰兒夭折也統計在內。我國民國以前,由于醫療條件有限,嬰兒夭折比較高,這樣就拉低了我國民國時期人口平均壽命的比例。因此,這種平均壽命,并不是指人活不到四十歲,那時長壽之人還是大有人在。

也就是因為舊時,活不到六十歲的人比例比較高,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短命鬼”這個詞,既為人們所忌諱,也讓人感到恐懼。在農村,這個詞也就成了比較惡毒的罵人的話。通常來說,人們對未滿六十而去世的人,都不能輕易說是“短命鬼”,就更不能對活著的人這麼說了。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講這個詞的時候要慎重,不能口無遮攔,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3、農村五十歲稱壽,為什麼五十九歲還不算長壽呢?

現在的農村,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醫學也發達了,醫療條件也很好了,五十九歲的年齡,不論男性還是女性,年齡還不算老,大部分人還是農村農業生產的主要勞動力,而在城里上班的很多人,還有一年(六十歲)才退體。過去,農村有“五十不抬棺”之說,意思是說男人上了五十歲后,因體力跟不上了,喪事中抬棺材的事就不能讓五十歲以上的人參加了,主要是怕在抬棺途中,身體狀況出現意外。而現在的農村,很多村子因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六十歲的男性老人是農村抬棺材的主力。

八字奶奶壽命

過去農村,由于那時人結婚早,五十歲的人,大多做了爺爺奶奶。由于那時農村勞動強度大,走路靠兩條腿丈量大地,而農業生產都靠肩挑背扛,都是靠體力。因此,那時候的人衰老得特別快。再加上物資匱乏,生活水平低,再加上那時保暖條件差,受寒氣的人很多,患肺病氣管炎的人比較多,上了五十歲以后,一旦天氣變冷,就會喘氣和咳嗽。特別是到了晚上睡覺時,幾乎家家發出咳嗽的聲音。因此,那時候的農村,很多人等不到六十歲,往往因為積勞成疲而去世。

也就因為如此,那時候的農村,到了五十歲時,就可稱為“壽辰”,可以做壽材,也可以做壽衣服和壽被。按照我國傳統習俗,凡是稱壽的老人,如果去世以后就不能算是“短命”了。

然而,那時,我國民間對于稱壽的年齡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不少農村,尤其是經濟不是很發達,或者地處偏僻的農村,民眾堅持認為,五十歲的人,絕大多數都做了爺爺和奶奶,有的還子孫滿堂了,應該在五十歲時稱壽。稱壽后去世,就不能說是“短命”。而城鎮和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農村,相對來說,他們的生活條件要好一些,醫療條件也要好一些,人的平均壽命也相對長一些。這些地方要到六十歲才稱壽。

八字奶奶壽命

如此,在我國民間也就存在稱壽年齡的兩種說法,有的地方五十歲就可稱壽,也有的地方要到六十歲才能稱壽。這兩種說法雖然在民間并存,但一直延續到現在。但是,到六十歲才能稱壽的說法,不論在過去社會還是在現在社會都占主導地位。畢竟,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在民間習俗方面, 不僅話語權大,而且其影響力往往具有社會時尚的引領作用,過去社會如此,還在社會依然如此。比如,現在沿海一些發達地區的傳統習慣,往往會影響其他欠發達地區的習俗。這也就是俗語“五十九歲死,還是短命鬼”,被農村民眾普遍認同的原因。

4、俗語“五十九歲死,還是短命鬼”的民俗說法

我國農村,至今還流行一種有別于《老黃歷》的民間歷書,比如,湖南有隆回周旺車塘鋪有《望星樓通書》(被列入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東興寧市有《廣東省興寧市羅家推算通書》簡稱“羅家通書”(首創于清雍正二年,雍正七年由雍正皇帝批準發行,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在全國都有一定影響,現在依然還在印刷發行。

這些“通書”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雖然每年都要出一本“通書”,但是,六十年后一個輪回,也就是六十年后,只有年月日不同,內容則是重復的。因此,這些“通書”就是祖宗做好的一種歷書模版,每六十年后重新印刷一次,只要把年月日改一下就行了。

八字奶奶壽命

這就是我國古代人創造的“甲子紀年法”,也就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兩字為一組,從而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每個基本單位表示一個年份,六十年一個輪回,民間通常稱之為“天道輪回”。比如,按照這種“甲子紀年法”,2021年是“辛丑”年,下一個“辛丑”年要等到六十年以后。在農村,“辛丑”又被人們稱為“年號”。

同樣,在“甲子紀年法”之中,每一個人的出生都有自己的“年號”,當再遇到自己的同一個年號時,正好是實歲六十歲這一年。古人認為,天道輪回,也就是生命的輪回。這也是人們把六十歲稱壽的原因,到了六十歲,民間稱之為“花甲”,即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人到六十歲已經完整地走完了一個甲子,開啟了新的一輪“甲子紀年”。也就是因為如此,人們把到了六十歲以后的人去世,稱為“壽滿”,意思是說,已經圓滿過完了一個“甲子”。

人到五十九歲,還沒有將一個“甲子”走完,也就是活 不到一個“甲子”,還沒有進入“壽”的行列,就不能算“壽滿”,只能算“短命”人行列,俗稱為“短命鬼”。

在農村,很多老人到六十歲的時候要進行慶壽,一些地方風俗,要放在五十九歲那一年,也有一些農地講究“男上女滿”,也就是男性在五十九歲做壽,女性在六十歲才做壽。不管是哪種風俗,都寄托了人們對健康長壽追求的心理愿望。

八字奶奶壽命

現在的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醫療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五十歲還只能算是中年,也是壯年期,六十歲還是干事業的時期。但是,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隨著年齡的增加,需要人們更加注意身體狀況,珍惜生命,這樣才能使自己健康長壽。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