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樓主
5月20日,魏晨官宣結婚,廣大網友卻喊話俞灝明送房子。原來,當年俞灝明參加節目時說,魏晨結婚時,如果自己有錢,會送一套房子。
如今魏晨也跑到俞灝明的微博下留言:人往往都要為自己的年少買單,唯有你,要為自己的年少買房!
俞灝明只能表示:原諒我當年的年少無知。
這個事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未來不可預測,不要拿預測的世界觀來做決策。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新聞從來不是重點,重點是新聞背后的思考。
面對未知,我們應該如何做決策呢?這篇文章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
“脆弱”與“反脆弱”上學的時候,我們會想應該選擇工商管理還是土木工程?畢業之后,我們會思考進入企業好還是當公務員好?
家長會給我們意見,工商管理有前途,公務員穩定。
于是,我們都去追求穩定的未來,但《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告訴我們,無論我們怎麼選,都是錯的。
因為我們是基于“預測的未來”來做決策,我們做選擇,本質上就是在預測未來。
比如,俞灝明當年說要送房子是基于房價不會很高,自己在演藝圈很容易賺錢做的答復,但事實上,房價幾年就翻了幾倍,他也因為一場意外在演藝圈走得艱難。
也就是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對風險,未來是不確定的,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
一個玻璃杯,一摔就碎,它就是脆弱的。那有沒有越摔越強韌的東西?
比如,一根蠟燭,風一吹它就滅了。但如果是干柴火焰,風吹反而會讓火燒得更旺。有人散布你的謠言,你越向外界解釋,消息散布的越快。還有一些禁書,本來不怎麼知名,就因為被禁了,不少人就專門找來看看為什麼被禁。
這就是“反脆弱”。
“反脆弱”是脆弱的一種反面狀態,在風險發生時,它會強韌、堅固。
比較典型的餐飲業和航空業。一條街的餐館,如果某家餐館因為口味問題倒閉了,會讓其它餐館吸取教訓,提升飯菜質量,做出更符合消費者飲食習慣的飯菜。航空業如果發生一起空難,就會使得整個系統進行重新審視漏洞,升級安全策略,最終越來越安全。
那既然基于預測的世界觀做決策是錯誤的,該如何進行決策,獲得“反脆弱”性呢?
追求穩定反而更加脆弱?在這次疫情當中,很多行業或企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原本安逸穩定的工作,一下子沒了市場。誰也沒有想到,電影院一下子關門了。而大家以為收入不穩定的外賣小哥,成了人生贏家,各行各業的“精神小伙”都涌入騎手行列。
很多人在面對企業還是公務員的選擇時,都會偏向選擇公務員。因為“穩定”,干活少,將來退休金也高。
如果公務員真如傳說中的低投入高回報,那顯然是不合理的。這種不合理必定難以帶來持續性或者隱藏的高風險。比如,有人的工作就是蓋章整理文檔,一旦出現人員縮減,再轉入競爭社會,他是難以生存的。我們也看到了高速公路收費改革,ETC代替人工,有人就控訴“自己半輩子就是收費,到社會上怎麼辦?”
其次,公務員的灰色收入、隱形福利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的,盡管退休金高,但是對于一個剛工作的人來說,未來三十年充滿著無限可能。我們也能看到,體制也在面臨不斷的改革,誰能說哪個選擇發展更好呢?
我們選擇穩定的趨向,其實就是在消除“波動性”。然而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消除波動性幾乎不可能。
所以,與其消除波動性,不如擁抱變化,讓自己擁有“反脆弱”性,更好地在突發事件中生存成長。
我第一份工作是機械行業國企,第二份工作是專業設備的私企,第三份工作是快消品的私企,每次跳槽相當于一次跨行業,但都是做項目管理工作。三家企業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也不同,這讓我對項目管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能適應變化。
今年,公司大規模裁員,自媒體給我了緩沖的時間。在空窗期,我將自己的經驗整理出來,也保證了每個月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多行業跨領域的項目管理經驗,也讓我找工作輕松不少,選擇范圍大了很多,最終職場空窗期僅2個月。
這讓我想到了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自然界的基因突變是隨機性的,正是這種不確定性,在面對自然選擇時,讓更多的物種生存了下來。
如何反脆弱?如果構建“反脆弱”性,成為“反脆弱”的人?
首先,我們要放棄預測未來,未來本就是不確定的。
其次,一個核心策略就是:杠鈴策略。
杠鈴策略是指在進行選擇時,分散投入,一端是風險規避,一端是風險偏好。
塔勒布認為,我們不應該尋求中期的回報,而應該選擇短期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和長期的高價值投資。這樣,我們就能在整個投資中獲得正向收益。
比如前段時間因為妻子手撕小三鬧得沸沸揚揚的蔣凡。傳言,他在上大學的時候,每科只追求60分及格,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這樣既規避了大學不能畢業的風險,又投資了可能帶來高回報的愛好。
當然,如果沒有機遇,所謂愛好可能也一文不值。但低投入,帶來高收益的可能,其實還是比較值得的。
巴菲特有一條投資理念就是:永遠在自己的投資中保持對高風險的小額追逐。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去做一些短期內看不到收益的活動,也許是看書,也許是做自媒體,也許是考證。
等到風險來臨時,我們就可以隨風起舞,風越大,我們越蕩。
畢竟我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誰先到來。
最后,接受“波動性”,在意外中學會成長。
比如要警惕一些穩定,但是沒有成長性的工作。有的公司沒有考核機制,做好做差都一樣,那公司必然會走下坡路。我們要善于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教訓,獲得成長。
當然,人性本就是追求穩定的“安全感”,不少人看完這篇文章的反應是:想那麼多干啥?哪有那麼多意外?吃完面還是準備公務員考試吧。
關注點墨樓,每天與你分享實戰職場經驗,助你升職加薪!
參考資料:
《反脆弱》,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