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生日管家怎麼看生辰八字

解夢佬

杜月笙的名字,在舊社會一度是財富的象征。

當年在大上海,手眼通天,富可敵國,誰敢不給恒社杜月笙一個面子。然而就是這位富可敵國的大佬,晚年卻也落魄潦倒,以至于他剛一死,家里人居然因為遺產過少大鬧了一場。

后來有人據此猜測,杜月笙晚年財產極度縮水,似乎與其暮年娶名角孟小冬有關。但是孟小冬只不過一個名角而已,能敗了杜月笙的家嗎?事情絕沒那麼簡單。杜月笙的萬貫家財,就算供養一百個孟小冬也花不完。那麼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事情還要從杜月笙逃離上海、避居香港說起。

一、避居香港

1949年3月,三野大軍云集江北,渡江進攻南京的消息日緊一日。

上海灘的高官巨賈們個個都心驚膽戰,雖然蔣介石不斷放話,聲稱上海必然能守得住,可誰都知道,這全然是屁話。

3月里的一天,一個身材略顯單薄的老人,行色匆匆地走進一座裝修豪華的公館。

說老,其實也不老,此人這年61歲,除了有點咳嗽,身體還算健旺。

生日管家怎麼看生辰八字

這人正是叱咤上海二十余年的三大亨之一:杜月笙。他進的這座公館,主人是三大亨的另一位:黃金榮。

杜、黃見面,所謀之事非同小可。杜月笙對黃金榮說:“共軍不日就將渡江,蔣總統叫人問我的意思,一旦城破,我到哪里去躲。”

黃金榮苦笑一聲,搖晃著肥大的腦袋說:“原來蔣介石叫你來探我的口風?今年我81歲了,已是快入土的人了。我的兒媳婦壞了良心,將家里所有的金銀財寶席卷一空,帶著我孫兒跑到香港去了。我到香港她不會管我的,我怎麼辦,與其死在海上,不如死在上海。”

杜月笙望著風燭殘年的拜把老兄,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本來要問問黃金榮的意見,想同進同退,要麼去臺灣,要麼去香港,哪知他竟然選擇留下。

這次相見后,杜月笙精神上消沉起來,整日不和家人說話,只是和門徒、心腹們日夜商議共軍進攻上海后的事。

1949年4月27日,解放軍大軍向上海迫近,炮聲隆隆可聞。

杜月笙終于決定,不能留下,也不能去臺灣,還是去香港暫時躲避一下。他其實早有打算,當年1937年日軍攻陷上海,他就曾在香港躲過一段時間。這次又早早做了準備,在香港堅尼地臺18號置買了一座宅院,還給幾個兒子分別買了宅院,1949年春節剛過就已買好。狡兔三窟,已備齊了。

此時解放軍兵臨上海,杜家人不再遲疑,全家出動,逃往香港。

至于上海的家業,說不了,只能聽天由命了。杜月笙留下幾個心腹,囑咐他們一定要見機行事,不能和共產黨玩硬的,能保存下一點算一點,等三兩年后國軍重新殺回上海,再重整河山。

杜月笙的幾名留守心腹中,首腦人物是總賬房先生黃國棟。黃國棟意識到,這次共軍大舉過江,進逼上海,絕非當年日寇侵犯可比,傳聞共軍不擾民、不搶劫、不濫殺,深受窮苦老百姓擁戴,處處與國軍反其道而行之,蔣總統哪有希望打回來呢?

他再三請示杜月笙,如果真有危險怎麼辦。言下之意,我們總不能為了守家業而被共軍槍斃吧。

杜月笙神秘兮兮地交給黃國棟三封信,說一旦有危險,就一封交潘漢年,一封交廖承志,一封交盛丕華。他們會救你的。

潘漢年和廖承志的身份我們就不多解釋了,杜月笙當年在香港逃難時,就與潘、廖有過來往。作為上海大亨,杜月笙一直多手準備,處處給自己多留幾條后路,所以不惜冒著被蔣介石制裁的風險,秘密和中共人士接觸。沒想到這時還真用上了。

至于盛丕華,此人也是上海著名商人,工商界愛國人士,與杜月笙有過交情。杜月笙知道他在中共那里有面子,所以也把他當成了救星之一。

解放后,黃國棟把三封信送到三人手中,果然平安無事。后來黃國棟加入了民革,活到上世紀90年代高壽而終,這是黃國棟的結局,我們且不多說。

二、杜月笙沒錢花了

杜月笙到香港后突然發現,沒錢花了。

當時上海大批商人逃到香港,錢不夠花是一個普遍的難題。

在上海時有基業,不管怎麼揮霍都沒問題,有無窮無盡的底層羊毛可薅。而且誰也無可奈何,蔣經國上海打虎,不是照樣鎩羽而歸。

所以初到香港,照樣揮霍。等揮霍的差不多了,就開始重操舊業,想薅香港的羊毛。

常用的有兩種套路,一個是靠操縱股票。一個是囤積物資。

操縱股票,說白了就是買內部消息、搞投機,莊家操作。但上海的投機客們對香港的經濟底蘊認識太淺薄了,招致慘敗。

比如有一伙上海投機客,用上海時的老手段,在香港買進賣出,起初賺了不少錢。香港本地商會發現了這伙人的騷操作,不由忿忿不已,惱恨他們壞了本地的規矩,于是聯合出手,設了個陷阱,誘使這伙投機客重倉買進,然后以極大的手筆做空,把這伙投機客的錢幾乎人間蒸發了。一戰成功,逼得好幾家投機客跳樓自殺。

操縱股票不成功,囤積物資也行不通。

1949年底,有人突然從四川傳來消息,說四川的豬鬃突然積壓,價格比往年低了90%。而香港這邊正好需要大批豬鬃作為工業原料。如果從四川采購,運到香港,囤積一段時間,能賺四五倍的錢。

只是從四川向香港運,當時解放軍已經進入西南諸省,陸路不通,只能空運。這種規模的生意,非尋常人能做,既要有錢,還要有各方面的關系,能搞來飛機。

一個叫顧嘉棠的恒社骨干分子,很有錢,會理財,在杜月笙手下號稱四大金剛之一,聽說了這筆生意,不由得食指大動。于是把自己的老底拿出來投了進去,由中航公司的飛機運到香港。結果

誰知左等等不來,右等等不來,后來看到香港本地報紙報道,原來航空公司向解放軍投誠了,飛往香港的航線被暫時管控起來,顧嘉棠采購好的豬鬃積壓在成都再也運不出來了。30萬美元就此打了水漂。顧嘉棠多方求告,想減少損失。不料他的手下從香港的洪門門徒那里聽說,顧先生就不要再想撈回來了,香港本地幫會在成都做了手腳,不會讓你們囤積物資的。

顧嘉棠就此絕望,氣得連月臥床不起,后來稱了體重,減了16斤。

其實這單生意,之前也有人找到杜月笙,請他出面做這一單生意。杜月笙問需要多少錢,對方說30萬美元。杜月笙當即拒絕。

杜月笙畢竟在上海灘見過世面,香港雖然環境不同,但人性是相通的,上海商人再強,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你搞得太猛,早晚會被本地商界收拾。何況,論心狠手黑,香港本地幫會不比上海弱。

所以杜月笙不敢投機,不敢冒險,不敢投資。到香港之后,幾乎一直是入不敷出的狀態,坐吃山空,逐漸露出困窘之相了。

不過肯定有人不理解,以杜月笙在上海的實力,莫說賠30萬美金,就是300萬打了水漂,他也不會皺皺眉頭。怎麼到了香港,這點險都冒不起了。

杜月笙的錢到底去哪了呢,真的被孟小冬揮霍了嗎?接下來我們就說說杜月笙和孟小冬的事。

三、孟小冬到底花了多少錢?

孟小冬,生于1908年,著名京劇演員,京劇大師余叔巖的弟子,人送雅號“冬皇”。提到名伶,或許很多人都覺得孟小冬是個貌美如花、扮相美艷的角色。其實孟小冬主攻的是老生,扮演的角色都是劉備、陳宮、漢獻帝之類的中年大叔。

生日管家怎麼看生辰八字

孟小冬長得很漂亮,本該從事旦角,誰知卻去演這些并不討巧的老生角色。據說是當年他父親怕她被人圍獵,所以才不讓她入旦行。

孟小冬不是靠相貌出名,而是靠才華。所以得到杜月笙的欣賞,起初也不是因為長得好看,而是一身爐火純青的唱功。這也是杜、孟二人到晚年還能互相欣賞的原因。

孟小冬一生經歷非常坎坷,到1947年9月,在杜月笙虛歲60生日堂會上,進行了最后一次演出,從此歸入杜門,再不登臺,成了杜月笙的姨太太。

杜月笙喜歡唱京戲,把一個大名鼎鼎的冬皇留在家里,經常請教她如何唱戲,兩人感情倒也融洽。

那時候杜月笙還是上海灘的土皇帝,揮金如土,從不吝嗇,家里養著一只金鳳凰,自然是精心供養,要啥買啥。否則以孟小冬的身段,怎能安心伺候比自己大二十歲的老男人呢。

所以不管是家里家外,都產生了一種誤會,似乎杜月笙在孟小冬身上花了不少錢。

這種印象,疊加到當時杜月笙經濟狀況惡化上,令杜家人對五姨太孟小冬產生了更深的誤會。

當時杜月笙的總賬房先生黃國棟經常訴苦,說恒社的經濟狀況不容樂觀。以至于杜月笙逃往香港時,手里拿著的現金并不多,到香港后日子過得很緊張。

杜月笙的幾個老婆、子女聽說了,或多或少都覺得孟小冬真是個不祥之人,敗了杜家的財運。

真是這樣嗎?孟小冬區區一個女人,連孩子都沒生(只有一個義女杜美娟,親生父母是誰,當時并沒人搞清楚),拼命花能花多少錢?

那杜月笙的錢都去哪了?其實在1949年之前就已經開始虧空了。當時戰爭壓力一再增大,蔣介石的國庫空虛拿不出錢,就伸手向上海的財團大亨們要錢。杜月笙是上海灘頭面人物,屢屢迫于壓力捐款捐物,動輒數百萬斤糧食、數百萬斤棉紗。杜月笙雖然家大業大,也架不住長期放血,慢慢地就左支右絀、入不敷出。偏生杜月笙倒驢不倒架,依舊揮金如土,從不知節約、理財為何物。

等到1949年年初準備逃往香港的時候,杜月笙只有40多萬美金。

堂堂上海灘大亨,只有這麼點錢?誰敢相信?連杜月笙自己都不敢信。

到香港之后,由于總賬房先生黃國棟在上海,其余沒有可以信任的,他只能親自出馬,掌管家里財政支出,所有賬目都記在一個神秘的賬本上,他從不離身,睡覺時就壓在枕頭下。這一點是確然無疑的,因為后來杜月笙的心腹陸京士趕來給杜月笙料理事務,訂立遺囑時,都不知道杜月笙到底有多少財產。這個事實記載于章君谷所著《杜月笙傳》。《杜月笙傳》根據杜的家人、親友、門徒回憶資料所寫,真實性最高,被公認為最權威的杜月笙傳記。

坊間傳言,杜家財務都在三姨太孫佩豪手中掌管者,這也是不對的。據《杜月笙傳》以及杜月笙長房孫子杜順安回憶,杜家的家務事由四姨太姚玉蘭掌管。而非三姨太孫佩豪,這一點是確然無疑的。

但到香港后,不管是所謂的管家,還是四姨太姚玉蘭,都不再過問家里的財務。為啥杜月笙要看這麼緊?

一來防止漏了底,五個老婆、八個兒子、兩個女兒人多嘴雜、互相提防,如果知道他只有這麼點錢,怕不立刻互相指責,一個大家庭眨眼的功夫就會分崩離析。

二來他到香港后,心情不好老病交加,早年的肺病突然發作起來,嚴重時不得不吸氧才能維持,生怕自己無法掌握局面,所以才死死攥住最后一點權力。

四、不敢去找蔣介石

既然只有這麼點錢,杜月笙何故不去寶島呢?蔣介石看在當年的份上,起碼會給他一份固定的收入,不至于在香港這麼坐吃山空。

杜月笙從未對外界明說過為什麼不去,后人也做過很多揣測。筆者就一一引述了,只選取杜月笙孫子杜順安的一段回憶,畢竟人家是自家人、當事人、見證人,更加可信。

據杜順安的說法,杜月笙不愿去投靠老蔣,有這麼幾條原因:

頭一條就是落選市長、議長一事。

抗戰勝利后,杜月笙一度認為,以他當時在上海首屈一指的經濟實力,肯定能當上海市長,或者議長。但蔣介石直接讓心腹錢大鈞當了上海市長,杜月笙一無所獲。杜順安回憶說,蔣先生不僅沒讓杜月笙當,連表面上的客氣一下、邀請一下都沒有。這等于向各界宣布,杜月笙沒有用了!政府不需要杜月笙。想想抗戰前他應蔣介石之請遠避香港,而把上海偌大的家業都丟給了日寇,那麼大的損失,居然換來蔣介石這樣冷臉。杜月笙寒心之余,對蔣介石又怨又懼,這個人的心是真狠!這樣的事都做得出來。

第二條是“紅帖”失竊事件。所謂的紅帖,就是青幫接收門徒時,門徒向老師遞的拜帖,上面寫有門徒的生辰八字,以及XX拜XX為師的字樣。杜順安回憶說,他的父親、也就是杜月笙長子杜維藩親眼見過一張紅色的拜帖,落款是蔣志清。蔣志清就是蔣介石的曾用名。

關于蔣介石投入青幫一事,外界傳聞很多,有的說他拜的是黃金榮門下,有的說拜的是杜月笙,并無定論。杜順安有這樣的說法也不足為奇。據他回憶,蔣介石的拜帖一直保存在杜月笙家的一個保箱柜里。抗戰時杜家撤離上海,待抗戰勝利返回,發現已不翼而飛,但保險柜里的其他東西都沒動。杜順安說,肯定是蔣介石派特務盜走的,蔣這麼做肯定是為了遮丑,不想讓世人知道這段不光彩的歷史。

其實不管有無投入青幫一事,蔣介石早期借助青幫辦了不少骯臟事,或是威脅江浙財團,或是暗殺政敵。杜家人心里清楚的很,蔣介石絕不想讓別人攥他的小辮子,他心中對杜月笙的態度肯定好不了。

第三條就是蔣經國抓杜維屏一事。1948年蔣經國上海打虎,以囤積戰備物資為名,抓了杜月笙的三子杜維屏。蔣經國打虎是蔣介石授意的,杜月笙明白能蔣經國這是沖自己來的。所以兒子被抓、眾門徒紛紛請求設法營救時,杜月笙一反常態,異常低調,要求所有恒社人員絕不說一句話,不去求情。

后來關了三天,蔣經國發現無濟于事,有比杜維屏厲害得多的大商人發國難財,只好放了杜維屏。

一抓一放,杜月笙倍感屈辱,忿忿不平地對家人說:“我們是夜壺,蔣介石把我們用完了,眼看沒有利用價值了,就往旁邊一甩,再也用不著你們這些夜壺了。”

所以,1949年他再次逃離上海、避居香港時,雖然蔣介石屢次派人來,召他去寶島,他寧可坐吃山空,也斷然拒絕去寶島。不敢去啊!在上海時好歹還有點影響力,有錢,有勢力,蔣介石雖然猜忌,終歸不敢輕易動杜月笙。現在杜月笙已是落湯之雞,一到寶島,蔣介石想關就關想殺就殺,怎能去自投羅網呢?

五、魂斷香江

雖說手里沒多少錢,杜月笙想維持大亨的尊嚴,該吃照吃,該喝照喝,該花照花。

除了他自己家人,家里還雇傭著老媽子、司機、專用廚師,光是吃飯的

荷包本就不鼓,這麼只出不進,杜月笙內心有如油煎火烤,非常難受。

他本來就有肺病,到香港后突然惡化,身體大不如前。1951年時,他已經離不開輪椅和拐杖,堅尼地臺18號杜公館里本就不寬敞的房間里,整個走廊里堆滿了氧氣罐,防止他說不定什麼時候發作的氣喘病。

1951年7月27日,杜月笙在家中招待幾個從寶島來的客人,又邀請一個叫秦聯奎的香港著名律師一齊吃中午飯。

杜月笙一直病蔫蔫的,這天為了見客,特意理了發,顯得很是精神。秦聯奎晚到了一會兒,一入席,看杜月笙非常有精神,談起國家大事很有勁頭,于是隨口說了一句:“月笙兄,你最近胖了一些啊。”

杜月笙猛然一驚,摸摸臉說:“胖?這恐怕不是胖,而是我的臉浮腫了。”說著他還大是失態地停止吃飯,若有所思地叫長子杜維藩拿鏡子來看。他一邊照,臉上的表情一邊變得沉重起來,和之前健談天下事神采飛揚的樣子判若兩人。

接著,他就口稱神倦,讓兒子陪客人,自己去睡午覺了。

杜月笙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才忽然醒來,一醒便叫心腹朱文德進來,十分神秘地對他說:“我有一筆美元存在美國宋子良先生(宋子文之弟)那里,這些年他一直用這筆錢經營股票,你快給他去一封電報,要他把這筆美元的經營賬目列一個詳單,盡快寄到香港給我看。”

朱文德十分納罕,怎麼一副交待后事的樣子。

沒想到杜月笙剛說完這些話,就發病了。他半抬起身子要下床,突然發覺腰、腿軟綿綿使不上力,強撐著下了地,差點摔倒。朱文德大驚,趕忙叫杜家人進來一起攙扶。

看這個樣子,似乎是中風了。

杜家人趕忙叫來平日給杜月笙看病的兩名醫生,一個中醫,一個西醫。好一頓忙亂,也沒給出確切的診斷結果,只好開了一堆藥治療。

杜月笙自知病勢沉重,給朱文德交待美金之事,就是預作籌劃,趕緊把自己的財產攏一攏。沒過幾天,病情更加不好,杜月笙連床都下不了了,于是趕緊命家人給寶島發電報,要陸京士趕緊到香港,安排后事。

陸京士是杜月笙最為得意的一個門徒,1949年4月逃到寶島,把逃到那里的青幫勢力統一起來,按杜月笙的授意,在那里當上了青幫的大佬。陸京士聞知杜月笙病危,趕忙來到香港,和杜家人一起為杜月笙治病。

生日管家怎麼看生辰八字

陸京士

其實杜月笙幾個成的兒子都在香港,安排后事,怎麼反要一個外人來呢?就算陸京士是青幫的實際掌舵大佬,其實青幫在寶島能活幾天大家心里都有數,只不過茍延殘喘而已。杜月笙怎麼還這麼執著呢?

要這麼想,那就錯了。

杜月笙讓陸京士來,重點根本不是安排青幫的事,而是要陸京士來主持自己身后之事。

核心問題還是遺產。

杜家雖然入不敷出,但由于杜月笙一直耍心眼,賬本藏在身邊,從不透露還剩多少錢,連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都瞞著不說。大家不免對這位昔日大佬還有一點期待,認為他總歸藏著一筆為數不菲的財產。

只有杜月笙自己知道,他從上海帶來的只有40萬美金,再加上寄放在宋子良那里的10萬,折合當時港幣大約250多萬元,著實養不起這麼一大家子人,更維持不了杜家的體面。

若是自己家人安排后事,只要一公布數字,各位太太、兒子、女兒眼巴巴地伺候著他,在香港受著窮困之苦,卻只能分到這仨核桃倆棗,他們平時互相積壓的矛盾,必然會一齊發作出來。他英雄一世,可不想到死之時卻弄得一地雞毛,貽笑世人。

所以,叫陸京士來就是鎮鎮場子,讓家人好歹顧全一點臉面。

陸京士了解了杜月笙的真實想法,半是嘆息半是哀傷,想不到一代梟雄,居然落魄到這個份上。陸京士召集幾位平時較受杜月笙信任的恒社成員,共同起草了一個遺產分配方案。

由于陸京士也不知道杜月笙到底還有多少錢,方案里只定了一個大體原則:

杜月笙三位太太分一半財產,幾個子女分一半財產。其中,子女中還未成年的,比成年的多得一半。

陸京士當著杜家全體人員公布了遺囑,所有人都沒有異議,杜月笙便親自拿筆簽字。杜月笙目不識丁,據說只會寫自己的名字。

誰料此時連寫名字也很困難了,他的遺囑共寫了三份,只簽了一份名,手便抖得無法再寫下去,另外兩份便只蓋了章。

定下分配大計,杜月笙才顫巍巍地說出了遺產數字。

據杜順安的回憶,當時杜月笙手頭的錢,40多萬美金已經花掉了15萬,只剩25多一點。另有宋子良代管的10萬美金。全部遺產現金,加起來35萬。剩下的就只有堅尼地臺18號這座公館。

1951年8月16日下午4點50,交待完遺愿、遺囑的杜月笙,在家人環視之下,咽了最后一口氣,亡年63歲。

六、孟小冬受冤枉

饒是有陸京士等人鎮場子,杜家人還是發生了不愉快。

誰能相信杜月笙豪杰一世,上海的頭面人物,只剩這點可憐的遺產?肯定被誰偷偷弄走了。

杜月笙長子杜維藩從杜月笙的枕頭下,翻出杜月笙一直藏著的賬本,翻開一看,卻沒發現什麼異常。從來港之初,確實就這麼點錢。杜維藩看見正在哭泣的孟小冬,怒視著她,似乎要問她錢去哪了。

不光是杜維藩,其他杜家人都有所懷疑,尤其懷疑孟小冬揮霍。但當著陸京士的面沒說出來。后來的事實卻證明了一切,孟小冬到臺灣后獨居一處,只和自己的養女杜美娟生活,與杜月笙其他子女并不來往。這難道不是在用無聲的抗議,對杜家人表示不滿嗎。

生日管家怎麼看生辰八字

為何杜家人對孟小冬有這麼大成見?

主要在于杜月笙和孟小冬那場婚禮。

原來孟小冬初入杜家時,杜月笙并沒有給她一個正式的名份,連納妾的程度都沒走。孟小冬起初也不在乎,只要杜月笙對自己好,就跟他過,起碼比在演藝界繼續漂著強。

誰料杜月笙一直這麼無名無份地對她,雖然感情不錯,但孟小冬終歸想要個正大光明的身份。

因為沒名份,孟小冬并不受杜月笙其他幾個太太和子女待見。到香港后,由于家里地方小,吃飯必須擠在一個桌子上,孟小冬喜歡吃西餐,而四太太姚玉蘭喜歡吃中餐,孟小冬索性回到自己房間里,單點牛奶面包等飯食。家里人多少有些看不慣。

1950年初,當時香港風傳解放軍要打過來,杜月笙和家人商量,香港也危險了,不如跑到法國去。于是商量著辦護照,一共要辦27張。

這時,坐在角落里的孟小冬冷冷地說:“我也跟著去嗎?什麼名份呢,丫頭,還是女朋友。”

杜家子女聽著很刺耳,感覺這個女人索求過分,亂世之中,保你一條命就行了,要啥自行車。沒想到杜月笙卻突然開悟,覺得這些年對不住孟小冬。當即說,我決定和孟小冬辦一場婚禮。隨即不顧家人側目,舉辦了一場婚禮。

生日管家怎麼看生辰八字

那年杜月笙已經62歲,孟小冬也已42歲,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地突然來這麼一出,外界固然傳為美談,但杜氏子女卻覺得丟人,杜月笙的孫子都多大了,老了老了還瞎折騰。

杜維藩到香港之后,沒有和杜月笙住在一起,一來二去,不免覺得家里的事有貓膩。所以老爹一死,身為長子,沒有繼承多少遺產,惱怒之余,遷怒到孟小冬身上,確實也有其因由。

不過后來大家也都釋然了,杜月笙在香港有得出沒得進,大家都看在眼里。上海的產業又全都敗落,哪還能有什麼財產。

杜月笙死后,幾個子女各奔東西,大亨之家就此淪為普通人。孟小冬也遷居寶島,1977年病死于臺北。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