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
走進經濟生活里的一切
導讀:當下,許多大學生就業面臨著這樣的糾結: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形勢轉變,入學時的“黃金專業”未必是就業時的“金飯碗”。
而麥可思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揭示了大學生就業的另外一面,只有71%的2018屆本科生工作與專業相關。
數據還顯示,從2009屆到2018屆這十年間,本科畢業薪酬最高的前幾名專業早已“改換門庭”。這也預示著,目前競爭激烈、待遇優渥的互聯網、金融等行業,也未必能“紅火”很久。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王峰
編 輯丨耿雁冰
高考季和大學生就業季都已接近尾聲。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已經奔赴工作崗位,高考生即將迎來報志愿選專業的最后“一役”。對于考生來說,現在選擇學習什麼專業,一定程度上決定著4年后選擇一份什麼職業。
“我也沒想到自己陰差陽錯地進入了教育行業,但至少到現在我還是挺喜歡的。”從天津財經大學會計學系畢業的胡薇(化名)說。胡薇覺得自己的專業實操性太強,大四時決定跨專業考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研究生,結果考研失敗,也錯過了秋招和春招,最后加入了一位學姐創業的在線教育公司。
“我大一入學時,和大多數同學的想法一樣,希望畢業后去銀行工作。但等到今年畢業時,周圍大多數同學已經放棄了這個想法。”胡薇說。
“我們學校不是‘985’‘211’,畢業后如果能進銀行,也只能到一些中小銀行的支行去,現在這些支行的形勢和4年前已經今非昔比了,很多支行還對員工有存款任務,我覺得并不適合我。”胡薇說。
胡薇的感受正是當下大學生就業的糾結之一: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形勢轉變,入學時的“黃金專業”未必是就業時的“金飯碗”。而麥可思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揭示了大學生就業的另外一面,只有71%的2018屆本科生工作與專業相關。
數據還顯示,從2009屆到2018屆這十年間,本科畢業薪酬最高的前幾名專業早已“改換門庭”。這也預示著,目前競爭激烈、待遇優渥的互聯網、金融等行業,也未必能“紅火”很久。
專業與就業的弱匹配關系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會計專業是全國畢業生人數最多的文科專業,但說實話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并不愁找工作,因為社會需求很大。只不過,如果是非名校的本科生,畢業后的工資可以說是‘白菜價’。”胡薇說。
胡薇的同班同學有一半進了會計師事務所,但即使是“四大”級別的事務所,為應屆畢業生開出的工資也不高。“我參加過一次‘四大’事務所的宣講會,給出的稅后月工資是5000多元。”她說。對于這些“95后”來說,上班后的生活與逃課、打游戲、混社團的大學生活迥然不同。“幾乎每一個去事務所工作的同學都想以此為跳板,積累兩三年的工作經驗后再跳槽離開。畢竟事務所的工作壓力大,加班與收入不成正比。”胡薇說。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會計、審計等專業的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與專業高度相關,麥可思研究院的統計顯示,2018屆本科畢業生中,這兩個專業與就業相關度高達80%、83%;但另一方面,會計、審計行業的新員工來源又極其廣泛。
“‘四大’并不強調畢業生的專業背景,可以說理工、經濟、管理類的畢業生都有同等的求職機會,甚至有歷史學系畢業生和我一起投了簡歷。”胡薇說。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高考考生對行業與專業之間的關聯關系需要有正確認識。他介紹了一個例子,有一次在一個中學,一位公共管理學院的院長給在座的家長興奮地說:你們想當公務員嗎?那就來我們公共管理學院吧。當場就有家長笑出了聲,為什麼?我們大家可以去看看,近年中央各部委招收的公務員在專業要求上有幾個寫著必須是公共管理專業的,幾乎沒有。
有媒體統計,10年來,國內大學的本科專業中,會計學被撤銷了30個、公共事業管理被撤銷了28個,位居前列。
但也有的專業與公共管理專業的命運正好相反,賈磊(化名)就有深刻體會。賈磊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新聞學專業,目前在一家行業新媒體找到了工作。“我們學院到媒體工作的學生數量‘一只手就數得過來’,大多數同學選擇了讀研,選擇工作的同學中,大多數去了房地產、互聯網公司,做策劃、營銷等工作,可以說五花八門。”他說。
麥可思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屆本科畢業生中,新聞傳播學類專業的就業率為92.3%,在50個主要專業中排名18位,卻在文科專業中排名第2,僅次于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由于所學專業的就業面比較寬泛,賈磊覺得,影響擇業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實是心態。“有的同學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不斷地變換目標,有的同學不那麼順利,實習之后很久才覺得不適合自己,現在還在待業。輔導員一直在提醒我們,今年的就業形勢不好,大家不要挑挑揀揀。”賈磊說。
高工資專業風口短暫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薪酬還是畢業生擇業時最看重的因素。
58同城發布的《2019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居行報告》顯示,2019年高校畢業生找工作時關注薪資待遇的人最多,占比達58.9%,其次是個人發展占比45.2%。
近年來,一方面,本科畢業生剛就業時的月工資在持續上漲,另一方面,畢業生的月工資與期待工資之間始終存在差距。
麥可思研究院向21世紀經濟報道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屆本科畢業生工作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專業,平均月薪為3842元,到了2018屆,收入最高專業的平均月薪已漲至6972元。
58同城發布的報告中,2019年高校畢業生的實際月薪達到了6423元,但畢業生的平均期望月薪更高,為9154元。期望月薪與實際月薪之間相差較大。
這或與一二線城市日漸提高的生活成本有關。一名今年在北京某大學就業的博士告訴記者,“學校提供的周轉房位于遠郊區,上下班特別不便,自己只好每月用60%的工資在學校附近租房。”
哪些行業工資最高?
這與當前的產業結構、經濟形勢密切相關。
麥可思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屆本科畢業生工作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業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較高的行業還包括電子電氣設備制造業(含計算機、通信、家電等)和金融業。
這與月收入最高的專業恰好對應。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專業的收入水平位居前列,金融工程、金融學則是文科月收入排前幾名的專業。
梳理近10年來的專業薪酬排行榜,可以發現,工科一直是高工資行業,但行業風口卻變化較大。
麥可思研究院數據顯示,2009屆本科生薪酬最高的專業前三名是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石油工程、采礦工程。軟件工程還排在影視藝術技術、地質工程等專業之后。金融學只能排名第15位。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是一個水利類專業,據統計,到2018年,全國只剩27所大學開設該專業。
5年之后的2014屆數據中,采礦工程專業的薪酬水平已跌到了審計學、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后面,5年里平均薪酬僅上漲了不足500元。信息安全、軟件工程、微電子學、網絡工程、信息工程等電子通信類專業開始“霸榜”,且延續至今。唯一的遺憾是與集成電路相關的微電子類專業,截至目前薪酬增長有限,2015年到2019年平均薪酬僅增長1000元,相比之下軟件工程增長了約1800元。
不難發現,5-10年左右,高薪酬專業的“風口”就會改變。“我認為學金融和學會計,對于以后去券商、投行等金融機構工作沒有太大差異,這些金融機構校招時也不重視專業,而是格外重視學校,尤其是本科所在的大學,如果不是名校基本沒有機會。”胡薇說。
“我的一個同學大四時連申請去一家券商實習都被拒了,但不久后他保送北大讀研成功,把這個履歷補進簡歷后,這家券商竟然同意他去實習了。”她說。
舊的“風口”在變,新的“風口”已經顯露雛形,也就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國內大學從2011年開始招收物聯網工程專業,目前為止只有4屆畢業生。但麥可思研究院統計的2018屆本科專業薪酬排名中,物聯網工程專業已經排在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專業之前,平均月收入6420元。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尚未出產畢業生,人工智能專業則今年首次招生,其未來“錢景”已經在輿論中甚囂塵上。據薪酬分析機構薪智的統計,2017年互聯網行業年薪排名前三的崗位分別為算法工程師、機器學習工程師、大數據開發工程師,全部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崗位。
基礎學科人才被高價爭搶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哈爾濱商業大學審計學專業的劉珂然(化名)今年考研失敗了,她的目標是排名全國第一的廈門大學會計學專業。“失敗不是因為我專業課不行,相反廈門大學會計學考研的專業題并不算難,但它們對數學的要求太高了。”她說。
“對于經管專業的學生來說,我認為數學比專業課還重要,因為審計、會計這些工作面對的都是數字,需要有數學思維。大學4年畢業后,很多專業知識隨著法律、政策的改變都沒用了。”劉珂然說。
但數、理、化等基礎學科“就業難、薪酬低”的局面還在持續。
麥可思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化學專業連續第二年成為就業紅牌專業,歷史學則是連續第三年被亮紅牌。
“我的同學里60%左右都讀研了,就業的同學里大多數去做了中學老師。”一所“985”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生告訴記者。但他認為,基礎學科畢業生并非不能勝任應用型工作。“比如程序員的基本技能是C語言、C++、Java,但還需掌握一定的算法基礎。算法對于數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就更為簡單。”
專業知識通識化正在成為國際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說,“5G時代,可以說任何工作崗位都會和信息科學相關,所以美國一些大學將STEM教育通識化,而不再將數學、工程等專業繼續分門別類”。【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的縮寫,主張應用多種學科的知識來共同解決問題。】
近年來,數、理、化等基礎學科本科生深造率持續高企,這帶來了基礎學科就業的新動向:高層次人才正在被高價爭搶。
“‘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這種‘體腦倒掛’的收入現象已經扭轉過來了,甚至有些過頭,現在國內一些從事基礎研發的高學歷人才的收入是普通員工收入的幾十倍,這個差距超過了國外水平。”周光禮說。
“如果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大多數公司不會在基礎科研方面投入太多資源,但現在經濟發展到了新的階段,越來越多的國內公司像華為一樣開始注重基礎研究。這些基礎學科人才對于公司來說是‘閑人’,但他們無意之間得到的研究成果,在5年、10年后會對公司產生影響。”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劉建波說。
“北京大學基礎學科的本科生幾乎全部讀研或出國留學了,所以學校并不關心基礎學科本科生的就業率,而是更關注如何讓學生更喜歡基礎學科,培養他們的科研志向。”劉建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值得注意的是,一項基于2016年“全國博士畢業生離校調查”數據的研究顯示,博士畢業生到企業就業的意愿相對較低,大部分博士畢業生的崗位期望仍以高校教學科研為主。 理科、醫科這些基礎學科到企業就業的比例更是只有8.5%、2.4%。
這項研究還發現,到企業就業的博士當中,大部分在國企工作;從事企業研發工作的只占34.1%。
“中美貿易戰暴露出我國一些骨干民營企業的科研能力不足,我認為應該開展博士招生專項計劃,定點為這些民營企業培養研發人才。”周光禮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21君
小伙伴們,你所從事的行業是什麼?薪酬待遇如何?你認為未來的風口行業有哪些呢?
百萬讀者都在看……
劉鶴釋放金融監管新思路:“八字方針”處置金融風險
信息量大!劉鶴5000字最新演講實錄附PPT:關于中國經濟運行、金融風險處置、資本市場改革
孫宇晨開懟王思聰:“靠爹的還敢罵靠自己的,梁靜茹給的勇氣嗎?”
本期編輯 劉巷
我在看,你呢?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3712.html